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税收征管论文

税收征管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综合评价论文,税收征管论文,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税收征管效率反映税收管理工作的内在质量。我国理论界对税收征管效率的问题研究较少,实践中也很少将征管效率作为税务机关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长期以税收收入作为衡量税务部门工作的主要指标,这样就造成了我国税收征管效率较低的局面。以往对于税收征管效率进行考评,一般是对征管成本率和人均征税额两个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然而,实践证明,仅以这两个指标进行效率考核,已不能全面反映各税务部门的征管效率和内在工作质量。因此,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的税收征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一、税收征管效率的内涵及外延特征

公平和效率是评判税制的两大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其含义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税收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使社会从可用资源的利用中获得最大利益,不仅要使微观经济效益提高,宏观经济也要稳定增长;从税务征管的角度讲,税收制度须简便,征纳双方的费用要节省[1]。因此,税收效率可分为税收经济效率和税收征管效率两个方面。

税收征管效率,又称税收制度效率或税收行政效率,是指国家在充分取得税收收入的基础上使税务费用最小化[2]。

在我国,税收征管效率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起步晚、发展慢,对征管效率的内涵还缺乏统一认识。很多研究成果认为取得一定税收收入所消耗的征纳成本越低,则征管效率越高,忽视了重要的前提就是“充分取得税收收入”,也就是说为了追求征管自身成本低,而放弃一部分税款的征收,使税款不能及时、足额地取得,这样的税收征管也不能说是有效率的。因此,较高的税收征管效率应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规范性。较高的征管效率取决于征管模式自身设计的严密程度、征管业务流程规范性、税务机关执法的严格性。规范性主要是指在既定的税制体系下“充分取得税收收入”,即确保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取得,做到应收尽收,减少偷逃税行为。

第二,经济性。较高的征管效率要求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尽量降低征管成本率,即税收征管过程中征纳双方付出的代价最小。

第三,有效性。在我国,税收收入还是考核税务机关工作成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短时间内还不能改变。因此税收任务的完成是税收征管工作具有较高工作效率的前提。再有,税收征管工作应该保持税收收入同国民经济同步稳定增长,这样的征管工作才是有效率的。

二、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及整体构思

1.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1)完整性原则。指标评价体系应覆盖评价对象的主要方面,避免结构的不完整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失真的情况。(2)层次性原则。在多指标多层次的评价体系中,切忌同一层次的指标信息重叠、逻辑混乱,使评价结果失真。(3)适度性原则。包括评价指标数量和层次两方面的适度。对于一个理想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说,当然是越全面、越细致越好,因为指标数量越多,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就越明显,评价的可信度越大;指标的层次越多,指标的结构和指标间的关系越分明。但是,指标数量和层次越多,确定指标的重要程度也越困难,歪曲评价对象本质特征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实际评价中,必须适当控制评价指标的数量和层次。

2.评价指标体系整体构思

依据完整性原则,本指标体系从规范性、经济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全面反映税收征管效率。评价税收征管效率应该同时兼顾规范性、经济性和有效性,这是税务部门税收征管过程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

依据层次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本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1个指标,本文研究的是税收征管效率,那么很自然,税收征管效率就应该确定为该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指标;本文按照较高的税收征管效率具备的特征将目标层指标分解,并将这一层指标确定为准则层指标,即目标层指标——税收征管效率下设3个准则层指标——觌范性、经济性和有效性,这样分解可以更好地反映税收征管工作的理念,评价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强。准则层以下是指标层,指标层共10个指标。其中规范性下设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欠税增加率、滞纳金加收率、处罚率等6个指标,经济性下设征管成本率、人均征税额等2个指标,有效性下设税收计划完成程度、税收收入增长率等2个指标。

三、指标层指标的具体内容

1.登记率。指在考核期内实际办理税务登记户数与应办理税务登记户数的比例。主要用于衡量税务登记管理对漏管户的控制程度,以利于强化税源控管,清理和减少漏管户。

附图

2.申报率。指纳税人在法定申报期限内实际办理纳税申报的户次数与应办理纳税申报户次数之间的比例。主要用于衡量纳税人依法申报的遵从程度,以利于改善服务措施,强化稽查力度,提高遵从水平。

申报率=(按期申报户次数/应申报户次数)×100%

3.入库率。指纳税人当期实际缴纳入库的税款与按期应缴纳入库税款之间的比例。税款分为当期申报应纳税款、缓征税款、查补税款和违法处罚罚款四个部分。主要用于衡量纳税人实际履行税款支付义务的程度,以利于采取多种形式,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附图

4.欠税增加率。指考核期期末期初欠税余额差额与期初欠税余额之间的比例。主要用于衡量清理欠税的程度,以利于及时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清欠工作。

欠税增加率=(期末欠税余额-期初欠税余额/期初欠税余额)×100%

5.滞纳金加收率。指清理逾期未缴纳税款时加收并入库的滞纳金的户次(金额)与清理逾期未缴纳税款应加收滞纳金的户次(金额)之间的比例。主要用于衡量税务机关对逾期未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的执行到位程度以及滞纳金入库程度,以利严格按规定加收滞纳金并促进滞纳金及时足额入库。

滞纳金加收率=(清理逾期未缴税款时已入库滞纳金的户次(金额)/清理逾期未缴税款的户次(金额))×100%

6.处罚率。指税务机关对涉税案件实际受罚的户次(金额)与税务检查未予处罚与处罚的查补税款户次(金额)之和之间的比例。主要用于衡量税务机关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惩治程度,以利促进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确立税务检查的威慑力。处罚率按考核属期分处罚户次和处罚金额进行考核。

处罚率=(实际涉税罚款户次(金额)/查补税款户次(金额))×100%

7.征管成本率。征管成本率是指一定时期的征管成本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征管成本率设置目的在于衡量征管成本和组织税收收入的比例关系。通过该项指标,可进行征税机关之间的横向比较,并可用于某一征税机关不同年度的纵向对比。

征管成本率=(一定时期征管成本/一定时期税收收入)×100%

8.人均征税额。人均征税额是指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总量与税务人员之间的比例。

人均征税额=(一定时期税收收入/一定时期税务人员数量)×100%

9.税收计划完成程度。税收计划完成程度是考核期内税收收入总量占本年税收计划数的比例。

税收计划完成程度=(考核期内税收收入总量/本年税收计划数)×100%

10.税收收入增长率。税收收入增长率是指考核期内税收收入总量与上一年同期税收收入总量的差值占上一年同期税收收入总量的比例。

附图

四、指标的筛选方法

1.极大不相关方法

规范性下设的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欠税增加率、滞纳金加收率、处罚率6个指标,我们是参考了国家税务总局的《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办法》中的指标并加以修改完善的,考虑到指标中可能会有重复反映某些内容或某一侧面,因此,我们在进行指标筛选时,旨在消除一些不合理的指标,经过筛选使剩下的指标更具有代表性。但如若删去的过多或不当,就会失去重要信息。故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对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经过反复对比,本文采用极大不相关方法[3]进行指标筛选。

这种方法的思想是:如果x[,1]与其他的x[,2],……,x[,p]是独立的,那就表明x[,1]是无法由其他指标来代替的,因此保留的指标应该是相关性越小越好。在这个想法的指引下,就导出极大不相关方法。

给出p个指标x[,1],x[,2],……,x[,p]的n组观察数据,称为n个样本,即

附图

每一行代表一个样本的观察值,相应的表达式是:

附图

附图

协方差

附图

由S[,ii],S[,ij]形成的矩阵

附图

称为x[,1],x[,2],……,x[,p]这些指标的方差、协方差矩阵(样本的),或简称为样本的协差阵。

首先利用上式求出(样本的)相关阵R,

附图

r[,ij]称为x[,i]与x[,j]的相关系数,它反映了x[,i]与x[,j]的线性相关程度。现在要考虑的是一个变量x[,i]与余下的p-1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称为复相关系数,通常记为

ρ[,xi]|x[,1],x[,2],…,x[,i+1],x[,i-1],…,x[,p]

这个符号太复杂,现在简化ρ[,i]。ρ[,i]可以由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先将R分块,例如要计算ρ[,p],就将R写成

附图(R-p表示除去rp的相关阵)

R中的主对角元素r[,ii]=1,i=1,2,…,p,于是

ρ[2][,p]=r[T][,P]R[-1][,-p]r[,P]

类似地要计算ρ[2][,1]时,将R中的第i行、第i列经过置换,放在矩阵的最后一行,最后一列,此时只(置换后)

于是ρ[2][,i]的计算公式为

ρ[2][,i]=r[T][,i]R[-1][,-i]r[,i],i=1,2,,…,p

算得ρ[2][,1],…ρ[2][,p]后,其中值最大的一个,表示它与其余变量相关性最大,指定临界值D之后,当ρ[2][,i]>D时,就可以删去x[,i]。

2.该方法的程序化及其应用

为了使该方法更有实用价值,我们请专业人员使用C++语言编写了程序,该程序编写了一个Matrix类来实现极大不相关值的计算。考虑到一次运用后再继续使用此方法进行计算时指标矩阵维数有可能很大,所以使用一维数组作为存储结构来映射相关的矩阵(如:指标矩阵,相关阵),使用LU-Decomposition法作为矩阵的求逆解法。程序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由一个程序、两个文本文件所组成,Count.txt文件记录输入指标矩阵的行数和列数;Source.txt文件记录指标矩阵具体数据,每次运行RealitiveR.exe程序后,在当前目录就会产生Result.txt文件,其中记录了极大不相关的值。二次筛选时,将去掉的指标列在Source.txt中删除,同时更改Count.txt文件中的列数即可,运行程序后,Result.txt中会产生新的极大不相关值。根据情况,可进行三次乃至多次类似的筛选过程。

我们以某市9个区县国税局2003年上半年的数据为例。

单位 登记率 申报率 入库率 欠税增加滞纳金 处罚率

名称 B[,1](%) B[,2](%) B[,3](%) 率B[,4](%) 加收率B[,5](%) B[,6](%)

A10099.41

99.996.67100

47.82

B98.92 99.32

100 43.24

100

56.69

C100100 100 0.1397.83 17.87

D100100 100 0.11100

64.94

E10094.09

100 0.12100

100

F99.92 99.96

99.213.3 100

64

G99.88 93.96

79.16103.76 52.26 98.82

H10096.82

99.3621.07

100

49.86

I10096.35

100 0.14100

41.43

根据极大不相关法和以上原始数据,运用程序进行指标筛选。首先计算6个指标中的每一个与其余5个指标的复相关系数,记为:ρ[,i][(1)]

ρ[,1][(1)]=0.940728 ρ[,2][(1)]=0.803325

ρ[,3][(1)]=0.999017 ρ[,4][(1)]=0.989442

ρ[,5][(1)]=0.998521 ρ[,6][(1)]=0.847163

可见,指标B3与其余指标间的复相关系数最大,因而它最能被其余指标代替,故先将B3筛选掉。在计算其余的5个指标中的每一个与其余4个指标的复相关系数,记为ρ[(2)][,1]:

ρ[,1][(2)]=0.889994 ρ[,2][(2)]=0.762307

ρ[,4][(2)]=0.979313 ρ[,5][(2)]=0.975812

ρ[,6][(1)]=0.719759

由此看出,应筛选掉指标B4,同理再计算余下4个指标中的每一个与其余3个指标的复相关系数,记为ρ[(3)][,i]:

ρ[,1][(3)]=0.283722 ρ[,2][(3)]=0.741425

ρ[,5][(3)]=0.592379 ρ[,6][(3)]=0.713066

我们指定临界值D=0.750000,以上四个数据均小于D值,所以筛选到此为止。

五、税收征管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整体构思以及指标筛选结果,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税收征管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附图

据此体系图,我们就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将指标标准化、赋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对税收征管效率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被评价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效率具体值进行分析比较。

标签:;  ;  ;  ;  ;  ;  ;  

税收征管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税收征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