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统计学高效课堂实现路径的研究
李晓莉
(北京市丰台区职工大学,北京 100073)
[摘要] 在落实素质教育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高职教育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职教育以培养综合的应用型人才为切入点,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来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和环境。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老师只关注对学生简单的知识输出,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与培养,这一点导致大量的教学资源被浪费。对此,文章以高职统计学教学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教育;统计学;高效课堂;实现路径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贯彻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高职统计学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与其他的学科相比内容更复杂,同时还存在明显的学科特征。在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不难发现,高职统计学对推动新课程改革有着关键的作用,统计学老师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切入点,力争使学生在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解决各类瓶颈问题,以此来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1]
3.2.6 胰岛素注射拔针操作有待规范 胰岛素注射后,针头拔出时可有药液凝集或滴在体外。1滴药液相当于2 U胰岛素,药液滴在体外可影响计量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不利于机体的吸收,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16]。在本次调查中,多数患者对"推注结束后停留时间10 s后拔针"这一步骤落实不到位,占45.7%。可见,这也是导致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原因之一。
一、统计学学科特点
统计学是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包括前期的归纳和后期的计算,学生需要以社会经济现象为核心,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后期的计算是以前期的调查、整理为依据和前提,学生需要将前期所收集到的总体资料进行不断的汇总、计算和分析,以此来了解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规律。因此在对统计学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可以发现,这一学科具有较为明显的总体性、数量性、实用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二、高职院校对统计教学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教学内容要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度拓宽知识领域,重视基础理论传授,同时注重统计思想和条件能力的培养。[2]
统计学主要以数据统计研究为切入点,高职统计学需要对不同的数字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数据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和要求,在对高职统计学进行实践和理论学习时,首先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习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大部分以社会经济统计为主,将不同的统计模式与教学理论相结合,设置完善的统计学技术课程体系。作为基础课程,一直以来统计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相对比较差。为了能够有效地突破这一步,充分发挥统计学的教育作用和价值,许多老师开始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大部分老师也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不断探讨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品牌管理组织是实现品牌管理的先决条件,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单独成立品牌的管理部门,也可以由阅读推广组织成员兼任。但无论是那种情况,都需要将品牌管理作为一项独立的管理职责,而非可兼任的工作任务,若能上升到决策层的负责制则更好。
1)课堂互动系统主要是建立教师计算机与学生手机之间的通信联系,实现对手机的屏幕广播、手机屏幕监看、教学互动、答疑指导等功能,达到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3]。
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把握统计指标分析
统计学研究主要以具体的社会现象数量为切入点,有效地突破抽象数量研究的不足。在研究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数量都会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中外部条件,如地理和时间,都会存在许多的负面因素。在对具体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还难以真正意识到统计信息职能的重要性,无法积极了解数据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统计以信息数据的基础机会为切入点,真正发挥信息服务的作用和价值,统计工作者必须要以统计资料统计系统搜集为切入点,积极提供价值都比较高的统计信息,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稳定运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如果直接忽略了数量的具体性,就会导致信息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高职学生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数量本身,忽略了整个数据所处的外部环境,没有对具体的条件、地点和时间进行综合的判定,这一点导致大部分的现实数据不够充分,同时也难以更好地为决策层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难以灵活运用公式计算
在高职统计学教学的过程中,统计指标尤为关键。统计指标是该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前提,学生需要主动接受老师的引导,通过对统计的有效描述来积极了解总体的数量特征。另外,在统计推断的过程中需要以样本指标为切入点,以此来对总体指标进行判断,这两大环节都会涉及许多的统计指标性质、定义概念,学生需要进行不断的理解和实践应用。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传统的高职教学在对统计指标进行分析时往往只以单方向的讲解和概念的分析为主,只能对统计指标的内容体系进行前期的大致判断,这种较为机械的计算分析和举例的模式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还导致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形式来应付考试,无法更好地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难以真正实现数据指标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紧密配合。
(三)不能从总体角度进行全面分析
对此,在对不同的统计指标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老师必须积极强化学生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和应用,以实际的应用为核心,积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对动态指标和综合指标的深入分析来为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依据,让学生在了解应用统计指标的前提下不断激发个人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以不同的热点论题为切入点,分析经济发展总量,房价问题与学校评价问题之间的相关性,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了解指标设计的实质要求,采取相互分享和相互评价的形式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最后,老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和实践空间,结合学生最终的学习情况,为其提供正确的辅导,不断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宽。
(四)忽视具体性方面分析
在对高职统计学进行数量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会面临许多的问题和障碍。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学生对不同统计指标的认知存在许多的模糊性,难以真正实现统计指标的合理应用和深度理解。在统计学基本范畴之中,统计指标尤为关键,如果从概念和指标上来对统计学进行分析,那么实际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如果结合不同的应用形式来对相关数量指标进行有效的分析,就会感觉困难重重,指标之间的相对性和作用相对比较复杂。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往往只能对数字进行简单的认知,了解不同指标的具体内涵,这不仅难以真正体现统计学的内涵,还导致许多学生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核心要求,难以主动将个人学习到的统计知识应用于统计学理论分析和数据分析之中,无法从中得出与社会经济现象相关的知识和数据。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相对比较浅显,难以有效突破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界限。
⑬虽然索普杰认为,国家的相对自主性概念是由普兰查斯首先提出来的,但亦有人认为,这一概念是由普兰查斯的老师阿尔都塞提出来的,阿尔都塞使用这一概念反对严格的经济决定论,这意味着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一种多元决定作用。阿尔都塞认为,“一方面,生产方式归根结底是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及其特殊效能具有相对自主性”。
四、高职统计学教学高效课堂实现路径
(一)强化统计指标的理解与应用
许多学生对统计公式存在一定的恐惧感和畏难情绪,因此难以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不同数据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作为整个统计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数据所涉及的统计公式相对比较复杂,在学习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公式的合理应用为切入点,其中平均指标、相对指标、动态指标的计算都需要以不同的数据水平为依据,大部分的计算公式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学生的认知相对比较抽象,难以更好地提高个人的理解能力,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形式来进行简单的机械应用。
除了需要对个体现象的数量进行分析之外,统计学还需要立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其中数量特征也是重要的研究现象总体,学生需要结合老师的引导明确统计总体的具体界限,通过对目标和要求的深入分析来对不同的研究事物总体情况进行积极的判断。大部分的事物整体都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还拥有许多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整个有共同特征的整体。在对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进行单位判断分析时,首先需要以总体与整体相关性为切入点,了解总体的特征,其中主要包括变异性、大量性和同质性。一般来说,数量特征与总体特征存在许多的差异,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学生往往会进行个体分析,但是难以从总体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达到对事物的全面把握。
(二)细化统计公式讲解,注入统计思想分析
统计思想是高职统计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在统计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方法论和世界观。与其他的统计公式相比,统计学中所涉及的内容更为复杂,老师必须积极突破传统抽象统计公式的传授模式,引导学生立足于具体的现实问题,不断树立良好的统计理念,真正完善个人的基本统计思想。例如,在对基本计算公式之中的设计思想进行分析时,老师需要以具体的指标和数据判断为切入点,了解每一个标准指标值中的平均数,从而进行有效的预算。另外,在对实际数据进行分布性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难以保障判断的全方位性,老师需要以基本统计思想为切入点,尽量避免统计公式的机械讲解,让学生在主动分析的过程中以统计思想为核心,全方位考虑不同的影响要素。
(三)发挥案例教学作用,树立总体分析意识
高职统计学中的教学案例对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着关键的影响,如果老师能够采取案例教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那么就能够保证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更好地实现前期的教学目的。从目前来看,老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考虑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大部分的案例非常简单通俗,以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学习能力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和计算。[3]这种较为简单的案例设置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难以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应用不同的统计学教学案例时,老师需要将其与经济现实和统计概念相结合,站在企业的角度充分考虑不同的经济问题和经济关系,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保证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站在企业的角度,了解经济问题与经济关系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影响,然后在经济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效率有区别,老师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效的辅导,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和发展。[4]在完成主题教学工作之后,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对社会经济常识进行不断的思考,保证学生能够真正体会统计学的实用性特点。
(四)重视数量的具体性分析
社会经济统计学主要以社会经济现象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了解社会经济对象之中所涉及的总体数量和相关的数据。对此,在落实相关社会统计经济基础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一定的数量的具体性。数量性主要包括数量特征、数量界限和数量性的认知,在对数量的特征进行分析时必须结合目前的社会现象,从具体的角度分析这些现象的水平、大小和规模,了解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数量关系,从而站在总体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之中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比例关系。数量界限以社会经济现象为研究的对象,了解质量和数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完成某一个计划的质量分析时首先需要对最终的完成效果进行差别的界定,通过这种形式来更好地实现质量与数量的有效判断。因此,具体性的认知必须要以数量含义和特征为切入点,真正实现对该指标的合理分析和理解。为了能够从整体上促进理解效率的提升,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具体的角度分析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相关性,保障两者之间的界限分明。
总之,高职统计教学模式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老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的结合上下功夫。老师在讲授各类统计分析方法时,通过对案例的介绍,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问题的本质,并筛选有关数据信息。[5]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角度。通过对案例的归纳、整理,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统计学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关键的作用。为了能够真正发挥统计学教学的作用,高职统计学老师必须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切入点,真正采取创造性的策略和手段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氛围,保障学生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统计学的精髓和内涵。
参考文献:
[1]卢晓明.高职化学教学问题与高效课堂创建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6(22):130-130
[2]王丽.关于高职高专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探究[J].网络财富,2010(11):98
[3]王一宪.高职高效课堂案例教学策略创新应用研究报告[J].考试周刊,2017(36)
[4]成汉华.分享式教学在构建高职经管类课程高效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7(1z):123-124
[5]吴海莉.高职高专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以《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为例[J].经济师,2011(12):143-144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Efficient Classroom of “Statist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Xiaoli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quality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new curriculum reform,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caused wide public concern Starting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applied talents and through the tight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eaching,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reates a good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talent training However,long-term exam-oriented education has led to non-optimistic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ect Teachers only concentrate on imparting basic knowledge to their students,but ignore the promotion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subjective initiative,which leads to the waste of a large quantity of teaching resources In this regard,this article takes the teaching of statistics as the starting point,and analyzes the strategies to achieve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tatistics;efficient classroom;implementation path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668(2019)01-0035-04
[作者简介] 李晓莉(1965-),女,北京人,北京市丰台区职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统计学。
收稿日期: 2018-10-08
标签:高职教育论文; 统计学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实现路径论文; 北京市丰台区职工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