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县大甸子镇中心小学 112602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我在中国诗词大会中看见武亦姝后心里想到的第一句话,16岁的她气质出众,谈吐不凡,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最终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气魄,成功夺冠。人们纷纷为她的才情所折服,称其“这个00后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当绝大多数的少男少女痴迷着TFBOYS,鹿晗……这些青春偶像时,她却把陆游、苏轼、李白奉为心中的男神,武亦姝自我介绍里曾说过,她从小喜爱读诗词,只要是一聊到古诗词她就会抑制不住地兴奋:“我觉得古诗词里面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我的感觉。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享受诗词带给我的快乐,就够了。”
是啊,中国古典诗词意境高远,气象万千,语言凝练,哲理深刻,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更是广为流传,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对小学生而言,学习古诗词是继承古代灿烂文化、陶冶美好道德情操、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热情的重要途径。如何让孩子爱上古诗词,体会到古诗词之美呢?
一、课前注重搜集相关资料
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不同于现代社会,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也不同于现代人,可以说时代背景和诗人的遭遇决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进行教学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这样会对诗词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如学习《示儿》时,如果一味地讲此诗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学生对此还是不容易把握,很难理解诗文的主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如果在讲解之前,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陆游的生活时代及此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想象:病床之上,有一位即将辞世的老人在儿女的搀扶下,半坐起身,怀着满腔愤恨,拿起笔颤颤巍巍地写下了这首绝笔诗,在他的脑海中浮现的是当年金兵南下,烧杀抢掠的一幕,百姓妻离子散,横尸遍野,八十多年过去了,诗人即将离世,但山河仍然破碎,悲愤之情溢于言表,所以嘱咐孩子们在王师统一国家之时,一定不要忘记祭祀他的亡灵,把这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诗人深沉而热烈的爱国热情的理解便水到渠成了。
二、善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诗词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古诗中有很多具有诗情画意的篇目,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幻灯片,插入恰当的配乐,诗画结合,音画结合,将生硬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创设相应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某种氛围中,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当然,也可以寥寥数笔在黑板上画一些简笔画,或利用图片、投影仪来创设情境,从而服务于学生对诗歌情境的把握。
在教学杨万里的《小池》时,多媒体展示的一幅幅优美的图片:清澈的泉水、浓密的树荫、初长的荷叶、停落的蜻蜓,让学生看到了作者笔下初夏的美景。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教师在多媒体播放的古筝曲中教学生吟诵这首诗,舒缓,轻悠的旋律让学生仿佛走进了静谧的大山中,看到月色如水洒在挺拔的苍松上。多媒体以它直观形象的方式为学生学习古诗词营造出特定的意境,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不再感到枯燥无味,艰涩难懂。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的重要性。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也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童年时代的背诵,以唐宋诗词为主的古典诗歌,它值得一个人从小背到老。在班级里,可以先让学生多听优美的配乐朗诵,在音乐与文字的协调配合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通过集体诵读、单个诵读或小组诵读的方式开展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诵读古诗的热情。
其次,开展班级背诗竞赛,借鉴《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挑选简单易懂的篇目进行竞赛,可以一人挑战多人,也可以两两打擂台,对个别优秀的学生可以录制配乐朗诵并在全班播放,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背诵诗歌的积极性。
四、课外拓展延伸,学习更多古诗词
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分门别类”,适当拓展学习内容。比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学生了解到李白一生当中留下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优秀诗篇,我就鼓励学生去搜集李白的其他诗词,选两首自己最喜爱的背诵下来;在教学贺知章的《咏柳》时,让学生搜集背诵有关描写四季景色的诗词;在教学王安石的《元日》时,让学生去搜集背诵反映传统文化习俗的古诗词……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不仅学到了课内规定的篇目,而且学到了更多课外的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另外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开展古诗配画,或以诗词为主题的手抄报系列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化熏陶,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作品。
古典诗词,无论是豪放也好,婉约也罢,皆是诗中有画,词中有情。我们透过每一首的描绘都能看到一个美丽的画卷,听到一段经典的往事,既能感受到边塞风光的壮阔苍凉、又能领略到祖国山水的神奇秀丽、既能了解诗人的雄心壮志,又能体会到作者的忧思迷茫,就让我们带领学生遨游其中,鉴赏品味,尽情去享受这些美丽的精神食粮,让他们在诗书的滋润下气质如兰,温文尔雅!
论文作者:杜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古诗词论文; 学生论文; 诗词论文; 诗人论文; 李白论文; 情境论文; 篇目论文; 《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