中国档案事业体系的形成阶段(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阶段论文,体系论文,事业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档案事业阶段
有了档案工作才会有档案事业。事业也可以说是工作,但工作一般指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亦可以是一种职业,一种具体的业务或任务。工作完成的时间或长或短;重要程度有重有轻;工作量可大可小。而事业,更多的是一种国家行为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一般具有既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对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
我国的档案事业,从孕育它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基础来看,应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形成和发展的。
(一)社会重大变革
这个时期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历史性变革。一是1840年英国发动的侵华鸦片战争,打开了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并以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告终。二是1911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辛亥革命和1919年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推翻了清政府和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并树起了科学与民主两面旗帜。
(二)大变革带来大变化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接踵而至。此后,中国独立的封建国家及其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逐步解体,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清廷部分官员,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办起了“洋务”,创办了新式的制造枪炮、弹药、造船等军事工业和工矿、交通运输等民用工业。到1901年,慈禧太后也不得不宣布“变法”。
与此同时,文化、科学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大的变化。由于美、英等国一些文化、宗教人士陆续在中国传教、办报、办学和开设医院等的影响,国内较为开明的官吏和知识分子开始注意研究实际问题,翻译出版外国报刊书籍,传播外国文化科学,逐步接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文化技术。有的著书立说,介绍外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情况,提出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这些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也起了重要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变革,不但促使文书、档案的数量增多,而且公文名称、种类、程式以及载体等都发生了变化。废除了封建王朝使用的制、诏、诰、敕和题、奏、表、笺等公文名称,新用了令、咨、呈、示、状等公文名称。外交文书、商业会计文书以及生产技术文书等大量使用,电报、照片、影片等新型载体文书出现。对档案的利用亦日趋频繁,对档案工作的要求愈来愈高。
(三)大变化呼唤着档案事业
随着档案价值的显示和人们对档案重要性认识的提高;随着档案数量的增加,利用的频繁及载体的变化,档案工作发生着量与质的变化。档案事业形成了。
1.加强了档案工作管理,并设立机构。1864年,总理大臣恭亲王奕奏请同治皇帝,增设文书档案机构,增派文书档案人员。在总理衙门设置了司务厅和清档房两个文书档案机构,分别主掌“印钥、递折、收掌”和“修辑、校对”。司务厅下设文案科房,清档房下设清档科房,负责具体工作。同时总理衙门也增派了文书档案人员,由原来的24人增加到36人。由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的总税务司署也设置了文书档案机构。一些近代企业,也设立有文书档案工作机构。
1901年,慈禧太后宣布“变法”,并从1906年起“预备立宪”,仿照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组织制度进行改革,文书档案机构也相应地变化。内阁设承宣厅掌管文书档案工作。内阁下属各部的文书档案机构也有变更。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同盟会也有管理档案的部门——执行部门下的书记科。1912年1月1日资产阶级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总统府下设秘书处,处长胡汉民负责南京临时政府中央的文书档案工作。特别是1933年国民政府在国家机关开展的“行政效率运动”,视文书档案为推行政令的重要工具,把“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作为行政效率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国民政府内政部次长甘乃光主持。
1935年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设立档案整理处,任命了处长、副处长,负责制定统一的档案整理办法,监督和依法管理档案,并为建立国家档案库做准备。
2.较为普遍地设立有档案室,开展了机关档案工作。在中央一些机关,如行政院、考试院、交通部、司法行政部、实业部等都设置了档案室,并制定了规章制度。一些省的机关,包括粮食、盐业、烟草专卖机关等也都有档案室,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本机关的档案。
3.设立国史馆、清史馆,制定保存档案办法。国史馆、清史馆主要是为编史修志而设立的。清末曾设立过国史馆。北洋政府在这个基础上设清史馆,收集清代史料,编纂清史。民国时期,孙中山批准过筹建国史馆。国民党中央四届四次会议和五届五次会议都形成过筹建国史馆的议案,随后建立了国史馆筹备处。国民政府还先后颁布了《整理国史及档案办法》和《各机关保存档案暂行办法》。国史馆筹备处接收了大量的档案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编纂工作。1947年1月国史馆正式成立,还制定了一些工作规章。
4.始办档案教育。中国档案专业教育从民国时期开始。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9年在湖北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附设一个档案管理专科,以后又指定该校开办档案管理职业训练班,招生现职档案人员。
1946年3月,殷钟麒在重庆办了一所私立档案学校——崇实档案学校,设文书处理科与档案管理科,各分高级、初级两个班。此外,在上海设有私立中国档案函授学校,四川设有职业教育档案所。江苏学院的行政管理系以及其他一些职业学校和讲习班等,也开设有档案方面的课程。
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与内政部还制定了《县管理档案人员训练班业务训练课程讲授要点及时数分配标准》。
5.近代档案学初步形成。近代档案学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档案学术著作的问世。20世纪30~40年代,出版了一大批档案学著作。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翻印出版的就有13本。如徐望之的《公牍通论》,程长源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何鲁成的《档案管理与整理》,周连宽的《公文处理法》,许同莘的《公牍学史》以及殷鐘麒的《中国档案管理新论》等。这批档案学著作,内容较为全面,有讲述公文、档案历史的;有叙述档案工作具体方法或公文处理的;有偏重档案管理方面的;有讲述中央、省一级档案管理或县一级档案管理的。这说明档案学研究已经涉及诸多领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6.开始了档案外事活动,洋为中用。20世纪30-40年代,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央档案整理处曾派蒋廷黻、傅振伦、朱士嘉等人到美、英、苏、法、德等国考察档案工作。一些留学人员也在国外参观考察一些档案馆。他们撰写文章或写书,介绍这些国家的档案工作和档案学术观点,也带回一些档案学术著作。
档案工作发展到这个时期,已远远突破了档案的收、管、用等具体工作范畴。国家把它作为一项事业来建设,在中央新设了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和国史馆,开始了外事活动,同时较为普遍地设立了机关档案室,开办了专业教育,开展了学术研究,为档案事业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档案事业体系阶段
体系,即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档案事业体系就是这样一个整体。其主要标志是构成这个整体的基本成分和必要成分的合法组织形式及其职能机制。
档案事业体系是从档案事业发展起来的。
档案事业体系的最后建成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说得更具体一些是20世纪90年代,因为这个时期构成国家档案事业体系的基本成分和必要成分都已形成。也就是说,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基本形成,而且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档案事业体系同档案事业相比,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组成档案事业体系的基本成分得到革命性的充实和完善
1.建立了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形成了强有力的管理机制。1954年11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批准设立国家档案局,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掌管国家档案事务。
这是国家管理全国档案事业的组织保障。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市相继建立了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分级管理各地区的档案工作,形成了全国档案事业管理网络,从组织上保障党和国家对档案事业的有效管理,使档案事业真正纳入到国家事业之中。
为了加强档案事业的管理,党和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法律。如:1956年4月16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提出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部署全国档案工作,推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制度,统一归档制度,整理积存文件档案,加强档案机构建设以及培训干部等。这是全面建设新中国档案事业的第一个大纲。1959年1月7日,中央发出《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指出:“党的档案和政府、军队、群众团体以及各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各机关的档案都必须以党的方针政策为纲才好整理。因此,把党的档案工作和政府的档案工作统一起来是完全必要的。在档案工作统一管理之后,各级档案管理机构既是党的机构,又是政府机构。”1980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档案局关于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批示指出:“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专门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历史研究,进行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做好档案工作,不仅是当前工作的需要,而且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1985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批转《关于调整我国档案工作领导体制的请示》的通知,指出“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
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发布第58号令,予以颁布。《档案法》的颁布,打破了单一的行政手段管理档案工作的局面,进入了依法治档的轨道;意味着档案工作、档案事业,不仅仅是档案部门、档案工作人员的事,而且同各项事业以及社会各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需要社会来参与管理和监督。
《档案法》既规定了社会公民利用档案等权利和保护档案安全等义务,又规定了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的职责权限。以法律的形式调节社会与档案部门之间的矛盾,便于互相依赖和互相监督,促使社会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长,促使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执法、法律监督水平。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和有关文件、法律的发布与贯彻执行,逐步形成了有力的档案事业管理机制。
2.档案室发展到企、事业单位和乡镇,成为机关、单位一个工作部门和全国档案事业的基础。新中国的档案事业是从抓档案室的工作开始的。1951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中央一级党、政、军及人民团体参加的第一次机关档案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党、政、军系统的档案分开管理,建立各自的机关档案室。同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全国党委秘书长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党委机关成立机关档案室的要求。接着政务院召开全国第一次(省市政府)秘书长会议,通过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定政府机关在秘书部门设置专门机构,集中管理机关档案。1956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规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和各直属机构,以及县以上机关及各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都应在办公厅或办公室设立档案室,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档案。这以后全国各级各类档案室普遍建立,逐步完善、规范,形成特色,成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
3.国史馆、清史馆发展成各级各类档案馆。新中国成立后,以编史修志为主要目的,同时具有档案馆性质的国史馆、清史馆不复存在。其档案史料被有关的档案馆接收。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新政权的文管会接收了故宫博物院。其文献馆于1951年3月改称为档案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国家档案馆。到1965年底,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普遍建立。这前后,一些专业档案馆、部门档案馆和企业、事业档案馆也陆续建立,形成了各级各类档案馆网。到2000年末,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3885个。
4.建立了档案外事机构,加入了国际档案理事会,扩大了国际间档案事务的合作与交流。新中国成立不久,政府请来外国档案专家,帮助国家档案事业的建设和档案专业教学。这是新中国档案外事工作的开始。
国家档案局成立后,先后设立编译室、研究室,以后改为第三处,负责外文资料的翻译和外事工作。“文化大革命”后,国家档案局恢复,新设立了外事处,负责外事工作。1994年国家档案局外事处提升为国家档案局外事办公室,扩大了权限,促成了外事工作成为档案事业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
1980年,国家档案局正式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国家档案局负责人第一次担任国际档案理事会执委。从此,参与国际档案事务多了起来。1996年9月,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在我国召开。按惯例,主办国国家档案局局长出任本届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同时,担任国际档案理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也大为增加。这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档案界地位的提高,参与国际档案事务形成高潮,同国际档案界的合作与交流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形成了档案事业体系的必要成分,使之成为体系
1.开创了档案高等专业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培养了高一级的档案专业人才。为了适应档案专业人才的需要,1952年11月,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创办了档案专修班,次年改为档案专修科。这是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开始。1955年档案专修科发展为历史档案系,以后改为档案系、档案学院,并逐步创造条件,招收档案学硕士、博士研究生。
继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专业开办之后,一些高等学校陆续开设档案专业。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高潮,但不久便回落,经过自然调整,到2000年末,全国有20多所高校设有档案专业。
1988年4月,成立了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此后,各省、区、市档案干部培训中心相继成立。
2.设立了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加强了档案科学技术研究。1958年,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国家档案局成立了档案学研究室,开始了档案学的研究。1963年,国家档案局成立了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筹建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中止工作。1980年4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恢复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和编制问题的通知》,国家档案局科研所正式成立。
这以后,一些省市档案局逐步建立了档案科研所。1985年,国家档案局设科技处,作为国家档案局管理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办事机构。
3.设立宣传出版机构,出版档案报刊书籍。195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创刊《材料工作通讯》。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份档案工作期刊,也是我国以刊物的形式宣传档案工作的开始。1953年,它更名为《档案工作》,国家档案局成立后改为国家档案局主办,1995年更名为《中国档案》。
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全国各省、区、市档案部门相继创办了自己的档案刊物。
1982年1月,成立了国家档案局档案出版社。
1988年11月,国家档案局设宣传处,作为国家档案局档案宣传工作的行政管理办事机构。
1995年1月9日,《中国档案报》正式创刊。
这样,档案宣传、出版机制基本健全。
4.成立档案学会,开展档案理论、学术研究。1981年11月,中国档案学会成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群众学术团体。在这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都成立了类似的组织。一些专业系统还建立了专业档案学会,开展群众性档案学术理论研究活动,促进档案工作,繁荣档案科学。
档案事业体系的必要成分,既是该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为该体系服务的,“造血”的。它的形成是档案事业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到此,国家档案事业体系的组成部分和框架——档案行政管理(包括管理机构、法规等)、机关单位档案工作(档案室)、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科研、档案教育、档案宣传出版、档案学术理论研究(档案学会)、档案外事共八个方面已经形成。
(三)档案事业体系各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整体和中国特色
1.档案事业体系八个方面各有其职。档案行政管理是这个体系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负责全国或一个地区档案事业的宏观管理,统筹规划,统一制度,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并作为党委或政府档案事业的办事机构,拟制档案工作的大政方略、法律和规章,行使和执行法律规章。
档案室和档案馆虽然管理档案的范围、工作权限和服务对象等方面不同,但都是收集、管理档案和提供档案利用的,并具体承担着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的任务。
档案科研主要是为档案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服务,为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提供科技保障。
档案教育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培养档案专业人才。
档案学会是组织群众性学术活动,开展理论学术研究,繁荣档案学,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档案宣传与出版,包括档案专业报刊的出版发行和档案资料、图书的出版发行,主要是传递档案工作情况、信息,交流经验,探讨学术问题,公布档案史料,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指示和部署,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既为档案事业服务又为全社会服务。
档案外事是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外事务的办事机构,主要担务国家档案部门参与国际档案事务和同国外开展交流与合作的有关事宜;是国家档案部门与国家外事部门联系的主要渠道。
2.体系的八个方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虽然各有其职责,但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都是围绕“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这一档案工作总目的、总任务而建立的。它们各尽其职,又都为实现总目的,完成总任务而工作,并形成整体优势。
3.国家档案事业体系具有中国特色。最明显的特色是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档案事业的实际情况,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且,构成体系的门类齐全系统,结构合理。这也是构成体系的基本要求。
所谓齐全系统,即构成国家档案事业体系的各个成分和为发展档案事业服务的自身诸因素都有,而且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构成完整体系。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尚没有一个国家形成如此完整系统的国家档案事业体系。我国有世界上惟一的档案专业报和档案专业出版社。
所谓结构合理,即组成体系的八个方面,都是相对独立的专项事业,都是档案事业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成员;它们各有其职能,又互为补充,协调一致。
国家档案事业体系不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讲求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经过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档案事业体系这样一个漫长的四个发展阶段,国家档案事业体系最终形成,但从整体上讲,还需要在今后的改革和调整中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提高,主要是提高档案事业体系的整体素质、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人的专业化程度,使自己更加完善。
发展,主要是围绕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并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向着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延伸,使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逐步做到管理机制强而有力;基本职能工作井然有序,并逐步法制化、规范化、高效率;服务质量和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在国际档案界占有更加显著的地位,并做出自己应有的更多的贡献。
标签:文书档案论文; 国家档案局论文;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档案与民生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档案局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档案学论文; 中央机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