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如何利用WTO规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规则论文,出版社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世贸组织提供、认可的服务贸易分类表,印刷、出版属于服务贸易中商业服务项下第(40)条内容。服务业需遵守的WTO规则,对出版业也有效。从当前国际服务业的情况看,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已占其国内总产值的70%左右,是其经济发展及外贸出口的支柱产业,其中,出版业的产值额占有很重要位置。如美国1999年图书出口18.41亿美元,占其总销售额的8.5%,英国1998年出版图书10万种,其中39%的图书销往国外,教育类图书销售额4.65亿英镑,其中出口图书就达2.59亿英镑。反观我国,2000年图书出口只有1233.7万美元,仅占当年全国图书销售额的0.27%。我国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服务发展严重滞后。但是,面对开放服务业市场,其他WTO成员国将为我们打开市场,我们将有更广阔的活动舞台。
一、世贸规则为出版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1.WTO规则为出版业走出国门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规则主导权的基础是实力。在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服务业领域,服务贸易标准的制定,领先者拥有发言权。美国是世界上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服务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占60%以上,在其国际收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政府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目标与其产业优势和商业利益是密不可分的。其长期巨额的服务贸易顺差是弥补其货物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美国服务业在国内形成了巨大的过剩的生产力,大量服务企业已经进入国际市场,国际竞争力优势明显。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市场开放,强烈要求其他国家开放服务业,为服务贸易自由化扫清障碍。
在服务业中,版权产业地位不可忽视,出版业是核心版权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据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的统计,1996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创造产值2784亿美元,约占美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65%,出口额达601.8亿美元,为各行各业之首。知识产权的可贸易性十分突出。美国的出版业出口也有不菲的表现,1999年美国图书销售额253亿美元,其中18.41亿美元在国外获得,占其总销售额的8.5%(这其中还不包括售出的大量版权)。
要想在版权产品上保持其出口优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前提条件。美国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可以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来促进无形贸易出口,而且可以打击冒牌产品,使附带知识产权的美国产品的出口大幅度增长,从而扭转货物贸易的逆差。知识产权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涉及工业、科学、教育、文化、外贸等各个领域的法律,尤其在新技术领域,如音像制品、静电复印、卫星传输、计算机程序、数据库、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等新技术产品引起的法律问题,在国际上主要通过国际著作权条约解决。正是由于著作权在经济领域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才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同进入世贸组织和解决中美贸易争端联系在一起。美国前贸易代表坎特曾公开说:“如果中国不在版权上满足美国的要求,美国就很难支持它入关。”在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美国动辄挥舞其特殊301条款“大棒”,以贸易报复相威胁的场景,我们仍记忆犹新。特殊301条款规定:美国贸易代表有权将没有对美国的知识产权给予充分有效的保护和未对持有知识产权的美国人给予公平的市场准入的国家,列为重点国家,经过6个月的调查,谈判达不成协议则实行贸易报复。美国曾用此大棒对付过巴西、印度,还曾把欧盟、印尼、泰国等列为重点观察对象。
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政治、经济、文化是融为一体的。全世界服务部门八大类143个服务项目都归《服务贸易总协定》所管辖。我国的行业隶属、行业习惯受到严重挑战。外贸已不仅仅是外贸行业的事,随着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的飞速发展,我国出版物的出口将举足轻重,从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刀光剑影中,我们深切感到贸易与知识产权的密不可分、相互制约。创新才有前途,落后就要挨打,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新的著作权法修正案出台,我国著作权保护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将可以符合国际上著作权保护的基本要求。在我们保护别人著作权的同时,我国的著作权也在一百多个WTO成员国中受到保护。
不管是《服务贸易总协定》还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都为中国出版业走出国门提供了法律保障。国际规则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它来保护自己、发展自己。通过灵活运用国际规则,我们可以抓住机遇,壮大自身实力,扭转自己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劣势地位。我国实力增强了,我们才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取得进入权和发言权。
2.加入WTO为出版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宽松的生存环境
与货物贸易不同,服务贸易是无形贸易,东道国政府不能通过海关进行监管,也不能用关税措施加以控制,因此,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实现手段,不是削减关税,而是通过谈判,谋求各缔约方政府修改国内法律法规,减少对服务贸易的限制。按WTO规则许可,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服务行业可实行五年保护性措施,这就是说,只要不违背WTO的基本原则,出版业开放可以分步走。
相比之下,出版业的国际竞争环境要宽松得多。既没有发展中国家同我们抢市场,也无反倾销之忧。目前国外对我出版物出口尚没有过多的限制,而且受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相对也较弱。过去西方国家还有技术出口方面的限制,随着经济一体化,这种限制也在逐渐减少。我们可以按照服务业的贸易承诺,扩大开放地域,但可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条件,适时地全方位对外开放。我们也可以根据我国的产业结构要求别国开放市场。
这种宽松条件使许多国家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英国的一艘沉入海底的破船,美国投入2.5亿美元,将其拍成电影《泰坦尼克号》,全球轰动,一举赚回18亿美元。由此而成的图书,仅在美国就发行了40万册,并向数十个国家卖出了版权,堪称“点石成金”。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迪斯尼公司利用这个素材拍摄了动画片,又将这张中国牌打向国际市场,仅在上海的票房就达230多万元。美国采取的是大投入、大产出、大震动、大效益。和美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面对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我们缺乏足够的重视,拿不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同美国每年都要交换电影拷贝,在回报方面,美国同我分享好莱坞大片的票房收入,而我对美出口的新片拷贝则是由美方一次性买断。为什么美方买走我们的电影拷贝后看不到其在影院进行商业性放映呢?经了解,原因是影片做广告的宣传费,大大高于购买拷贝的费用”。大好的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这里虽然说的是电影,但出版物的情况与之相似。
中国出版物走向世界的根本动力,应该是资本的扩展冲动。正是经济力量使奥运主办城市之争日益激烈,赚钱成为奥运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海外出版物价格远远高于国内,像美国、西欧各国每本图书价格折合人民币都在百元以上,就连台湾、香港的图书价格都远远超过内地。2000的美国的人均购书额约94美元,大约是我国人均购书额的30倍。图书出口有很大的获利空间,我们决不应该忽视。发展是硬道理,对出版业来说,所有能够创造财富的机会都不应该放过。
加入WTO之后,中国出版业将更加需要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和市场拓展观念。环球资源中国区首席代表曾深有感触地说,中国企业“个性化服务观念弱,总希望客户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接受自己的风格。中国的供应者一直在寻找买家,拓展海外市场,但是如果对于买家的需求无动于衷,不按买家需求的变化采取应变措施,不仅找不到合适的新买家,而且还可能失去老客户”,我们应引以为戒。
3.加入WTO为出版业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出版物的出口市场,基本上还是一块未被市场规模化开垦的“处女地”,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东方文化对世界其他民族和文化有很强的吸引力,只是由于我们对出版物走出国门缺乏足够的重视,我国图书较长时期游离于国际图书市场之外,才使我国大陆图书进出口贸易在世界华文图书贸易中比重不到20%。美国是我国图书出口的一个重要市场,其购买力很强,在美华人华侨有300万人,但我国大陆版图书只占该市场一小部分,其余均为香港、台湾所拥有。东南亚是华人最多的地区,当地华文书店和学校图书馆里,却是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华文图书占据主导地位,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祖国大陆图书,当地华人社团领袖用一句“我们是看台湾书长大的”,来表达心中的遗憾和对祖国大陆图书的深切期盼。据统计,世界上使用英文的有3.5亿人,使用俄文的有2.4亿人,使用西班牙文的有2.1亿人,使用印地文的有1.8亿人,使用阿拉伯文的有1.7亿人,而使用汉字、类汉字的人接近14亿人,几乎达世界人口总数的1/4,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
另一方面,“我们的出版物在内容方面不能满足国外读者的要求,在制作和发行对外出版物多停留在宣传赠送的传统方式上,没有或未能充分地利用市场机制”,在品种和质量上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买方市场远没有形成,有极其可观的市场有待开发。许多海外出版商除了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外,还希望引进反映中国现实生活的图书。但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
一般来说,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是由消费者的需求拖动的,出版业进入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必须熟悉国际竞争环境和国际竞争规则。根据不同读者的阅读感受、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量身定做,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的宣传,是现代出版人的基本功。图书产品一定要适应消费者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要与读者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要能够让读者爱不释手,由此带给出版者的也一定是市场份额和利润。
我们欣喜地看到,作为我国出版业中重头戏的少儿读物的出版已开始有了国际眼光,据报道,“一批观念新,手法活泼,现代气息强的文学读物、科普读物、知识读物已陆续推出,突出强化了儿童阅读的参与性、乐趣性,像‘唐诗’、‘成语’这样最传统的题材,也一改往日较为严肃的面孔,不仅增加了书、画等相关知识,还增加了书写等参与功能,更有一大批智力迷宫系列读物,将天文、地理、历史、科技等知识融于各种智力游戏之中,令广大中外儿童爱不释手,在赢得读者的同时也赢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另据报道,国产最长的科普动画片——150集的《海尔兄弟》在美国大受欢迎,数十家电视台和出版社纷纷购买版权。该动画片以及随后出版的图书,以其简洁生动的卡通形象,健康有趣的科普内容,赢得了美国儿童的喜爱,市场前景大为广阔。取材于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的国产卡通片《宝莲灯》,在影视市场大获成功后,又乘胜进军图书市场,且空前热销。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了中国品牌,提高了我国出版物的国际声誉。
二、加入国际图书市场竞争的前期准备
1.出版社政企功能分开
随着图书零售业和批发业的相继放开,我们面前将是具有雄厚经济实力、丰富出版资源,同时又富有现代经营理念的强大对手。国外原版期刊、报纸和书籍将逐步直接进入中国读者消费市场,一些专门为中国或亚太地区中文读者度身定做的中文版图书、外国期刊中文版将应运而生。兵临城下,出版社要达到跨越式发展,必须“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把政府功能即出版社的宣传、导向功能,从出版社剥离出来,政企分开,明确界限,并使之法制化。将出版社明确为赢利出版社、非赢利出版社。赢利出版社可以贷款,可以融资,以品牌为先导,进行辐射性、发散性的经营,在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出版社的扩张。赢利出版社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市场,去占有出版资源,获得市场份额,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优胜劣汰。非赢利出版社可以由政府、民间团体、企业投资,以宣传教育为己任,出版物不进入市场。两类出版社,政企功能分开,在各自的领域发展壮大。
2.优势互补,走联合之路
我国出版社规模偏小,品种少,发行量小,成本高,既没有数量优势,也没有价格优势,如果不进行改革难逃被淘汰出局的命运。目前,一些大型出版集团应运而生,但另一种联合似乎更值得称道,这种联合可以是资金的联合,当制作成本高,一社的力量远远不够时,共同出资,合作出版就是一个好办法;可以是发行联合,扩大发行渠道,增加图书发行量;可以是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可以是一本书、一个项目的联合。总之,联合应该有具体的内容,优势互补,利益均沾,而不应该是走形式、随大流、长官意志下的联合。
3.国内练兵,培养自己的竞争力群体
在目前中国出版业整体现代产业经营理念缺乏的情况下,出版业应考虑培养自己的竞争力群体。经济学公认的规律是:竞争出效率,垄断程度越高,必然效率越低。我国的书商、“二渠道”私下买书号出书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与其让他们“地下活动”,不如让他们“浮出水面”,扮演出版社的竞争对手,作为与外国对手正面交锋前的练兵。
标签:wto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