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分析及其应对方式的探讨论文_王瑞红

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分析及其应对方式的探讨论文_王瑞红

王瑞红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对急诊科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状况与其工作性质、环境、年龄、家庭情感、社会因素等有关。应采取自我应对措施和针对性管理,以提高急诊护士身心健康。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分析;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240-02

急诊科是展现医院综合实力的窗口科室,是首诊负责、全科医疗、医院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阵地,担任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的综合性临床科室。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病情复杂,发病时间较快,突发事件多见。因而需要急诊护士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应急能力、敏捷的思维,同时还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能及与护患沟通的能力。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这样的工作压力伴随而来就是急诊护士在工作中要比普通病房护士承受更大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压力[1]。因此本文对于急诊科护士心理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心理健康不佳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措施来改善这一状况。

1.影响急诊科护士心理因素分析

1.1 心理状况与工作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急救工作在现代社会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急诊科急救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对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造成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其他科室的护士较差。造成这种状况,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2]:(1)急诊科护理工作繁杂,工作强度大,时间紧,对护士技术水平要求高。(2)急诊护士,除完成常规治疗护理外,还要因对各种紧急类事件的抢救工作,工作具有随机性。(3)经常受到患者的垂死挣扎和死亡现象的刺激。急诊科工作环境差,患者病痛呻吟声、各种监护仪器的报警声以及频繁的人员流动、嘈杂声的刺激,使得护士容易产生烦躁、焦急的情绪。(4)由于急诊科护士严重缺编,致使护士加班加点工作成为家常便饭,护士要倒班熬夜工作的不规律性,影响其身心健康。(5)急诊科护理的高风险性。当护士由于情绪不稳定,发生差错概率为6O~7O%[3]。护士长时间肩负重大责任,因而会出现做事必须反复检查,感到容易紧张等情绪。(6)急诊科是一个高投诉、安全隐患较多的科室,由于当前社会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护患冲突不可避免。患者情绪的紧张、焦虑、易怒,家属对护士的抢救工作和处置不满意,语言苛刻、提出过分要求,甚至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1.2 心理状况与年龄以及家庭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偏大的护士心理问题越突出[4]。年龄大的护士身体健康状况、精力等方面比年轻的护士有所下降,急诊科高强度的劳动会导致身体的不适,而身体的不适会导致护士对自身健康做出过分严重的估计,这就会导致内心的不安进而引发其他心理问题。此外,年长的护士常年处于紧张的环境当中,多年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这也会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家庭成员对于护士工作的支持与否也对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社会上正确的舆论向导,反映了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支持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相应的也越高[5]。

1.3 心理状况与其他因素

护士在医院中地位较低,然而急诊科的工作对其要求比较高,领导对一线护士重视程度不够。护士经济收入不高,她们的付出不能得到充分肯定和补偿,容易使护士产生失落感[7]。此外,大部分护士,尤其是年轻的护士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与应对措施。国内尚未对于护士包括急诊科护士开展心理辅导和培训,使其在有心理问题时候,没有请教倾诉的对象,使之不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6]。

2.应对措施

2.1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

为了缓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强度大、繁杂的问题,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考虑急诊工作的特殊性,给予急诊科护理人员政策倾斜。增加夜班护士的人员配备,缓解护士过度身心疲劳。适当提高工资待遇,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施行弹性化和科学化的排班制度。按具体情况安排人力,以减轻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

2.2 提升护士自身安全感

急诊科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复杂的环境和特殊的服务对象,这些都可能对护士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应在急诊科设置24小时的安保人员,加强防护工作。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定期为急诊科护士体检和必要的疫苗接种,以提升急诊科护士的自身安全感[7]。

2.3 提升护士自身素质

护士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培养过硬的急救技术。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加其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学习一定的沟通技巧,注意与患者家属沟通技巧的培养,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2.3 增加对护士的情感关怀

医院要定期开展心理学、行为学等培训课程,对心理健康程度较低的护士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使其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护士作为医院最基础的群体,医院的管理者应当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真正的关心理解他们、爱护他们。同时护士的亲属、朋友、同事应该对于护士群体关心、安慰,支持和帮助,使她们身心得到关爱,调动起内在的积极性,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3.总结

综上所述,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比一般人差,了解和重视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引导护士进行自我调节,培养护士乐观积极的心态,改善管理方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急诊医疗护理质量和效率,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娟,秦亚美.急诊科护士心理社会健康及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0,7(4): 47-48.

[2]邓秋迎,张广清,李彦丽等.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11): 73-75.

[3]李春花,余雨枫.浅谈护士长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 38-39.

[4]雷俊,谢日华.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 综合版,2005, 20(5): 16-18.

[5]陈缨,吴容,刘慧珠.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及需求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8,23(5): 70-71.

[6]吕冬梅.不同应对方式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0): 31-33.

[7]刘燕平,姚景鹏.急诊科护士工作需求调查及满意度状况分析[J].护理研究,2002,16(3): 147-149.

论文作者:王瑞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  ;  ;  ;  ;  ;  ;  ;  

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分析及其应对方式的探讨论文_王瑞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