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文化中的系统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文化论文,中华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华民族已有几万年的历史,而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文化也有了五千多年的积淀。古人虽然没有精密的观测仪器和复杂的实验设备,但已经有了几万年对自然现象的体验和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足以形成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系统理念。当然,由于技术的限制,古人的学说可能大部失传,文字表达也只能十分简练和概括,为后人理解这些学说的全部内涵造成了很大困难。但是,勿需置疑,许多现代系统科学才刚刚提出来的概念,古人也许早就用古语表达过,而某些现代系统理论中刚刚揭示出来的规律,古人也许早已有所认识。因此,结合现代科学的概念和观点重新去理会中华文化的精髓,重新认识中华文化中的理性成份,是寻找中西文化结合点的重要途径[1,2]。现今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虽然迥然不同,但在两千年前却要接近得多。追溯两千年前中华文化中的理性主义成分,也许是追寻中西文化结合点的第一步。这篇短文旨在阐释老子的“道德经”中隐涵的系统理念,了解其作者的理性的思维模式,以求在寻找中西文化的结合点方面有所前进。
1.“一”与系统
在21世纪,“系统”一词已经不再是一个神秘的科学名词,大家都知道,它是指一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联的要素(成分)共同组成的整体[3,4]。一个家庭是一个小系统,一个单位或一个区县是一个中系统,一个国家也是一个大系统,更大尺度上讲,人类社会只不过是地球表面上生存的一个子系统,地球、太阳、银河系都是宇宙这个大系统中子系统。所有这些系统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它们的演化轨迹有那些类型?是否可以找到系统演化的规律来预测未来?对于这些问题,研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科学家们有着各种不同的见解。
上面我们已经给系统下了一个很不严格的定义:系统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部分构成的整体。这个定义太过笼统,不能使科学家满意。举例来说,一盘馒头是不是一个系统?每个馒头是部分,放在一个盘子里是它们的关联,构成餐桌上的一分主食是整体,构成一个系统了吗?当然没有,因为每个部分都是一样的馒头,堆在一起之后也没有“按整体方式运行”。在这个例子里,我看到构成系统最主要的要素被忽略了,这就是把具有不同特点与功能的部分关联在一起的组织。一个企业要有一个把雇员组织在一起的章程,一个国家要有把民众团聚在一起的宪法和执行宪法的政府机构。因此,一个系统的内涵在于“组织”。
于是,我们可以把系统的定义修改为“一个由关系紧密的数个不同部分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这个定义体现了系统必须通过组织组成的观念,在这里,组织就是使系统运转起来的机制。举例来说,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它的九大行星组成的系统,其中的行星围绕太阳旋转: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太阳与行星之间的万有引力达到平衡,使太阳系处于组织良好的有序状态。还有另一大类的系统,其中有高等动物大脑中的智力参与系统的组织,使系统出现了层次结构。蜂群,猴群,企业,国家都是这类非自然力组织的例子。我们说,形成系统的关键在于组织,因为“组织”的含义是“把局部有序的关联起来并作为整体去动作”,在自然界,万有引力、电磁力、化学亲合力,粒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都是把物质关联起来的可能的自然力。在生物圈,以遗传基因的相似性为基础的亲合力也是一种自然亲合力,形成了群居社会的基础。
总而言之,系统是由多个组成部分和整体组成的,各个部分之间和它们与整体之间的关联称为系统的“结构”,而使结构运转的机制称为系统的“组织”。系统的功能体现在通过组织实现有序的运转,对一个运作良好的系统来说,组织虽然不是可视的物质,但仍然无处不在。同时,只要有系统存在,就会有抗拒组织的去组织行为,造成系统因组织的涣解而趋向瓦解。
在五千字的老子“道德经”中,找不到“系统”一词。然而,关于系统的理念渗透到许多章节之中。在“道德经”中还有许多令人费解的地方,大都与“一”字有关。“一”具有整体或整合为一的意义,与现代系统的定义颇为接近。首先,“道德经”的作者已经意识到系统的客观存在,并明确系统论对自然研究的重要意义。例如,在第十四章说: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徽。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口,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一章可以释译为:“自然界存在着人类感官所不能感知的未知世界。肉眼看不见的叫‘夷’,耳朵声不见的叫‘希’,触觉不能感知的叫‘微’,由于还不能感知这三者,因此把未知世界统称为‘一(系统)’。系统在天空中不会受光照而改变,在地下也不会受污染,无形无状,由于无法感知也无法命名,因此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它们的存在,至今没有可为人类认知的征兆。只有在智者的意识里能恍恍惚惚地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宇宙是有始有终的,今天的世界来源于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如果能追出宇宙及世界万物的起源,就可把握到自然法则的本体。”
2.系统源于混沌
“混沌”是一个最难说清、最容易引起误解的概念。有人误认为混沌就是无序,也有人误认为混沌指的是系统之不可预测,还有人误认为混沌是非线性系统不可逆转的归宿,这些看法并不是毫无道理,但都没有说明混沌最为本质的特征:系统熵不仅仅是极大,而且是无穷大[5,6]。
混沌是自然界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旧的组织机制土崩瓦解的同时,又为各种组分相遇与互动提供了极大的机遇,孕育着新的组织机制;在旧的能量飞速释放的同时伴随着新能量的转移与注入。如果系统内物质处在分崩离析的剧烈运动之中,其中物质组分又在不断地相遇、碰撞与相互作用,小概率地创造着新的组织与秩序,这种状态(或者处于这种状态之下的系统)就称之为混沌。这个定义里有多个关键词:组分“分崩离析”,组织“土崩瓦解”,反映熵的无穷大,当然是无序。这样的系统,自然不会是线性的,而“小机率”的创新就意味着系统演化的不可预测性。
如果说老子只能恍恍惚惚地意识到系统的存在的话,他对混沌概念的清晰却令人吃惊。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说的就是宇宙生于混沌。这一章可以释译为:“宇宙诞生于混沌,因此混沌的存在先于宇宙。混沌世界广阔无垠,清虚而静止,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失衡状态:它无处不有、无所不在。混沌是天地之母,其性质难以用人类的语言来描述,混沌就是自然的精华,古人也把它称之为道,还别称为“大”,“逝”,“远”,“反”。因此,作为自然精华的混沌最为重要,天、地和人的重要性则依次降低。在自然范畴内有混沌,宇宙,地球和人类四大领域,人类只是其中之一。人类社会应遵循地球演化规律的发展,地球遵循宇宙演化规律发展,宇宙遵循混沌规律的发展,而混沌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
3.系统均衡的重要性
“道德经”的作者在第三十九章中进一步阐明了系统均衡的重要意义:“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在这里“得一”是指使系统处于均衡状态的意思。如果有小星体撞击地球日地系统的均衡就会打破,如果地壳应力局部聚集就可能触发地震。风调雨顺禾苗才能生长,国家内各阶层利益均衡社会才能走向轨道。“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接着从反面论证了系统均衡的重要性:“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中华文化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与“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生”的系统观念至今仍然是最先进的,应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生存准则。众所周知,自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五百多年,是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一个特别的时期。在这个所谓的“文明”或“工业化”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效率飞速提高,人类不仅取得了对生物界的统治力量,而且取得了控制自然界的部分能力。人类社会的这种飞速发展使得不少人认为,人类才是自然界的主人,地球只不过是可供人类任意索取的原料库。但是,掠夺自然就是掠夺后代,其结果必定造成人种绝灭。人类真的“文明”了吗?人类社会真的进步了吗?
系统论认为,我们知道一个开放系统的总熵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系统自组织形成的内禀熵,另一部分是系统向周围环境进行能量交换造成的外注熵。对进化系统来说,系统自环境吸入能量,因此外注熵是负的,可写为:
总熵(S)=内禀熵(Si)-外注熵(S0)
一般来说,系统的内禀熵在达到平衡态之后,发展趋势总体是增加的。对人类社会而言,以争夺权力、名誉与财富为主要动机的勾心斗角,造成了社会的无序,体现为内禀熵的增加趋势;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加速了外注熵的注入又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暂时地缓和了人的欲望和人群之间的斗争。五百年以前的农业社会是外注熵远小于内禀熵(Si>>SO)的历史,人类社会依靠长时间稳定的太阳能的注入而缓慢的发展。后五百年是人类社会加速掠夺地球资源使急速增加的特殊时期,由于外注负熵的指数型上升使人类系统总熵(S)呈减少的趋势。但是,地球表面的环境污染和大气层温室效应促使社会系统内禀熵的增加越来越明显,而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的快速消耗又使得外注熵SO的注入越来越困难。到21世纪,地球已经进入足以与相抗衡的关键时间。一旦到达大于零的转折点,五百多年来人类社会的“进步”将到此为止,世界将变得越来越无序,地球表面系统将走向远离平衡的状态。在当前,大力宏扬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与“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生”的系统观念,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4.系统的内涵
系统之所以成为系统,是能够把多种异质的成分组织成一个整体,而系统就是一个能够把各种异质成分组成一个整体的组织。“道德经”的作者在第四十一章中进一步阐明了系统的内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虽然只用了廿五个字,但是其中概括了系统论的最基本理念。
“道生一”是说自然的规律赋予系统的概念,由自然规律的研究导出的基本理论之一即为系统论。系统就是一个能够把各种异质成分组成一个整体的组织。“一生二,……万物负阴而抱阳”指系统包含自组织和去组织两种力量(两仪)。世上所有的物质运动系统都靠自组织(阳)而连结,而受去组织作(阴)而离异,阴与阳以冲突作为共存的属性。道生一谓之“太一”。“太一”,包含阴阳成为“太极”,相应的系统图腾示于图l(a)和(b)。阴阳两仪表示简单系统是由组织(阳)与去组织(阴)两种力量组成的。这两种力量不断相互抗争,同时又相倚共存。阴的象征为月亮,表征能量的耗散与组织为涣解。阳的象征为太阳,表征能量的供给与组织的加强。两仪的图像为大极图(图1.b),图中白为阳,黑为阴:圆形边界表示循环和共存,波形分割代表抗争与变化,小圆点表示两股力量各有核心。
“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提出,阴阳两种力量的冲和又孕育出第三种力量(三才),而三者使世上万物不断的运动和变异。道教之“三”为“天、地、人”,认为“人”亦是阴阳两气所生,并且与天地有密切联系。现代科学认为,自然界的组元可以用宇宙、地球和生命三者概括之,简称为“天、地、生”。世界万物无不归属于这三个组元(图1.c),因此“三生万物”。“冲气以为和”的意思是阴阳两种力量对峙处于均衡状态的情况下,系统处于稳态。这里“气”可能含有“空间”的意思。
图1.中华古文明中的系统图腾:(a)道生一:太一,(b)太极:两仪,(c)三才。
5.结论
现代科学的理论,总是建立在约束条件之上的。但是,系统论与其它的自然科学似乎不同,她似乎包含一切而又没有约束条件。没有界限与约束条件限制的理论总是表现为极其抽象的哲学,而不是解释具体事物运动轨迹的科学。这也是几千年来“道德经”成为玄学鼻祖的原因。在“道德经”里,西方科学的思维模式,即从“现象观测-简约-建立抽象模型-解释现象”的过程,被发挥到了极致,说明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现今虽然迥然不同,但在两千年前却要接近得多[7]。
“道德经”文字表达十分简练和概括,为后人理解这些学说的全部内涵造成了很大困难。但是,书中概括了现代系统科学提出来的最基本的概念和主要内涵,其中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与“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生”的系统观念,对促进现代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因此,结合现代科学的概念和理论重新去领会中华文化的精髓,认识中华文化中的理性成份,不失为发展新世纪全球交融文化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