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民族类中小学衔接论文_余志龙

如何做好民族类中小学衔接论文_余志龙

余志龙 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曲奥乡中心小学 747199

摘 要: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民族类中小学校分设开课,中小学在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师之间相互联系、沟通少,小学生进入中学后有诸多的不适应。加之民族类学生只有学校教育,缺乏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是严重影响着学生在中学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民族类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衔接 方法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

1.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中小学教学管理方面的不同是造成小升初学生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小学里,教师对学生几乎是全方位的管理,学习、卫生、纪律等等,甚至对一二年级的学生上厕所都要操心。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长,管理十分具体,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而在中学里,课程的增多使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少,管理也不像小学那样具体,基本上要靠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制度、自觉规范学习行为,这会让不少习惯了老师督促的民族类学生认为没有了束缚、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而掉队。

2.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中小学教学方法不同是造成小升初学生成绩下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小学阶段科目少,内容浅,教师的教学方法虽然采用参与式、启发式等新教学法,但从学习的根本来说,还是通过反复训练强化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小学生听课或看书往往不注重独立思考,或者说是不会独立思考,不去想想为什么,一切老师说了算。就书面练习来看,小学生也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突出表现在部分学生的作业不能独立思考,或寻找标准答案等。而中学的学习科目成倍增加,学习的内容也明显加深,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参与式为主,从学习的根本上来说重点在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灵活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机械记忆能力成为学生的基本自学能力之一。中学生听课和看书要特别注重独立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加深对定义、定理、法则的理解。就书面练习来看,中学生往往重过程而轻结果,突出表现在学生的作业需要独立思考,少有标准答案等。这也是造成许多小升初学生不能适应而成绩下降的根源所在。

3.生活环境方面的原因。民族类学生父母大多不识字,不能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知识辅导,而且大部分学生住校,甚至包括许多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住校。寄宿制学校缺乏亲情,更缺乏监护、缺乏监管,而老师的教育重点往往在学习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容易让缺乏自律的同学不能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品质,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影响到学习的进步。

4.其它方面的原因。除以上几个比较明显的原因外,还有其它一些原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本身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容易受到外在或内在因素的影响,如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受到老师的批评、学习上的困难、家庭问题、情感变化、外界诱惑……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学习。

二、针对以上问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民族类中小学之间的联系。小升初学生不能尽快适应中学生活,主要在于小学、中学很少考虑彼此间的联系配合,缺少交流。小学完全按照小学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却不考虑学生在中学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中学则不注意刚升入中学学生的特殊情况,就按照中学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剧烈的变化,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不适应而导致学习滑坡。因此,中小学之间应该加强联系。

2.中学要加强对新生的衔接与培养。中学要在学生刚刚升入初中的一、两个月内注重创设宽松的班级环境,建立和睦的师生、生生关系,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有一颗积极进取的上进心,将会更利于学生的持久发展。在学习方法上要多作指导,使学生尽快改进学习方法。总之,中学教师要了解掌握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及知识内容的状况,熟悉中小学教材内容。在教与学的方法上要做到既不与小学脱节又不完全相同,逐渐带有中学教学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会,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就会高涨,就能使学生顺利而自然地通过这个过渡,驶入正常轨道,学好初中课程。

3.中小学要充分重视班主任工作,将衔接工作做在前头。作为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要在学生毕业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并做好相应的心理调适。要使他们懂得,自己成长了,将要成为中学生了,将认识更多的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自己的眼界也将更开阔。所以,在学生升到四年级之后,在班级日常管理上教师应尽量降低参与度,发挥学生个体及群体的作用,强化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增强自信心,降低依赖度,做好适应初中的过渡。同时在六年级,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已有经验,各科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尽量向初中的教学方式靠拢,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初一新班的科任教师应作好思想和方法的准备。多数教师是从初三下来接六年级毕业生的,无论从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方法上落差很大,需要很好调整。

4.中小学教师对学生要“强化辅导、关注成长”。民族类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现实是,整个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老师和长辈的关注,不少同学最终是在同伴不正确的相互影响中不健全的成长。因此,对于在校的民族类学生,每一个老师都要对学生加强辅导、投入关注的目光,而不因抱着把责任推给学校或班主任,自己只要上好自己的两节课就行了的心态。老师不仅要尽到自身的职责,还要代替学生家长的职责,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多接触,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及时耐心的帮助;在学生需要成人指导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使他们茁长成长。

论文作者:余志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如何做好民族类中小学衔接论文_余志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