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源紧张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建设智能电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电力工程技术凭借本身实用性强、经济性高的特点,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要通过电力工程技术,提高智能电网的建设水平。本文介绍了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工程技术的应用方式和具体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
1引言
自迈入21世纪以来,生产、生活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也使得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的增长。在这样的发展现状下,电力单位进行电网建设工作时,也应进行相应的改变,现今最重要的就是要将智能电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应最大化的利用各种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并很好的体现节能环保的理念,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更好的为人们服务,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2智能电网的简单介绍
智能电网技术是将信息技术、智能计算技术、自动化技术、电网技术融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是高科技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按照使用组网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广域智能电网和局域智能电网。广域智能电网是指将电力通信网络与民用互联网相结合,而局域智能电网是指专门为电力通信组建各种局域网络,并用网线把它们相互连接起来。智能电网具有自动化高、有自我诊断修复功能、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等特点。在整个电网的发电、输送电力、变电过程中都能表现出高度的智能性,通过智能电网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电网系统发展也会得到质的飞跃。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意义
为实现电力系统的全面发展,降低发电过程中的燃料费用,可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电网的电力输送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用电服务的同时,有效提升电网终端用电率,减少电量消费,促进电网供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升电能质量。智能电网可提升能源转换率,达到节能环保要求,减少碳排放。智能电网的发展为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增加了就业,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能源供给安全,提升了能源转换效率,并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电力工程技术会直接影响国内电网建设水平,要实现我国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必须加快新技术的研究步伐,完善智能电网建设。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需将国内市场及国际市场资源进行整合,规避其中的不利因素,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在电网建设中,专业人才必不可少,因此要加大教育投入,为智能电网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并积极吸纳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4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方式
电力工程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贯穿电网运行始终。对于电源部分,运用该技术可促使不间断电源与智能电力系统相连接,不仅包括常见的直流电源,也包括交流电源。执行变电操作时,交替使用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可实现对高频开关电源的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应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为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做出贡献,属于电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研究项目。
4.1能源转换技术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能源转换技术能够实现最低的碳排放量,从中获取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利用新能源实现低消耗与低污染,在电能转换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电力工程技术进行优化处理,通过电网并网技术,实现能量之间的转换。这样就可以将小范围内的电网合并在一起,进而扩大供电的范围,所以,首要目标就是加大研发力度,基于能源转换的核心技术,让智能电网的发展向着这方面发展,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数据背景下,要充分利用能源互联网,通过“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的方式,从电源、储能装置、监控和保护中,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友好接入,降低经济成本。也能提高对电力系统元件的控制水平,解决一些严重的故障性问题,构建相应的支持系统,增加对系统的控制和调度规模,按照电网运行的参数,优化资源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质量优化技术
应用质量优化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电能的质量,并为构建电能质量等级与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在应用质量优化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用电与供电这两个接口的经济性,同时还要对用电与供电的质量进一步的优化。此外,还要加强市场用电需求的分析,为平衡用电与供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在平衡电气化铁道与直流有源滤波器中,也可以应用质量优化计算。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应用质量优化计算,不仅可以锦衣提高供电电能的效率与质量,还可以有效降低供电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在日趋紧张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5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5.1在电力能源转换中的应用
现今,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十分迅猛,但依然存在能源紧张的问题,因此,今后的电力工程建设中,应该将低碳能源作为主要的能源,这便要求对能源系统开展完全转化,这样才能够确保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保证电能的远距离输送。将能源作为切入点,可以将智能电网的能源分成两类,即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也就是说,进行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时,一定要善于使用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并将再生能源作为主要的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5.2智能发电过程中的应用
输电的首要条件是需要发电,只有保证发电的有效性,才可以在后续将电力源源不断的供应到城市中。在发电的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并没有被直接应用至智能电网建设中,而是通过应用至各种电子设备中,实现发电智能化,有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且加强对电力资源消耗的控制与管理,从而为智能电网建设奠定有力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就必须要将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其中,例如半导体元件,这种元件可用来产生、控制、接收、变换、放大信号和进行能量转换,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智能发电的有效性,而发电质量与发电容量也可以得到明显提升,这就使得发电厂可以随时保证电力充足,为智能电网输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
5.3在电源上的具体应用
智能电网的发展是以电力工程技术的进步为前提的,电力工程技术主要有直流和交流两种技术形式,交流形式又包括变频和恒频两种类型。进行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时,除了可以在运行期间使用变频形式,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况采用恒频的形式,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并为下一步的智能电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5.4在用电环节的应用
用电是智能电网运行的终端,若在确定用电量中只参考电表,并不符合人们对电能服务的需求。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意义是为用户提供更精确与高效的计量服务,在提高电计量稳定性的同时,也确保可以随时进行用户用电情况查询。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形式,在此背景下,电力企业要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必须基于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同时还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广泛应用电力工程技术,促进其智能电网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永颉,吴凯,张甦涛.试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J].电子制作,2013,(19):69+67.
[2]闫珺.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低碳世界,2014,(17):60-61.
[3]冯希明.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正确应用电力工程技术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9):117-119.
论文作者:全红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能源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