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玲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姜山镇绕岭小学 266602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加上巧妙地创设课堂情境,使学生觉得特别的新奇,从而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如在教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时,设计如下情境:老张和儿子担货物,路上他儿子挑累了,给老张的担子上转加了一些货物,问,他儿子的担子两边如何拿货?又怎样加在老张的担子两边呢?这一问题学生会很快地给出答案,等式的基本性质1很自然地显现出来了。又如在讲“概率问题”时,我安排学生模拟街上商家搞的摸乒乓球凑数字的游戏,体会概率印象,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热情。这样的教学显得新颖、有趣,不由自主地把孩子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从而唤醒了他们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目的,让孩子在情境中产生学习之乐。
二、走出课堂,让孩子在体验中享受学习之乐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让孩子走出课堂,把课堂向社会延伸。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亲身体验、了解有关数学课上的一些知识。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预先布置实践作业,让家长陪同孩子到商店里走一走、看一看,把观察到的以“千克”和“克”为单位的商品的名称、数量、重量、单位记下来,并买重量为1千克的苹果,数一数有多少个?掂一掂一袋洗衣粉、一块肥皂的重量,再看标重是多少克?称一称一个乒乓球分别重多少克?称自己体重是多少千克?……并一一记录下来。课堂上,让学生汇报活动的情况,讨论数据是否合理,最后做出评价。这样的教学设计,孩子不仅掌握了“千克”和“克”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还懂得了学好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享受学习之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动手操作,让孩子在操作中体验学习之乐
“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特点,恰如其分地为孩子提供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来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手使脑得到发展,变得更聪明;脑使手得到锻炼,变得更灵巧”的效果。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让学生课前分别准备好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在课堂上让孩子拼一拼,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这样安排,课堂气氛活跃,孩子积极地动起手来,边摆边认真思考。当孩子摆好后,问孩子拼成了什么图形?是不是只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思考,得出结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推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由于是孩子亲自动手操作,他们轻而易举理解掌握了新知。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又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还让孩子在操作中体验到学习之乐。
四、模拟表演,让孩子在模拟中感受学习之乐
现在教育学认为,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尊重学生为主体、调动积极性为出发点。强化孩子的实践意识,是凸显孩子的主体策略。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这节课的练习中,我结合教材内容把数学知识穿插到日常生活中去,设计“小百货商店”,模拟买、卖商品的表演活动,把讲台当作“小百货商店”。在小百货商店里摆放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及学习用品。表演时,让一部分孩子扮演售货员,一部分孩子扮演顾客,一部分孩子做评议员。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让评议员评定“售货员”及“顾客”付款及找钱的正误。然后互换角色表演,最后评出“优秀售货员”及“文明顾客”。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加深了孩子对元、角、分的认识,而且提高了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模拟中感受学习之乐。
五、评价激励,让孩子在激励中唤醒学习之乐
在数学教学中,要允许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善于捕捉每个孩子的成功之处,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适当的时候还要为后进生创造条件,让他们也有成功的机会。过去我教过的一个学生,数学成绩从未及过格。可我一直坚持鼓励她,一旦发现她的闪光点或小小的进步就及时表扬。在一次校运动会中,她跳绳比赛得了第一名。我就及时在她的数学作业本写上:“祝贺你跳绳得了冠军。谢谢你为我们班夺得了荣誉!如果你能把跳绳比赛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用在数学上,老师相信你也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就这样,在我的多次鼓励下,她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绩由过去的不及格到及格,后来在小升初考试中数学竟考了95分的好成绩!在教学中,对后进生更要百般呵护,哪怕是一丁点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即使问题回答错了,也不要批评他们,还要多从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声音洪亮等方面给予鼓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孩子在激励中产生学习兴趣、感受学习之乐。
总之,教师在快乐数学课堂中是主导者,学生是快乐数学课堂的主体,只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友好、合作、竞争的情境,一种令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气氛,加上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有目的的组织、引导、开启、鼓励、辅助,不断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着眼学生心灵的愉悦和满足,学生就会“乐学”数学。
论文作者:丁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孩子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角形论文; 课堂论文; 让孩子论文; 之乐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