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治理研究的主题及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
王志晨
(广东科技学院 体育教研室,广东 东莞 230380)
摘 要: 以1989~2017年C NKI数据库收录的268篇体育治理研究的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和文献分析法,借助CiteSpaceⅤ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我国体育治理研究的发文数量、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研究热点和前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全面把握我国体育治理研究的动态过程,为我国体育治理研究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发现:我国体育治理发文量正处于爆炸式增长时期;高产机构主要有安徽工程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和江西财经大学;核心领军人物是易剑东,且作者间合作网络密度低,合作程度有待提高;通过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分析,得出当前体育治理研究的热点和趋势集中在微观治理主体的运行机制和治理能力培养上。建议注重研究者之间的团队合作,激活研究共同体的活力;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形成理论与实践、理念与数据的共生;基于本土文化的研究,彰显中国体育治理的研究自觉。
关键词: 体育治理;科研机构;核心作者;知识图谱;治理能力
近10余年来,体育治理已成为体育研究中的热点主题,不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在实践应用上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整体把握体育治理研究,分析其发展成果及趋势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至于我们在体育治理研究中究竟关注了哪些领域?哪些学者和研究机构最热心体育治理研究?以及未来体育治理研究需要关注哪些新的话题?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待我们做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尝试运用知识图谱分析方法,使用CiteSpaceⅤ软件展开分析,以图像的方式具体展现机构、作者之间的合作网络,并分析已有研究所呈现的主题,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展开探讨。
1 数据来源
考虑到期刊收录的完整性和整体质量[1],本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收录的期刊为检索对象,收集研究数据。本文以“体育”和“治理”为关键词,检索条件为“题目”,时间不限,刊物不限,检索日期为2017年10月17日,共检索到276条记录,时间跨度为1989到2017年。通过对文献题录的预处理,删除“会议通知”以及“征稿启事”等无关数据,最终得到有效记录268条。这些成为本研究分析的原始数据。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版本5.1.R6S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分析所得数据。选择这一工具的原因是它能够以图谱的形式多元、分时、动态地呈现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及研究趋势[2]。考虑到CNKI数据本身的特性,本文将通过图谱可视化的方式重点分析文章发表数量的变化趋势、作者及其机构共现图谱,以及关键词共现关系。
治疗中利用体表光学监测系统对面部体表进行光学监测,每次取3次数据均数作为当次数据,与Vision RT影像对比后误差,均值接近于零,最大值为2 mm,最小值为0.6 mm。治疗结束行CBCT验证的位置误差,均值接近于0,最大值为2.1 mm,最小值为0.8 mm。
首先,将所得CNKI数据转化为适合软件分析的数据,并导入CiteSpace软件中。其次,将时区分割(time slice)以每1年为 1个阶段,主题词来源设定为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作者关键词(author keywords)、生成关键词(keywords plus),阈值设置为(2,2,20)、(4,3,20)和(3,2,20),选定搜索路径为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算法,机构和作者共现采用路径寻找者(pathfinder)算法。最后,依据不同的分析内容,如作者、机构、关键词,选定相应的网络节点,绘制我国体育治理研究的知识图谱。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研究文献时间分布
体育治理研究的年度论文发表数量变化趋势能够揭示出该领域历年以来的总体变化情况。从图1中,可以发现体育治理研究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9~2007年,这几年时间里,体育治理论文发表数量在1~3篇徘徊。第二个阶段是2007~2011年,体育治理论文突破两位数的大关,但在2011年重新回到只发表了5篇。而从2011年以后开始,到现在为止,是体育治理研究相关成果大爆发时期,且仍在持续中。与2011年相比,2016年,论文总数增长了12倍。这充分说明体育治理在当下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相关成果也快速增长。
“站起来。”艾瑞克说。如果他大吼,我可能就不会有种胃里的东西全都要翻腾出来的感觉;如果他大吼,我就知道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过如此。可他声音平缓,用词精炼。他拽着克里斯蒂娜的胳膊,用力把她拉起来站着,然后拖出门外。
图1 1989~2017年我国体育治理研究论文发表年度趋势
3.2 科研机构知识图谱分析
从图2标注得知,我国共有37所科研机构发表了体育治理相关论文,网络密度较低(density=0.018),表明虽然关注体育治理领域的机构总量不多,但分布比较广泛。综合表1和图2可知,安徽工程大学的年轮最大,在1989~2017年间发表论文31篇,排名第一;武汉体育学院的总发表量由图2中的3个节点相加而成,分别为: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和武汉体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总共发表文章28篇,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科研机构是江西财经大学,总共发文24篇。排名前10的机构中,体育类院校占5所,总共发表文章74篇,约占总文章数量的27.6%;师范类院校2所,总发表论文17篇,约占文章总数的6.3%;其他类高校3所,总发表论文61篇,约占论文总数的22.8%。这说明虽然排名前三的机构中,只有一所是体育类院校,但整体而言,在体育治理研究中,体育类高校的整体影响力最大。有意思的是,安徽工程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却能在论文发表中排进前三,这说明非体育类和非师范类院校也对体育治理这一领域保持高度关注,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同时,也说明师范类院校是体育治理研究中的重要力量。
通过对体育治理研究核心作者发文量的量化分析,及其合作关系的探索,能够发现本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和研究共同体的形成状况。将网络裁剪策略定为路径算法(pathfinder),分析核心作者的共现网络。其中,节点越大,表明作者发文量越大,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学者间的合作关系。图3表明:共有306名学者参与全部268篇有效论文的撰写;网络的密度(density)为0.005,合作网络密度低,表明体育治理研究中,研究者之间的合作较为松散,没有形成研究共同体。这一发现在图谱中也被证实。易剑东和张琴之间两个大的年轮非常显著,且有很大一部分重合,这说明二者存在紧密合作关系,且论文发表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学者。具体来看,排名第一的是易剑东,频次为68;第二是张琴,频次为60;第三名是沈克印,频次为10。频次为4~8的学者共有44人。
图2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科研机构,节点越大,表示发表的论文数量越多,节点内部的年轮表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量累积,年轮的渐变颜色表示不同年份。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两个机构之间存在合作关系,连线越粗,则机构之间合作越紧密[3]。
通过分析科研机构的发文数量及其合作关系能够看出中国体育治理研究的核心力量及其影响力分布状况。使用CiteSpaceⅤ软件,设定网络节点为机构(institution),使用路径算法(pathfinder)裁剪网络,时间切片设为1年,得到我国体育治理研究的机构分布及合作图谱(图2)。同时,使用Clusters-Cluster Explorer命令,对机构共现网络做进一步分析,得到论文发表数量排名前10的科研机构名单(表1)。
总体而言,治理理论进入体育研究者的视野以来,我们对体育治理理论的理论基础、结构、主体、评价等多个方面都做了广泛的介绍,这对深化体育治理理论研究和应用这一理论解决中国体育管理体制中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基础。然而,体育治理深层运行机制研究的缺乏,以及体育活动类型的多样性和影响的深远,依然要求我们继续对体育治理理论研究抱有理论自觉。
首先,将治理理论作为分析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现存问题的视角。研究者认为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突破口是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推进体育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15]。更有研究者将体育治理的体系建设和体育治理现代化建设作为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6]。其次,将治理理论作为解决实践问题的制度措施。例如,在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政府一元主体治理状态下,难以满足学校现代化外部环境的价值实现和功能最大化,因此,需要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家长、社区、社团和媒体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联动治理主体关系,才能解决这一问题[17]。在职业体育领域,研究者强调要凸显职业体育的民生功能、均衡协调发展、塑造职业明星为制度设计,而实现这一制度设计的路径就是构建宏观监管模式,厘定职业体育治理的结构[18]。有研究者更以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为研究案例,在治理理论框架下,提出治理CBA失范问题的具体措施为:推进联赛的管办分离,打造利益共同体,等等[19]。社会体育方面的应用则更加广泛。例如,非盈利组织在参与体育公共服务过程时,面临专业人才流失、独立性不强,以及缺乏监管等诸多问题,其解决措施则是明确政府的供给边界和限度,争取获得政府支持[20]。也有研究者将治理理论作为提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形象,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措施[21]。最后,将治理理论作为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前进的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体育产业升级和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两个维度。研究者将体育治理看成是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体育产业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由此,倡导建立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22]。此外,体育治理对明确体育公共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改革路径方面也有重大意义[23]。
另外,机构共现图谱还提供突现(burst)分析,以描述某一研究机构在体育治理研究中,在短时间内论文发表数量有很大波动,突现值越高,表明机构论文发表增长速度越大[4]。江西财经大学的突现值最大,为10.2,时间跨度为1989~2012年;其次为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突现值为8.4,时间跨度为1989~2007年。这表明,这两所高校是国内最早开展体育治理研究的机构,且关注时间较长,其中江西财经大学的研究持续性更明显。另外,石家庄经济学院和河北体育学院的突现值为4.0,时间跨度同样为1997~2009。这表明这两所学校在这一段时间中开展了密切合作,且发表较为丰富的相关成果。
图2 1989~2017年我国体育治理研究机构共现网络
表1 1989~2017年我国体育治理研究论文发表排名前10位科研机构
3.3 核心作者知识图谱分析
第五,进一步规范水利基建财务管理。要深入探索水利基建财务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筹集、拨付、使用和管理好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要进一步加强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合理界定核算主体在水利基建资金管理中的责任分工。要按照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做到建设目标、重点任务、资金安排和项目进度相协调,严防挪用、套取、骗取项目资金。要继续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对小型项目要积极探索和完善报账制、先建后补等资金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要建立健全基建项目法人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监管,及时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办理资产移交手续。
突现分析发现,3名学者存在突现现象。易剑东突现值最大,为23.2,时间跨度为1989~2007年;张琴居中,突现值为22.3,时间跨度也是1989~2007年;孙班军最后,突现值为4.8,时间跨度为2008~2009年。这说明,在2009年以前,这3位学者已经开始广泛关注体育治理这一研究领域,并发表大量相关成果。
合作网络分析发现,在体育治理研究中只存在极少数的密切合作关系网络。例如,以易剑东为核心,张琴、董红刚等学者参与的合作网络。
自2012年中国知网期刊单库检索中出现第一篇主题词为“翻转课堂”的文献,至笔者2016—2017年间进行的案例研究,我国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应用至少已有5年,但是依旧在相似的环节中出现问题,阻碍其进一步“本土化”,真正为我国教育实践所用。究其原因,首先是翻转课堂作为“舶来品”与我国教育现状不相适应,其次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导致相关问题迟迟不能解决。
本文以总债务结构、短期债务结构和长期债务结构三个大类为一级指标建立债务结构指标评估体系,根据各类指标的定义及特征,下设7个二级指标进行第二维度展开分析。本文所选指标全部为比率这类相对值。具体评估体系见表1。
图3 1989~2017年我国体育治理研究核心作者共现网络
3.4 体育治理研究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分析
领域一:体育治理基本理论研究。这一子领域包括多中心治理、治理主体、治理理论、体育善治、法律治理和组织形态6个方面。在多中心治理方面,围绕“管办评”分离,以及在政府管控和市场调节失灵的背景下,如何充分调动政府、市场、公共组织以及个人等多方治理主体的潜力共同为体育事业发展展开。例如,有研究者重点讨论了适应当前我国国情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并存,共同参与治理是主旋律,政府也应该积极主动构建多中心治理模式[5]。也有研究者借鉴公共管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对体育多中心治理结果提出优化建议[6]。治理主体方面,围绕市场、政府、个人等不同治理主体在治理结构中的角色、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展开。有研究者在分析国外治理主体演变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体育治理主体面临的困境,提出改善我国体育治理主体关系的建议[7]。也有研究者以某一具体主体为对象分析其角色。例如,研究者以农村的“抢花炮”活动为对象,分析农村体育活动中,其治理主体的角色变迁,认为宗族在农村体育治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积极作用[8]。而在城市社区当中,以政府和居委会为主体的治理主体则存在“规制”、“代言”等等治理角色缺失的现象,如此则需要建立“社区体育指导工作站”,以完善社区体育治理主体结构[9]。在治理理论方面,早期研究主要是将治理理论作为反思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问题及提出解决途径的视角,当前,则主要是将治理理论用于具体的治理活动中。例如,研究者认为从治理理论的视角来看,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存在市场失灵、脱节的问题,需要建立多元治理体制,发挥多种组织的合力[10]。研究者也提出将治理理论用于休闲体育治理当中,强调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性的同时,赋予社会组织和个人更大的自主性和参与度[11]。在体育善治方面,围绕体育治理的价值导向、评价标准展开。有研究者提出,善治是体育治理的目标和本质,也是评价体育治理的核心[12]。在法律治理方面,围绕不同体育组织因其组织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保护和制约规定。但从已有研究来看,这一子领域属于体育治理的边缘,相应的研究成果也极其有限。通过检索,在体育治理方面,只有两篇相关文献。其中一篇探索我国体育社团的法律治理[13];另一篇讨论如何构建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法律治理理念[14]。在组织形态方面,围绕体育治理结构而展开,探讨治理结构中,不同治理主体的相互关系。因此,组织形态可以归入到治理主体子领域。
运用CiteSpaceⅤ软件,网络节点选择关键词(keywords),使用路径算法 (pathfinder)进行分析,共生成610个节点,1 343条连线的体育治理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图4)。图谱中的节点代表关键词,年轮越大,表示关键词呈现的频次越多,渐变的颜色表示关键词呈现的不同年份,连线粗细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度。通过聚类算法,将全部节点聚类到18个子领域中,这18个领域构成当前我们对体育治理的全部认识(图5)。按照网络规模从大到小,它们分别是:公共体育服务、职业体育、多中心治理、娱乐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育俱乐部、学校体育、体育产业、治理主体、治理理论、社会体育、体育改革、社会体育组织、体育善治、法律治理、组织形态和非盈利体育组织。
结合所呈现的子领域网络,研读相关文献,我国体育治理研究呈现两大相互交错的热点领域:一是关于体育治理基本理论的研究;二是体育治理理论在不同类型体育事业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是文章核心主题及主要关切的体现,通过分析高频关键词,我们能够获得学界关于某一领域关注重点的认识,也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利用关键词的突现,我们发现在不同时期内,某一特定子领域的活跃程度,从而追踪该领域的学术发展轨迹,预测未来研究重点。
合作关系方面,有12所机构存在合作关系(E=12),并主要呈现为四大合作网络。最大的合作网络存在于安徽工程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之间,其合作强度指数为1,类似的还有河北体育学院和石家庄经济学院,合作强度值也为1;居中的合作网络发生在上海体育学院、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之间,合作强度幅度为从0.37到0.82;第三大合作网络发生在天津体育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这3所学校之间,其中,天津体育学院和山西师范大学的合作强度值为0.5,山西师范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的合作强度指数值为0.58。剩余的合作网络主要是两两之间的偶尔合作,合作强度较低。
领域二:治理理论的具体应用。这一子领域包括公共体育服务、职业体育、娱乐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育俱乐部、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社会体育、体育改革、社会体育组织、和非盈利体育组织,这11个关键词领域。通过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在应用治理理论时,存在对其不同的认识。
酸、甜、苦、咸、鲜—人生五味,你一定听过。但是依据鲜味发展历史与文化斥巨资打造的全方位介绍鲜味的“博物馆”你了解过吗?2010年,与鲜味结缘的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于上海嘉定区打造了独具特色的“鲜味博物馆”,在数年莘莘历程后,太太乐于2018年再次对场馆进行改建与新增。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见到科技感十足的“水幕投影”、“3D立体影像”、“全景数字沙盘”,更能体验到展示古今中外鲜味文化的“仿真模拟洞穴”、“清明上河图式历史长卷”以及独具特色的“鲜字文化互动”。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新兴科技的结合带来的不仅是特色,更多是旅游人气。
总之,我国体育治理研究中,治理理论已经与现实的体育组织、体育活动相遇,已经被用于解决一系列棘手的问题。然而,从已有的发展途径和建议来看,还主要是集中在理念的倡导上,至于如何将治理理论化为现实的行动,还需进一步系统调查和研究;对于治理理论的实践影响究竟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价分析。
通过对关键词共现网络中节点的突现值的分析,得到9个发生了突现的关键词(表2)。这些突现概念成为我们判断体育治理研究热点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依据。突现值越大,表示这个领域论文发表数量增长越快,也说明这个领域在突现时间里越活跃。结合突现值和时间跨度来看,两条基本发展趋势显现出来。一是体育治理研究从早期的注重概念探讨、理论介绍,如在2007年以前,关于体育管理面临的困境、体育治理与善治等理念性的文章快速增长,发展为治理理论的实践运用,如侧重分析如何在公共体育服务中建立治理体系和培育不同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二是在实践领域中,将治理重点从体育产业的宏观分析,转换到社会体育组织,如俱乐部,和职业体育上。因此,未来研究重点应该是更多的着眼从微观层面分析,在社会体育、职业体育等领域中,如何促进治理能力的提升和不同治理主体之间,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上。
商务英语产生于早期各国间商务活动,特别是港口贸易,贸易双方则对英语不求甚解,只能为了交易能够达成而快速地进行。(戴年,2010)各国商人处理事务的思维方式以及语言习惯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商务英语中的无灵主语使用频率远远大于汉语。因此,翻译英语无灵主语时,译者应仔细考虑中文的表达习惯,把握英汉之间的差异,基于语篇的理解和语感,恰当转换主语成分。商务英语无灵主语的翻译既要遵循英语无灵主语语言规律,还要考虑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翻译教程(笔译)》中无灵主语的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总结商务英语无灵主语汉译英的翻译技巧。
表2 1989~2017年体育治理研究关键词突现
图4 1989~2017年我国体育治理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
图5 1989~2017年我国体育治理研究的子领域网络
4 结论与建议
借助知识可视化软件,制作知识图谱,并结合文献分析法,系统回顾我国体育治理研究的成果,不仅仅在于要客观呈现已有的体育治理研究的图景,更在于反思现有研究不足,为体育治理理论的深化和实践的拓展提供基础。基于前述分析,本研究认为未来体育治理研究可以按照如下3个路向展开。
注重研究者之间的团队合作,激活研究共同体的活力。通过作者及研究机构共现网络分析,我们发现虽然体育治理研究的学者群体、机构基础庞大,但机构之间、研究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大多数研究者呈现“散兵游勇”的状态,像图谱中所展示的,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一个个散落的点。如此,难以形成领域研究上的延续,影响力也难以扩散。因此,未来要探索体育治理研究者之间团队合作,构建研究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形成理论与实践、理念与数据的共生。概念演绎、逻辑推导是理论发展的重要方法,然而,当理念成为广泛接受的共识,实践问题呈现出来之后,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它可以验证已有的体育治理的一些核心理论假设是否具备实践指导力;另一方面,来自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也可以促进理论的进一步提升,毕竟,实践是鲜活的,与我们的思辨和逻辑推导相比,它更具有理论创新的可能性。
基于本土文化的研究,彰显中国体育治理的研究自觉。体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源自中国本土文化和实践土壤的现实需求,然而,已有研究惯用的是源自西方的概念,习惯了用西方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问题,忽视中国本土文化、政治体制的特殊性。因此,未来研究应着重基于中国本土文化,发展中国的体育治理理论。
参考文献:
[1] 蒋鸿标.三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质量述评[J].现代情报,2015,35(9):85-88.
[2] 陈超美.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陈 悦,侯剑华,梁永霞,译.情报学报,2009(03):401-421.
[3] 刘则渊,陈 悦,侯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8.
[4] 陈超美.CiteSpace 中的 BurstDetectio[EB/OL].[2017-10-02].http://blog.sciencent.cn/home.php?Mod=496649&do=blog&id=566289.
[5] 洪 彬.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协同、并存的多中心治理模式[J].山东体育科技,2017,39(1):6-11.
[6] 布 特,高宇飞,白晓蓉,等.公共体育“多中心治理”结构优化发展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6,32(1):18-23.
[7] 董红刚,易剑东.体育治理主体:域外经验与中国镜鉴[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4):1-8.
[8] 邢文涛,郑国华,祖庆芳.从宗族到能人:农村体育治理主体的嬗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0):19-23+76.
[9] 陈金鳌,张 林,徐勤儿,等.城市社区体育治理主体角色的缺失与回归[J].体育文化导刊,2015(12):16-20.
[10]刘东锋.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2):20-23.
[11]谢 娟.治理理论视域下区域休闲体育管理的实证考察[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149-150.
[12] 董红刚,易剑东.体育治理评价:英美比较与中国关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2):25-31.
[13]张彩红.论我国体育社团的法律治理[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3):23-25.
[14]邓雪震,韩新君.中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法律治理及其核心理念建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6):657-661.
[15]何 强,冉 婷.关于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几个基本问题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2):113-118.
[16]杨 桦.深化体育改革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1-7.
[17]田 标,唐永干.论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6):749-754.
[18]柳鸣毅,丁 煌.我国职业体育制度设计与跨域治理路径展望[J].中国软科学,2016(04):13-21.
[19]肖留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失范现象与治理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5):111-115.
[20]刘 玉.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中体育非营利组织参与困境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9):16-22.
[21]冯其明.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中政府角色的定位及转换[J].湖北体育科技,2018(02):118-120.
[22]孙班军,赵 晨.基于组织结构层面的体育产业治理机制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1):17-21+31.
[23]裘 鹏,付 甲.善治理论视角下国家体育公共服务的“多元治理”模式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2):24-26.
Theme and Trend of Sports Governance Research in China:Analysis Based on Know ledge Map
WANG Zhiche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Dongguan Guangdong,230380)
Abstract: Taking 268 papers on sports governance research collected in CNKI database from 1989 to 2017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bibliometrics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drawing knowledge map with CiteSpace V software,visualizing the number of papers, research institutions,core authors,research hotspots and frontiers of sports governance research in China. The analysis aims at comprehensively grasping the dynamic process of sports governance research in China and providing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sports governance research in China.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number of sports governance articles in China is in an explosive growth period,high-yield institutions mainly include Anhu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Wuhan Institute of Sports and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the core leader is Yi Jiandong,the cooperation network density between authors is low,and the degree of cooper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Through the co-occurrence network analysis of keywords,it can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current research hotspots and trends of sports governance focus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micro-governance subject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governance abil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eam cooperation among researchers to activate the vitality of the research community,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data to form the symbiosi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deas and data,and research based on local culture to highlight the research consciousness of sports governance in China.
Keywords: sports governance;research institution;core author;knowledge mapping;governanc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983X(2019)09-0785-05
收稿日期: 2019-04-08
作者简介: 王志晨(1988~),男,河南焦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武术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