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道路和桥梁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公共基础设施的进步。但是在实际发展中,道路桥梁建设隐患重重,需要进行及时改革和创新,从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我国郊区城市化的加速,对道路桥梁的需求越来越大,工程量的增加也暴露了很多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出行安全得不到保障,会让交通拥挤越来越严重。因此桥梁企业应在发展中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加大设计人员的培养力度,对现阶段桥梁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深入研究,确保今后的施工科学合理,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设计;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桥梁工程作为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使用是保证交通畅通运行的重要一环。桥梁工程的规划建设,首先开展的就是设计工作,设计作为先行者,是整个桥梁建设的基础,是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起点,起点质量把控不好,对整个桥梁建设乃至整条道路质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对后期道路运行埋下严重隐患。因此,在道路桥梁设计的过程中,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建立相应的设计制度,并在实际的设计操作中,严格以制度为准则,从而保证道路桥梁设计结构合理,理论基础完善,设计数据准确,保证道路桥梁工程设计的质量。
1道路桥梁设计存在的安全隐患
1.1道路桥梁设计计算出现失误
对道路桥梁设计而言,会出现多种形式的受力点,产生巨大的内应力,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一旦出现计算错误,就会导致道路桥梁性能出现问题,影响到桥梁工程施工安全。
1.2桥梁设计人员在设计中缺乏综合的考量
桥梁设计是一个整体的工程,它是整个工程施工的总指挥,不能偏袒任何一个环节,也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小的细节。设计人员必须要做到把握全局,考虑到所有可能影响到工程质量的细微环节,单纯注重结构强度,或者单纯注重桥梁的承载力都是不合乎理论的,比如当地地形或者是气候环境的影响都需要加以考虑,避免因为人为疏忽,而导致日后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安全问题,保证设计图纸的整体上的安全性。
1.3道路桥梁的耐用性有待提高
道路桥梁作为一种永久性的工程建设项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材料设备的腐蚀老化现象日益严重,根据桥梁建设场地环境类别及后期的营运要求选择合理的材料设备是每一个设计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然而就实际的情况来看,设计人员对于道路桥梁的耐久性问题并不重视,他们的着眼点于设计文件的快速交付,并取得相应的设计报酬,至于桥梁设计中应用的技术、材料及其产品在相应环境类别下能否达到文件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他们并不关心,造成道路桥梁设计中用到的材料和工艺与实际地质环境类别不相符,最终完成的桥梁工程耐用性就会降低,增加了桥梁结构后期的养护维修费用,并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道路桥梁安全设计措施
2.1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加强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设计
道路桥梁工程作为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项目在实施的每一个阶段对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都会受到人为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道路桥梁可能会出现结构裂缝、沉降、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等一系列病害,使得桥梁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耐久性大幅度降低。为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就要从道路桥梁前期的设计工作开始,要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桥梁工程的耐久性设计,并结合道路等级、设计交通流量及场地环境类别等情况,展开可行性研究实验,在实践的基础上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结构在合理使用年限内的耐久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道路桥梁工程设计应严格按规范的规定及要求执行,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升道路桥梁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耐久性的设计;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的材料及工艺完成现场施工作业,保证施工质量;质量监督部门应抓好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工作,对不按要求施工或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严格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切实落实好各自的职责,才能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进而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2.2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整体性能优化
道路桥梁的设计时要注意整体性能的提升,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焊接结构的关键因素,焊接工艺的好坏,选材是否达标,是否能够承受外部可能存在的影响力,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焊接结构在实际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找准焊接点,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因为人为原因造成桥梁使用性能降低,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2.3科学的延长道路桥梁的安全使用期限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定会导致车辆通行数量的急剧增长,因此,在进行道路桥梁设计时,要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设计标准进行提升,确保结构的实际承载力和耐久性得到增强,减少安全隐患,提高道路桥梁的安全使用期限。
2.4延性抗震设计
第一,在进行桥梁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分析桥梁整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严格按照结构的破坏机制,在遵守抗震设计准则的前提下,解决结构中潜在的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明确桥梁结构抵抗水平地震影响的墩台,保证设计强度和位移延伸之间的平衡,选择具有良好延伸性能的构件和保护构件。
第二,进行延性抗震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结构本身的延性耗能,抵抗地震的破坏力,进一步提升桥梁结构和构件的延性,针对构件塑性部分,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延性设计,虽然构件和结构会出现一定的损坏,但是桥梁结构不会产生严重的损坏。因此,为了保证桥梁的稳定性,需要提升桥梁结构和构件的滞特性,提升桥梁结构的抵抗能力。
为了保证设计质量,在进行强地震预期设计过程中,滞回延性要低于由于地震导致的反复弹塑性变形情况,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的破坏作用。由此可知,在进行桥梁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桥梁结构的延性,明确延性量化的指标,为做好桥梁整体结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5重视施工技术的改良和创新,加强对道路桥梁的维修养护
先进的施工技术是保障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重点。施工企业应当重视对自身施工技术的改良和创新,保障绿色施工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得到合理的运用。在道路桥梁后期的使用中,运用科学的监测设备对道路桥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提升维修养护工作的有效性,确保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得到及时的处理,提升其使用质量。
2.6桥梁设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设计图纸是整个桥梁工程的灵魂,好的灵魂才有可靠的质量保障。而桥梁设计人员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企业也应该加大重视人员素质培养,定期组织设计人员外出培训,学习一些新的专业技能,设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扬主动精神,结合自身经验,不断创新,整体上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结论
综上所述,要有效处理道路桥梁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首先要客观的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基本原因,结合实际工程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道路桥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峰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标准化,2018(8):39-41.
[2]王玲.道路桥梁设计隐患问题及完善措施[J].交通科技,2016(1):55-57.
[3]瞿南.公路线性设计中提高行车安全的措施探讨[J].信息化建设,2018(5):245.
论文作者:李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结构论文; 延性论文; 耐久性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