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二组三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麦论文,三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研究、总结出一套全新的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叫“小麦‘两组三段’超高产栽培技术。”这个“两组三段”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能够比较好地解决目前肥水地小麦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提高单产;也可以在维持原产量水平的情况下减少肥水消耗,可以把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和环保有机地结合起来。
“两组三段”栽培技术,其中所说的“两段”,是指通过栽培措施把小麦的分蘖分成有效和无效两组;“三段”是把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播种到“有效分蘖终止期”,第二个阶段是从“有效分蘖终止期”到“倒二叶露尖”,第三个阶段是从“倒二叶露尖”到“小麦成熟”。在这三个阶段当中,栽培管理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管理措施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把小麦全生育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的两个转折点———“有效分蘖终止期”和“倒二叶露尖”非常关键。“有效分蘖终止期”是通过田间调查得出来的。比方说,计划每667平方米(1亩)要达到45万有效穗,那么进行田间调查,哪一天达到45万穗,哪一天就是“有效分蘖终止期。”在豫北冬麦区,“有效分蘖终止期”一般出现在11月20日前后。在这之前产生的分蘖都是有效分蘖,在这一天以后长出的分蘖都是无效分蘖。“倒二叶”是旗叶下面的一片叶子。“倒二叶露尖”之所以成为一个关键时期,是因为在这之后施肥、浇水能防止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但不会影响基部节间长度和茎生叶片的大小。
第一阶段的田间管理“以促为主”目标是培育壮根、壮苗。关键技术是:加深耕层,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浇足底墒水,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均匀播种,保证基本苗在行内分布均匀。如果播种期延迟,可以适当增加播种量。
第二阶段栽培管理的目标是:
减少并且弱化无效生育,提高有效分蘖的整齐度,培育壮秆,减少茎生叶面积,全方位改善群体质量,保证基本有效蘖成穗。关键技术是:在有效分蘖终止期,采取中耕、镇压的方法,强力控制无效分蘖,特别是早期的无效分蘖。控制的力度根据幼苗长势和土壤墒情来确定,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如果在控制期间有比较大的降雨,雨后要进行中耕。在第二年春天小麦返青、起身期,再镇压一到两次。
第三个阶段的栽培管理以促为主,目标是减少小花退化,提高根系活力,延缓绿叶的减退速率,确保穗子整齐,增加每穗粒数,稳定提高粒重。关键技术是:在倒二叶露尖的时候,每667平方米追施5~10公斤尿素,同时足量浇水。如果天气干旱、土壤肥力也不太高,这一次肥水可以适当提前;如果墒情好、土壤肥力也比较高,施肥浇水的时间可以适当推迟,但是最晚不能晚于旗叶露尖。
联系电话:0791-850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