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论文_吴海艳

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论文_吴海艳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实际建造过程中,需要在建筑物的高陡边坡做支护工程,防止坍塌,造成安全事故。特别是在部分建筑物施工场地有限,边坡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滑动塌方的部位,极易影响建筑施工进程,甚至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边坡支护工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边坡支护

在土木工程建筑行业中,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常常需要边坡支护结构对不稳定岩土的侧向压力进行约束。在实践建造过程中,对于岩土体的加固,选择锚杆或锚索,以其杆体及锚固段将边坡支护结构传来的荷载作用传递至稳定情况较好的岩土体上,减少对原岩的干扰作用,且又具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成本较低,同时效果明显的优点,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土木工程边坡支护建设过程中。本文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边坡支护技术,简要探讨如何保障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效果: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工程

在建筑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天然土坡和人工土坡,如果在土坡上、下修筑建筑物时,为了防止土坡失稳发生滑坡和坍塌,需要用到各种类型的支护结构加以支挡。土钉支护是指在天然土体上通过土钉(砂浆锚杆、角钢或粗钢筋)与喷射混凝土面板相结合,形成一个类似重力挡土墙,以此来抵抗墙后的土压力,从而保持开挖面的稳定。桩锚支护是指在开挖前沿基坑周边打一圈竖直的桩,利用桩来阻挡土的坍塌,同时为了防止开挖时桩倒塌,用水平方向的锚杆(索)来拉住桩。

2、边坡支护的施工顺序和现场监测

边坡的施工顺序对施工过程中边坡的安全与稳定性以及边坡建成后的稳定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工程的施工顺序如下:

2.1对边坡上部地段进行边坡修整与加固;

2.2当边坡上部地段修整与加固完毕后, 在开挖形成的方形平台上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人工挖孔桩必需采用跳桩(不少于两根)开挖与浇筑的施工方法;

2.3当锚固桩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施工与张拉锚索并修整桩外边坡。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同时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 -99的要求进行边坡的现场监测,本工程的现场监测主要要做到如下四点:建立现场监测参照系;设立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基准点。基准点必须是稳固的不动点, 应设在边坡工程影响范围以外,一般距基坑周边不应少于30 m,且数目不应少于是2个;邻近基坑支护工程周边建筑物的变位观测;施工前在基坑顶设置3个观测点,在施工中每天进行观察不少于3次,发现裂缝及时处理。如果边坡位移不满足规程要求时,必须停止施工,并及时修改设计。

3、深基坑边坡支护的设计思路与安排

在此以深基坑边坡支护为例,简要探讨如何设计边坡支护工程。由于深基坑边坡支护工程通常应用于城市的中高层建筑,而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土地利用率也在逐步增加,因此相邻工程的深基坑距离通常较近,所以施工的安全性成为其中尤为重要的问题。其次则是需要依据工程设计的要求,首先保证工程质量,其次保证工程设计的成本优化和施工效率的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可以将施工过程分为三个大的步骤来进行:

首先,勘察施工场地的情况,尤其是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对于现场的支护段界限进行了解,并对施工基坑的情况进行调查,收集场地的土质情况,结合勘察报告总结场地的地下水层状况。

其次,确定工程的具体施工步骤,通常按照钢管桩施工和后期的土方开挖、锚杆和混凝土施工。喷锚的施工阶段可以与土方开挖相结合,在将土方开挖深度进行大致的层级划分后,依据实际的开挖情况安排具体的锚杆排距,而喷锚的施工需要在喷锚工作面成形后第一时间进行,避免深基坑的边坡受天气等外界因素的严重影响。一般在施工的过程中,依据土方开挖的层级进行施工,喷混凝土施工的时间应当尽量与水泥浆的强度成形状况相联系。

最后,在施工的后期,要通过适当的监测系统来进行现场的位移和沉降情况的监测,并在土方开挖的层级加深时进行实施的土层状况调查,在监测的过程中要支护桩顶部水平位移、支护桩深层位移、竖向沉降值等等,在出现一些相对较大的数据变动时,要及时寻找并发现影响因素,例如土层状况、水土合力作用等,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施工的效果和安全性。

3.2深基坑边坡支护的施工方法

基坑的支护施工主要分为钢管桩施工、土方开挖、预应力锚杆施工和普通锚杆施工四个部分。

钢管桩的施工主要集中在基坑边坡上,尤其是与电缆相交出的支护和加固,通常的施工工序是先进行孔位制定,然后在制定的孔位上实施钻孔,在钻孔机开始施工前要先对垂直度、机位等进行细致的调节,从而保证与孔位的严格吻合,钻孔完成后进行下管、清孔、灌浆、补浆等一系列施工后确定根桩,其他根桩同样按照次步骤来进行。钢管桩通常采用110钢管,在 施工前对钢管底部进行处理,保证出浆孔的正常。管内采用压浆,水灰比例应在0.50左右,灌浆时的浆压应维持在0.7MPa左右,避免气体等的混入,最后可以通过补浆来进行加固。

土方的开挖应当提前确定出大致的开挖层级,通常在开挖前将每2m确定为一个挖深层级,即分段式开挖。挖掘过程与边坡锚喷要求互相配合,保证机械开挖距符合实际的施工要求。并且在每个层级的开挖结束后进行及时的清土作业,保证施工场地的正常运行,及时的采用运输车辆对挖出的土方进行外运,尽量使用自卸车在基地内进行土方的外运。

预应力锚杆的施工是与其结构直接相关的,预应力锚杆本身对于支护的机构起到支挡和土层稳定的作用,通过穿孔的滑动面将钢筋固定在土层中,再借助钢筋的拉伸形成一定的回弹力,从而对土层加固,形成支挡结构。在设计之初应当合理的估算预应力的损失,从而调整应力,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偿张拉,因此在封孔时可以考虑采用沥青等防渗材料来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基层力学性质分析可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边坡支护技术,能够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情况下保障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和周围土体的稳定性,能够提高土体的约束加固,提高其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增强土体的变形延性,是现阶段我国应用较广泛且经济效益较好的支护措施。另外,必须要注意的是,由于边坡位移是时刻变化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边坡的位移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实时监测,一旦发生数据突变的情况,必须查明真实原因,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詹京奎.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6):112+197.

[2]马强.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167+170.

[3]赵庆儒.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5):119.

论文作者:吴海艳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论文_吴海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