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美国文化霸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霸权论文,美国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77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4-3489(2001)02-0019-06
本文所称的文化主要是指政治文化,即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共同政治倾向,包括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以及政治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等。(注:蒋立峰主编:《日本政治概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392页。)文化霸权就是利用自己“优越”的文化,通过文化扩张取得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所不能达到的目的。也有的学者称其为“文化帝国主义”,虽有描述上的差别,但就其实质而言是一致的。汉斯·摩根索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称之为文化帝国主义的东西”,其目的“是征服和控制人心,并以此为手段改变两国之间的强权关系。”(注:[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一、美国文化扩张的基本方式
早在1938年,美国国务院美洲司的查里德·帕蒂就针对美国充当世界领袖的梦想指出,“政治渗透带有强制接受的烙印,经济渗透被谴责为自私和强制,只有文化合作才意味着思想交流和无拘无束。”(注:Frank A.Ninkovich,The Diplomacy of Ideas:U.S.Foreign Policy and Cultural Relations,New York 1981,p.27.)总之,“别的国家依靠军队的征服,而我们则依靠思想的征服。”(注:Weiberg,Albert K.,Manifest Destiny:A Study of Nationalist Expansionism in American History,Chicogo,1935,p.240.)二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走上了称霸世界之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文化扩张,成了美国霸权的重要特征。
1.运用援助推行美国价值观
“在美国人的价值观中,立足于个人主义的人权的尊严和民主思想占统治地位,因此美国的外交政策也以提高个人人权和建设民主社会为目标之一。”(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政治学教授金一平语,参见《参考资料》,1996年1月22日,第1页。)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使美国有能力通过经济、技术和军事等援助向全球推广其价值观。
第一,通过经济援助,巩固自由民主制度,对抗共产主义的扩张。战后一个时期,世界许多国家革命形势高涨,欧洲除出现了一批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外,法、意两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成为第一大党。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对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1947年美国出台了“杜鲁门主义”,明确提出美国的责任就是帮助和支持那些选择了“自由体制”的国家,美国要承担起捍卫民主制度的“神圣使命”,决定向发生革命的希腊和土耳其提供援助,对抗共产主义的威胁。此后,美国又推出“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重建,“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同时,对日本和德国进行民主化改革,援助它们重建,把它们变成民主制的样板和反共的大本营。
第二,利用经济、技术援助传播美国民主。经济、技术援助是美国对不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方式。1949年杜鲁门政府提出“第四点计划”,旨在通过对不发达国家的技术援助清除共产主义“赖以生存的土壤”。肯尼迪政府“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通过经济、技术援助向苏联和东欧灌输“西方的原则”,派出“和平队”对落后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实施“粮食用于和平计划”,来传播美国的自由民主和生活方式。1983年里根政府推出“民主工程”,专门成立了“全国民主基金会”,向不发达国家的选举等政治活动以及教育、文化、通讯活动提供援助,支持外国的“民主人士”,以便达到使这些国家接受西方民主观念,建立美国式的“多元化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目的。冷战后,美国把经济援助和实行多党制挂钩,并通过由它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向非洲国家施加压力,要求这些国家实行民主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下,有20多个非洲国家先后宣布放弃一党制,实行多党政治。
第三,以经济、军事援助为筹码,强行推行美国人权标准。早在1961年美国政府《对外援助法》修正案就把受援国的“人权”状况作为提供援助的重要依据和条件。卡特政府上台后,人权被正式作为外交政策提了出来,成为美国对外文化扩张的一项重要内容。1977年4月,卡特政府提出对拉美地区的“新方针”,其中一项就是尊重“人权”,在拉美地区推行美国的“自由”、“民主”,并通过中止对阿根廷等国的经济、军事援助,要求这些国家的军政府改善人权状况,促使这些国家向“民主化”转变。从1977年初到1978年底,美国政府共以人权为由反对向16个国家提供52项贷款,改变或取消了向12个国家转让武器的计划。1992年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访问独联体六国时,明确把“民主改革”和接受美国的人权标准作为提供援助和建交的先决条件。克林顿上台伊始,该政府的重要官员沃顿在阐述新政府对拉美的政策时强调:“人权是我们政策的核心,美国将想方设法用其援助和影响力帮助这些国家促进人权和强化增强法制的民主制度。”(注:转引自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491页。)
2.利用教育文化交流进行文化渗透
美国著名参议员富布赖特曾指出,“一代人之后,我们与其他人进行社会价值观念交流的好坏要比我们军事、外交优势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更大。”(注:Philip H.Coombs,The Fourth Dimension of Foreign Policy:Educational and Affairs,New York,1964,p.Ⅺ.)曾负责教育文化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菲利普·库姆斯把教育文化交流称为“对外政策的第四维”(注:参见:Philip H.Coombs,The Fourth Dimension of Foreign Policy:Educational and Affairs,New York,1964.)。
战后,美国政府推出的最大的对外教育文化交流项目是“富布赖特项目”。它始于1948年,主要是资助美国和世界各国的学生、专家学者等出国或到美国学习、访问和研究,截至1997年参加者已超过245,000,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进行该项目的合作。由于教育文化交流项目在国外的主要对象是“知识分子”——大学生、教师、作家学者、文化精英和学术团体的成员。因此它被看作是“对美国国家长远利益投资的一个典范”,“它造就了一批致力于加强国家间相互了解的领导人和舆论创造者”。(注:Leonard R.Sussman,The Culture of Freedom:The Small Word of Fulbright Scholars,Maryland,1992,p.87.)
另外,美国新闻署的国际访问者项目每年使约5,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从事各种工作的外国人到美国与自己的同行相会,交流思想并亲自体验美国的社会文化,了解美国制度。这些国际访问者都是美国驻当地的大使或领事挑选的,一般为所在国不同领域的领导或有可能成为领导的人。1996年9月,克林顿总统致信赞扬该项目使许多外国政府、商界、学术界的专家了解了美国,“把民主、人权和自由市场制度的宝贵经验带回了自己的祖国,他们正在帮助全世界人民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注:美国新闻署网址:http://www.usia.gov.)目前,通过人员交流,每年从世界各地到美国学习、考察、访问、旅游的外国人达600多万。
捐赠图书也是美国对外交流的一部分,1988-1993年向国外赠送的460万册图书都是关于美国历史、文化、对外政策、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其中东欧剧变后的第一年,美国就向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捐赠了12万册图书。
由于美国在大学教育和主要专业方面占据支配地位,在藏书和资金的数量与来源方面占有优势,以及美国英语在全球经济和跨国社会中的主宰地位,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教育文化交流势必是不平等的,特别是这些交流项目大多是单向的,即多为外国人到美国学习和交流。因此,这种交流最终带来的必然是美国文化的扩张。
3.借助大众媒介进行文化扩张
第一,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文化宣传。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传媒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媒体覆盖了全球。美国两大通讯社——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使用100多种文字,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家用户昼夜发布新闻,每天发稿量约700万字,并拥有一个世界范围的图片网。(注:蔡骐、蔡雯:《美国传媒与大众文化》,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现已成为最普及的每日新闻来源,它有数以千万计的观众,“是政治家、政策制定者、新闻从业人员以及任何想迅速看到突发性新闻和有关深入报道的人必须收看的电视台。”(注:赵淑平、王银柱:《美国电视纵横》,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国际新闻报道》、《国际先驱论坛报》都成为各国有关政府部门、学术界和大学的必订报刊。这些新闻巨头事实上已垄断了国际新闻的来源,决定着什么是“新闻”,报道什么和不报道什么,从而成为美国对外文化扩张最强有力的工具。
美国之音是美国政府掌控的主要对外宣传工具,它建立于二战期间,发展到现在,已能使用包括英语在内的52种语言播音,每周拥有世界各地约8,600万听众。目前,美国之音每周播放时间超过1,200小时,宣传美国的对外政策和介绍美国社会文化,“帮助”各国人民“正确理解”美国的价值观。美国还专门设立了自由电台和自由欧洲电台对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政治宣传和文化渗透,对加速苏、东剧变起了重要作用。
目前,处于世界新闻领域垄断地位的美国新闻界和占全球商业文化统治地位的美国大众文化,又利用美国在计算机、网络、卫星等方面最先进的技术,纷纷上网。加之美国《1996年电信法》全面修改了《1934年通讯法》,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允许各种不同媒体市场相互渗透。美国各媒介合并的结果是,美国跨国传媒公司垄断性更强,文化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加强了美国新闻和大众文化在全球的统治地位。“目前美国文化占据了网上信息资源的80%(一说90%),使人们一进入因特网就进入了美国文化的环境之中”。(注:关世杰:《因特网与文化帝国主义》,《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1期,第121页。)
第二,通过大规模文化产品输出,宣扬美国的娱乐文化、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战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技术手段所支撑的大众传播媒介和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产品,使文化日益成为日常的社会消费品,形成了美国文化空前的扩张强势。像美国这样一个支配着大众交往渠道的国家,自然会有更多机会传递自己的信息并影响其他国家。现在全球每个地方几乎都能感受到美国大众文化的存在,“从未到过美国的日本青年穿着印有美国大学名字的运动衫”,“即使在尼加拉瓜政府与美国支持的游击队作战时,尼加拉瓜的电视台还在播放美国的电视节目”。约瑟夫·奈将美国大众文化的这种吸引力和影响力称为“一种勿需投入过多的相当有价值的软力量资源”。(注:[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60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80年代末的统计,美国电视节目的出口量比居第二位的英国多7倍,并拥有唯一的全球影片发行网。美国电影产量约占世界的6-7%,但却占了世界银屏播放时间的50%。据统计,巴黎的六个电视频道每年总共播放1,300部电影和电视剧,其中1,000部来自美国,美国电影占法国票房收入的60%以上。法国人引以自豪的法式大餐受到麦当劳快餐的冲击,巴黎高档时装难以与西部牛仔服匹敌,香槟酒让位于可口可乐,古典歌剧和芭蕾更是难敌“摇滚”和”霹雳”。以至法国总统希拉克大声疾呼“我们国家的前途处在危急关头”。(注:路透社华盛顿1993年12月1日英文电。)文化发达的法国尚且如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美国文化扩张面前更是面临着越来越失去自我的危险。
对美国来说,控制信息传播渠道,在全球播放美国的电影和连续剧以及美国式的新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有这些文化产品都是根据美国“感情”制作的,是按照美国对世界的看法来教育人的。正如美国学者约翰·耶马在1996年一篇名为《世界的美国化》的文章中所言,“美国的真正‘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麦迪逊大街的形象设计厂、马特尔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生产线。美国制作和美国风格的影片、服装和‘侮辱性的广告’成了从布琼布拉一直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全球标准,这是使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美国化的最重要因素”。(注:The Boston Globe,July 28,1996.)
二、美国文化扩张的作用
1.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
通过思想文化的渗透,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滋生出亲西方的势力,最终向西方民主体制演变,这是美国文化扩张的主要目的之一。威尔逊总统曾说:“布尔什维克主要是思想上的侵略,你不能靠军队击败思想。”(注:Link,ed.,The Papers of Woodrow Wilson,vol.53,1986,p.576.)言外之意就是要用思想和文化攻势来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
1948年,司徒雷登曾建议胡适领导一场“新思想运动”,来抵制共产主义在中国的胜利。1953年杜勒斯提出“解放”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试图用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战胜共产主义思想,从意识形态突破,促进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和平变革”。1956年6月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东西方交流的政策声明”(即NSC5607号文件)指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目标是:“促进苏联内部向放弃损人利己的制度演变”,促使苏联的卫星国“向独立于莫斯科的方向演变”。(注:Yale Richmond,U.S.-Soviet Cultural Relations,1958-1986,Who Wins?Boulder,C.O.,1987,p.135.)60年代肯尼迪推出“和平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试图通过贸易、旅行、新闻、学生和教师交流,“同共产主义集团中的知识分子建立广泛联系,最后同中上层政界人士建立广泛联系,以便逐渐影响他们的思想信仰”(注:刘向文等主编:《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及教训》,国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8页。);在共产主义世界的裂缝中和东欧国家“培养自由的种子”,促进与鼓励东欧各国的“逐步演变”。在美国思想文化的强大攻势下,70年代末,苏联出现了以著名核物理学家安德列·萨哈罗夫为首的持不同政见者。80年代初,波兰出现大型反对派组织——占波兰人口 1/4的“独立自治团结工会”(团结工会)。他们以各种形式组织反党反政府的活动,企图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并未停止。美国加强了对古巴的和平攻势,“希望古巴人民通过那种已使其他许多国家变成民主国家的和平过渡方式来赢得自由”(注:克林顿语,参见Washington Post,May 4,1993.),并加大了通过贸易等渠道对中国进行文化扩张的力度,逼迫中国接受美国的民主、人权等价值观,以影响中国。如,在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强硬要求中国开放国内文化市场,接纳美国各类音像制品。1994年5月,克林顿撰文宣称,美国搞“自由亚洲电台”,增加“美国之音”对中国的广播,创办每周一次的“美国之音”电视节目,是要把“自由的消息告诉中国人民”(注:方立:《冷战后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入侵”与“反入侵”》,《理论导报》,1996年第5期,第5页。)。前国务卿克里斯托夫在谈到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时说:我们的政策将设法鼓励那个伟大国家的经济和政治自由化势力,来促进中国从共产主义向民主的和平演变。
2.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
战后,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国际舞台上重要的政治力量,如何控制这股力量对美国称霸世界至关重要。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成为战后美国文化扩张的另一重要目标。
首先,美国通过输出民主,从政治上控制发展中国家。60年代肯尼迪政府推出“争取进步联盟”计划,派出“和平队”对落后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在第三世界大力促进所谓的“民主”,巩固和发展以美国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代议制民主,以改变美国在第三世界的形象,加强对第三世界的争夺和控制。70年代后期,卡特政府把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民主制度”作为其“人权外交”的重要内容,并把人权问题与经济、军事援助挂钩,迫使南美军人政权向文人政府过渡,逐渐实行“民主制”,改变这些国家统治者的形象,进一步加强美国对它们的控制。80年代里根政府推出的“民主工程”,公开向发展中国家推行美国式的民主,并通过向这些国家的选举等政治活动提供援助等方式,实现美国政治控制的目的。东欧剧变后,美国先后向这些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帮助它们建立自由市场机制和民主制度,以将它们纳入美国控制的轨道。
冷战结束后,美国更是毫无顾忌地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行所谓的“民主”,加强对它们的控制。美国以经济援助和制裁作武器,在非洲国家强行推行“民主化”,企图使它们向美国安排好的方向发展,以便美国能在政治上控制非洲。美国把贸易、投资、技术转让与人权问题挂钩,以最惠国待遇、经济制裁作要挟,迫使一些亚洲国家接受美国的民主模式,试图建立美国主导的所谓“新太平洋共同体”。
其次,美国通过全面的文化渗透,从思想意识形态上控制发展中国家。由于美国控制着文化的输出权,它把自身的文化作为普遍的价值标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外灌输,广大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接受。
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美国凭借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的垄断,更加肆无忌惮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入侵,美国文化以更强的渗透性迅速“吞噬”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总之,无论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美国对外文化扩张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按美国的模式“塑造”世界,实现美国的一统天下。
三、美国文化扩张的动力
在世界历史上,大国的对外扩张往往伴随着文化扩张,只有文化上的征服才会实现长治久安。19世纪的英国主要是采用官方的形式,利用其殖民者的权利,强行用英语代替当地的母语,并培养一个当地“受英国教育的阶级”,将该集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让人们模仿。英国的这种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即所谓的“绅士文化”)的输出,虽然也为它培养了不少统治精英,但这种生活方式毕竟与普通民众相距甚远,“绅士文化”也就不可能为广大民众所普遍接受。
20世纪的美国则不同,它不仅采用官方的形式,而且更主要采用非官方的形式,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贸易交往大力推销其文化工业产品,通过大众媒介向外输出美国文化。它不仅传播着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而且更多地传播着大众的生活方式,美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全面扩张,使全球化深深地打上了“美国制造”的印记。像美国这样如此热衷于文化扩张,并带有明显的持续性,是绝无仅有的。勿庸质疑,统治世界的梦想是其文化扩张的根本动力,但同传统的霸权相比,战后美国文化扩张的动力更有其内在因素。
第一,美国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完全由移民组成的民族,最早到达北美的是以“上帝选民”自居的英国清教徒,他们是肩负着改造母国,进而复兴世界的“使命”,来此建立一座“山颠之城”,以昭示世界。这种宗教信仰和传教士精神与创建新世界的梦想结合,形成了美国是“上帝的选民”、“自由世界的灯塔”,“美国例外”,美国担负着“拯救世界”的“天赋使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它使美国人强烈地认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是最优的,美国的民主制度是最好的,向全世界推广它的价值观和民主制度是美国的“天赋使命”。
第二,战后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的存在。资本主义制度是美国人的政治选择,美国社会能有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是得益于这种制度。特别是在二战以后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危机,而且还显示出了一定程度的繁荣,因此当社会主义制度出现后,美国势必要与其为敌。战后苏联的强大和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涌现,使美国更加认为保卫西方文明非己莫属。因此,不遗余力地在全球扩张其文化价值观,以捍卫所谓的民主制度,试图从思想上打败共产主义。
第三,对现代传媒的垄断。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基本垄断了国际传播媒体。在世界最有影响的五家电视广播公司中,美国就占了三家:ABC、NBC和CBS,它还拥有世界最大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最大的专门用于政治文化宣传的电台——“美国之音”,以及各类针对不同地区的电台、电视台。美国垄断了全球卫星通讯和因特网,拥有世界上唯一的电影发行网,并收购了大批国外传媒机构。这些传媒巨子为巨额利润所驱使,在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向海外推销美国政治文化和大众文化产品。
第四,美国超强的政治、军事实力、繁荣的经济和先进的技术本身成为“美国民主进步”、“美国民主生活优越”的强大折射。美国已成为自由、民主、进步、繁荣的代名词,它不仅成为美国文化输出的强大内在动力,而且也是其他国家和民族效仿美国的巨大吸引力所在。
因此,正是美国这种不遗余力的文化扩张,才产生了美国文化今天这样的吸引力,文化扩张有力地配合着美国的政治扩张。当人们穿着美国的牛仔服,听着美国的摇滚乐,哼着美国歌曲,吃着麦当劳和肯德基,看着CNN,浏览着网上主要由美国提供的信息,逛着迪斯尼乐园,就不能保证不用美国人的方式去思考。人们模仿美国人的时尚、穿着、饮食习惯,接受美国的教育,效仿美国的经济模式,就不能避免不去效仿美国的民主制度。这一切都是在人们认为是无害的行为中发生的,是主动接受的。这就是美国文化扩张的力量,它使你认为美国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最终认为美国的霸权也是合理的。正如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所指,“当对美国的模仿遍及全世界时,它为美国行使间接的和似乎是经双方同意的霸权创造了一个更加适宜的环境”。(注:[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