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一)_关税配额论文

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一)_关税配额论文

“入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经济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1986年7月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复关”申请以来, 已经走过近15年的艰难曲折、坎坷不平的谈判历程。目前,已结束双边谈判阶段,近入集体谈判的“议定书”阶段,可望在年底前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入世”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 都是重大事情,其影响深远,因而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应。仅国内而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入世”就是“门户开放”、“资本主义化”、“自由化”,必然亡党亡国;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入世”可以借助于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管理甚至“制度安排”,使中国的体制改革与现代化建设毕其功于一役,一步登天,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我们不同意这些“亡国论”、“速胜论”的意见。现在看来,“入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利有弊,且利大于弊。

一、“入世”是振兴中华和走向世界的新的良好机遇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

经济全球化或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发展过程和融合状态。它始自何时?有的说,经济全球化始于二战结束以后的五六十年代。其实,早在1849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了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254—255页。最后一句话中的“文学”(Literatur)一词泛指科学、艺术、 哲学等方面的书面著作。)这段话对经济的一体化或全球化其中包括对精神生产的一体化或全球化的描述是多么的逼真与精彩,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对照一下今天的现实,怎么不令人信服呢!

自1945年至今,是经济全球化或一体化迅速发展的阶段。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众多国际组织推动。二战结束后,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力求将其过剩的大量资本和商品推向全世界。为此,在美国的极力倡导下,1945年底成立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7年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号称世界经济秩序“三大支柱”的这些经济组织极力推行金融自化、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冲垮各国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提高经济全球化或一体化的水平。尤其值得强调指出的是,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正在发动“千年谈判”,制订新的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规则,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二,跨国公司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和主力军。跨国公司在二战前还是相当弱小的,而战后则迅速崛起,目前已主宰了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的70%以上。大型的一个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就超过一个中等国家。据统计,1997年全球有跨国公司4.4万家, 其境外分支机构超过28万家。这些“无国籍”的跨国公司都实行全球化战略,从全球出发配置资源和技术,抢占世界市场,将营销网络布满全球。因此,跨国公司的发展必然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三,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革命大大地改善了运输和通讯条件,便于各国往来和互通有无,使各国经济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

面对凶涌澎湃的全球浪潮,各国的态度不同,社会各界的反响迥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全球化的利弊如何分析?有的将全球化与世界上贫富差距扩大联系在一起,认为全球化是富国剥削、掠夺甚至强占穷国的一种手段;有的则视全球化为世界的福音,将给世界各国人民都带来幸福的生活;也有的认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至于对各国的利弊大小,则取决于各国的政策。我们赞成后一种意见。判断全球化的利弊,首先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从全球化是否有利于各国的标准来看,在世界市场上,生产率高的发达国家获利程度往往大于生产率低的发展中国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暂时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就不可能从世界市场上获得利益。即使生产率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换中“所付出的实物形式的物化劳动多于它所得到的,但是它由此得到的比它自己所能生产的更便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65页。 )有的经济学家提出消灭国际贸易中的剥削问题,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问题。这能否办到?在当前不可能实现。因为这个问题根源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价值规律决定了世界各国的一切法权都是表面的平等而事实上的不平等,表面上的等价交换而事实上的剥削。既获利又受剥削,这是当前发展中国家所处国际环境的准确描绘。要摆脱这种矛盾环境,消灭剥削,只有离开市场经济,进入另一个无市场经济的世界。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已经逐步地融入全球化之中,199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按人民币计算达29856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6.4%;1979~1999年累计利用外资4596亿美元,按8.3比1 计算, 折合人民币38146亿元,相当于我国国有资产的1/3以上。这两个重要数据说明, 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程度已经相当高了。我国既深深地融入了全球化之中,又分享了全球化的许多利益,不仅引进了巨额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提高了管理水平,加速了体制改革,而且培育了一大批开放型的人才,增强了市场意识和素质,为中华民族复兴闯出了一条新路。改革固然是开放的基础,但开放又是改革的前提。若没有开放,我国的改革将寸步难行,根本不可能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福利将永垂青史,谁也抹煞不掉!

(二)适应“经济联合国”壮大的趋势,分享“经济联合国”的利益

所谓“经济联合国”就是指世界贸易组织。为什么把世贸组织称之为经济联合国?理由主要有三个:(1 )世贸组织的活动及其制订和实施的市场经济规则涵盖了整个国际经济生活。由于乌拉圭回合签署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及1997年世贸组织成员达成的《金融服务协议》、《基础电讯协议》和《信息技术产品协议》等等,使世界贸易组织的活动及其规则涵盖了整个国际经济生活。(2 )世贸组织的成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着全世界的80%以上国家和地区。目前,世贸组织有正式成员137个,还有3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申请加入,等待审议通过。 世贸组织中的发达国家有28个,占20.4%,虽然它们有较大的发言权,影响也较强,但不能主宰世贸组织。世贸组织的80%的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我国有共同的利益和要求,我们没有理由不同它们站在一起。我国是“政治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大国地位决定了必须尽早“入世”,加入“经济联合国”,以便发挥应有的作用,分享应有的利益。(3)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95%。 这就是说,全球95%的国际贸易都是按世贸组织的规则运行的。我国要面向世界,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按世贸组织的规则办事。

世贸组织是以市场经济中的多边贸易规则为基础的义务与权力相平衡的国际法人组织。加入这个组织的成员,既尽义务,又享受权力;既发挥作用,又分享利益。这种利益大致有五个方面:(1 )无条件享受130多个成员永久性的无歧视的最惠国待遇, 避免像目前美国国会每年歧视性地审查一次中国的最惠国待遇资格问题,也可减少某些国家毫无理由地对中国的所谓反倾销、反补贴,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2)运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我国在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以及知识产权等领域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纠纷。过去,我国如果与有关国家发生贸易磨擦,仅靠双方协商,没有第三者介入,成功了继续做贸易,失败了只好中断贸易往来,双方都遭受损失。“入世”后,若发生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磨擦,当然首先是双方协商解决,如果不成功,那就可以提交世贸组织的专家小组和上诉仲裁机构,由它们帮助解决。这样,将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对外投资以及知识产权等事业的发展。(3 )通过世贸组织的政策审议机制充分了解世界各国的涉外法规、政策和市场信息,便于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世贸组织的成员有义务通过定期和经常两种方式向世贸组织及其政策审议机构通报其涉外法规、政策的变动情况,接受审议。当举行审议大会时,WTO的所有成员都有资格参加,听取情况,获得资料,发表意见。 这是了解各国的最佳时机。政策审议的内容主要包括贸易政策的经济环境、贸易投资政策的体制因素、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以及产业(部门)的贸易政策。审议的内容还包括与贸易有关的竞争政策、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问题。政策审议的范围不限于货物贸易,还包括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等领域。审议的重点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当服务贸易问题突出时,就把重点放在服务贸易政策上;当知识产权问题突出时,就把重点移至这个问题上。按规定,最大的四个贸易实体(美国、欧盟、日本和加拿大),每2年接受一次审议;按贸易额排名第5—20名的成员每4 年接受一次审议;其余成员每6年接受一次审议。WTO秘书处公布审议结果。(4)积极参加世贸组织发动的各种类型的谈判, 制订和实施新的多边贸易规则,分享谈判成果,维护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国际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和磨擦不断产生,新情况新问题接连不断。为推进国际经济向前发展,世贸组织要经常不断地组织各种谈判,解决矛盾,制订和实施新规则。自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主要组织了金融服务、基础电讯、信息技术产品、民用航空以及农产品等方面的谈判。我国坚决支持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制订和实施公正、公平和合理的各种贸易规则,并从中分享应有的利益。(5 )充分利用例外和保障条款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保护我国的幼稚产业,逐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例外和保障条款就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世贸组织的成员可以不履行已承诺的义务,对进口采取一些紧急的保障措施,如提高关税、实施数量限制等。世贸组织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穷国家的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几乎在每个多边贸易规则上都明确规定了给予发展中国家以优惠待遇。这些优惠待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允许发展中国家用较长的时间履行义务或者有较长的过渡期;允许发展中国家在履行义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发展中国家在履行某种义务时发达国家成员应当提供技术援助。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应当充分研究并利用这些优惠条款,保护我国的幼稚产业,逐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应当指出,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GSP)是最惠国待遇的一个重大例外。 它与最惠国待遇原则既统一,又对立,相辅相成。所谓普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成品(包括某些初级产品)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对这种制度我国企业知之甚少,利用不多。

(三)适应我国走向世界的趋势,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入世”等于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将按照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规则办事。在外商眼里,这是最大的投资环境和贸易条件的改善,要比税收优惠几个百分点或土地价格便宜一些更受欢迎。因此,必然吸收更多的外资,增加国际贸易额,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据经合组织分析,中国入世后,从2002年起,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每年多增加370亿美元。据WTO前任总干事鲁杰罗估计,中国入世后,每年可拉动GDP增长近3个百分点,并将创造100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也将使万计企业受到竞争压力,甚至破产。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中国入世后, GDP增长速度每年可提高2—3个百分点。中美学者合作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入世后,2005年比1998年,中国纺织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将提高10个百分点,使中国成为下世纪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反之,中国不入世,纺织品份额将逐年下降,到2005年将超过1个百分点, 其中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10%下降到2010年的5.6%。 据设在北京的戈德曼——萨克斯投资银行的一份报告分析,中国入世后,在2005年以前,将使它的经济每年潜在地增长0.5个百分点;到2005年, 中国的外贸额将从1998年的3240亿美元增长到6000亿美元;削减关税将使中国每年进口额增加650亿美元; 而取消非关税壁垒将使中国每年的进口额增加200—300亿美元;外商在中国的投资也将从1998年的456 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000亿美元。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我国传统垄断的许多行业(如金融、保险、电讯、外贸等)改革滞后,再不加速改革,将拖整个改革的后腿。如何加快?光靠领导上制订文件是不够的,主要应采取市场竞争的办法。在传统垄断行业中,为了使它们真正进入市场经济,除加快国内开放,让不同经济主体进入这些垄断行业外,还必须对外开放,引进国外的竞争者,使传统垄断行业变成竞争行业。中国“入世”将是一次更大的更高层的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必然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传统垄断行业,增强竞争能力。这样,将根本改变传统垄断行业的万马齐喑的局面,使之焕发青春活力。当然,扩大开放还将在传统的竞争行业,引进竞争者,提高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强度,从而推动社会前进、提高经济效率的。

(四)适应祖国统一大业发展的历史趋势,争取早日解决台湾问题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原始缔约国。早在1948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就代表中国在协定上签了字。但是,1950年台湾当局正式退出了该协定。进入80年代,我国政府正式提出了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问题,并开始了“复关”谈判。与此同时,台湾当局又提出了加入关贸总协定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曾与有关方面达成了两项谅解:其一,台湾只能以中国台北(台澎金马)关税区的名义加入,不能冠以其他任何称谓;其二,只能晚于而不能早于中国政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这两项谅解,在美国的大选以及台湾的所谓选举中都有反对的噪音。看来,台湾问题必须尽快解决。我国尽早“入世”,可以防止台独分子利用入世问题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活动。不仅如此,我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而台湾随后以关税区名义也加入,都成为WTO的成员, 将有利于两岸“三通”,加速祖国统一大业的步伐。

总之,“入世”既是良好机遇,又是严峻挑战,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全面的影响。下面我们对入世的挑战详细加以分析,并提出适当的对策。

二、“入世”对我国第一产业(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一)《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及美国单方面公布的“市场准入协议”的主要内容

《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有三项:农业科技交流;具体的合作项目,共有10多项;中国解除对进口美国小麦、柑桔类水果和肉类在卫生和检疫方面的一些限制。对于小麦,过去中国把美国靠近太平洋的西北部的7个州划为小麦矮腥黑穗病(TCK)的疫区,禁止从这些地区进口小麦;按照新达成的协议,中国将取消禁令,但是,一旦发现超过检疫标准的TCK小麦, 中国将采取特殊方法处理(如消毒或运到海南岛加工)或退回。对于柑桔,中国过去以美国南部4 个州有地中海果蝇为由禁止进口,协议则要求取消该禁令并确定新的检疫标准。对于肉类,中国过去不承认美国农业部食物检验所对美国出口肉类安全性的认证,协议则要求中国认可该认证。

美国单方面公布的“市场准入协议”中的有关农产品的主要内容有二项:降低关税和增加关税配额数量。在关税方面,美方要求中国将农产品平均关税率由22%降至17%,其中美国关注的农产品降至14.5%,关税减让要在2004年前完成。至于各种农产品具体情况如下:

美方提出的中国农产品关税减让幅度

品种目前

2004年 品种 目前 2004年

关税水平关税水平 关税水平 关税水平

牛肉 45% 12%

苹果30%

10%

猪肉 20% 12%

杏仁30%

10%

禽肉 20% 10% 葡萄酒

65%

20%

柑桔 40% 12%

奶酪50%

12%

葡萄 40% 13% 冰激凌

45%

19%

美方提出的中国农产品关税配额

品种 初始配额最终配额私营部门最终年份

(万吨) (万吨)(%)

小麦

730 930 10 -

玉米

450 72025-40

2004

大米

260 530 50 -

豆油

170 33050-90

2006

棉花 74.389.4 67 2004

此外,大麦和大豆不实行关税配额,大麦关税减至9%, 大豆关税降至3%;对羊毛、糖料、棕榈油和菜籽油等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 (注:本文所引用的中美关于WTO协议的内容, 均是作者从因特网和报刊上搜集的,仅供参考。我国政府尚未公布这方面的任何情况。将来,以政府公布的为准。)

(二)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分析

按中美协议,中国入世第一年谷物(小麦、玉米和大米)关税配额总数量是1440万吨,第五年是2180万吨。这样规模的进口对中国粮食市场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理由主要在于:(1)90 年代我国粮食的进口有4个年份(1991、1992、1995、1996)都超过1000万吨,其中1995 年曾达到2081万吨。上述粮食关税配额总数与实际进口大体接近,市场可以承受。(2)乌拉圭回合签署的关于农产品协议曾规定, 发展中国家进口粮食的数量限于其国内总产量的3%—5%。我国1999年谷物产量为45304万吨,按上述规定计算,进口的上下界限为1359—2265万吨。 可见,我国的进口配额并未超过发展中国家的承受能力。(3 )我国政府1996年发表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把5 %进口率确定为政策目标之一。现在把进口2180万吨粮食作为关税配额的最高界限,只相当于我国粮食生产总额的4%左右,没有超出政策目标。(4)关税配额仅仅是个指标,就像某一个计划指标那样,能否完成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取决于国内的需求,如果粮食生产上去,供应充足,并不一定进口那么多粮食。(5)我国的农民多,粮食自给率达60%—70%,商品率不高, 进口粮食的辐射力和影响面较小,很难让中国农民吃外国的粮食。

我国棉花(原棉)的进口量1995~1998年分别为74万吨、65万吨、20万吨。而关税配额是74.3—89.4万吨。前者的高限是后者的低限,总体水平稍高一些,不算太高,不致造成严重影响。 我棉花产量1995 ~1999年分别为476.5万吨、420.3万吨、460.3万吨、450.1万吨和382.9万吨。关税配额相当于总产量的15%—20%。国外棉花占领中国市场的份额最多不超过1/5。

我国食用植物油(含棕榈油)1995~1998年的进口量分别为353 万吨、264万吨、275万吨206万吨,而豆油的关税配额为170—330万吨,与过去的实际进口量大体相平。我国的油料产量1999年达到2602万吨,其中花生达1264万吨。关税配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量的比重并不高,它虽然会占领一部分市场,但决不会冲跨中国的油品市场。

(三)主要的对策

1.找准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优势。我国农业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农业的竞争实际上是小农业与大农业、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竞争。在这种竞争中,各自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大农业的优势主要在小麦、玉米、大豆和棉花等大宗农产品方面。它通过农业的机械化、石油化、化肥化、基因化等措施,使产量大增,成本降低,价格低廉。以1998年国际期货价格为100, 我国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为:小麦143、玉米180、大米101、大豆179、豆油156、花生油153、棉花107、生猪68、原糖183。在上述9种大宗农产品中, 只有生猪还有价格优势,棉花和大米基本持平,其他6种均丧失价格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再降低关税,扩大进口配额,肯定会对我国粮食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如上分析,决不会造成灾难性的恶果。大农业虽然有优势,小农业也有自身的优势。凡是劳动密集的农业产品,我国均有优势。在水果、蔬菜、园艺作物、水产品、畜产品以及各种各样的名目繁多的杂粮、土特产、中草药等方面,我国农业都有明显的优势。从价格上看,目前中国水果价格大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苹果、鸭梨、柑桔的国内市场价格比国际价格低4至7成;肉类价格(除禽肉价格外)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其中猪肉的价格低60%左右,牛肉价格低80%左右,羊肉价格低50%左右。贸易自由化提高了畜产品的国内价格,同时降低了饲料的国内市场价格,必然促进畜牧业发展。到2005年, 猪肉年出口量将由24.1万吨上升到458.8 万吨, 禽肉将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 出口量将达100万吨以上。到2020年,中国猪肉的出口量更高达600多万吨,猪肉和禽肉的出口量约占国内总产量的15%左右。(注:参见《WTO 与中国农业》,《国际商报》2000年9月7日。)以上分析表明,在农产品国际市场上,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尽力避开大农业的优势,充分营造我国农业的独特优势,开辟国际市场,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未完待续)

标签:;  ;  ;  ;  ;  ;  ;  ;  ;  

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一)_关税配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