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维度之公共行政研究
□文│申永丰
公共行政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性是公共行政生成之基础。当前,先进技术工具大量运用于公共行政领域,强力推动了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进程,极大地提升了行政生活质量,也增加了人被 “固化”“物化”“异化”的风险。这需要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审视公共行政的哲学基础,不断拓展公共行政价值观、方法论、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行政生活需要。谭九生教授著《公共行政的哲学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从人性维度系统研究公共行政的哲学基础,描绘了“公共人”主导的美好行政生活画面,是提升行政学领域的中国话语权、推动行政哲学研究从宏观的体系建构转换为中观的实践探索的有效尝试。
突破认知藩篱,夯实公共行政的哲学基础。该书立足公共行政的内在属性,为抽象的“人性”找准了“公共人”这一现实载体,从人性预设的方法论原则、公共人的主要表征、公共人的理论渊源、公共人与公共行政的契合等方面,论证了公共人作为公共行政哲学基础的合理性。该书运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反思批判等方法,将“现实个人”的存在形态、“公域之治”的行动边界、“公益优先”的价值取向、“有限理性”的认知能力、“实现善治”的行动目标等要素融于公共人的理想形象。这就使公共行政“活”了起来,行政主体成为“有血有肉的人,五味杂陈、不特写的大写的人”,行政理论成为张力与活力俱佳的精神力量,行政行为成为感性与理性兼具的社会活动,行政制度成为人文精神重于规制约束的办事规程。
应对身份危机,完善公共行政的学科体系。由于学科发展时间不长,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行政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身份危机”一直困扰着行政学界。该书针对人性预设“共识”无法达成这一引发学科“身份危机”的实质要件,围绕认识人性、结合学科特色统一学科的人性假设,并以此为哲学基础明确学科研究主题、基本范畴、方法论等核心议题,回答了行政哲学应该在何种维度、以何种方式、通过何种途径,为行政学提供何种知识基础等问题,为解决学科“身份危机”提供了鲜活养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搭建了公共人之维的公共行政学科架构:逻辑起点是公共利益,学科边界是行政系络的治理活动,主要议题是价值层面的行政公共性、技术层面的行政合理性和制度层面的行政责任,基本范畴是行政主-客体范畴、行政价值范畴、行政过程范畴、行政方法范畴和行政责任范畴。这就使行政哲学研究在具体化、精细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也使公共行政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更加分明,内在联系更加紧密。
立足现实需要,推动公共行政的实践转型。以公共人为人性预设,推动公共行政实践转型,是研究公共行政哲学基础的实践价值。该书将公共问题的治理、公共利益的实现以及公共行动的达成,有机统一于公共人的行政活动过程。人性是奏响行政生活交响乐的美妙音符,满足人的需要是公共行政合法性的基石,调适人性是公共行政运行的基本逻辑,实现人性和谐是公共行政发展的终极关怀。在行政活动中,如果忽视行政理论、行政制度、行政行为背后的人性要素,很容易导致政府失效、政府失灵甚至政府失败等恶果。该书以公共人的规则意识、服务品格、协同理念以及人文精神为人性基础,探讨法治行政、服务行政、民主行政和人本行政的建构问题,有助于克服学界过于注重行政理论创新、行政制度构建、行政行为优化而忽视理论、制度、行为背后的人性因素的不足,将公共行政实践转型置于更为宏观的视野,以更大的气魄、更强的力度、更好的成效,推动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标签:公共行政论文; 人性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论文; 维度论文; 社会实践活动论文; 哲学基础论文; 行政价值观论文; 行政领域论文;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