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级城市的人口与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口论文,企业经济效益论文,我国论文,工业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3年,我国城市市区年末总人口共有43071.44万人,其中市区内的非农业人口为17709.46万人,市区内农业人口为25361.98万人〔1 〕。现阶段我国城市市区内的农业人口比非农业人口多。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谋生,形成庞大的“民工潮”。这是影响我国各级城市人口数量的重要因素。这里涉及理论上的一个问题:我国各级城市人口规模多大才是合理的?在国外,界定城市人口数量合理性有两种较重要的方法。其一,根据发展的稳定程度测定,即能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稳定性的城市人口规模被认为是合理的。其二,以城市公用事业费用最省为标准测定。城市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能最节省城市公用事业费用。本文试图比较我国各级城市人口与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从最主要的经济效益的角度,对各级城市人口及有关人口城市化过程合理性进行透视。
一
1993年,我国超大城市有10个,特大城市有22个,大城市有36个,中等城市有160个,小城市有342个,全部城市合计570 个〔2〕。表1列出当年年末市区人口在这些级别的城市中的分布。
表1 1993年我国城市市区人口分布单位:万人
城市级别 年末市区总人口 年末市区非农业人口 年末市区农业人口
超大城市 4668.82
3806.56862.26
特大城市 3841.09
2869.64971.45
大城市
3257.99
2464.21793.78
中等城市 12127.86 4733.047394.82
小城市
19175.68 3836.0115339.67
说明:各级城市按其非农业人口数量划分,非农业人口在200 万人以上的城市被划为超大城市,非农业人口在100至200万人的城市被划为特大城市,非农业人口在50至100万人的城市被划为大城市, 非农业人口在20至50万人的城市被划为中等城市,非农业人口在20万人以下的城市被划分为小城市。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3—1994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出版,根据其中有关资料整理计算。
从表1可看到,市区内的农业人口是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城市都聚集了大量的农业人口,在市区总人口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作为人口城市化的突出现象,农业人口以两种类型向城市转移。
近距离转移。在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往往采取就近转移的形式,即向附近或最近的各级城市转移。这是人口城市化在区位上较为自然的初级过程。近距离转移在空间上易于完成,特别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一定时期,交通运输和通讯网络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可实现最有效的人口转移。这种转移的成本是较低的,而且转移出去的人口来回往返频率可以较高,便于兼顾在外工作和家庭经营,特别适合于在城市谋生和在农村经营相结合的农民家庭。基于地缘的接近形成的业缘上的结合,加固了城乡一体化。
远距离转移。从农村出来的农业人口在全部城市全方位开放的利益机会比较中,选择抵偿转移成本后最大的利益机会收入,会有一部分采取远距离转移的形式。城市在地理上的分布并不均匀。如东部地区城市有247个,中部地区城市有215个,而西部只有108个〔3〕。远距离转移的其中一个明显趋势是从城市较稀少的较不发达地区移向城市较为密集的较发达地区。东部城市,特别是其中的沿海城市和特区城市,成为远距离转移的热点城市。在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惠州、江门和中山8个市,流动劳动力共460.17万人, 其中外省劳动力(主要是农村的劳动力)230.1万人〔4〕。1991年,浙江、广东、甘肃乡村劳动力转移外省的比例分别为24.8%、3.6%和19.6%〔5〕。在远距离转移过程中,作为转移的促成因素之一的社会关系由弱变强。最初落脚异地城市的农业人口,多数在异地只有微弱的社会关系甚至没有。但一旦他们站稳脚跟,就为其在乡下的亲友、同乡提供尾随转移的方便。“滚雪球”式的远距离转移铺开,人缘及业缘在更大社会空间扩展。远距离流动的盲目性也在减少,并增加这些外来农业人口的比较利益,强化远距离转移定势。
从表1还可以看到,各级城市市区的人口数量差别较大,例如, 小城市市区人口相当于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市区人口总和的两倍多。在各级城市中,市区农业人口数量差别大于市区非农业人口数量的差别。也就是说,市区农业人口的分布是影响城市市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小城市市区人口最多,其中大部分是农业人口。在小城市市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4:1,即在小城市市区内,每5个人中有4 个农业人口和1个非农业人口。在各级城市中, 进入小城市的农业人口最多。小城市的确是城市人口,特别是从农村出来的农业人口的主要“蓄水池”。
二
从表2可看到,我国各级城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是两头较高, 中间较低。即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较高,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较低。
表2 1993 年各级城市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包括市辖县) 单位:元
城市级别 百元资金实现利税 百元固定资产百元产值实现利税
原值实现产值
全部城市 11 156 .4 10.4
超大城市 12.1
173.3
11.6
特大城市 12.4
145.4
12.3
大城市9.8
143.3
9.7
中等城市 9 141.8
8.8
小城市
12.4
184.1
10.2
资料来源:同表1。
两类最大的城市与小城市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方面都较高,但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效益类型,各有不同的优势。这些不同优势的利用都分别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更趋向信息集中型。由于在科研技术机构、高等院校、图书馆和资料档案馆等方面占绝对优势,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和其他社会信息在高层次被汇集、加工和传播,所以,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工业企业最直接得益于高信息环境,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市场动态、消费者心理及其对新产品的要求。产品的竞争更激烈,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快。
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聚集了大批专业生产工厂、协作单位和服务单位,有更明显的聚集经济效益作用,能解决许多新的尖端产品的技术问题,而且涉及的专业领域广,分工细致,能提供新产品所需的各种原材料。
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科技队伍比较庞大。1993年,我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共32个,占城市总数的5.6%, 但其从事科技活动人数占全部城市从事科技活动人数的1/3强。每万名职工中专业技术人数,超大城市是2088人,特大城市是1977人,而小城市只有1589人;每万名职工中拥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数,超大城市是570人,特大城市是467人,而小城市只有276人。〔6〕
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外向型最突出。1993年,实际利用外资,超大城市是849907万美元,特大城市是358860万美元,小城市只有264516万美元;外贸收购总额,超大城市是4488822万元,特大城市是4354957万元,小城市只有2833817万元。〔7〕
虽然,小城市在许多方面不及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但小城市利用自身的其他方面的特别优势,创造同样高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 根据1993年的统计数字,可看到小城市的若干优势。首先是土地最多, 市区土地面积,小城市是1036471平方公里, 而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分别只有20544平方公里和32892平方公里;其次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市区年末劳动力资源数,小城市为 11173 万人, 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分别为3341万人和2633万人;再次是工资水平最低,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小城市是3000.7元,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分别为4353.5元和3620.5元;最后是企业最多,市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数,小城市有90288个, 超大城市有48180个,特大城市有30126个。〔8〕
小城市优势的发挥较直接得益于改革后的广大农村的繁荣。区位上的接近是很重要的。在整个城市体系中,小城市与农村的初级联系较强。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小城市扮演特别的角色。它是城乡网络中的初级网结,在农村发展起飞中处于扩展阶段。大量的企业、产品、技术从其他城市扩散到小城市,结合小城市的区位优势,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各种潜在的生产力要素通过新兴的农村市场网络被激活,其显著效益相当大程度集中到小城市中来。小城市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正是建立在农村发展起飞阶段基点低、潜力大和发展空间较开阔的基础上。
介于中间的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不具备与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信息、协作、开放、人才诸方面同等的优势,也不具备与小城市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同等的优势,在技术、资金和劳动力出路方面问题较多,这些都直接影响其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
1993年,我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15.29人,小学程度人数38.21人,初中程度人数37.43 人,高中以上9.07人。〔9〕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程度不高, 进城后主要从事城市中各种重活、累活和脏活。各级城市的劳动力需求都是多层次的,都需要农村来的劳动力解决各种结构性劳动力短缺问题。但不同级别的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和实际吸收量是不一样的,这跟城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类型有一定相关。
比较表1和表2可以看到,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较高,但城市人口,特别是其中的农业人口相对不是很多;而小城市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也较高,城市市区人口,特别是农业人口最多,远远多于其他各级城市。不同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类型的城市实际容纳和吸收的人口差别很大。
作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发展主要趋向信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其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主要不应通过城市人口数量多,特别是流入城市的农业人口数量多来实现。事实上,作为城市人口扩大的最主要因素,入城农业人口相对较少流入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这类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较好的城市,而较多地进入小城市这一类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较好的城市。在小城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与人口,特别是入城农业人口数量相关较密切。小城市工业企业的主要趋向是劳动力密集型。从产业转移的角度看,各级大城市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会不断下放到规模较小的城市,特别是小城市。这类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在小城市定位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小城市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发展,城市人口分布将继续向小城市倾斜。
基于以上的比较,作为工业发展和城市人口发展战略,在城市人口分布问题上,应继续对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合理控制,把人口城市化的重点继续放在小城市。目前,理论界仍有一种意见偏向大城市化,认为我国应象发达国家城市化早期那样,人口主要向各级大城市集中。这种意见忽视了当今人口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已发生变化的事实,我国不同级别的城市,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类型上已出现分化,一极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另一级是小城市,它们属于不同效益类型的城市,要取得同样高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应采取不同的城市人口策略。应继续大力发展小城市,尽可能使农村转移出来的农业人口更多地进入小城市。小城市应继续成为城市人口的最主要分布点。
以小城市为重点的人口城市化给小城市社区空间带来新的问题。如果不相应改善小城市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拓展小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由此而引起的“城市病”可能严重妨碍以小城市为重点的人口城市化战略的实施。由于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引发的“城市病”不一定是城市越大越严重。这方面的“城市病”可能在小城市更突出。我国小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较差会限制人口向小城市继续集结,小城市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生活质量有下降趋势。因此,应特别加强对我国小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使之能适应我国人口城市化的趋势。
注释:
〔1〕〔2〕〔3〕〔6〕〔7〕〔8〕《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3—1994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出版。
〔4〕马建:《广东人力资源问题》,《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5年第4期。
〔5〕李若建;《论区位因素对乡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5年第4期。
〔9〕《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4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