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与公共外交_孔子学院论文

孔子学院与公共外交三步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孔子论文,外交论文,三步走论文,学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铁和孔子学院,是中国最叫得响的两大名片。高铁,中国兼具人财物三优势。孔子学院,中国具备哪些优势呢?为何孔子学院成为中国公共外交最醒目的一张名片?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奋斗目标,孔子学院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孔子学院的三重公共外交职能

       虽然孔子学院的“孔子”更多是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而非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的孔子,但是两者往往难以区分。成立短短十年来,孔子学院不仅仅是教授汉语的学院,也鲜明承载着三个方面的公共外交职能。

       一是让世界了解中国。随着中国全方位对世界开放,世界也对中国开放,世界了解中国的渠道越来越多,传统偏见越来越少,但语言差异始终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大障碍。孔子学院为此配备了世界了解中国的钥匙,也就是以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汉语。学习汉语,不仅帮助世界了解中国,也有助于世界认识中国——中华文明历经五千余年长盛不衰的秘诀正在于文字的连续性。可以说,汉字记录着中华文明的“达芬奇密码”。孔子学院在世界推广汉语教学方面,可谓开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历史性贡献,其发展壮大本身就是人类文明传播史上的奇迹。教授汉语,是孔子学院“1.0版本”的鲜明特色和巨大成就。

       二是让世界求解中国。掌握汉语后,老外接下来要问的问题就是:中国为何发展这么快?中国为何能维持大一统局面长达两千余年?除了汉字外,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道路成为世界探究中国梦的兴趣点。鼓励世界求解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中国模式的文化基石,应成为孔子学院“2.0版本”的努力方向。

       三是让世界理解中国。了解中国、求解中国后,更大的挑战是以中国观中国,而非以自身观中国,避免中国形象如水中月、镜中花。思维方式的转换至关重要。让世界理解乃至认同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及中国制度,因此成为孔子学院未来重点努力目标。“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根基。争取世界最大程度认同中国,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成为孔子学院“3.0版本”的努力方向。

       孔子学院的三重公共外交使命

       孔子学院何以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名片?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回到公共外交使命本身。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阐明中国故事背后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三大内涵。孔子学院是如何体现公共外交的这三大内涵、履行三重使命的呢?

       第一重使命,和而不同。传播中国文化,阐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文明支撑,是孔子学院的职责所在,关键挑战是将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转化为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将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转化为对现实中国的兴趣与热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为此,增强世界多样性,追求中国与世界的和而不同,就成为孔子学院所承载的中国公共外交的第一大使命。

       第二重使命,求同存异。讲好中国故事及故事背后的理论,已经成为近年孔子学院及中国公共外交的重点努力方向。中国被公认为全球化的得益者。这并非偶然,需要我们讲清楚中国成功故事背后的制度根源与理论,尤其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发展模式,表明中国与世界求同存异的实质,这是中国之所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曾高达50%、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达70%的中国密码。孔子学院可以与外国相关调查公司、智库和机构合作,用好大数据,以宏大叙事讲清楚中国所发生的文明转型——5000年来首次实现从内陆文明向海洋文明、从农耕文明向工业(信息)文明、从地区性文明向全球性文明转型,以及这三种转型对人类文明转型的伟大贡献,与国际主流媒体、出版社合作提供影视、文学作品,将这种宏大叙事变成诺贝尔文学奖、世界电影大奖、网络游戏等产品,最终达到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的公共外交效果。

       第三重使命,殊途同归。阐明中国故事背后的价值诉求,是孔子学院所代表的中国公共外交新的努力方向。长期以来,国内外有种错误认识,认为中国的成功国内靠摸着石头过河、国际上靠搭全球化便车,缺乏自身价值观,因而这种成功具有偶然性、不可持续性,由此滋生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强硬论等种种言论。因此,必须讲清楚中国成功故事背后的价值根源以及中国制度的世界性。中国梦为此出了个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进一步将中国梦理念化。接下来,化中国梦为世界梦,阐明中国梦与世界梦殊途同归的理念,成为孔子学院代表的中国公共外交又一使命。

       总之,孔子学院所承载的公共外交,生命力在于知行合一,目标是从和而不同到殊途同归,理念是“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孔子学院所代表的公共外交就是在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之后表达你自己的举措。

       孔子学院“三步走”旨在塑造“三个中国”

       孔子学院成为中国公共外交名片后如何实现升级换代?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史叙论》一文中描绘了中国的三重身份:中国的中国、亚洲的中国、世界的中国。以此对应,今日之中国,身份有三:一是“传统中国”(Traditional China),即传统农耕文化、内陆文明孕育的“文化共同体”。二是“现代中国”(Modern China),即近代以来随着“天下”观破灭后被迫融入西方国际体系而塑造的现代“民族国家”身份。由于国家尚未统一,“现代中国”身份仍在建构中,民族融合与核心价值观建构挑战尚在。三是“全球中国”(Global China)。它是指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那些利益和观念国际化、全球化的部分,即坚持传统文化,又包容价值普世性,而处于形成之初级阶段的全新国家身份。比如,六亿网民越来越多地拥有“全球公民”身份,而非“中国人”之单一属性。

       传统中国,经历“夷夏之辨”而形成:现代中国,经历“中西之辩”而塑造;全球中国,因为“走向海洋”而胎动。孔子学院,就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象征,成为现代版的郑和下西洋。十八大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是指导孔子学院和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伟大目标。成立短短十年来,孔子学院成功传播了传统中国形象,在接下来的“两个一百年”,将重点塑造现代中国、全球中国形象,推动中国公共外交主题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向殊途同归方向转化。这就是孔子学院公共外交三步走战略。为此,未来的孔院梦,助推和寄希望于中国梦、世界梦的实现。要完成公共外交三步走的使命,孔子学院正在向孔子研究院方向发展,肩负起向世界推介中国到解释中国的转变。转变的背后是中国学主体的转变,即从中国的世界学、世界的中国学到中国的中国学。

       综上所述,可将孔子学院与公共外交的关系列表如表1。

      

       公共外交的三步走,催促孔子学院的转型升级,将中国与世界的主题从近代以来的“改造自己而影响世界”向“塑造世界而塑造中国”转化。孔子学院不仅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大创新,也将是各国公共外交学习和借鉴的重要参照系。

标签:;  ;  ;  ;  ;  ;  

孔子学院与公共外交_孔子学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