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说 战胜困难需改善外部环境——外贸走出困境的思路与对策(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营者论文,外部环境论文,困境论文,对策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佚名 摄
〔编者按〕外贸企业面临困境已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政府官员、学者专家、企业家对外贸如何走出困境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提出了很多看法。作为我市最大外贸企业财会部长的向奇阳感触良多,在改善外贸企业外部环境和加快外贸企业自身调整上有一套独特的看法,娓娓道来,即成长文。本刊将其编成上、下两篇发表,以期引起共鸣,让更多的读者关心、讨论这一问题。
今年是自1988年外贸行业放开以来,企业最为困难的一年。
当前外贸企业面临这样的外部环境:一、退税指标严重缺口;二、人民币持续坚挺;三、外贸信贷资金紧缺;四、银行贷款利率上调;五、国内通胀依然高企;六、进口难以为继。
要使外贸走出困境,改善外部环境是一个关键,而这一关键问题又有两个重点。
首先是退税暂时打了白条,政府能否帮助“及时足额”?退税政策本来就是国际惯例,并不是施予外贸的优惠。可现在问题是不能“及时足额”退税,使外贸企业捉襟见肘的资金状况更雪上加霜。能否考虑由地方财政拿出一块资金,明后两年也请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与国税局共同设立退税周转金,按完整的退税单证的一定比例划拨给企业,事后再清算。一防止骗退税,二缓解退税不及时的状况。
其次,资金紧缺如瓶颈制约外贸,辩证思治,银行还需放水养鱼。外贸企业从历史沿革上看主要靠银行贷款,滚雪球般发展壮大起来的。银行对外贸的贡献功不可没。在外贸效益不景气时,银行对外贸贷款支持很难随出口增量的扩大而新增贷款。银行都清楚,如果外贸企业破产,破掉的主要是银行债务(即国家和储户的资本),政府、银行、企业都是不愿看到的。但是事实上,在贯彻商业银行法中,银行从国家利益出发,结合行业内部的权、责、利,又常常在信贷资金抽紧上使外贸企业进退维谷,有些企业甚至走到绝处。政府、各地中央企业处、银行是否可联手合作,帮助外贸企业把历史遗留下来的呆烂账、潜亏等旧帐封存起来,计息缓收,逐年还本。把企业最活跃的部分运作起来,增加效益,逐步消化损失,使已经沉淀在外贸的银行贷款渐次解放出来,最终保证银行的贷款本金(即国有资产)不被流失。在解决外贸资金紧缺的瓶颈矛盾上,建议采取:1、主体多元吸收一块;2、存量资本盘活一块;3、债权、股权转换一块;4、兼并破产解放一块;5、 企业发展增加一块;6、政府扶持补充一块。以缓解资金矛盾, 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总之,欲得之,必先入之,辩证思治,银行还需继续对外贸企业放水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