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的转型与区域旅游合作——兼论中、日、韩旅游合作的推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旅游论文,旅游业论文,区域论文,兼论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与转型
在雷珀(Leiper)提出的旅游系统(Basic Tourism System)中,旅游业同旅游者一样,分布在旅游客源地(Traveller Generating Region,TGR)、旅游廊道(Transit Route Region,TRR)和旅游目的地(Tourist Destination Region,TDR)三个地域[1]。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旅游业发展主要体现在接待地产业要素和产业系统的发展方面。本文所谓的旅游业转型就是指接待地旅游业的转型。
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变化,旅游接待地的发展表现出渐次演进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旅游业的形态和发展重点都不相同。旅游接待地是一个弹性概念,规模可大可小,大如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旅游乡村,因此在研究上就有尺度的区分。1999年,笔者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趋势与选择[2]。之后的多年里,置身于具体城市和地区旅游发展的规划实践,对旅游接待地发育的差异性有了较为深刻的感受,意识到中国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在不同的地域会有迥然不同的表现,或者说有不同的需求,这意味着中小尺度上的转型研究十分必要。对多个城市或地区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又可以发现,尽管他们的差异是显著的,但是发展的长远指向和基本轨迹却是相同的,只是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空间上的差异性就是时间序列上的历时性。因此,有必要探析旅游接待地发展的阶段性问题。
基于自身的学术观察,综观各地的旅游实践,结合巴特勒(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3]、普洛格(Plog)的旅游心理图谱理论[4] 以及诸多区域发展理论,笔者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如下6个递进的阶段(参见表1):
(1)自然发展阶段——凭借特殊资源禀赋吸引少量多中心型游客,如所谓的“探索者”(explorer)或“漂流者”(drifter)。此时,接待地尚无明确的旅游业或旅游经济的概念,游客的需要依靠接待地已有的公共设施、一般商业设施或通过民间交换得到满足。到后期,市场或政府会因旅游需求量的增加而意识到一种“新型经济”正在形成,并开始着手改善当地的接待条件和交通条件,旅游业应运而生。
(2)接待要素发展阶段——随着近多中心型游客的到来,旅游者数量快速增长,政府开始主动关注旅游业,旅游投资规模扩大,膳宿、旅游交通和旅行社成为开发的重点。一些老的教科书把酒店业、旅行社和旅游交通视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当与此有关。在这个阶段,尽管旅游投资在增加,但旅游业基本上还是需求推动型产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产业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较低。
(3)吸引物(景区)发展阶段——旅游业所表现出的显著的产业比较优势,使其得到政府和投资市场的高度重视。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也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地区竞争,旅游部门把景区、主题公园等吸引物的开发作为工作重点,项目建设尤其是“大项目”建设成为社会热点,旅游规划特别是“旅游策划”变得炙手可热。此时,旅游业开始具有供给驱动型特征,资金密集性显现,学术界不再把“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看作是旅游业的固有属性。
(4)产业协同发展阶段——是上一个阶段的自然延伸,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创造性的旅游规划,拓展了旅游开发的视野,吸引物开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旅游部门,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社区旅游等成为开发的热点,多部门联动成为该阶段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昭示着旅游业由规模增长模式向系统经济(System Economy)模式的转变。
(5)目的地发展阶段——产业协同发展使“目的地”这个概念得到充实。旅游业的纵向成长和横向扩展,不仅仅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而且成为当地富含生机的社会表情。旅游活动的内涵日益复杂,外延日趋广泛,产业链条拉长变宽,同其他产业或部门的关联性越来越高,其发展要求城市整体的配合。同时,旅游业的影响迅速向环境和社会生活领域蔓延,反过来又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力量。因此,在该阶段,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以及城市形象传播成为决定旅游业的最重要的因素,城市制度创新成为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6)区域旅游发展阶段——在目的地发展阶段,“区域”的问题就已开始实质性孕育。旅游与休闲市场的双重推动使旅游地的边界不断延展,多个目的地在旅游空间上发生交叉重叠,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也为了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水平,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产生突破行政区束缚的动机,区域旅游由此兴盛起来,区域内部的合理分工与全面合作成为该阶段旅游业发展的主流。
尽管存在一些“人造目的地”(man-made destination),其发展可能直接始于某个中间的阶段,但绝大多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都是连续的、渐进的。上述旅游业的演进历程的提出带有归纳的性质和抽象的色彩,但是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判断本地旅游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更重要的是强调旅游业发展的不断转型——旅游发展的决策者和旅游研究者,应当明晰一个旅游地未来发展的方向,积极寻找和强化旅游转型发展的动力。
2 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模式
中国地域辽阔,社会经济发育水平的地区差异性很大,上述旅游业发展的6个阶段在当前均有存在。但是,在主要的旅游城市和地区,如以京津为主体的首都圈地区,以上海、杭州为主体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为中心的大珠三角地区,以青岛、济南、烟台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地区,旅游业大都已进入目的地发展和区域旅游发展阶段。因此,从大尺度上讲,区域旅游合作就是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在空间上的表现和主要内容。
中国的区域旅游合作,作为一个学术话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及;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普遍的重视。区域旅游合作,既包括相邻行政区之间的合作,也包括非邻行政区之间的合作,之所以兴盛,既受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外在推动,也受到了中国部分先行地区旅游业需要转型发展的内在驱动。
需要指出,旅游业的地区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会越来越强。而地区旅游合作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是应对竞争的积极行为,只有在双赢或多赢的原则下才能真正实现。区域旅游合作,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内容复杂,规律自具,如果缺乏深入研究,实践活动就会流入空泛。迄今,国内区域旅游合作雷声大、雨点小,原因就在于此。针对这一现象,近年来学术界对区域旅游合作开展了理论研究,如汪宇明利用核心—边缘理论探讨了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都市旅游圈层构造以及区域旅游的联动发展[5];尹贻梅以地域分异规律、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旅游空间竞争合作的分析模型[6];梁艺桦、杨新军提出区域旅游竞合的博弈策略[7];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提出旅游共生思想,主张以契约为纽带实现区域旅游共赢[8];杨荣斌等从构建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认知模型入手,提出区域旅游合作有点轴发展、单核辐射、双核联动、核心边缘和网络发展等5种结构模型[9]。
笔者认为,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应当优先从动力、机制的层面上展开,考虑的要素既要包括市场、产品,更应该包括旅游产业要素。据此,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模式可以确定为市场互换、市场—产品共享、要素协同和一体化发展4种(见图1)。
图1 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模式
(1)市场互换模式——以客源市场交换开发为主要方式和目的的合作模式,属于初级合作模式,有均等型和主次型两种类型。均等型指合作双方在城市规模和旅游市场规模上比较接近,市场交换开发给各自带来的利益大体均衡,如西安、青岛两市旅游部门的市场合作;主次型指合作双方在城市规模和旅游市场规模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由于地理上毗邻,市场交换合作成本低,容易操作,较小城市获利直接且明显,较大城市可以此为基础,主导并推动更高形式的合作,青岛—日照属于这种类型。市场互换模式的前提是合作双方在旅游资源和产品上存在显著差异,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主要的途径是行业组织推动,企业跟进。
(2)市场—产品共享模式——两个或多个地区推出联合线路、共同开发市场的合作模式,有相邻型和蛙跳型两种类型。相邻型如山东半岛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城市的联合促销;蛙跳型指地域上不接壤的城市之间的市场联合促销,如克林顿访华之后,北京、西安、桂林、上海四城市推出“总统之旅”。市场-产品共享模式以游客效益最大化为合作目标,合作地区之间的旅游产品要有明显的互补性。政府联动,达成合作框架,进而推动和引导产品开发的分工、整合,是这种模式得以实现的关键。
(3)要素协同模式——指通过一种或多种旅游产业要素的区际流动,实现区域内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模式,有技术(管理)协同型、资本协同型、劳动力协同型、信息协同型等多种基本类型。在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常常是产品市场先发育,因为产品市场的形成比较容易。但是,只有产业要素市场形成,市场经济的效力才能全面释放。与前两种模式相比,要素协同模式无疑是更高级的形态,也要求至少有一方的旅游业发育到了较高的水准,其实现条件是旅游产业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为此需要弱化地区壁垒,强化企业力量,开放产权市场。必须指出,当前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呼声很高,政府间的合作宣言发布了不少,但是旅游产业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环境并没有真正形成,合作行为只能停留在表层。
(4)一体化发展模式——也可以称为全要素协同模式,是要素协同模式全面发展的产物,指将多个行政区视为一个旅游经济区,依据市场规则实现旅游产业资源最优配置的模式。这种合作模式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市场,只有在旅游业具有较高发育水平和良好市场环境的条件下才能逐步实现,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据旅游流的分布与变化配置旅游产业要素;二是依据比较优势理论配置以旅游业为中心的纵向产业链条。
总之,走向目的地综合管理,进而推动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旅游合作有多种层次和类型,这些类型可能会并存,但一体化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和最终目标。比较优势理论、增长极理论、梯度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等构成相关分析的理论基础。在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但市场是根本的推动力量。区域旅游合作的程度,同合作各方旅游业的发育水平呈正相关。
3 中、日、韩三国旅游合作的推进
持续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得我国东部沿海旅游城市和一些内陆中心旅游城市具有了明显的国际化色彩。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能力快速增长,世界诸多国家或地区开始把中国看作是最具潜力的旅游客源市场,中国在国际旅游体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高,参与国际旅游分工与合作的途径会越来越广泛。因此,区域旅游研究既要重视国内跨行政区的旅游合作,也要关注国际旅游合作问题。
中、日、韩三国具有合作发展旅游业的天然条件。三个国家同处东亚,一衣带水,交通便捷,相互交流的历史悠久,文化和而不同,经贸往来频繁,开展旅游合作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日本东洋大学的梁春香指出,中、日、韩三国旅游市场的依存关系很高[10]。从表1可以看出,中、日、韩三国互为重要的客源市场,旅游交换关系呈渐次增强态势。相比而言,中国公民旅日、旅韩的数量规模较小,但增速相当显著,相对比重几近持续增加。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民出游能力的持续提高,日、韩两国必然会把中国作为重点开发的旅游客源国。显然,三国旅游合作体的构建不仅已有较为坚实的基础,而且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注:2000-2004年数据源于参考文献[10];2005年、2006年数据源自中国旅游统计资料、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统计资料和韩国文化观光部统计资料。因三国旅游统计方法有所不同,笔者对部分数据作了分析调整。括号内的数字为构成的比率(%)。
有必要指出,建设中、日、韩三国旅游合作体的意义并不局限于经济一隅,其在政治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难以用货币来估量。应当相信,和谐的东亚是三国人民共同的愿景。
跨国区域旅游合作不仅内容复杂,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也会相对特殊。依据上述理论分析,结合现实情况,笔者认为,中、日、韩三国的区域旅游合作应当从市场交换模式切入,以要素协同发展为主要手段,以产品—市场共享为近期目标,以一体化发展为终极目标。在操作层面,当以政府间的合作为导引,城市间的合作为基础,企业间的合作为主体,学术界的合作为触媒。
结合旅游业发展的一般结构,就促进中、日、韩三国区域旅游合作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第一,从政府推动入手。
在区域旅游合作中,需要政府发挥“破冰”作用,在国际间的区域旅游合作中更是如此。加强政府之间、行业组织之间的旅游交流,择时成立中、日、韩旅游合作组织,为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制定纲领性文件,建立开放、务实的政策框架和共享的信息体系,是目前中、日、韩三国最需要开展的工作。可以观察到,三国政府间的旅游对话已趋于活跃,多赢的合作格局有望很快形成。
第二,选择主体城市。
中国幅员辽阔,日、韩也是亚洲的大国,三方的旅游合作不可能在空间上全面展开,只能在各个国家选择有一定基础的旅游城市,作为实质性推动三国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充分利用已有的友好城市资源和经贸关系,倡导城市之间结对的有组织的往来交换,发展变通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
第三,发展跨国旅游中介组织。
双向或多向的客源流动,无疑是中、日、韩三国旅游合作的根基。鉴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能力的迅速增强会进一步提高中、日、韩旅游市场的相互依存度,可以很清楚地发现,三国共同支持和鼓励跨国性旅游中介组织的发展已变得十分重要。对于中国而言,国际旅游双流体系的逐步形成,客观上要求旅行社等中介组织走出国门;加入WTO后旅游服务市场的开放承诺,又为国外旅游中介企业的进入打开了大门。
第四,鼓励相互投资。
区域旅游合作的实现,最终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因此,三国应当相互开放旅游产业投资市场,积极推进旅游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在休闲度假逐步成为主导旅游动机的未来,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另外,从国际经验看,相互投资也是进一步拉动客源交换的重要手段。
第五,统一行业规范。
目前,中、日、韩三国在旅游行业管理方面尚存在一些差异,包括对服务标准的理解、旅游纠纷的解决、统计的口径等等,不利于合作的开展。今后应逐步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质量规范和旅游者权益保护法案,以确保旅游交换的顺利发展。
第六,促进旅游学术界、教育界的交流和合作研究,为中、日、韩三国的旅游合作及时提供文化上和技术上的支持。
第七,以各自的海滨城市为依托,尽快合作开发区域内的游船业。
当前,中日、中韩之间已有固定的海上交通线路,并且出现了游轮化倾向;上海、青岛、烟台、大连等城市为发展区域性游船业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开发中、日、韩区域性游船业的条件趋于成熟。推进这个工程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不仅能直接促进三国旅游的双向和多向交换,而且能实质性地推动三国旅游合作的进程。
第八,在合作发展游船业的基础上,推出三国区域旅游精品线路,组建三国联合旅游促销系统,拉开中、日、韩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