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研究论文_马阳阳

路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研究论文_马阳阳

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带动钻孔灌注桩在桥梁结构里,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桥梁及其他领域。钻孔灌注桩技术作为路桥施工的主要技术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为了保证交通发展的顺利和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钻孔灌注桩技术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通过阐述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特点、要点、在路桥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1钻孔灌注桩常见的技术问题

1.1钢筋笼上浮问题

钻孔灌注技术中的常见问题是钢筋笼上浮问题,混凝土注入的问题和导管不正的问题是引起钢筋笼上浮的主要原因。在钻孔完成,将钢筋笼放入成孔中,然后用混凝土进行灌注,从而达到稳固钢筋笼的目的,但是在混凝土灌注前要对钢筋笼的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因为钢筋笼的偏移而导致结构不固定的情况,一旦钢筋笼出现不固定的情况,在灌注混凝土的时候钢筋笼就会因为底部混凝土的浮力出现上浮现象;导管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清理钻孔,另一方面是进行地下泥浆的灌注,导管不正在提升的过程中就会导致法兰盘钩挂在钢筋笼上,从而导致钢筋笼随导管的提升而呈现上浮情况。

1.2断桩问题

断桩指成桩后经探测,桩身部分没有混凝土,出现泥夹层,或截面断裂的情况,是最严重的成桩缺陷之一,直接决定结构基础的承载力。造成断桩的原因有: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混凝土和易性差、运输距离过长;计算导管埋深时不当;导管接头处渗漏,泥浆进入渗进管内,掺进混凝土里;混凝土供应不足,无法连续浇筑等原因,从而导致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程的质量受到极大降低。

1.3桩身混凝土质量差问题

桩身混凝土质量差是指桩身呈现蜂窝、空洞、夹泥层或级配不均的状况。浇注筑混凝土或上部放钢筋笼时,孔壁土坍落在混凝土中,导致桩身夹泥。混凝土坍落度把握不到位,下料高度过大,使得混凝土离析,出现桩身级配和强度不均匀。

2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特点

2.1钻孔灌注桩抗震效果好

由于钻孔灌注桩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钻孔灌注桩结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遇到地震灾害时能够有较强的抗震效果。

2.2钻孔灌注桩较强的承载力

钻孔灌注桩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在构造的时候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增大灌注桩的直径,其次灌注桩的制作采用钢筋笼具有稳定性,从而能够承载较强的负荷。

2.3钻孔灌注桩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够在工业建筑、桥梁道路等各方面都能够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是能够有效的运用于这些工程的施工,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2.4工程质量的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需在泥水中用混凝土进行灌注,灌注的质量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具有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控制的难度。

3钻孔灌注桩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3.1做好施工准备与桩基定位

①对于施工准备来讲。施工单位应对工程特点与具体需求做出全面考虑,选择更适合的施工机械设备,做好全面检验,保障其在施工中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要求,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对所用施工材料做好质量检测把关,并认真、全面落实好各项技术交底制度与工作。②对于桩基定位来讲。在施工设计图纸标准要求指导下,施工人员应高效、有序的开展桩基定位工作,通过全站仪、水准仪来确定标准的钻孔中心位置、实际标高,并设置高木桩来进行标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钻孔与钢笼制作下方

首先,对于钻孔来讲。其施工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对钻孔进度做出有效控制,防治由于速度过快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钻进覆盖层过程中,还应恰当的实施相应减压措施,在逐渐进行钻进的同时,还要对泥浆变化情况做出精准测试,并在参考其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钻孔内部的泥浆浓度做出恰当调整。同时,相关施工人员还应时刻观察施工地层,对相应渣样做出详细记录与分析,以此来对钻进速度,以及投入泥浆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另外,在实际钻孔中,若地质剖面图、实际地质情况出现偏差情况,其人员应向相关管理部门及时上报,以确保能够得到科学、及时的处理,若地层内出现流砂、粉砂土,其人员在严格控制钻进速度的同时,还应适当增强泥浆密度、稠度,并在成孔后做好清洁处理工作,避免其内部存在各类杂物。

3.3灌注混凝土

在正式开展混凝土灌注施工工序之前,其相关施工人员:①应结合工程特点对混凝土进行合理配置,有效避免在具体灌注中出现离析现象。同时,对于相应的配合比还要做好复核工作,对其中的砂石、含水量做出严格校验,校核、保存原始配合比原料及其相关资料;②在其灌注数量指导下,应分批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确保桩基配合比的科学、恰当。同时,在施工后期,其人员可以将漏斗位置适当的抬高,逐步增强上部混凝土的密度,将其落差合理的扩大;③应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灌注速度,以及初凝的时间,进而在保障其全面适应路桥工程施工要求的同时,促进其混凝土关注质量的逐步提升。

4解决钻孔灌注桩技术问题的方法

4.1预防钢筋笼上浮

防止钢筋笼上浮首先要处理的问题就是混凝土的灌注和导管的位置。首先要精确的测量钻孔的深度,从而计算混凝土的灌注量,避免因为混凝土过快而产生较大浮力促使钢筋笼上浮,或者因为混凝土过少而影响钢筋笼的稳固性;其次当钢筋笼被埋入混凝土中一定深度,再提拔导管,减少导管埋入深度,确定导管下端有一定距离后再按正常速度浇筑,以避免钢筋笼上浮。第三要保证钢筋笼的位置,并将其固定在孔位护筒上,避免出现偏移的情况。导管的位置要与中心孔的位置呈现一致状态,在保证导管位置正确的前提下在进行导管的提升,从而避免法兰盘对钢筋笼的钩挂。

4.2避免断桩措施

混凝土配合比要严格根据相关水下混凝土的规范配备,并随时测试坍落度,避免导管堵塞;禁止没有测算就盲目提拔导管,避免导管脱离混凝土面;浇筑混凝土前先进行检漏和耐压试验;浇筑混凝土前应确定混凝土搅拌机运转正常,如果有需要可以配置一台备用搅拌机应急,预防混凝土浇注中断时间过长,造成混凝土的凝结已过了初凝,并失去可塑性。

4.3解决卡管问题

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的搅拌均匀,材料中的各成分能够有效结合,避免出现离析的混凝土堵塞导管;其次在施工前要对机械设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且应该对混凝土灌注的速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因为速度过慢出现大量凝结堵塞情况,或者因为速度过快出现溢出情况,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导管出现了卡管现象,要停止混凝土的灌注,当导管堵塞且混凝土还未初凝时,可吊起导管,并吊起一节钢轨或其他重物于导管内冲击,冲散堵管的混凝土;或及时提出导管,用高压水冲尽堵管混凝土,重新放入导管浇筑混凝土。如果卡管情况严重,不能有效的疏通,需要将其铲除更换,保证混凝土灌注的顺利。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工程中的应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由于灌注桩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对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起高。虽然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因素众多,然而只要施工及监管人员齐抓共管,增强质量意识,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严加把关,就能确保桩基的施工质量,彻底发挥钻孔灌注桩的潜在优势。

参考文献:

[1]展雷鸣.钻孔灌注桩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运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6,(11):199+206.

[2]张庆军.路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分析[J].门窗,2016,(05):131-132.

[3]李万军.路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1):264-265.

[4]熊小平,张友新.探究路桥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J].信息化建设,2016,(01):149.

论文作者:马阳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路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研究论文_马阳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