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科 湖南 410006
【摘 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心内科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治疗的依从性和控制血压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心内科高血压患者共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服用药物依从性及控制血压的效果。结果:观察组CPAT佳的人数为62例(47.69%),高于对照组的CPAT佳的人数(40例)(P<0.05),观察组控制血压有效率为111例(85.38%)高于对照组(62.31%),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心内科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高血压;降压药;依从性
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到2亿,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达到40%~50%[1]。该病患者需进行长期服药和规范治疗,才能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依从性是保证治疗疗效的根本[2]。延续性护理是通过临床护理干预,包括由住院时制定的出院计划,患者在出院回归家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随访和临床指导,从而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3]。为了观察护理措施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疗效的作用,本次研究采用延续性护理在心内科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心内科高血压患者共2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纳入标准:(1)高血压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1999年颁布的诊断标准[4];(2)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在6个月以下者;(3)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患者;(2)合并严重肾、肺等脏器疾病;(3)临床资料不完善患者。对照组男74例、女56例,平均年龄为(61.52±9.18)岁;观察组男76例、女54例,平均年龄为(60.94±8.7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包括制定相关的健康手册并对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疾病原理和治疗效果;在患者出院后嘱咐患者进行定期复诊。观察组在出院时建立个人档案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出入院时间及联系方式等。发放制定的高血压健康手册,其中内容包括高血压饮食、服药时间及药物介绍、运动方式等。并针对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随访内容主要包括:(1)血压监控:在患者出院后每隔两周或四周进行家庭随访或电话随访,观察患者的血压监控效果,并结合主治医师的医嘱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的原理及定期服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用药指导:加强患者及家属对服药科学性的认识,通过健康手册介绍服药的时间和方法及规律,明白药物服用后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从而培养患者定期服药的习惯,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3)常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并保持足够的睡眠及良好的作息规律,时刻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嘱咐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交流,如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则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方法为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鼓励患者与外人交流,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嘱咐患者定期进行身体锻炼,以身体耐受为宜,注重锻炼的方法及时间,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感受、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运动量的调整。
1.3观察指标(1)采用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antihypertesive,CPAT)[5]进行患者依从性评估,包括4个问题:“是否经常忘记服药、不注意服药、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停止服药、自觉症状恶化时是否停止服药?”,是为0分、否为1分。CPAT佳为4分,否则则为CPAT不佳。(2)血压控制情况根据相关文献[6]进行判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则是未达到以上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n(%)]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依从性情况观察组CPAT佳的人数为62例(47.69%),高于对照组的CPAT佳的人数(40例),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3.1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中的应用 高血压是常见心血管疾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影响患者服用药物治疗的因素为治疗的依从性。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相关知识缺乏、记忆力减退、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是影响患者服药的阻碍原因[7]。因此选用合适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特别是院外护理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改善疗效具有重要作用。延续性护理是新型的护理模式,是在住院护理的基础上延续至家庭及社区的护理模式,对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需求有明显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3.2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本次研究在心内科服用降压药物中采用个体化的延续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在实行过程中包括制定相关的健康手册,指导患者定期服药,并加强健康宣教,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达到良好的控制血压的效果。在经过延续性护理观察后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且控制血压的有效率较对照组好(P<0.05),从而表明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护理模式在院外指导患者服药等,使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达到治疗的目的,该项结果与相关研究[8]结果一致,证明了延续性护理在心内科服用降压药物患者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采用延续性护理在心内科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中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和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2] 胡杨,罗彦弟,杨迟达.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与疗效[J].吉林医学,2014,35(16):3647-3648.
[3] 李英华,王秀英,刘宇,等.中文版延续护理测评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9):919-922.
[4] 薛源,胡荣,芦燕玲,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态血压变化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4,(35):4253-4255.
[5]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1-262.
[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7] Park YH,Kim H,Jang SN,et al.Predictors of adherence to medication in older Korea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Eur J Cardiovasc Nurs,2013,12(1):17-24.
[8] 汪敏,刘茜,官莉,等.延续性护理对降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2):3115-3116.
论文作者:封慧娴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延续性论文; 血压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物论文; 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