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猫工”_博物馆论文

博物馆里的“猫工”_博物馆论文

博物馆里的“猫员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博物论文,馆里论文,员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猫儿们在观复博物馆的生活,滋润得让人羡慕。

      它们睡的是明晚期的黄花梨罗汉床,坐的是清乾隆紫檀五屏风小宝座,万历柜、多宝格、小香几、书架、石墩,随处都是它们的领地。平时,它们不是在宋代释迦牟尼浮雕下的明代黄花梨榻上发呆,就是在罄架子下打盹。

      然而神奇的是,不论在庭院中多么淘气,对待馆内的宝贝文物,猫儿们从来都是温柔娴静,不搞破坏。

      于是在2015年末,五只猫试用期满,一同升任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亲自为它们颁发了聘书。

      而在公立的故宫博物馆里,一群猫保安同样萌化了一众爱猫人与博物馆爱好者的心。其中,以爱新觉罗·壮壮最是抢眼。许多人如今到故宫去,不再只是体味紫禁城的帝王气息和历史韵味,更多了几分寻找猫保安的别样趣味。

      “博物馆+萌猫”,成为最近一年来博物馆文化创意的一大亮点。傲娇可人的猫,也逐渐成为博物馆的一大品牌。

      “借猫之口,可以更好地向孩子们讲授历史;同时,也可以说出许多不好讲出的话。”在为猫馆长正式颁发聘书的当天,“资深猫奴”马未都先生如是说。

      “猫馆长”与“猫保安”

      比起谈了太多的收藏,如今的马未都更爱聊的是他的观复猫——这是20只被他收养在观复博物馆中的经历各异的猫,马未都让它们当了馆长,还给它们盖了办公室,而它们则给了如今的他,最好的陪伴。

      “让观复猫做馆长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大势所趋。观复博物馆十余年来收留了几十只猫,这些猫有的是流浪猫,有的出身贵族,但来到观复博物馆之后,都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它们也和博物馆一样努力成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未都介绍。

      “非典”那一年,流浪猫“花肥肥”被马未都从朋友家门口接到了观复博物馆,一住就是13年。折合成人类年纪,如今算得上是个百岁老人了。

      这13年间,博物馆的猫队伍不断壮大。马未都说,这些猫都与博物馆格外有缘分,有的是别人送的,有的是他捡的,还有的干脆是自己找上门的。这支猫队伍每天在博物馆里活动,跟客人打招呼。工作人员有时开玩笑说“猫馆长”,不想玩笑成真。

      随着猫们逐渐被大家熟悉,很多客人一来就找猫,还有专程为看猫而来。这让马未都萌发了让猫真正融入博物馆工作的想法。经过几个月的实习期,五只猫馆长都表现得很好,完全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2015年12月28日,这五只猫迎来了它们猫生中最重要的日子——由实习馆长转正,成为真正的猫馆长;同时,筹备已久的猫馆长办公室也正式启用。

      这可是世界上第一次由萌猫担任博物馆馆长!

      据马未都介绍,陆续还会有猫咪加入观复博物馆的大家庭,新成员会从馆员做起,然后根据能力和性格不同分配工作,逐步升任馆长。

      同样,在互联网时代,一向庄重严肃的故宫也学会了卖萌。

      2015年11月,继官方吉祥物亮相之后,故宫又添新萌物——一只猫,一只叫爱新觉罗·壮壮的猫。在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上,壮壮“萌萌哒”的美照一经晒出,便俘虏了诸多网友的心。“故宫猫保安”也一度成为微博热门话题。

      每天故宫闭馆后,夜幕之下,猫保安开始“执勤”。这几十只猫保安是故宫收留的流浪猫,其中还可能有当年皇帝宠猫的后代,被网友们称为“故宫最萌员工”。

      这些流浪猫每年都会不定期被带去绝育,绝育后,在耳朵上做记号再送回故宫。目前,已有181只流浪猫实施了绝育手术。自2009年,故宫还为这些流浪猫做绝育专门设立了账本,共花费近两万元。

      故宫的猫保安同样从不抓挠古建筑,而且还会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单霁翔曾大赞这些猫保安,称“有了它们,故宫更没有鼠患了”。

      以猫为媒向孩子们传播文化

      在故宫,消防中队、派出所、器物部等办公室,工作人员都在办公室里备有猫粮,甚至还有工作人员准备了维生素、消炎药等药物。有些部门还成立爱猫小基金,大概每年每个人会拿出几百元钱,给猫买猫粮、看病。

      观复猫同样颇受优待。

      在猫馆长走马上任当天,马未都专门发博客庆祝。里面写道:“这是全世界最高级的猫办公室了吧!黄花梨的清代小桌,榉木的带脚踏的椅子,红木凳子,还有铁力木长条凳;有电脑、有笔筒,现代古代一应俱全;吃饭的盆有汝窑、官窑、钧窑、建窑、吉州窑、龙泉窑;还有元青花、明斗彩、吃饭时就普及了陶瓷知识;明式猫舍各种明式壸门,注意是壸(kǔn),不是壶,学问在此,查查便知;宿舍里铺的都是皮褥子,放心吧,都是家养的兔子皮,不用野生皮毛,注重环保。”

      此外,猫办中还配备了让猫馆长消遗放松的设施,比如鱼缸、绿植、玩具;甚至暖气、电扇,一应俱全。让猫馆长们生活工作得更加舒心,是马未都的心愿。

      “猫不怎么破坏文物,它们可能抓过,但抓不动,而且猫的动作很轻,只有一次打碎过一个玻璃花瓶,那是它们刚进家时候的事,猫的表现还是很好的。”他说。

      曾有人问过马未都“怎样培养孩子有爱心”,马未都的回答是:“养个小动物试试。”

      猫馆长的创意,在他看来,则是希望博物馆通过猫的途径,与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尤其是孩子。通过猫向孩子们教授一些历史知识,孩子们也更容易接受。

      “让猫当馆长参与博物馆工作听着挺不可思议。现在人们一说博物馆就觉得是老人的事儿,有了猫馆长,说不定能吸引一些孩子来博物馆看看。”马未都说,“起初收养这些猫是想让它们能吃饱穿暖,但慢慢发现猫所给予人的反而更多,有乐趣、有温情、有陪伴。观复猫现在成了我们的文化传播大使,希望更多人包括更多的孩子,能因为爱猫而爱上中华文化。”

      成为博物馆系列产品主角

      马未都曾调侃,猫现在几乎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我亲眼看到当时还很年轻的花肥肥在草地上假寐,一只眼睛眯着,一只眼睛瞄着天空,等一只大大咧咧的麻雀飞过,原地腾空而起上蹿一米多高。麻雀前一秒还在天上作秀,下一秒已经进了花肥肥的嘴里,让我大为惊叹。”

      他立刻把这故事用笔记录下来,写了两页纸,交给助手打到电脑上。从此,马先生的博客中常常写到猫。

      上个月,一本名为《观复猫——博物馆的猫馆长们》的新书出版,集结了马先生笔下一众猫事。

      翻书阅读,马先生将观复猫的点点滴滴付诸笔下,有对黑包包突然离去的黯然神伤,有对云朵朵“邻家有女初长成”的期许和担心,有对麻条条凡事不怕、烦人不尿的浑不凛劲儿的爱怜,字里行间充满着宠溺,让人看着暖心、欢乐又感动。

      正如马未都所说,之所以做《观复猫》这本书,是希望能通过老少咸宜、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一件文物,如果你感受到了其所承载的文化底蕴,自身有所体会有所长进,那么你才算真正拥有了它。”

      博物馆的猫们名字也很有特点,马未都想着将来让一只叫黄花梨的猫,解读家具的事情,唐朝的事由“杨玉环”来解答。

      在衍生文创产品方面,以猫的形象展现清代八旗的“八旗猫”马克杯亦已亮相。不仅形象萌翻天,而且对八旗文化也有了更加生动的注解。

      故宫猫也同样成为包括橡皮、书包、玩具在内等一系列有趣物件上的原型。2015年9月,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体验馆开幕,猫保安就成了一大主角。故宫专家说:“猫不仅可以驱除鼠害,还与指代长寿的‘耄耋’的耄谐音,寓意吉祥。”

      马未都在博客中这样写道:“这个世界科技发展太快,人情似近却远,似亲却疏,似无话不谈却心存芥蒂,可猫们不会如此势利,它们会对每一个主人每一个客人一视同仁,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这让人类知道猫的世界里的爱没有界限,更没有利益。”

标签:;  ;  ;  ;  ;  ;  ;  

博物馆里的“猫工”_博物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