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我国高速铁路运输能力逐渐提高,高速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工作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通过实际工作和培训,增强调度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其能够从容的面对紧急情况,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完善高速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发生事故的几率,实现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高速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高速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做好高速铁路运输安全,就必须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更新与改善设备,健全运输设备与调度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提高高速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
一、高速铁路运输调度的特点
我国高速铁路运输调度管理大多都是采用调度集中系统(也称为CTC),在车站内不设车站值班员,而是将调度人员由原来单一的指挥者转变为执行者与指挥者。在既有线调度指挥模式中,需要在车站内设车站值班员,采用人工传达方式或者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也称为TDCS),将运输调度指挥的命令传达给车站值班员,然后由车站值班员在其所管理范围内对调度命令进行执行,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调度命令完成任务。采用高速铁路的调度集中指挥系统,在车站内不设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不仅要担负指挥的责任,还要肩负调车领导人、车站值班员以及信号员的职责。列车调度员通过对调度集中系统的控制,对所控制区域内的列车运行的信号、行车设备的指示操作、施工维修与登记等调度命令的传递都是由列车调度员完成的。此外,列车调度员的工作还包括道岔、信号等进行统一的集中控制,也可以直接向司机及随车机械师发出列车有效运行指令,司机及随车机械师也可以直接向列车调度员反馈列车的实际运行情况,有效增强了列车调度员对列车运行情况的掌控。我国高速铁路调度正在依靠现代化技术,实现对铁路运输全方位的管理,实现对各站调车作业安全管理。
二、高速铁路运输调度存在的问题
1.调度规章制度不完善
高速铁路运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既有一定的行车规章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然而在制定高速铁路运输制度时,并没有废除行车规章制度的不足之处,造成高速铁路运输规章制度之间产生矛盾。由于调度规章制度的不统一性与矛盾性,导致调度员处理问题时概念模糊不清,在执行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与执行偏差。
2.非正常行车组织措施有待完善
高速铁路采用调度集中系统,使列车按照计划自动运行,大大降低了调度人员的工作强度。但对于受到设备、地质灾害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行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对于突降暴雪、突发地震等现象,调度人员只能通知司机降速运行并注意观察线路状况。由于对于突发事件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操作依据,导致调度人员在处理非正常行车时,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
3.设备控制故障与调度人员干预
由于受设备控制故障与调度人员干预而导致运输安全管理之间存在着矛盾。设备控制故障是运输安全的导向,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错误操纵、错排进路等现象。而调度人员的工作是负责列车运行计划的安排、锁闭道岔、开放信号等,确保列车能够正常运行。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设备控制故障与调度人员干预,使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错误操作、排列等现象,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三、完善高速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的措施
1.完善高速铁路运输调度规章制度
完善高速铁路运输调度规章制度,建立专门的高速铁路运输调度规章部门,严格禁止非调度部门随意下达命令,及时更新与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于过期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应进行统一的废除,避免新的规章制度与旧的规章制度相互矛盾的现象发生,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高速铁路运输调度规章制。
(1)实行调度工作流程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调度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科学分析和详细设计,明确各步骤工作内容及下一步工作流程,从“流程”上确保工作质量。
(2)实行调度工作标准化。如果没有流程化、标准化的制度,很难实现统一要求,出现工作职责模棱两可甚至导致安全生产出现“真空”。调度人员对工作理解、掌握的透彻程度决定着流程设计标准化的质量。只有在流程设计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才能明确岗位职责,做到必要的互控、联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量。
2.完善非正常行车组织预案
完善非正常行车组织预案,规范调度人员的执行标准。由于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快、列车密度较大,容易受到设备、地质灾害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在非正常行车时,由于调度人员指挥失误,对高速铁路运输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制各种非正常行车组织预案,提高调度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减少高速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3.不断完善各项应急预案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具有速度快、密度大的特点,同时受设备自身及外部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非正常行车时对调度人员的操作依赖性较大,任何调度指挥的瑕疵都可能对运输安全造成威胁。非正常行车组织预案的制订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实行非正常行车专人盯控制度,加强关键岗位力量,定期进行各种非正常行车和突发事件处置演练,不断提高和丰富调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做到科学、安全、可行,使调度员有据可依。
4.优化设备控制
设备是保障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的可靠手段。在正常状态下,高速铁路运行以依靠设备自动控制为主。在设备控制良好的状态下,应有效避免调度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私自操纵,有效控制由于人工操作而引起的设备操作不准确性,有效发挥出调度人员的职能作用。而对于设备存在的异常现象,调度人员应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并根据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从而有效提高设备的整体控制性与操作性。因此,为了及时发现设备状态异常,调度员应该充分发挥盯控作用,以便迅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坚决杜绝主观臆测,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开展工作,确保行车安全。
5.创新高速铁路运输调度安全新模式
为了增加高速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的系数,要根据模拟的调度信息建立强大数据库,利用信息技术制定全新的系统。在系统进入到实际工作中的时候,要进行多次模拟测试,在模拟测试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锻炼调度工作人员的安全处理能力和专业技能,全方位的强化调度人员的风险应对能力,有效的完善列车运行的预警方案,同时,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要及时采取适当的运行调整,控制列车运行间隔。
6.班组进行自我调控
在高速铁路运输调控的过程中,班组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班组在调控安全管理体系中要进行全程的监控。完善班组自控安全体系的构建,将实现全自动循环安全管理模式。在班组内部要完善规章制度,实现民主、打造自主和自由的氛围,使班组工作人员都能在调度安全管理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养成自我控制的习惯,将高速铁路运输调控方面出现的事故降到最低。
结束语
铁路运输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调度安全是运输安全的关键,通过不断强化调度指挥的安全意识,完善和提高调度指挥水平,是提高铁路运输质量与安全的根本途径。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采用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以高科技力量和高度的责任心保安全,提高调度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郝秀程,蔡宏湘,姚佳丽。高速铁路运输调度的应急安全管理对策[J].郑州铁路科技信息,2013,36(2):117-119.
[2]马照,朱有才,夏琳琳。浅析如何做好高速铁路调度安全指挥工作[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0(5):192-193.
论文作者:胡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铁路运输论文; 调度员论文; 列车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规章制度论文; 行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