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走心”的教育论文_吕宁宁

追求“走心”的教育论文_吕宁宁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示范幼儿园 721300

摘 要:“走心”的教育不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一时兴起,也不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流于形式;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自然表达,更是雅斯贝尔斯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本质。

关键词:追求 走心 教育

作为幼儿园教师,面对一个个天真、活泼、好动的孩子,要组织好一节集体教育活动,实属不易,若要达到“走心”的效果更是难上加难。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又要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只有为师者心中有孩子,了解孩子、关注孩子,才能准确地把握孩子,替孩子着想,为孩子准备,孩子才有可能因此而“上心”,老师也才有可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叩响孩子的心灵之门!

一、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

教育的主体是孩子,教育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点燃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作为幼儿园教师,面对一个个天真、活泼、好动的孩子,要组织好一节集体教育活动,实属不易,若要达到“走心”的效果更是难上加难。

首先,要了解孩子。一方面必须掌握3-6岁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学习思维特点,清楚《指南》中所强调的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明确孩子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在活动设计之前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最好是能把自己当成孩子,常用“如果我是孩子,我想……我会……”来换位思考,想孩子之所想,思孩子之所需。

其次,要做好充分的准备。2至6、7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那么,我们呈现的课堂应该是直观的,可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生活化、趣味化的内容准备;丰富有趣、形式多样的游戏准备;精美合适、能激发孩子兴趣的教具准备;合理有效、能引发思考的问题准备;承上启下、言简意赅的过渡准备;恰当智慧、能触动心灵的评价准备;灵动自然、能巧妙回应的应变准备……

只有为师者心中有孩子,了解孩子、关注孩子,才能准确地把握孩子,替孩子着想,为孩子准备,孩子才有可能因此而“上心”,老师也才有可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看到我们很多的老师都将“知识与技能”作为重中之重,“过程与方法”次之,“情感态度价值观”简而言之,一笔带过。这样的课堂,重知识轻情感,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因此,情感目标才是教育活动中的根本目标和终极目标。

三、叩响孩子的心灵之门

爱迪生说:“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在教学中,我一直在追求像这样“走心”的教育活动。幼儿园的孩子人虽小,但是他们的心却不小,他们观察仔细,情感细腻,善于捕捉,往往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拥抱可能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在活动中,我会用心观察每一个孩子,会利用语言、眼神、动作等每一个过程与孩子用心交流。活动中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我会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拉拉他的手,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提醒他,暗示他;对于胆小的孩子我会“蹲”下来与孩子交流,给孩子以自信和鼓励;当孩子回答错误时会对孩子说“你说的有道理,但需要再想想”,当孩子回答正确时,我会大胆地赞扬孩子,给他以力量。活动中像个孩子王一样放松、投入地与他们一起游戏、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用自己的真心、真情教育孩子、激励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

除此以外,我会在活动的内容上下功夫,力求与孩子心灵交融。在组织大班教学活动“家”时,孩子们个个激动地描述着自己温暖的家,当孩子看到被严重污染的填满着垃圾和翻着白肚皮的小鱼的河流图片、被砍伐得光秃秃的只剩树桩的树林图片、被关在笼子里啼哭求救的熊猫图片、被严重污染的不见天日的雾霾天空图片时,孩子们惊讶地呼叫,孩子们一个个义愤填膺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述说着自己的情感。孩子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地球是小动物的家,是小花小草的家,是江河湖海的家,也是我们的家。” 接着我与孩子讨论了保护“家”的具体做法并与孩子达成了共识——“有爱的地方就有家”,最后在歌曲《有爱就有家》的歌声中升华了对“家”的热爱之情。活动中孩子们时而惊讶,时而气愤,时而满足,时而纠结,那些针对性极强的图片让孩子们震惊、呼喊,从他们的眼神、语言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和我一样对人类的不良做法在抵触、在反抗、在呐喊。加之我充满情感的言语和丰富的表情被孩子所感受时,孩子们更加激动了,有的孩子说:“自己长大了要发明一个空气净化器,把雾霾统统过滤掉,还给星星一个干净的家。”有的孩子说:“自己长大了要当像熊大、熊二一样的森林守卫者,还给小鸟一个家……”孩子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

教育是一条充满希望和光明的道路,是一片充满温暖与机遇的沃土,行走在教育世界里的我们如果都能凡事“走心”,自然可以看得更远、更透彻,也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孩子。

论文作者:吕宁宁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追求“走心”的教育论文_吕宁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