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探索_人才培养方案论文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探索_人才培养方案论文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融合途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途径论文,技能论文,职业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11)23-0005-04

全国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竞赛自2005年开赛以来已连续举办了6届,竞赛逐渐形成了常态化、制度化与固定化的比赛机制,促进了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基本实现了高职技能竞赛“赛项与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赛项组织与行业企业相结合和赛项注重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三结合”要求。如何使高职院校技能竞赛更好地引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赛事更加健康发展,大赛赛项的设计与运行和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深度融合至关重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特质内涵

(一)职业技能竞赛的特征

职业技能竞赛是指县级以上政府劳动保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其主要特征包括:权威性,体现为大赛主办方的权威性和大赛赛事依据职业标准的权威性;职业性,体现为赛事执行的职业标准和比赛内容突出实际生产操作技能与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广泛性,体现为竞赛过程是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竞技性,通过竞争授予参赛单位和选手名次与奖励。

(二)职业技能竞赛的内涵

从技术层面上,职业技能竞赛的内涵应体现如下六大特性:

一是赛项设计的科学与规范性。竞赛项目设计必须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参赛人员的组成与分布,合理选择竞赛职业工种,并依据相应职业工种的技术等级,从应知与应会两方面进行科学设计,以保证竞赛的权威性。

二是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性。从竞赛项目设计、考核标准的制定、竞赛的评判、设备与材料的提供和对参赛者的培训等,都应有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正是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才能使技能竞赛具有生命力,进而带动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三是参赛选手的广泛参与性。职业技能竞赛是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具有群体性,参与者必须是通过层层选拔,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此,职业技能竞赛通常分为两个阶段:预赛阶段和决赛阶段。如全国职业院校化工总控工竞赛的预赛阶段由各参赛院校组织化工技术类专业学生参加由本校或相关专业系部组织的技能比武,遴选出优秀选手再参加全国层面的决赛。

四是注重实境操作(或生产仿真操作)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职业性。即应按照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设置项目,通过实境操作或生产仿真操作,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考核。

五是强调竞赛的开放性。首先应体现竞赛场所的开放,即应有可供观摩者参观学习竞赛过程的专门通道与设施;其次是竞赛项目评判标准的公开,可以让选手依据评判标准进行培训与选拔,体现竞赛选拔的职业培训与教育功能。

六是赛项考核的全程性。不仅考核赛项的操作结果,还要全面考核操作过程的规范程度、职业素养的养成和文明操作习惯等,体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与团队合作精神。

二、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的融合途径

(一)竞赛工种的选取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职业岗位融合

根据高职化工生产技术类专业的就业岗位与人才规格要求分析,化工高职人才的起始就业岗位对应于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所列的职业工种可概括为两大类:化工产品生产通用职业工种和专属化工领域生产职业工种。其中化工产品生产通用职业工种主要包括化工原料准备工、压缩机工、油加热工、过滤工、蒸发工、蒸馏工、萃取工、吸收工、干燥工、结晶工等化工单元操作工和化工工艺试验工、化学检验工、化工总控工等职业工种。

由此可见,化工操作岗位数量众多,各工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要使化工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工种的选取最大限度地反映各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体现化工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规格,就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素:第一,应充分分析不同地区对同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共同点,并依此选取相应的职业工种。第二,应将相似或相近化工职业工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作分析与概括,并嫁接和移植至选定职业工种的竞赛项目之中。第三,依据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合理选取职业等级标准。基于上述分析,自2006年起,全国职业院校化工生产技术类专业的技能竞赛工种就定位在化工总控工,并依据三级(高级工)职业等级标准,最大限度地与化工生产技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接轨。

(二)竞赛项目设计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素质、知识目标融合

技能竞赛既是面向社会与企业、面向生产岗位的技能性社会活动,又是一种综合测试,它不仅注重职业综合技能考核,也注重知识与职业素养的考核。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同样要求高职人才应具有就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能力(技能)、职业素质和知识。基于竞赛项目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技能、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共同要求,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计应与竞赛项目设计相结合,以充分反映并落实高职专门人才的培养任务。如全国职业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竞赛的项目设计采用了化工总控工三级(高级工)职业标准,竞赛项目分为应知项目考核和应会项目考核。

根据职业标准,高职组理论知识试题的命题范围及所占比重为:职业道德(5%)、化学基础知识(16%)、化工单元操作及化学反应(43%)、化工工艺及催化剂(10%)、化工识图(3%)、化工机械与设备(6%)、化工仪表与自动化(7%)、安全与环境保护(6%)、消防知识(2%)、相关法律法规与管理知识(2%)。应会项目由企业专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共同商讨确定,设置乙醛氧化制醋酸仿真操作和低浓度乙醇-水溶液精馏提纯实境操作。在化工仿真操作项目上,重点放在工段级反应DCS操作的开停车和维持正常运行操作、事故判断与处理上;精馏实操重点关注产品产量、质量及各项消耗指标和优化操作上。其竞赛项目及内容覆盖了化工总控工高级工应具备的理论知识要求、生产操作技能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操守与职业素养。

竞赛项目与内容的设计为高职专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高职专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主动适应相应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据此进行了改革试点,依据职业标准和化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了突出“职业通用技能(群)”、强化“工艺组织运行”与“化工产品开发”两大岗位职业能力、拓展“创业创新”与“职业拓展”两大能力、全程贯穿“责任关怀与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三)竞赛组织方式与教学过程的组织融合

技能竞赛是群众性的竞技活动,竞赛过程包含培训选拔与竞技比赛的过程,在组织方式上通常先参加预选赛,再参加决赛。各职业院校在组织过程中会根据本校特色和专业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展开工作,以达到选拔能手与检验培训效果的目的。而在专业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可通过第一课堂内设置开放的生产性实践教学,开设第二课堂实践项目和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社团等方式组织学生参与职业技能训练,实现竞赛组织方式与教学过程组织的融合。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参加化工总控工竞赛时,其选拔过程通常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组织化工系范围内化工技术类专业学生技能大赛,通过海选方式初步选拔30名选手进行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组织第二阶段复赛,选拔出12名选手进入第三阶段的强化训练和心理疏导与测试,根据综合训练成绩与心理测试成绩,选拔6名选手进入第四阶段继续强化训练和团队配合训练,最终综合考虑训练与心理因素等方面因素选拔3名选手参加全国技能竞赛。

为配合竞赛选拔,在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依据化工岗位职业标准,开设了化工职业概貌、化工生产实训和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考证(高级工)等开放性生产性实训课程,开设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训练社和化工实训中心设备维护队等学生社团,化工系常设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通过上述实践课程与社团组织,组织专业实践教学,实现了竞赛组织与教学过程组织的融合。

(四)竞赛规程及考核方式与项目化教学组织及考核方式融合

竞赛规程与考核方式是体现竞赛活动是否具备科学规范性、职业性、开放性和公平性的关键因素。就全国职业院校化工总控工竞赛而言,乙醛氧化制醋酸仿真操作和低浓度乙醇-水溶液精馏提纯实境操作两个技能操作项目,着重考查了化工总控操作的两大职业岗位技能,即化学反应职业岗位技能和化工产品精制职业岗位技能,相应的考核细则是围绕规范操作、技术经济指标控制、工艺优化和安全文明生产等化工生产实境模式制定。

以精馏实操为例,规范操作方面着重考查选手是否遵守操作规程;技术指标和工艺优化上,主要考查选手操作控制的工艺指标的合理性、装置稳定时间、产品产量、产品质量、原料及水电消耗等内容;安全与文明生产方面,主要考查选手的穿戴是否符合安全生产与文明操作要求、操作现场环境是否保持整齐清洁有序、能否正确操作设备和正确使用工具、能否与工作伙伴团结协作和尊重他人、工艺卡记录是否及时完整、规范、真实和准确等。

可见,技能竞赛项目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体现了四大特征:第一,项目开发与考核细则制定的多方参与性,通常由行业企业专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专业教师和竞赛组织者共同开发制定;第二,考核项目设计体现综合性与模块化,选择有代表性、体现某一完整职业岗位技能的项目作为考核项目;第三,考核内容强调职业能力的综合化,以某一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组织考核内容与制定评分细则;第四,考核评价方式强调过程化和开放化,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的公开化、评价主体为第三方(竞赛裁判)、评价科目全程化。这四大特征与当前职教界极力推行的项目化课程教学的要素非常吻合,因此,将技能竞赛项目与考核评价细则进行必要的改造与嫁接,移植至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是实现技能竞赛与高职人才培养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五)竞赛项目所体现的职业性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融合

技能竞赛所体现出的职业标准、专业内容、职业卫生、安全环保、节能降耗、质量意识、企业文化、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培养等职业要素与高职学生应该养成的职业素养是高度一致的。然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并不是经历一两次技能竞赛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全程贯穿。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重构课程体系,合理选取与改造企业生产项目和职业竞赛项目作为教学项目,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生产性实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证等教学形式,融进和渗透相关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并加以固化,从而实现技能竞赛所体现的职业性与教学过程中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融合。

标签:;  ;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探索_人才培养方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