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蕊[1]2004年在《林区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剧,城乡建设欣欣向荣。小城镇的城镇化进程已经构成我国城镇化的突出特色,成为我国吸纳剩余劳动力、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部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的建设工程为林区小城镇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林区小城镇绿地系统作为城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系统,其合理的研究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 本文第一部分为理论探讨。从城镇绿地系统的理论基础着手,探讨各理论与绿地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强调城镇绿地系统的“系统性”及“生态性”,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空间。 第二部分,从系统角度、区域观点,以林区小城镇为平台,将城镇绿地系统层次化,初步建立城镇绿地景观生态体系,并在突破传统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叁大指标的局限建立城镇绿地系统综合指标体系,包括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绿地系统评价指标和以生态学和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的规划实施指标,深入研究城镇应有的绿地总量及其合理的空间布局形式,发挥林区小城镇特色。 最后,以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为工程实践,与方正林业局城镇总体规划同步,进行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杨茗琪[2]2012年在《富源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从而在小城镇建设之初即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保护好现有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城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小城镇的绿地系统是小城镇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绿地系统是解决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前提,因此小城镇的绿地系统应该从区域大环境的角度来研究,既要重点思考本身的绿地系统的问题,也要注重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本论文通过系统查阅文献资料、吸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实地调研等方法,结合城市规划理论、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展开了对富源县城绿地系统的规划研究。主要规划内容如下:对本论文中的小城镇进行界定,并分析小城镇绿地系统的特征;然后提出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所要遵循的原则;将富源县小城镇绿地系统的规划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考虑城市绿地现状,在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支持下,根据县城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寻求顺应富源县小城镇长远发展、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复合功能、可操作性强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案。依据相关理论和规范的研究,结合小城镇绿地的实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层面出发,探讨并分别提出了“一心十辅,协同发展;绿斑匀布,生态为基;绿脉放射,绿网覆盖”的宏观县域绿地系统布局模式、“一圈、二带、叁楔、叁轴、四廊、多园”的中观规划区绿地系统布局模式和建成区微观绿地系统布局模式。本论文将富源县城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五大类,而将其他村镇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庭院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四大类,并进行分类规划;进行了绿化树种规划,在树种选择、树种群落垂直和水平结构上都有别于大中城市,植被群落结构的设计充分考虑自然植被群落的共生互补,构建拥有优美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小城镇;并进行分期规划,分为近期(2010-2015)、中期(2016-2020)、远期(2021-2030)叁个期限,满足不同发展时期小城镇发展对绿地系统品质和生态效果的需求,以维持小城镇的生态良性循环和满足人们游憩及城市景观的需要,并最大限度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引导富源县小城镇绿地系统朝着健康、安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何泰然[3]2017年在《严寒地区低碳小城镇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碳小城镇发展模式是新时期我国应对新型城镇化、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虽然有关低碳小城镇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已成为我国学术界的热门研究方向,但针对严寒地区小城镇规划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普通低碳小城镇规划方法难以满足严寒地区小城镇气候和地域的特殊要求,缺乏针对性的规划引导和适宜的技术措施。本文以严寒地区小城镇为研究对象,从严寒地区小城镇地域特征与碳排放关系为切入点,围绕影响严寒地区小城镇碳排放主要因素、严寒地区低碳小城镇相关指标进行要素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严寒地区低碳小城镇核心规划要素;进而以核心规划要素为导向,提出严寒地区低碳小城镇规划策略;最后结合实践研究,对严寒地区低碳小城镇规划策略以实际运用加以研究。本论文具体分为五章:第一章,对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章,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了低碳城镇和严寒气候设计方面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低碳小城镇案例进行研究,为后续规划要素研究提供基础。第叁章,运用文献分析与实证调查法分析严寒地区小城镇地域特征与碳排放关联关系,并得出严寒地区小城镇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运用文献比较分析归纳法、案例研究法,分析严寒地区低碳小城镇相关指标要素,提出严寒地区低碳小城镇规划的核心要素,并以“要素-策略”导向,为严寒地区低碳小城镇规划策略提出提供充分支撑。第四章,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比较分析与归纳等方法,在核心要素导向的基础上,提出严寒地区低碳小城镇在土地利用与规划布局、绿色交通规划、碳汇系统规划、低碳能源规划、资源循环利用规划方面的规划策略。第五章,以阿尔山低碳城为实证,通过对阿尔山低碳发展特征、建设问题的分析总结,提出阿尔山低碳规划原则目标,并制定适宜性规划,希望通过“一般-特殊”的研究方法,对严寒地区低碳小城镇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衡立松[4]2017年在《北方地区小城镇棚户区改造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方地区小城镇由于长期以来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存在城镇建设水平相对落后,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存在研究视角不够高,规划缺乏科学性,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等问题。而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和城市建设发展模式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的大背景下,小城镇建设规划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而在这个课题下棚户区建设规划又是其中的重点领域。本文主要从城乡规划专业的角度出发,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按照总结学习、调查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方法,试图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对于北方地区小城镇棚户区的改造建设进行剖析,研究和总结。首先,本文主要对于研究的对象:北方地区小城镇棚户区做出了概念的限定,并梳理了改造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造建设的重点领域。其次,将研究的重点聚焦到北方地区小城镇中棚户区的改造问题上,分别从“棚户区改造工程”和“棚户区风貌提升工程”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在“棚户区改造工程”方面,首先阐述了棚户区的概况,之后分析了棚户区现存的缺乏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市政基础设施等问题,梳理了棚户区改造中不同模式与流程,并将四种模式进行了横向比较。最后针对于改造中的拆迁难,融资难,就业难,可持续难这四个难题分别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在“棚户区风貌提升”部分,分为了建筑改造和景观改造,并提出明确的改造设计的要求和具体的工程做法。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北方地区小城镇棚户区改造规划的基本原则,并将得出的思路与方法运用到了实际项目:扎赉特旗音德尔镇棚户区改造规划中,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规划方案。
吴亚宁[5]2017年在《黄陵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一项重要内容。小城镇建设要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保护好自然环境,建设生态城镇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小城镇的绿地系统是小城镇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从区域大环境的角度来研究,既要重点思考城区绿地系统的问题,也要注重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本论文通过系统查阅文献资料、吸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实地调研等方法,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展开了对黄陵县城绿地系统的规划研究。主要规划内容如下:对本论文中的小城镇进行界定,并分析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一般遵循的原则;结合黄陵实际,县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层面出发,分别提出了“东农西林中恢复、廊带片结网”的宏观县域绿地系统布局模式、“多核串网”的中观规划区绿地系统布局模式和“多点织网”微观绿地系统布局模式;综合黄陵县城绿地现状,根据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做出符合黄陵县城长远发展、发挥绿地系统的复合功能、可操作性强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案。本论文将黄陵县城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五大类;进行了绿化树种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进行了分期规划,满足不同发展时期对绿地系统品质和生态效果的需求,并最大限度的改善黄陵县城的生态环境状况,引导绿地系统朝着健康、安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最后研究总结出山地地区山水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韩松岭[6]2004年在《森工林区小城镇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林业作为我国大农业中的一部分,它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快林区小城镇建设,推进林区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当前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大力推进林业五大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要载体。本文通过对林区小城镇建设问题的研究,为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重新构造林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落后的林业生产关系、加快林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为林区经济理论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丰富和发展了小城镇建设理论;为国有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和理论指导。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 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的具体特点,从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宏观背景入手,对我国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和新林业战略背景下的林区小城镇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快林区小城镇建设是优化林区经济结构,促进林区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林区小城镇模式建立的原则及其指标体系;从构建林区小城镇建设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入手,提出林区小城镇建设指标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选取25项指标进行研究,进而为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各个阶段进行判断和评估。 对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林业的发展是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动力、林区工业化是林区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动力、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后续动力。 指出制度创新是林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它将提高林区小城镇经济发展效率,促进林区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并且提出制度供给不足是林区小城镇建设中的一个深层约束;从林区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林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林区小城镇就业制度的创新、林区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等方面,构建出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制度框架。 提出林区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原则,明确指出要把林区小城镇建设规划纳入林区经济和林区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保障林区小城镇的健康发展;运用城市经济学和林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系统阐述了林区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阶段经济分析论证的目的和内容,提出林区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内容结构以及对林区小城镇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和数学计量模型。 结合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现状及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提出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内容、原则和基本框架;提出构建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确定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和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建立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通过研究,提出林区小城镇建设的战略对策。 本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从新的视角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小城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概括了其特点,提出了森工林区小城镇模式建立的原则及其指标体系,创新了森工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动力机制,构建了森工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制度框架,确定了森工林区小城镇建设的总体目标。
黄妍妍[7]2016年在《生态文明视阈下黑龙江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运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至此,中国进入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期并把“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4月1日起,国家对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国有林区的发展到了十字路口,林业发展方式也从原来的“重采伐”到“养生态”的根本转变。全面停伐政策的实施在对生态文明建设发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林区林产工业、居民生计等一定时期内带来严重冲击。国有林区小城镇不但是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推进现代林业事业发展,将林业作为肩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使命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林业缓解国计民生需求等过程中绕不开的一项关键议题。本论文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期用生态文明全新视角找到影响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关键因素和作用机理,从而为国有林区小城镇后续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首先,基于对国内外有关小城镇建设理论研究成果的广泛查阅、收集,总结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和建设实践最新进展,总结出若干个小城镇建设类型,奠定本研究的理论依据。通过对黑龙江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实地调研、探查,搜集了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的相关基础数据,并依据调研数据深入分析黑龙江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运行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目标即经济健康发展、技术创新进步、社会和谐美好、生态环境友好、政府廉洁高效,可以看出,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需要用系统论的理论进行研究。通过上述分析,应该先构建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复合生态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生态经济系统、绿色科技系统、生态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生态政治系统。在此基础上,定性地分析了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的运行机理及作用路径。第叁,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运行机理模型,包括小城镇建设系统运行效果评价模型、内部协同效应模型、发展趋势分析模型。从生态经济、绿色科技、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政治5个维度构建了13个标准层4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加权线性法、变异系数法、贝塔朗菲方程、灰色综合关联模型、二元回归模型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国有林区的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结果显示,从2008至2014年,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系统总体运行效果不理想,各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之间互动耦合度差,存在竞争关系,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第四,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目标的角度出发,在对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小城镇进行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城镇建设基本发展思路和“二叁四五”的发展模式。针对小城镇评价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低碳的生态经济系统、高效的绿色科技系统、和谐的生态社会系统、集约的生态环境系统、民主的生态政治系统“五位一体”新型国有林区小城镇的应对策略,为国有林区制定实施小城镇建设后续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卢君君[8]2016年在《广场舞现象审视下的城市公共空间适应性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广场舞文化活动趋频,公共空间管控矛盾趋显,广场舞空间供应趋紧,部分省市相继出台广场舞活动管理文件,国家四部委亦联合印发《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广场舞的社会文化价值日趋凸显。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广场舞在丰富日常生活的同时,亦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广场舞在承载人居场所的同时,亦暴露了城市公共空间配置的不足。为响应这种公共文化现象所折射的城市公共空间诉求,本文从规划角度出发寻求两者的空间匹配关系,并提出公共空间的适应性规划策略。具体而言,本文在解析当前广场舞现象的基础上进行了匹配原理建构。首先,针对广场舞引发的社会矛盾,通过对碑林区广场舞空间的调研分析,探讨公共文化活动的使用需求,以此为研究基础,反思目前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其次,以广场舞现象为视角,以城市公共文化需求为基点,分析文化需求所对应的公共文化形态,最终到公共空间的落位,据此,从目标确定、关系建立、原则建构、策略研究四个方面构建“需求——形态——空间”的匹配原理。由此将市民的活动需求转化到可对应的物质空间上,使需求与空间之间建立起动态的对应关系。基于“需求——形态——空间”匹配原理,论文提出城市公共空间的适应性规划策略。从社会需求出发,分析匹配原理视角下公共空间规划新趋势:单一维度向多维综合转变、物质空间向生活空间转变、视觉美学向使用需求转变、独立系统向空间耦合转变;以公共空间规划的新趋势为导向,分析与传统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法的关系和融合机制,提出内涵化的规划变革、扁平化的平台建设、活力化的空间形态、公平化的资源配置四大适应性规划策略。最后,以西安市碑林区为例,检验了匹配原理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的适应性规划策略,进而对碑林区的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调整优化,提出可适的规划对策。
赵礼梅[9]2013年在《广水市市域绿色空间体系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较快带来的无度开发以及肆意扩张,导致我国小城镇生态失衡以及城镇功能失调,而小城镇的功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连接作用。其绿色空间是城市和乡村绿地在空间上的连续,如遭到破坏,将导致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中断,使得一定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生态服务功能减弱,从而出现环境污染加剧、乡村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绿色空间是将区域内的各类生态要素组合起来所构成一个生态复合系统网络,强调城乡各类绿地的有机结合,自然生态过程的畅通有序。小城镇市域内的绿色空间,从空间尺度上,不再囿于城市或乡村范围,而是拓展到了城乡一体的区域范围,从而发挥着一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抑制城镇无序蔓延、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以及改革农业产业等。论文的研究以小城镇为对象,以其市域绿色空间体系规划为论文的研究内容,从区域规划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小城镇市域绿色空间体系的规划理论和实践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论文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研究,提出小城镇市域绿色空间的定义,在分析广水市市域资源的基础上概括其绿色空间组成要素、特征与功能;分析广水市市域绿色空间体系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呼吁人们要对小城镇市域绿色空间进行合理规划:针对小城镇市域绿色空间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绿色空间的理论和案例研究,提出小城镇市域绿色空间体系规划的原则、方法途径以及促成机制,通过分析市域生态敏感性和生态适宜性对广水市市域进行市域绿色空间体系规划,构建广水市市域绿色空间形态,最后形成一个复合生态网络形式的弹性空间。论文从宏观尺度上对小城镇市域绿色空间体系规划进行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讨。希望通过以上的研究,在我国小城镇市域构建绿色空间的复合生态网络,以广水市为例,充分实现其生态环境连接功能,为促进城乡绿色空间的完整性,建立区域化网络化的绿色空间网络提供一定参考。
于汉学[10]2007年在《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个亚类型区和自然地理单元,塬面、沟坡、沟谷、川道构成了其独特的地貌特征、水文特征、侵蚀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生态特征。在长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和经济特征。相对黄土高原其他亚类型区而言,这里虽然沟壑纵横,土壤侵蚀严重,但由于拥有平坦开阔的塬面且土壤肥沃,逐渐使其成为黄土高原一个人口和城镇密集区,因此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建构黄土高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和防止生态破坏的主要区域之一,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化规划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长期以来,由于落后的经济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伴生,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化进程长期受到束缚,甚至处于萎缩的不正常状态。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城镇一改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共同认可的努力目标,难以形成有针对性解决当前规划问题的对策。城镇规划与脆弱生态环境相分离,造成生态资产流失,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生态和地质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城镇建设活动与地域空间相分离,导致城镇建设长期套用平原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城镇规划技术规范、规划标准,使城镇建设与平原型城镇趋同,适应脆弱生态环境的能力差。截至目前,对于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在生态规划理念和技术方法上存在空白,这些表象背后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为此迫切需要针对一系列涉及聚居、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进行综合整体研究,从认识论、方法论、对策论和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来探索一条因地制宜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途径。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脆弱生态环境的地域空间,以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当代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手段,力求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中,从全新的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诠释人居环境生态化,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框架、方法体系和优化模式。本研究力求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方面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①立足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把脆弱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相结合,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人居环境生态化相结合,把国内外人居环境生态化前沿理论与社会经济相对滞后的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相结合,针对黄土高原一个典型地貌区,来探讨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人居环境生态规划方法。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建构了以区域、城镇、社区和建筑为纵坐标,以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为横坐标的研究框架和生态化综合评价体系,这种将不同层次的人类住区及其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纳入统一研究体系的综合融贯思路,与较为孤立的研究某一层面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有所不同的。③在分析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体系组织结构、人口空间迁居与自然地理单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黄土塬单元”为“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协调单元”的构想和相应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④综合运用土地适宜度、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土地承载力等生态评价方法,对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系统垂直生态过程进行了量化分析,建构了不同类型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功能区划,从而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未来的土地利用方式、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空间布局和人口空间分布提供了依据。同时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原理对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系统水平生态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模式。⑤在总结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支持系统概念,即塬面和沟壑小流域生态支持系统,从功能关系上明确了在人居环境规划中各类由人工参与和经营的绿地、水域的定位,明确了人工物质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共生互补关系,将长期笼统的“人化自然”空间概念内容具体化,从而在建筑科学与水土保持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融贯研究和协同进化的桥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提供了能与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动态联系的操作支点和工作对象。
参考文献:
[1]. 林区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刘蕊. 东北林业大学. 2004
[2]. 富源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杨茗琪. 西南林业大学. 2012
[3]. 严寒地区低碳小城镇规划研究[D]. 何泰然. 北京建筑大学. 2017
[4]. 北方地区小城镇棚户区改造规划研究[D]. 衡立松. 北京建筑大学. 2017
[5]. 黄陵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吴亚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6]. 森工林区小城镇建设研究[D]. 韩松岭. 东北林业大学. 2004
[7]. 生态文明视阈下黑龙江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运行机理研究[D]. 黄妍妍. 东北林业大学. 2016
[8]. 广场舞现象审视下的城市公共空间适应性规划策略研究[D]. 卢君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9]. 广水市市域绿色空间体系规划研究[D]. 赵礼梅. 华中农业大学. 2013
[10].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于汉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绿地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棚户区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