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_转移支付论文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新经济论文,视角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欠发达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12)07-0095-06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和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的集中,是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扩大中的区域差距,不仅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是不合意的,即使是从效率角度看,也是不合意的。研究证明,区域差距的存在和扩大,既有地理第一性(first nature)的作用,如某些地区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在自然地理上不具有驱动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更有地理第二性(second nature)的作用,如各地区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程度的不同和市场获得(market access)的差异;[1]还有一些基础性制度方面的不同也是区域差距存在的重要因素。不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区域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不实施区域政策,对不发达地区进行政策支持,这种差距一般是不能自动缩小的,在多数情况下只会逐步扩大,甚至加速扩大。

实际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如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巴西、印度等都实施了支持不发达地区的区域政策,旨在缩小国内发达地区与不发达的地区间的收入差距,[2](P.156-189)欧共体为了缩小因欧洲一体化而扩大的国家间的收入差距,其区域政策的预算超过了总预算支出的1/3,目的在于改善欧洲不发达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3](P.85-105)中国是一个大经济体,为了正确处理好地区关系,对国内不发达地区,如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实施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20世纪90年代末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都把支持国内不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

长期以来,学术界的研究集中于为什么要实施区域政策,例如Jacobs(1969)、Henderson等(1995)。[4][5]也有大量研究集中于支持不发达地区的政策工具,对于这些政策产生的效应的研究,有一些经验性和理论性的研究,但理论研究缺乏一个良好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马丁(Philippe Martin,1999)构建的简单的新经济地理学框架,[3]讨论了支持不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区域创新政策及产业转移政策等可能产生的效应,并分析了这些讨论对于完善我国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的启示。

一、区域政策分析:一个简单的新经济地理学框架

支持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降低不同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例如对中国政府来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目的在于缩小这些地区和国内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差距。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预言是,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间的一个重要不同在于资本禀赋不同,不发达地区实际资本存量低于发达地区,根据资本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不发达地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高于发达地区,因此,真实资本将从发达地区流向不发达地区,这样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就会快于发达地区,结果,两个地区的收入会逐步均等化。[6](P.107-182)但是,这一预言的问题在于:第一,无论是国家层面上的还是国内区域层面上的实证分析一般不支持这一预言;第二,这一理论一般只考虑真实资本,而假定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除了资本禀赋的差异外,不存在其他方面的差异。实际情况是,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间的差距是多维的,如人力资本、制度基础、社会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结果即使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都服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但它们是两条不同的曲线,如图1所示。图1中,MP(D)是发达地区的资本边际生产力曲线,而MP(UD)是不发达地区的资本边际生产力曲线。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地区的资本存量都为,发达地区的资本边际生产力为,不发达地区资本边际生产力为,前者高于后者;如果两个地区的资本边际生产力,都为,对应的两个地区的资本存量分别为,显然如果考虑到两个地区决定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因素的差异,新古典的收敛预言就不再成立了。

图1 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资本边际生产力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上面的分析尚未考虑到影响两个地区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因素的具体影响机制,也没有考虑到两个地区在地理第一性、地理第二性方面的差异。最近20年发展起来的内生增长理论特别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新经济地理学”集中于集聚、核心—边缘结构、创新和收入差距问题,把内生增长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结合起来,建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型,不仅可以分析区域差距的形成,而且为分析区域政策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菲利普·马丁(Philippe Martin,1999)构造的模型,整合了内生增长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马丁利用两区域(北部和南部,假设北部是发达地区,南部是不发达地区)理论框架,提出了如下三个命题:[7](P.10-23)

(1)集聚程度越高,区域间的收入差距越大。生产的集中度越高,意味着报酬递增、更大的市场,等,因此把经济活动移动到这一区域比留在或移向不发达地区更加有利可图。因为新建立的经济活动,越是发达的地区,市场越大,因而区域间的差距将增加,即

A=A(R),A'(R)>0(1)

A是集聚指数(例如可用国内发达地区的企业数与国家企业总数的比率表示),R是收入差距指数(例如区域收入比率,或者是发达地区收入与总收入的比率)。A'(R)是函数A的一阶偏导数。

(2)集聚程度越高,创新的增长率越高,因而长期经济增长率越高,因为更高的集聚意味着更好的基础设施,更低的创新成本,等:

g=g(A),g'(A)>0(2)

g代表增长率,g'(A)是函数g的一阶偏导数。

(3)创新的速率或长期增长率越高,收入差距越低。成功的创新吸引模仿者遵循领导企业的战略,结果竞争就越强,后者的垄断利润就下降,在不发达地区建立经济活动就会越来越有利。这可表示为

R=R(g),R'(g)<0(3)

其中R'(g)是函数R的一阶偏导数。结合(2)和(3),就有

R=R(g(A))=R(A),R'(A)<0(4)

马丁的命题可以用图2说明。

图2 马丁模型

资料来源:Philippe Martin(1999)。

图2总结了方程(1)、(2)和(3)所描述的不同的均衡关系,上半部分揭示的是空间均衡,决定了均衡的收入差距与均衡的产业集聚。曲线AA表明当收入差距扩大时集聚趋于增加,因为企业选择区位于那些购买力高的市场(方程(1));曲线RR揭示的是,产业集聚增加了竞争强度,因而趋于降低垄断竞争企业的利润,从而降低了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方程(2)和(3))。曲线AA和RR相交的交点决定了均衡的集聚水平()和均衡的收入差距水平()。图的下半部分揭示的是空间均衡如何影响创新率。空间均衡给出了均衡的集聚水平(),曲线SS代表创新与集聚的正向关系,因为存在本地溢出效应(方程(2))。线A和曲线SS的交点决定了均衡的创新率()和均衡的收入差距水平。

二、促进不发达地区发展的区域政策

现在利用上面的框架分析各类可能被中央政府用于促进不发达地区发展的区域政策的效应。通常,中央政府可用于支持不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主要有转移支付、改善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支持不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进行产业转移等。

(一)转移支付

首先分析对不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政策。考虑这样的转移支付政策,直接给不发达地区进行货币转移支付,此种转移支付是通过对发达地区征税融资的。此种转移政策的结果是RR曲线左移,因为给定产业集聚,发达地区的收入下降,不发达地区的收入增加,区域收入差距缩小。这将诱致产业集聚程度减弱,因为不发达地区收入增加和发达地区收入下降将促使企业重新选择区位,移到购买力相对增加的区域。产业集聚程度下降的结果是经济活动地理分布更加分散,从而不利于溢出效应,因此增长率降低。在图3中,给定产业集聚,RR曲线左移到RR',均衡点从E变为E',均衡的收入差距从下降为,均衡的产业集聚从下降为,对应的增长率从下降为

图3 给不发达地区转移支付的效应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Philippe Martin(1999)修改。

可以看出,简单地给不发达地区进行转移支付,结果是区域间收入差距下降了,但此种下降的代价是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如果对不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不是直接的货币支付,而是用于提高不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或者是用于不发达地区的R&D活动,或者是用于降低不发达地区的创新成本。此种转移支付政策不仅使得RR曲线左移到RR',而且SS曲线会下移到SS'。结果新的均衡组合为,因此,区域差距缩小了,经济增长率也上升了。所以,通过转移支付支持不发达地区,不仅转移支付的数量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转移支付的应用,如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直接用于增加不发达地区的收入,结果收入差距倒是缩小了,但总体经济的增长率却下降了,如果转移支付被用于增加不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或者R&D活动,这样不仅收入差距缩小,而且经济增长率会上升。

图4 给不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人力资本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Philippe Martin(1999)修改。

(二)投资于基础设施

促进不发达地区发展最经常采用的政策是加强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从改善不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看,政府的政策有两个重点可以选择,一是改进不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的交通联系,比如修建跨省区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二是改进不发达地区内部各区域间的交通联系,比如在省内修建通县公路、通乡公路和村村通等。前者降低了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交易成本,后者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区内交易成本,实现区内经济一体化。

1.降低不发达地区内部的交易成本的基础设施政策。

由于不发达地区内部基础设施的改善,降低了区内交易成本,增加了对不发达地区生产的产品的有效需求,这会吸引新的企业到这一地区。如图5所示,给定区域差距不变,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度会下降,这将导致AA曲线左移。产业集聚下降对于不发达地区有益但会导致发达地区更低的创新率和更大的收入差距,因为发达地区企业面临的竞争程度下降,利润会增加。因此,此种政策的结果从标准的效率或公平观点看是不确定的。

图5 降低不发达地区内部交易成本的区域政策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Philippe Martin(1999)修改。

2.降低区际交易成本的基础设施政策。

如果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目的在于降低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间的交易成本,比如修建联系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网和高速铁路,极大地降低了两个地区间联系的时间成本,使得企业有激励选择位于发达地区的区位,因为那里有规模报酬的利益,而由于区域间交易成本下降,企业在不发达地区销售其产品的成本会下降。因而此类政策扩大了发达地区企业的市场范围,加速了产业向发达地区的集聚,从而提高了发达地区的长期增长率,降低了发达地区内部工人和资本家间的收入差距,因为产业集聚降低了垄断竞争企业的利润。此种政策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讲,虽然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加强了,但并未提高该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从短期看,是不利于不发达地区发展的,不过,从长期看,由于发达地区企业的产品在不发达地区的销售成本下降,可能会增加不发达地区产品的种类数,更好地满足该地区居民的多样化消费偏好,从而会提高该地区的规模报酬递增程度,这又会促进经济发展。

(三)促进不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

对不发达的地区的政策支持除了上面讨论的转移支付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外,还有就是加强欠发达地区知识创新的政策,此类政策降低不发达地区的创新障碍或创新成本,比如给不发达地区R&D补贴、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产品市场的进入障碍,建立有益于新企业成立和发展的资本市场,或者改善不发达的地区的创业环境,鼓励高校在欠发达地区建立科技园区,等。此种政策的效果如图6所示。

图6 区域创新环境改善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Philippe Martin(1999)修改。

不发达地区创新成本的下降,曲线SS下移,给定产业集聚水平,增长率增加。由于触发了竞争,这会增加创新率,降低商业利润,因此降低了区域间的收入差距。这种诱致性效应意味着空间均衡也受影响:曲线RR左移,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下降。最终,集聚和收入差距下降,而增长率上升。可以看出,这种区域政策同时实现了降低区域差距和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效果。

(四)促进产业向不发达地区转移

促进不发达地区发展的产业转移政策是鼓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此种政策的结果是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度下降,不发达地区产业集聚度上升,收入增加,区域差距缩小,结果是曲线AA和RR都左移,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提高,总体经济是否增长取决于不发达地区经济在总体经济中的相对比重,一旦产业转移达到这样的程度,使得不发达地区经济总量的相对比重突破1/2,总体经济增长率会上升。如图7所示,产业转移前的均衡为,产业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后的均衡组合为

图7 产业转移政策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Philippe Martin(1999)修改。

三、结论与评论

本文在一个简单的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讨论了中央政府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的各种政策可能产生的效应。研究表明,单纯的旨在增加不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转移支付政策虽然会使区域间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会影响整体经济的增长率,而如果转移支付被用于增加不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或R&D活动,那么不仅会缩小区域收入差距,而且会使总体经济的增长率提升。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几乎所有国家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采用的政策。本文以改善不发达地区交通设施的政策为例,分析表明,单纯改善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交易成本,实际上扩大的是发达地区的市场范围,提高了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度,而不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度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在短期看会下降,这样的政策对不发达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可能在长期看才会有显著效果。相反,如果交通基础设施政策的目的在于降低不发达地区内部的交易成本,增加该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此种政策对于不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提升的作用是比较显著的。支持不发达地区的区域政策的目标若在于提升不发达地区的创新能力,如改善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潜力,就不仅会缩小区域差距,而且整体经济的增长率会得到提升。最后,本文研究了向不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政策,此种政策对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和缩小区域差距是有用的,但对总体经济增长的效应取决于不发达地区经济的相对权重。

本文的分析对于我国实施的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有一定的启示。为了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日益扩大的区域差距,中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末再次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了包括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教育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区际联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例如,2000年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只有3677公里,2010年达21252公里,占全国比重由22.54%提高到28.68%。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由政府及其代理机构投资完成的,结果带来了西部地区高速的经济增长,其速度超过了东部地区及全国水平。但是,另一方面,西部省区内部联系的通达性还很低,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山高谷深,很多山村不通公路,居民过江过河全靠“溜索”。据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西部地区有8.19%的乡镇有火车站,有30.03%的乡镇有二级公路通过,只有44.44%的乡镇离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距离小于50公里,能在1小时内到达县政府的乡镇比例是64.49%,这些指标均低于全国及其他地区的水平(表1)。

目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进入深入推进阶段,在新阶段,应该致力于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构建。支持政策需要优先考虑的是:第一,改进和优化地方创新环境。地方创新环境包括地方创新程度、企业间合作和协作程度(网络)、产业经济地方化程度和城市经济集聚度,内容十分丰富。从区域政策来讲,如给企业R&D提供补贴,降低和消除各种阻碍创新的因素,降低创新成本,改善社会资本,建设高科技孵化园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等;第二,更加重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投资,提升各族人民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增进和提升,劳动力技能的增强,对于吸引企业和资本到西部来有重要的吸引力,同时也会激励西部人民开办企业。第三,基础设施建设要更加重视区内交易成本的改进,优先实现区域内市场的一体化,扩大本地市场范围,例如,提高西部省区内部县与县、县与乡镇、乡镇间的交通通讯的质量,提高公路等级,逐步取消各类道路收费项目,加快实施“村村通”道路交通工程和西部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等,这些工程虽然不是GDP密集型的项目,但却是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引擎项目。第四,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快市场基础制度的构建,特别是可有效实施的产权制度,增强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这是改善创新环境,降低创新成本的重要举措。

标签:;  ;  ;  ;  ;  ;  ;  ;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_转移支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