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山东师大附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东论文,研究性学习论文,师大附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名词,但我校对它并不生疏,因为1999年我校就邀请了华东师大一位参加研究性学习试点的专家来我校作过专题报告。它的异和新令我们振奋,我们决定将研究性学习与以前的教改实验有机整合,探索一条“主体·活动·发展”的新路子。如今,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已经走过了一个周期,我们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计划到行动、从开题到结题的跋涉,广大师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新的一轮实验开始之际,我们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体会告知与大家,希望能与各兄弟学校共勉同行。
一、起步:学习领先,更新教育观念
集多年改革实验之经验,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和成功的保证。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新的改革实验付诸实施的时候,像每一次改革实验时的做法一样,我们依然是将树立新教育观念的学习作为起步。对于研究性学习,老师们开始时的认识是模糊的。我们采取举行报告会、发放学习材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帮助老师们在两个关键问题上取得共识:
第一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意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转变。信息时代把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提到空前未有的高度。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已不能胜任这个历史使命,今天的学生必须通过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这样的方式。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通过研究性学习将会形成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第二是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实质。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相信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性;就要创设条件、营造氛围、提供机会,使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要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终身发展。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特点就是自主性:自主选题、自主研究、自由创造。显然,在这里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研究性学习要达到的目的是全方位的: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创新能力、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还有竞争与合作、关注社会、关心他人、自觉自律的思想品德的养成。只有当“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得到落实的时候,研究性学习才会真正发挥一门必修课应有的作用。
可以说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走的是一条“研究性学习之路”:研究性学习开始之前抓学习——学习先行;研究性学习进程中坚持学习——学研并行;实践一段后,碰到问题进行针对性学习,及时调控研究的方案和进程——学思结合。靠学习澄清认识,靠学习树立观念,靠学习明确思路,靠学习调控行动,学习贯穿于实验的始终!
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的认识,他们的愿望,他们的积极性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接连四周,每周周二下午由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先后向高一的全体学生作专题报告,讲开设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代的要求和呼唤;讲研究性课题的选择确立: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自主选择,自己说了算;讲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方法的运用:自己就是一个“小科学家”,体验当科学家的感受……本来还安排了几个报告要继续下去,可是学生们要“科学研究”的热情被激发起来了,他们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欲望:快进入研究实践吧!于是其余的报告只好结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进程适时安排了。
二、前提:整体规划,有章有序
正像许多学校的老师们说的,研究性学习一无大纲,二无教材,仅仅有“新课程计划”的原则性阐述、要求,不免心中一片茫然,不知如何下手。
研究性学习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内容广泛、复杂,实施时间、空间开放、广阔,构成因素纷繁、交错。因此,我们认为,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有一个整体规划。借鉴上海市若干所中学的经验教训,结合我校的实际,根据研究性学习中所包含的研究因素的多少及其与科学研究的相似程度,根据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的难易程度和培养要求的水准,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划分为研究性学习——学习性研究——仿真性研究三个阶段。将此标准落实到各年级则为:
高一阶段:研究主题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在一年内每个学生要分别进行对社会方面问题和自然科学方面问题的研究,以明了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步骤、方法等。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研究组织形式应为3~6人小组。研究内容与学科学习有前瞻性关联更好。
高二上学期:选题范围放开,学生自主确定,其研究结果仍以前人已得出的结论为主,主要是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研究过程要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但模仿性仍较明显。
高二下学期:选题范围自由开放,注意研究结果的新颖性和研究过程的创造性,提倡单个人的独立研究。
高三阶段:(略)
为使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我们首先建立了研究性学习的各种领导机构,如领导小组、指导小组、专家咨询小组等;其次,明确了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如教务处统一负责全校研究性学习的日常管理工作:
(一)制定研究性学习总体规划及各年级每学期具体实施计划;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时间安排与调度;
(三)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分配、工作量统计与存档;
(四)校内可供研究性学习利用的教育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五)校外教育资源总体规划与开发利用;
(六)全校性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如辅导讲座等);
(七)全校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汇总;
(八)研究性学习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
(九)编写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资料,编选优秀研究案例;
(十)组织全校性评估、评选活动。
再如,学科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研究性活动的专业性组织与指导工作:
(一)指导学生选择、确立研究课题;
(二)与学生一起论证开题报告,写出“课题申请书”;
(三)及时指正学生的研究思路、方法,纠正不当之处;
(四)评价、评选学生的研究成果;
(五)为学生提供专业内容方面的咨询等。
又如,学校教科室的职责主要是负责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指导问题:
(一)进行研究性学习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并向教师和同学们宣讲;
(二)组织有关教师结合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问题的研究;
(三)组织申报和实施研究性学习科研课题;
(四)编辑研究性学习科研论文;
(五)组织和参加校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科学研讨与交流活动等。
有了这样一些职责界定,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工作任务、目标就清楚了,不仅避免了推诿扯皮,而且是群策群力、齐心协力,推动着全校研究性学习不断向前发展。
三、关键:师生重新定位,同生共长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和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也是制约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性学习也不例外。这些年我校教师在教学改革实验的过程中,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实践和成绩。但是,研究性学习毕竟与已经习惯了的学科教学相去甚远,即使驾轻就熟的新教学方法也未必完全适用于研究性学习。我们一直强调,在研究性学习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努力克服出于良好愿望的“代庖”行为,研究性学习必须让学生自主选题、自主实施、自由创造、自己总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是放任自流的,教师是无所事事的。我们的实践证明,非但教师不可放弃自己的职责,而且对其提出了新的定位和实施策略要求。古人讲的“开而弗达,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在这里似乎体现得更明显。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当宣布让学生自报研究课题时,学生们的研究热情立即迸发出来了,一下子报了近五百个课题,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琳琅满目:有对最新科学技术感兴趣的课题,如“纳米技术在电器行业的应用”;有人们普遍关心的环境类问题,如“济南泉水污染问题调查”、“某某厂环境治理问题”等;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济南市区公交车的路线安排”、“济南市出租车定点停车及停车点分布研究”、“公交车路牌的现代化设计”、“城市快餐受欢迎程度的调研”、“街头快餐卫生情况的调查”等等。还有许多题目是中学生对自身的关注与研究,如“高中住宿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调查”、“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研究”、“高中生对父母理解有多少”、“中学生近视眼发病原因及防治”、“某校高中生日常消费倾向调查”、“中学生喜欢穿什么衣服”、“中学生房间的合理设计”等等。可是学生们对于自己提出的选题并未认真细致地考虑过,许多选题只能说是研究的意向或大概的研究范围,不确切、不具体,研究的可行性太差。这时需要教师做的工作就是指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课题反复考虑、讨论、斟酌、修改,逐步缩小研究范围,逐步明确研究指向。
为使每个课题都具有研究的可行性,我们采取了两个关键性步骤:第一步是填写“研究性学习课题申请表”,表上列出了若干项需做出具体回答的项目,如“课题主导课程”、“课题目的与意义”、“成员分工”、“活动步骤”、“时间安排”、“预期成果”、“成果表达形式”等。如果当初报课题时没有认真考虑,现在要填写申请表就不得不去仔细地想一想了。第二步是召开研究性学习开题论证会,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研究课题目的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课题实施方案设计的可行性。会上,课题组长向到会专家、指导教师和同学们逐一讲清楚以下问题:1.对研究题目的解释;2.选择该课题的原因;3.该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的;4.对研究结果的设想;5.对研究过程的设计及其说明(理由);6.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参加会议的专家、教师、同学们针对以上内容的介绍提出质疑和建议,课题组成员进行解答和讨论。开题论证会往往开得很热烈,大家提出许多诘难,指出一些漏洞,发表一通建设性建议,课题组又经过一番讨论、修改,要研究的方向更明确了,研究的内容具体了,不再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了。例如,有的同学起初提出的课题是“水质污染问题研究”——太宽泛;学生改为“济南市水污染调查研究”——范围仍过大,力所不及;最后定为“济南护城河水质污染研究”。这样,研究的目标具体、确定,就容易着手去搞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引导,具体活动都是学生们自己去搞的。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得到了锻炼,获得了发展。与此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实践再次告诉我们,“教学相长”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经验,它也是一个发展概念。时至今日它又被赋予了时代性新内涵。面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新现实,不仅“教学相长”的内容已今非昔比,更重要的是,今日的学生超越老师的已不在少数,教师向学生学习也屡见不鲜。在研究性学习中这种情况更突出。
首先,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一般是问题情境性的,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解决。而我们的教师都是分专业按学科课程培养出来的,对相邻学科略知一二,达到多学科通晓或者贯通者微乎其微。要充当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在科学知识上还要再学习、再拓展。其次,研究性学习是科学研究的模拟,科学研究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教师职前培养中涉及很少,造成大多数教师在这方面的“无知”,教师们也需要在这方面补补课。再次,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作用方式变了,这不仅需要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还需要重新学习、研究指导的技能、技巧问题。我们高兴地看到,不少教师已感到了这种学习的迫切性,并且在学习最新科技知识、软件制作等方面有了显著长进。如一位化学课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对纳米技术进行了学习、研究,然后向师生们作了一场精彩的专题报告,受到热烈欢迎。
四、重点:抓好过程,追求实效
第一次进入教学实践领域的研究性学习,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实践。这种全新的实践需要以全新的教学原则为指导,或者说:必须在一套全新的教学原则指导下,才会保证这种教学实践过程是与学科教学过程不同的,是全新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相比较,它的目的的达成主要取决于其过程。因此,确保研究性学习过程的高质量、高水平是制定研究性学习原则的首要着眼点。我们正是从全力加强、充分体现、切实保证过程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一套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从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研究过程的进行到研究结果的总结,在整个过程中都应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要看到今天学生的创造性常常是出人意料的。其次要全面解放学生,去掉那些有形的和无形的束缚学生的绳索,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再次,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机会,让学生去自主地、自由地活动。总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特征,如果没有学生的自主性就不成其为研究性学习。教师主导非主办,教师指导非指令,教师引导非代行。
如何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设条件,其具体做法可以有千条万条,学生自主性的表现会有千姿百态,其中最本质性的东西是,要给学生在思维活动及个性发展方面以广阔的余地。
(二)递进性原则。根据课程计划的规定,每个高中生在高中期间应搞3~5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显然,研究不能总是在一个平面上重复,必须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性。简单、低级是为了适应学生的水平,但不是迁就,是作为起点;复杂、高级是为向终极目标的迈进,但又不是高不可攀,最适宜的定位应是“最近发展区”。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考虑、设计、实现递进性。比如在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方面,从整体设计上即表现出清晰的层次性,有学期的差异,有年级的区别;又如在研究性学习课题难度方面,根据所研究问题变量的多少及其结构状况,或结果的表现形式,分列出若干不同的层次;还可以在对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方面,提出或高或低、或多或少、或简单或复杂的种种区别的要求;也可以根据研究性学习中所包含的研究性因素的多少及其与科学研究的相似程度划分为若干不同的水平等等。究竟如何确定层次性、实施递进性要求,应该依据学校、学生、教师以及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等条件作全面考虑。
(三)共生性原则。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提高、发展的过程,在这同一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两者同生共长,持续发展。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研究活动而得到发展是不言而喻的。但学生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假如学生的活动完全没有教师的指导,其效率、效果是不会理想的,甚至无功而返。作为中学生他们研究的结果不能与科学家相提并论,而其过程的未知性却很相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心组织、培养与指导是十分重要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这里教师的指导与在学科教学中的指导是不同的,它更讲究教师指导的时机、内容和方式。总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难度更大了,要求教师必须再学习,再提高。
(四)双向性原则。这里的“双”是指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两者是相互作用的,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它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学科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托,通过学科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特别是能够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科学知识,培养智力,发展能力等等,这些都是进行研究性学习所不可缺少的,或者说,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正是由于以它为基础,研究性学习才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方式。我们还应该重视的另一面是学科教学的不足。造成这种不足或弊端有学科教学本身的原因,也有学科教学实施中的许多因素影响的原因。因此,我们采取的态度应是尽量保留、保持学科教学的根本性优点,同时努力克服学科教学的缺陷。例如,传统学科教学比较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而对学生周围的生活、社会问题关注不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认识、解决现实问题不足。目前正在试验的各科新教学大纲中增加了“研究性课题”内容,就是解决这个弊端的有效方法之一。研究性学习则更进了一步,在解决学科教学的不足上具有较大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五)过程性原则。研究性学习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既有过程也有结果,相对而言,研究性学习更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过程的实施状况决定着研究性学习的非同一般的目标的达成度,就是结果本身也是取决于过程的。所以必须千方百计抓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比一般的学科教学过程时限要长,涉及的因素更多,这就增加了组织好研究性学习过程的难度。实践经验证明,为保证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健康、有效开展,必须事前做好整体规划,预计到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及解决措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搞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关注的因素很多,其中应特别强调学生的感悟与创造、情感与体验、自律与乐群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这些方面着力,在评价时也应以此为重点。
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并不是说其结果是无所谓的。重过程只是比较而言,不是不要结果;不强调结果意在不要将结果定位过高,以免将研究性学习引向歧途。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最重要然而也是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切实加强对学生研究的指导。
学生多,教师少,平均每个教师要指导4~5个课题小组,最多的十来个,加之研究性学习又是开放性的,因此,教师要和每个小组一起活动,随时加以指导是不可能的。我们学习外地经验,采取了学生填写“活动记录”表的办法进行督导。学生根据研究方案,每一次进行活动之前,都要填写“活动记录”表。记录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有活动时间、地点、参加活动人员、本次活动的目的、内容及活动步骤等,填好后交班主任;第二部分内容为:主要收获、感想体会及活动地点、工作人员签字等。活动回来后填写,然后交指导老师。研究活动中发现有问题需要解决,可随时请教班主任或指导教师。
我校的实践经验表明,研究性学习的落实与推进跟班主任、级部主任有密切关系,他们的思想认识及由此决定的积极性、主动性制约着研究性学习进展的速度与水平,因为他们是学生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是研究性学习“规程”的实际贯彻执行者。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复杂的,级部主任和班主任们的责任心与专业敏感性使他们及时发现了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适时采取对策,破除了前进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选择与确立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具体进行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总结评价等几个重要阶段。为减少师生们行动的盲目性,加强过程效益,在每个重要阶段到来之前,教科室都及时编印操作性指导意见,并提出具体案例供师生参考。我们认为,这样与研究性学习过程相伴随的指导能有效地帮助师生解决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把握好发展方向,比在开始阶段集中进行指导效果更好。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还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我校地处济南市文化区,附近有不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这是一份不可忽视的宝贵教育资源,他们的科研人员以及研究资料、实验设备等都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学生家长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研究性学习的校外指导教师大多是学生家长,他们对此很热心,很负责任,也让我们着实尝到了“甜头”。
坚持贯彻以搞好过程为主的原则体系,精心加以组织实施,我们终于看到了研究性学习的可喜成果:真正成了教学主体的学生们,被解放了的头脑畅想无羁,不时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解放了的双手,充分施展巧夺天工的制作才艺,一件件饱蘸着汗水和智慧的作品摆在人们面前;解放了的双脚在神奇的大自然里、在缤纷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徜徉,每个足迹都是令人称赞的奇思妙想……请看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设想吧:“假如失去月球,地球会怎样”、“飞行器悬停及超速飞行”、“如何利用时光隧道,回到过去或进入将来”、“为何母蚊叮人而公蚊不叮人”、“枣树为什么会‘疯’”、“带有自动折叠伞的书包”、“太阳能四驱车”、“新式饮料罐的设计”、“百叶窗的光电控制装置”、“被动式太阳房的设计”、“我设计的泉城广场”、“眼镜的综合优化设计”、“现代化垃圾箱设计”、“旋转式立体停车场设计”、“粉笔的吸尘装置”等等。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了学生一旦被除去了有形和无形的桎梏,创新精神、创造的意识便会飞扬起来。仅仅过了几个月,手脚麻利的学生就拿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有论文,如《消匿的文明——关于玛雅文明的思索》、《斩断伸向超市的“第三只手”——解决超市盗窃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关于青少年犯罪环境的调查与分析》等等。学生们在论文中“思索”、“教训”、“借鉴”之类的议论,时时闪现出创造性思维的光彩;有创新科技产品: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可调式学生课桌椅”、颇具节能意识的“太阳能房屋”等;还有让人赞叹的是,4个学生编制了“基于Internet 的辅助学习系统”电脑软件:有可供考试用的“在线测试系统”,有可供讨论问题用的“班级BBS论坛”, 还有可用做查询考试成绩的“网上成绩查询系统”。还有“单词大师”软件,它是一种轻松学外语的应用软件,已上传到因特网上供学习者免费使用,目前总下载次数已超过20000次。 作为进入高中学习仅半年的学生能达到这种水平,足以显示了学生们的创造潜力。
目前,我校师生又尝试着将研究性学习的观念迁移到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使得各科教学的课堂也成了师生共同创新的阵地。例如:在化学课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对课本上提供的元素周期表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动手制作了自己的元素周期表。学生们的创意出人意料,元素周期表形形色色:立体式的、塔式的、螺旋式的、DNA式的、 同心圆式的……五颜六色,形象直观,而且把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表现得清清楚楚。化学课老师们啧啧称赞:这一张张元素周期表萌动着未来化学家的创造意识。
更让我们高兴的是,经历了研究性学习的师生们思想和体验的变化。学生们兴奋地说:“研究性学习激发了我们的创造热情”,“让我们看到了教室外的世界真精彩”,“锻炼了我们的创新意志和精神”,“我们尝到了科学研究的甘苦”!老师们则深有体会地说:“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学校领导的认识是:研究性学习使学校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