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河南省 开封市 475000)
摘要:“传统的儒者,由于停滞不前,已经开始走向灭亡。起初,他们的思想曾是一股势力,曾是社会之产物和强大的思想支柱。最后它却成了一个幽灵;产生它和需要它的社会瓦解之后,它现在只在许多人的心灵中活着,人们珍视它,仅仅因为它本身的原因而已。”,这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一位著名的中国文化的研究者约瑟夫.列文森在他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说过的一句话,虽说有点夸张,但从一定程度上还是道出了一些事实的。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大量地传入中国,儒家文化已经在不知不觉走向衰落,大部分人诵读儒家经典不是为了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也不是为了寻找合适的行为规范,而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学术研究的资料,很多经典只是成为图书馆、博物馆里的珍藏品,而没有具体走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但是暂时的衰落并不代表灭亡,马丁路德金曾说过,“人类的进程既不是自发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它需要人们投入其中,付出不懈的努力和热情的关注”,因此新时代下,我们仍要针对儒家的具体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儒家的复兴而努力,保存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因此本文尝试根据儒学文化的具体发展状况探寻儒学的复兴之路。
关键词:儒学 复兴 对话
1.探索儒学的现代价值
儒学中含有许多积极的价值观,比如仁义礼智信,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这些价值观不仅仍能适应中国的发展需求,也能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发展贡献力量。探索儒学的现代价值,汲取精华,有助于儒学在现代条件下发扬光大。以下将主要探讨儒学的几种主要的现代价值。
第一,儒学中的人文价值。人格自尊是儒学强调自己价值追求的现实个体自觉,也是儒学实现自己修齐治平的前提条件。比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仁义礼智信”,儒学坚持人格的独立性与至上性。而且还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文儒学具有入世的情怀与立世的志向。在如今的社会里,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信任危机,对某些社会群体的忽视与歧视,以及市场经济下人们对金钱的崇拜,金钱为上的价值观歪曲了人类社会中的人的价值。但是如果用儒学的人文思想来指导解决这些问题,或许会有一定成效。首先,“信”会教会人们去信任彼此,“仁”教会人们要去对别人好,或者至少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对方,而且要尊重对方。当然这些价值观都需要具体的实践和日复一日地坚持。
第二,儒学倡导人与自然和谐。《论语》中有“钓而不网,弋而不射宿”的说法,也就是说,钓鱼不要用网截住水流一网打尽,猎射鸟时不要射鸟巢。这就是儒学提倡对动植物永续利用的生态道德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孟子》中也提到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告诉人们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强调了它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如今气候变化也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京都议定书》与《巴黎协定》先后出台,可是全球变暖趋势仍不见减缓,给人类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如海平面上升引发的沿海地区洪水泛滥、海岸线侵蚀、淡水污染、沿海湿地及岛屿洪水泛滥、河口盐度上升,一些低洼沿海城市及村落均会受影响,气候的极度变化甚至会导致物种灭绝。 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源于人类活动,人类为自身利益,而过度利用大自然,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儒学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从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恢复这一平衡,关键是人们能谨记这一信念,用这一信念指导他们的活动,追求可持续发展,因而儒学的这一价值值得人类去研究。
2.合理评价儒学中的价值观
一方面,儒学是在封建社会中渐渐发展起来的,儒学政治化成为封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进而成为保留在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下意识层中的一些积习,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些弱点。例如,儒学在宋明时期提倡女子三从四德,提倡重男轻女,现在某些人心中仍然有这种观念,尤其是在农村,而这种观念显然不适合当代的发展,因而必须予以摒弃。
另一方面,即使是优秀的价值观,我们也要用发展的角度来衡量它们,绝不能简单地将儒学积极的价值观原封不动地应用到现代社会中去,而是要对其内容重新解释,创造性地解释,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儒学优秀传统的活力和价值。总之,儒学要想在新的时代获取新的发展活力,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实现突破。
3.开展儒学与其他文化的对话
21世纪是文化多样性的时代,文化之间的不同必然成为常态,因此对话与交流便成为了缓解文化之间冲突的良策,也成为一种文化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同理,儒学文化也需要与其他文化开展对话与交流,取各方之精华,继续向前发展。 同时在对话的过程中儒学也应该直面其他文化的挑战并对其做出有说服力的回应。
一是与宗教的对话。很长时间以来,宗教的超越性被认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价值,而儒学讲究入世,注重人类现实社会,而被认为没有超越性。其实不然,现代新儒学家代表杜维明在他的Centrality and Commonality: An Essay on Confucian Religiousness(中译本:《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一文中,对于儒学的宗教性做了具体的原创性的论述。他指出,儒学的宗教性意味着终极的自我转化。杜维明说:
“学习做人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而‘终极’所指的则是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转化’意味着尽管我们现在还不是我们之应是,但是我们经过修身是能够达到人性的这种最高境界的,那就是‘成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而“终极的自我转化”也是一种永恒价值的追求与实践。而儒家的宗教性就是经由每个人进行自我超越时具有的无限潜在和无可穷尽的力量而显现出来的。他以现代的问题意识和语言,展现出儒学宗教性的意义世界。
在儒学和宗教都具有超越性的前提下,双方其实还可以开展深层次的对话。例如,杜维明将儒家中的‘自我’分析为‘身’‘心’‘灵’‘神’四个层次,其中‘身’与‘己’有时可以互用,比如‘修身’与‘修己’。而就观念言,‘身’与‘灵’较具体,是凝定的观念,‘心’与‘神’是创发的观念。而基督教中也有‘body’‘spirit’的概念。那双方或许可以就此展开对话,相互聆听彼此对‘神’‘灵’‘身’‘心’的阐释及而加深自己对相关概念的看法和理解,不同思想的碰撞有可能燃烧出新的思想火花,进一步对自身做出阐释,实现新的发展。
同时双方还可以就彼此没有的概念进行沟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实现自身创新。举个例子,儒学中总是强调‘天’的概念,“天人合一”‘天道’就是一些体现,而且‘天’在儒学家的心目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基督徒认为世界和人是被上帝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自发自生的宇宙的主要构成要素,所以基督教总是强调‘造物主’或‘上帝’这样的概念。从一定程度上‘天’和‘神’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但有人在翻译儒学著作时,会把儒学中的‘天’译成基督教中的‘God’(神),其实两者是不一样的,但这同时也说明两者还是有一定相似度的,因而是有交流的价值的。
第二,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就贯穿了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20世纪初期,两者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进行了正面交锋,李大钊和陈独秀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儒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反对的是制度化儒学,而非儒学所代表的基本价值。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间处于紧张对立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进入对话和融合时期,因而双方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在21世纪,儒学更应该与马克思主义深入开展对话,互相学习。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具有显著的特征,比如批判性,辩证性等,在对话的过程中,儒学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来辩证地批判自己,使自己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儒学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和伟大思想的结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需要向儒学学习,使自身更具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的发展要求。
谈到这里就必须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新时代下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关系问题。二者需要开展对话,但需注意,二者对话的目的不是要取代对方,占据文化中的独尊地位,而是要相互学习,不断发掘各自的积极因素和时代价值,为社会、为中国
乃至世界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才是新时代下应该有的文化价值观。在中国,儒学作为一种学说,是最重要的国宝、国粹,一方面儒学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际和谐,重视仁礼之治,以及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儒学是一种“内圣外王”之学,强调修身养性和自律意识,这些优点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现代道德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而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指导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就是应时而生、因时而变、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强调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些品质在指导中国解决现代社会的一些问题时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中国的发展。因此,儒学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关系应该是包容共鉴,相互融合的关系,这样双方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结语:
在儒学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和批判,比如诸子百家,佛教、道教,但最后通过自身的不断变革,批判地继承先秦儒学的孟学精神,吸收佛老的精彩,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最终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如今,儒学同样受到了很多文化的冲击,特别是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但如果儒学今天同样能够对自己过去的文化批判地继承,顺应时代的发展,还能和其他文化开展对话,取其精华,那未来儒学的复兴还是有希望的,甚至有可能实现新的飞跃式的发展,当然同时这也需要我们的持续关注和不断努力,维护儒学的发展,毕竟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发展的一大基石,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维明. 杜维明文集:第3、5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2]孔德永.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历史与现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第14页
[3]列文森.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许全兴. 关于儒学复兴的若干思考. 贵州社会科学. 2010年第2期 第10页
[5]杨伯峻. 孟子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作者简介:韩秀敏(1998年1月—),女,汉族,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外语学院,专业为英语方向,2015级本科生在读。
论文作者:韩秀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儒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中国论文; 文化论文; 价值论文; 儒家论文; 价值观论文; 《知识-力量》2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