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港建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公路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不但能够方便群众的出行,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公路施工安全性,降低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我国公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因素包含环境因素、施工设备因素、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等。本文针对公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事故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施工安全事故诱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管理对策,希冀可以促进我国公路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公路;安全事故;诱因;管理策略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路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但能够方便群众的出行,还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也因此带来了各种施工安全问题。所以,想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降低公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首先需要总结我国公路施工常见事故的诱因,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2 公路施工安全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公路项目施工具备工期长、工程量大等特点,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我国公路安全施工情况,总结了公路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①施工场所周边的社会治安,比如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时会出现偷盗施工物资、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现象,以及征地拆迁所引发的矛盾转移到施工单位,严重地影响着公路施工的顺利开展;②公路施工过程中会将部分施工项目承包给当地的居民,或就近临时雇佣当地居民,但是很多居民并不具备基本的施工安全知识,未经过相应的技能培训,因此在开展工作时会使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大大增加。
(2)施工设备因素。在开展公路项目施工时,会受到施工机械设备因素的影响,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现阶段,公路施工存在的施工设备因素主要表现在:①施工设备存在维修费用不足或者不到位现象,因此会影响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故障,进而诱发各种安全事故;②公路施工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有限,对设备工况不掌握,或对新设备操作不熟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此诱发各种施工安全问题;③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对设备工况、自身技术过于自信,因疏忽大意而引发机械伤害事故。
(3)施工单位因素。公路施工单位在组织施工时,大部分会多路段同时开展施工,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大部分的一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并且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因此在施工时很容易出现从业人员凭经验办事,出现主观过错,进而导致公路施工安全事故。此外,施工单位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配置不足,“一岗双责”制度落实不到位,生产、进度、效益与安全的关系未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执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在管理中存在漏洞,进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通过分析全国近几年的影响较大的几起生产安全事故来看,上述原因对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很大程度的制约。如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特别重大坍塌事故,均在上述原因中存在相当大的管理漏洞。
(4)人为意识因素。在开展公路作业施工时,施工人员的主观意识和本位观念等容易受到个人利益、规章制度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发出错误的指令。此外,建筑施工企业的个别领导存在着作风不实的问题,在管理施工单位时,不切合现场实际情况,全凭想象臆断,盲目下达指令,采用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比较落后,这也会导致领导人员作出错误的决策,出现各种施工安全隐患,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5)自然环境因素。公路项目的施工时间较长,并且施工时间持续,因此一年四季都需要开展施工,这就对公路项目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公路项目施工时,会遇到下雨、下雪、刮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并因此诱发各类施工安全事故,进而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 公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解决策略
(1)强化施工单位和当地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公路项目开工之前需要和施工当地的建设、交通以及公安等部门取得联系,尽可能联合下发相关公告,做好施工现场的群众工作,使当地的居民能够更好地配合公路施工的顺利开展。在施工过程中若需要临时占用当地的道路、土地,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协助。这样一来,不但能够避免和当地群众之间的冲突,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2)确保各项基础设施。公路施工现场需要设置固定、连续且美观的围挡,并设置专人对出入口进行看管,严格控制进出人员,无关人员不能进入施工现场。此外,还需要按照要求修建排水系统和施工便道,并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加强各种设备的管理,定期维护和保养施工设备。严格对特种设备的管理,做到维护保养有计划,检修有记录,建立设备的“健康档案”。对设备的操作人员坚持持证上岗,确保设备操作人员有相应的操作技能,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设备的顺利运行。
(3)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公路施工单位需要成立专门的安全生产小组,强化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除了需要对施工进行定期检查之外,还需要强化随机检查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排查各个薄弱环节,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防微杜渐。正确处理生产、进度、效益与安全的关系,使其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风险管控。
(4)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施工人员在开始工作之前都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坚持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开展施工。施工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掌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及事故发生后的损失程度。
(5)做好施工防护工作。公路施工需要时间较长,因此会遇到不同的气候和天气,针对这一问题,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尽量避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施工。冬季应做好防火防冻以及安全用电工作,同时还需要对各类机械设备做好保养和防冻工作。夏季天气炎热,因此需要注意防暑降温,科学合理地调整工作时间,做好各项防护措施,避免因人员疲劳而导致事故。总而言之,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施工人员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尽可能降低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4 公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预控管理模式分析
4.1 预警分析
本文对公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诱因进行了分析,开展了预警分析、评价和研究工作,能够促进预警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预警管理活动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要素。
(1)监测。预警分析当中的监测主要为了监测安全事故的诱因,即人为设备操作、人为主观错误性指挥行为、不可抗力因素和部分综合因素等。
(2)识别。预警分析当中的识别功能指鉴别分析监测过程,从而提前获得施工安全事故诱因、隐患程度等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施工安全隐患进行控制,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3)诊断。诊断功能主要是为了确定施工事故危险源的具体位置,采用识别、监测等方式获得准确的事故危险源位置。
4.2 预控管理策略
采取预控管理策略,能够分析施工过程中的预警分析过程。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大部分安全事故征兆比较明显,因此在这个阶段对施工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及时的控制和纠偏,这样就能够全面开展各项预控管理组织活动,实现提前控制安全事故和早期防范的目的。在公路施工的早期阶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阶段的内容:
(1)组织准备工作。在组织准备管理阶段当中,需要明确公路施工项目的组织机构、活动控制方式、活动机构人员职权等内容,这样才能够尽早对公路施工安全事故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同时还需要为公路施工项目的安全事故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公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2)日常对策。日常对策主要是指对公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制定出应对措施,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规避,使各项施工活动能够尽快顺利地开展下去。
(3)危机模式与危机处理工作。危机模式指的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与应急管理,模拟较大灾害状态下的应急演练,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的应急处置,并针对上述情况做好相应的预防对策,避免发生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公路施工当中的危机处理工作主要是指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之后,根据现场情况及应急预案,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采取最佳的解决策略和应对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事故的损失和影响。做好公路施工安全隐患的应急策略,对减轻生产安全事故对整个公路施工造成的危害有积极的作用。
5 结束语
公路不但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还是便民利民的主要交通设施。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公路施工项目急剧增加,但是凸显出了各种施工安全问题。为了消除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做好安全生产管理,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公路施工。本文总结了公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事故诱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公路施工安全事故预控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包含预警分析和预控管理策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施工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降低公路施工过程中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强化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管理观察,2013,(2).
[2] 赵志强.试析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科技风,2014,(2).
[3] 宋健康.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原因与预警管理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7).
[4] 夏环环,汪华刚 .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析 [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19).
[5] 穆章勇,李勇.公路建设安全与预警管理的侧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8)
论文作者:戴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公路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因素论文; 过程中论文; 发生论文; 设备论文; 诱因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