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论文_刘吉佩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论文_刘吉佩

嘉禾集团

摘要:近年来,由于建筑项目数量及规模逐年递增,使得其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进一步加大。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节能的价值体现,简要概括了节能环保理念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提高建筑节能效率的具体措施,旨在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项目;节能环保;具体措施;

当下,能源过度开采及环境污染问题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难题。因此,我国应当加大能源开采及利用管控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从根本上改善能源过度消耗问题。

1融合节能设计理念的价值体现

建筑节能在建筑施工领域中的优势体现在,施工技术人员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优化整合生态资源,为人们提供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1.1为人们营造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建筑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是印证文明的标志。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务必要遵循自然规律和法则。因为当下的自然环境已遭受到不可逆的损害,要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就需最大限度地维护环境的平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想提高居住舒适度体验,还要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在建筑设计环节,不仅要考量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变化和自然环境,还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确保达到各项标准要求。除此之外,生活污水净化和垃圾无污染处理也是重点工作内容,该方面的工作可使居住环境更加干净整洁。

1.2提高资源利用率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作为民生保障事业,尽管我国一直致力生态保护及资源优化整合问题,但建筑行业的高能耗低效率问题仍未得到本质的改善。尤其是在使用建筑材料方面,大多数不法建筑商严重干扰了建筑市场秩序,造成市场行为混乱,法律制度形同虚设。再加上利欲熏心的商户与建材供应商暗箱操作,欺诈客户,打着节能环保旗帜大肆应用劣质建材。针对此,在建筑节能设计领域,要尽可能的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综合考量水电气等因素,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利用价值。

2建筑节能措施的具体应用途径

2.1优化空间组织

对于建筑设计工作来说,建筑基础结构、外观设计是最基本的内容,在此过程中,要高效合理的利用节能设计手段,降低建筑内外部热量传导转换效率。如果维持建筑内外部环境衡定,建筑体形系数将成为直接影响建筑能耗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建筑的体形系数与热量传导效率呈正比例关系,换言之,体形系数越大,建筑散热量就越大,能源消耗也随之加大。针对此,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建筑的体形系数,使其与建筑结构平面布局和造型设计协调统一。另外开展建筑空间结构设计的宗旨在于,拓展并完善建筑的基础功能。当下,可以充分借助相关技术手段作为辅助措施,进行平面操控,进而强化建筑的内部环境质量,为后续节能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奠定基础。

2.2提高墙体门窗节能效应

国内绝大多数建筑物的前提都是由实心砖砌筑而成,而实心砖的加工制造需要浪费大量的资源,并且其保温性能较差,相比之下,空心砖的加工制造过程不需要消耗过量的资源,且环保性优越,节能效应更突出,再者,其内部结构的特异性,能够容纳空气,起到显著的保温隔热作用。因此现代建筑中多用空心砖代替实心砖。

基于地理位置、水文条件等存在较大差异,空调设备并不适用于所有区域,并且空调的高频率应用,也与节能减排理念相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技术研究人员的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积累,发现浅色外墙体能够起到显著的保温隔热作用,强化舒适度体验。要想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效果良好,必须要优化门窗设计。首先,依照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选择恰当的门窗朝向,尤其是对于建筑面积较大的建筑物来说,门窗朝向至关重要。其次,不同物理属性的玻璃具有自身的特性,例如,双层空心玻璃的保温隔热效果要明显优越其它类型玻璃。故此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双层空心玻璃受到设计人员的一致好评。对于甘肃兰州、青海省等地区,由于其海拔位置特殊、纬度高,冬季温度相对较低。面对这样的气候条件,如果在建筑屋顶上部开设天窗,则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提高室内温度。

2.3强化屋面隔热保温效果

季风气候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其实际特征是,冬夏季温差较大,且纬度跨度大,太阳辐射效应强,部分地区屋面夏季温度最高可达到80摄氏度,而冬季屋面的热量流失速率快,不利于保温。基于此,在对屋面进行节能设计时,应遵循如下几方面原则:

其一,采取合适的保温材料,强化保温效果。在选材方面,要尽量选择吸水效率低、密度低的保温材料,降低屋面的总体荷载,并且避免在屋面设计排气孔;

其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能稳定的创新性节能环保材料,例如,用珍珠岩等作为屋面保温材料,具有成本低、污染小及温隔热效果良好的优势特征;

其三,结合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建设标准,选用蓄水屋面,或在屋面种植绿色植物。施工人员可在屋面种植多种环保植物,以此提高屋面保温隔热效应,并借助植物的呼吸作用,吸除空气杂质,提高空气质量。此外,蓄水屋面是指在屋面设计污水层,借助蒸发吸热等物理原理,可降低夏季屋面的温度。

2.4改进照明系统,节约电力资源

首先,选择节能型光源,一般来说,建筑的照明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因此,必须要加大节能设计力度,尽可能选择照明性能良好且节能的光源。其次,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提高光源的运用效率,选择合理的照明工具,且参考建筑物的实际用途选择恰当的照明工具,例如,在公共楼道内选择声控节能灯,降低能源消耗;最后,选择合理的照明方式,在确保建筑采光条件良好的前提下,减小能源消耗。

3强化节能效果的具体策略

3.1建立完善的设计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设计管理制度,是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当下,建筑设计管理制度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缺陷,这对整个建筑工作实现标准规范化造成了不利影响。由此可见,在新形势政策下,建筑设计工作要与时俱进,充分结合现代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行业政策条例,建立健全设计管理制度。管理者可试行人性化的奖惩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发挥创新创造思维,为建筑工程献策献力。另外,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进而严格约束各岗位人员的实际行为,并积极贯彻落实责任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划分,一旦发生事故,可以追究相关责任人。再者,完善相关法律条例,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参照规范条例开展工作,提高建筑节能设计的科学合理化和标准规范化。

3.2强化一线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如今大多数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人员的共性问题就是,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差,专业技能存在缺陷。再加上基层工作人员尚未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价值观念,没有及时准确的掌握政策动态,对各项建筑节能措施缺乏深度的理解,进而导致节能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和标准规范性,使得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下降。针对此,应当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节能培训和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强化其综合素质,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条例,合理应用节能措施,从而保证建筑设计符合现代化标准要求。

3.3提高节能设计方案专业水平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建筑节能设计的实际效果和最终质量。故而工作人员要充分掌握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内容,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标准,且加强对建筑节能措施的分析、理解和掌握,从而优化设计方案,充分发挥建筑节能措施的实际效应,最后制定科学高效的建筑节能设计方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节能环保理念高效合理的融合到建筑设计领域,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成本投入,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为人们营造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敏.分析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28)

[2]谢贝,于佳卉.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分析[J].智能城市.2017(04)

论文作者:刘吉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论文_刘吉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