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学:传统#183;现状#183;未来——小资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学论文,中国论文,现状论文,传统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九○三年,林纾、魏易将德国学者哈伯兰《民种学》一书的英文本译为中文出版。
一九二六年,蔡元培发表《说民族学》一文,对民族学进行界定。
一九二八年,在国立中央研究院的社会科学研究所设立了民族学组,由院长蔡元培先生亲自兼任民族学组的组长。
一九三四年,中国民族学会在南京成立。
一九三五年,著名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到燕京大学讲学,并到南京等地访问。
中国民族学会第一次年会在南京召开。
一九四一年,中国边政学会建立。
一九四四年,中央大学和西北大学建立边政学系。
一九四七年,暨南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建立人类学系。
一九四八年,中山大学、辅仁大学建立人类学系。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建立以后,一九五二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高校人类学系、边政学系全部被取消。汇集全国民族学专家在中央民族学院建立研究部。
一九五三年,中国民族学家开始参与民族识别调查研究工作。
一九五五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开始筹建民族学研究所。
一九五六年,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开始,大批民族学家参与此项工作。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设立民族学专业,招收民族学专业研究生。
一九七九年,中国民族研究学会、中国民族学研究会、中国世界民族研究学会等学术团体成立。
一九八○年,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人类学系。
一九八一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重建。中国民族学会编辑的《民族学研究》第一辑出版。
一九八三年,中央民族学院建立民族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