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学生如何“换脑”论文_王英杰

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学生如何“换脑”论文_王英杰

山东省招远市金晖学校 265400

教了二十多年的初中数学,经常有家长问我:“怎样才能把枯燥难懂的数学学好呢?“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不对。我认为,只要找到了“窍门”,学习数学就会很有意思,就不会枯燥难懂。因此,小升初,“入门”是关键。

也许家长还要问:“孩子从小学开始已经学了五年数学了,为什么到了初中才开始‘入门呢?”这主要是因为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有很大的不同。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不同就是考查的内容和要求不同。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学的多是一些最基础的概念、最基本的运算,大约到了五年级才出现了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此时小学数学逐渐向考查孩子们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过渡,而初中的数学却以考查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为主,当然还增加了空间想象能力等。所以,大多数孩子升入初中之后,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初中的数学太难了!

我曾带过这样一个孩子:学生学习很认真,在小学时她的成绩特别突出。到了五年级,语文、英语等文科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数学成绩却突然下滑。虽然她很努力,成绩还是没有太大的提高,为此学生和家长感觉很苦恼。上初中以后,我问她:“你觉得初中的数学与小学的数学有什么不一样吗?”“没什么不一样呀,就是初中的数学要难多了,有时老师讲课我听懂了,但一到自己做题时,我还是不会做。”这时,我就明白这个孩子的数学为什么会学得这样吃力了。主要是不明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不同,学生还是用小学的思考形式和方法去学习初中数学。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学好数学是很难的。其实,在孩子升入六年级的那一刻起,家长和老师就要鼓励孩子扔掉“小学思维”和“小学的学习方法”,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去对待新一阶段的学习。初中数学优等生在思维独创性方面还有待加强,这主要与他们的基础知识、年龄层次等有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思维独创性对学生的要求非常全面,它要求学生思考问题突破常规、标新立异,独立地分析向题、解决问题,充分显示个性特点:在处理数学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强调求异和多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看下面的例子:在小学时,当学习“用简便方法计算公式”时,方法无非就是那几种,老师也会带着学生多次练习。在这种重复的练习中,孩子很容易就会明白这种题目的解题方法。但到了六、七年级,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也许一节课孩子仅仅就学了一个概念: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但当孩子看到对应的练习题目时还会不知所措,如:“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不小于60度,问这个多边形至少会有多少条边?”这是七年级数学的一道题目,这道题目的考查点只有一个,就是“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但它考查得更多的是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初中数学的这些特点,可以说,初中数学是一个“换脑”的学科,它能把孩子的“小学生思维”转变成“成人思维”。初中数学优等生的思维都是比较灵话的,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能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和改变原有的思维进程和方向,不过多地受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善于自我调节,从旧的模式或通常的制约条件中摆脱出来。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多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前提,“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途径,它是人们了解、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任何一道数学题都包含有一定的数学条件和关系,要解决它就必须依据题目的具体特征,对题目进行具体的、细致的、透彻的观察,然后认真思考,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找到解题的思路。

具体来讲,初中数学的“换脑”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孩子思维不严谨时,通过初中数学的学习和训练,孩子的思维就会变得十分严谨:当孩子的反应不灵敏时,通过初中数学的学习和锻练,孩子的小反应就会变得十分灵敏,当孩子的思维没有逻辑性就时,通过初中数学的学习和练习,孩子的思维就会逻辑性极强。

由以上三点看来,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知识范围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要学好初中数学,一定要让自己的思维更富逻辑性,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初中数学的学习就不是一件难事,那时你会发现:原来数学世界是如此奇妙!

论文作者:王英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学生如何“换脑”论文_王英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