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与危险因素的防治浅析论文_王瑞芳

心脏性猝死与危险因素的防治浅析论文_王瑞芳

(密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黑龙江省 密山市,158300)

摘 要:目的:本研究针对防治心脏性猝死及其致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较深入地探讨了防治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心梗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心脏性猝死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针对不同危险程度的患者群体可采取有针对性地防治措施。结论:应在防治心血管疾病这一心脏性猝死源头提高重视,才能在根本上使人们健康受心脏性猝死的威胁得到彻底逆转。

关键词:猝死;防治措施;因素分析

1. 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学

猝死主要是指看似健康的个体在产生症状不超过1小时的非创伤性意外致死,若不能明确死亡时间,定义对于死亡不超过24小时还看似健康的患者也适用,界定猝死时间的意义关键在于死亡突然和意想不到。心脏性猝死不仅要符合猝死定义,重点在于具有明确的心脏病史、活检结果显示心血管异常或心律失常病因。心脏性猝死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在心血管死亡患者中约占一半左右,其中超过25%患者是首发心脏事件而产生,发病难以预料,比较突然,在心血管病中是一种具有比较严重的灾难性后果。成年人心脏性猝死风险随不断增长的年龄而增大,超过50岁产生心脏性猝死的可能性明显提高,女性随年龄分布心脏性猝死更极端,超过70岁女性比不足45岁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高至少40倍。冠心病和心衰是老年心脏性猝死的常见病因,离子通道疾病和心肌病是心脏性猝死的常见病因。男性比女性高2—3倍,但存在的差异随年龄增大而缩小,其原因可能与冠心病患病率在女性绝经后逐渐提高具有一定关系。心脏性猝死在冬春季是发病高峰,一天中发病最高的时段是上午6—12时,特别是上午7—9时,危险至少高出其余时间70%。心脏性猝死是很多病因和危险因素引发的一种不良结局,冠心病是其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病因的80%,其中最常见的是心梗及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脏性猝死由各种原发性心脏及心血管病因素的引发中,心脏性猝死90%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81.5%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原因,分为心室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17.7%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原因,分为窦性停搏和高度房室阻滞;其余10%为心脏破裂、急性左心衰等其它原因。

2. 防治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胸痛和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心脏性猝死预警症状,在心脏性猝死前一个月约50%患者具有预警症状,80%患者发病前1小时具有预警症状,但通常症状为非特异性,难以确定其与心脏性猝死的时间及因果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对患者提示尽早诊治,在防治心脏性猝死方面只有有限作用。在心脏性猝死中,心脏、心电基质病变及不稳定的体内环境都具有重要影响,心脏基质病变是指具有猝死的心血管疾病危险较高,心搏骤停史、冠心病、心肌病及心衰等比较常见,其发生猝死的可能性高于普通人群5—10倍,冠心病为近三分之二的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病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电基质病变主要为离散的异质性及复极趋势,心室除极及复极异常,不一致的电生理特性是折返前提,受触发事件作用易引发室速、室颤。不稳定的体内环境主要是指不稳定的自主神经功能及电解质紊乱。以上内因可独立导致猝死,也可相互作用影响而导致猝死。另外,产生猝死与劳累过度、情绪激动、、大量饮酒等比较常见的诱因也具有密切关系。心脏性猝死防治的理想方案是根据人群特点对该疾病的危险进行分层,再采取有针对性地防治措施。根据发病背景将心脏性猝死患者一般分为不存在心脏病史、遗传性造成的心律失常、伴随或不伴随轻度或严重心功能障碍等四类。大部分心脏性猝死患者不了解是否患有心脏病或患有心脏病但具有正常心功能或轻度心脏受损。有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患者有关数据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男性、年龄、黑色人种、吸烟、糖尿病、应用抗高血压药、高密度脂蛋白等都是独立的心脏性猝死危险因素,该模型经验证可对心脏性猝死风险能有效识别。

LVEF目前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被认为是有效预测心脏性猝死的唯一常用指标,LVEF不超过35%可作为最重要的预测心肌梗死后猝死指标。但对心脏性猝死采用LVEF为单一决定因素进行预测具有的高风险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研究结果表明,近50%心脏性猝死患者具有正常的左室功能,只有20%左室收缩功能存在轻或中度降低(LVEF在35—50%),所以,应结合其它预测因子及患者情况综合评估。心脏疾病不同的心脏性猝死风险因子存在一定差别,心梗后具有LVEF降低或心衰史、24小时动态监测存在心室晚电位、自发性室性早搏等心脏性猝死危险因素。年龄、糖尿病、同时存在房颤、心功能分级及LVEF降低等为心肌病的心脏性猝死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超过3个的群体每年病死率为11%,而危险因素不超过3个的群体病死率只有1.5%。

针对疑似遗传性致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可采取心脏成像和心脏负荷试验进行评估,将潜在结构性心脏病排除,确有需要时可采取有创电生理检查进行危险分层。家族性猝死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对心脏性猝死预测中,基因学检测可能成为一个重要措施,遗传性心律失常预测因子的异质性较高,遗传性心律失常类型的不同预测因子也存在差异,但对心脏性猝死具有普遍适用的有关基因目前还难以确定。

3. 总结

综上所述,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性环节相对还比较薄弱,现状比较严峻。不只是在心脏性猝死方面以及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医学界、急救工作者及整个社会应在防治心血管疾病这一心脏性猝死源头提高重视,才能在根本上使人们健康受心脏性猝死的威胁得到彻底逆转。

参考文献:

[1] 张在其,骆福添,陈兵等.我国八个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10

[2] 洪葵,刘欣,胡大一等.2013HRS/EHRA/APHRS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9

[3] 吴桂鑫,张策,王继征等.环状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7.8

[4] 郭继鸿.中国心脏性猝死现状与防治[J],中国循环杂志,2017.12

论文作者:王瑞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心脏性猝死与危险因素的防治浅析论文_王瑞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