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中阅读延伸的探讨_文学论文

高中新课程中阅读延伸的探讨_文学论文

高中新课程阅读延伸题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阅读延伸题的考查重点

2010年高考中增加了能够展示考生个性、表现考生d语文素养、有效区分不同考生水平的内容——阅读延伸题。《考试说明》规定,阅读延伸题的命题形式为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部分各设置一道分值约10分的题,一般要求用200字左右作答。从试题呈现的位置看,文言文、诗歌、实用类(社科文、自然科学文)、文学类(散文)文本都可能设置这类试题。阅读延伸题的考查重点有以下两项:第一,读懂作者,了解作者创作与表达的深层意图。要求考生准确地掌握文本的主旨、内容、情感及表现形式,具备理解、体察、鉴赏、阐发与评价的能力。第二,读出自己,谈出具有个性化的体会、认识、感悟。考生要深入思考和领悟主旨、内涵,调动自身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做出领悟、探究与阐释。

阅读延伸题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思辨性的特点。(北辰《关于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北京考试报》2009年12月26日)这四点既概括了试题特点,又强调了学生应答必备的能力:

1.开放性——思考区开放。题目的设置要求考生思维发散,思考时应从文本出发,又不局限于文本,要灵活辩证。

2.综合性——答题点广泛。从文本向外延伸,或深入,或拓展,或结合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探究问题的答案,形成对文本意蕴的领悟、探究与阐释。

3.创造性——答案多元化。不局限于某个知识点,不拘泥于某个固定的结论。考生要结合对文本的解读,大胆、有创见,表达出独特的体会。

4.思辨性——论证意识明。考生应能结合文本内容,有理有据地阐述看法。答题讲究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阅读延伸试题的设置,重点考查学生对试题的认知程度和个人日常知识的积累程度。也可以说延伸题的设置,将试题答案的完成,指向平时的积累和认知程度的提升。它不是仅读文本本身,更不是单靠短时间的突击,或通过一定数量的试题积累就能做好的。因而,这里就提示考生和教师,语文学习要重视平时的积淀,要把对学生的认知过程的指导放在重要的位置。

二、阅读延伸题的类别与答题指导

“读出自己”类的题目学生作答较为容易,“读懂作者”类的题目具有一定难度。下面综合考察2010年高考北京卷、2009-2010学年度北京市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抽样测试卷(以下简称2010年北京测试卷)以及北京市东城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卷(以下简称2011年东城统测卷)的命题形式与学生作答情况,谈谈我对解答阅读延伸题的看法。

(一)文言文阅读

1.考查内容:对文段中人物形象特点的认识,对古人观点的理解与评价。

2.作答难点: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有的考题为了降低难度,提供文句翻译。

例如2010年高考北京卷,阅读柳宗元《宋清传》:

第二大题文言文《宋清传》中说“清之取利远,远故大”,意思是“宋清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因为考虑长远所以获得的利益较大”。这概括了宋清经商的特点,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概括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

【解析】答题要点:先从文内举一个例子,再联系当下的社会生活进行阐发。即要求考生先解决文中的问题,再书写自己的体验。

【答案示例】宋清善待采药人和买药人,并把堆积如山的债券付之一炬;宋清卖药不论贫富贵贱,不论得势或是失势,结果声名远播而获得了更大的利益(文内例子)。现在有的人奉行的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处世哲学,不论是做生意还是结交朋友,总是见财起意,见利忘义,没有长远的眼光,甚至为了蝇头小利钩心斗角,多年的朋友、亲人为此反目,闹得家无宁日,友不敢信任。这样做,其实就是鼠目寸光的表现,是最为愚妄的(社会生活实际)。

(二)文学类作品阅读

1.考查内容:文学类阅读试题的文本包括散文、小说等,延伸题的问法最为广泛、多样,考查探究和创新能力最具特色。散文、小说表达的主旨、情感、意蕴各不相同,表现形式和手法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经历、不同知识积累、不同思想认识水平的学生,触发的联想、思考也不一样,也就形成了语文素养优劣之分、深浅之别。“引发了怎样的思考、联想”之类题目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能力,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2.作答现状:文学类试题的难度因文章内容深浅而呈现多种情形。

首先,表现在对文段语句隐含意义的理解上。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一般考生不易把握。其次,表现在能否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上。如对人物做法是肯定还是否定,不光要讲理还要有适当的事例。选用什么样的事例,既不累赘又能恰如其分地讲清道理,要费一番心思。

例如2010年北京测试卷,阅读《重峦叠嶂间的田园》(取材于余秋雨同题散文):

作者说:“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这句话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本文之外的例子谈一谈。

【解析】

①“这句话”是回答问题的起点,它由两个分句构成,前一分句指出存在于世的一种文化怪现象,后一分句分析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句中包括“文化上的高峰”“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四个带有比喻色彩的关键词。

答题要点一:“文化上的高峰”指的是在文化、科学、艺术、思想等领域中具有跨时代意义或超前意识或卓越成就的伟人巨著。

答题要点二:“云雾”指影响人们形成客观、准确认识的种种因素,如无知、愚昧、偏见、成见、误解等。

答题要点三:“遮盖”“数百年之久”指文化精品的价值、意义、影响长时间没有被认识。

②明确观点:针对这句话的含义,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可以与作者观点重合,也可以不同。

③展开联想:为观点寻找例证。注意题干的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例子”。

【答案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总有一些事物使人们的心灵迷惑,就像云雾遮盖住山峰,使人们无法看清它,无法欣赏它的壮丽。我认为,正是长期以来的错误观念,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使人们的心灵被蒙蔽。这使我不由得联想到以前人们认为地球为宇宙的中心,也就是所谓地心说。而当时一些物理学家发现地球是绕太阳运转的,提出日心说。然而长期的错误观念使人们无法接受日心说,甚至对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进行迫害,这就是人们心灵被蒙蔽的例子。长期的错误使人们无法接受现实,几百年过去才接受日心说,所以我们要拨开云雾去认识真理、认识真正的美。

例如2010年高考北京卷,阅读季羡林《海棠花》:

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解析】

答题要点一:用概括性语言解读作者的体验,作者强调的是“时空距离与心理(情感)距离的反差”,即空间距离远了,时间越久,心理或情感的距离反而近了。

答题要点二: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对距离体验的感受,或者结合所读过的文学作品谈。

【答案示例】这句话说明,遥远的距离、无限的时间都无法阻止心灵上的回归。空间的距离、时间的长短,不过是一个符号,无法影响作者对祖国的思念,反而把作者的心与祖国更紧密地系在了一起(解读作者对于“距离”的情感的体验)。就如同古代浪子们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寄寓于明月一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相距千里,几十年来未回故乡,但只要看到那一轮明月,再遥远的距离也会被思乡思人之心瞬间跨越。是的,我们不应被物理的距离所吓倒,就如海棠之于作者,明月之于古人,只要我们找到了情感的寄托,距离将不再是阻隔(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

再如2011年东城统测卷,阅读张爱玲《必也正名乎》:

根据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取名”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

【答案示例】作者认为取一个炜丽触目的名字有一定必要性,但不一定中用。我认为名乃身外之物,我们不应对字眼过于信任。有一个恶俗的名字并不能说明什么,重要的是我们要用一种平常心态去诠释它,以此给自己启迪。(文章内容的把握)一代文坛巨星史铁生在前几日离世,今又读张爱玲对于名字的解读,不禁为之一叹,“铁生”似乎也不那么炜丽触目,然而面对命运对他的折磨,他向我们诠释了“铁生”的智慧,那便是遇挫不言败的斗志,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让我们不能忘怀。(联系实际谈看法)铁生用一生向我们展示他的不屈,名虽不响亮,却令人感动。

(三)古代诗歌阅读鉴赏

诗歌阅读延伸题可以涉及内容、情感、人物,也可以涉及表现手法、表达形式等。

例如2010年北京测试卷,阅读南宋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这首词的内容,对这一形象进行评价。

【解析】答题要点一:概括词人的形象特点;答题要点二:结合词的内容对这一形象进行评价。

明确:词人是一个虽漂泊、愁苦万端仍不辍前行的形象。形象包括两个侧面,答出一个方面给1分。

【答案示例】我读出了一个忠心爱国、虽报国无门但仍不放弃的诗人形象。“无语寄归鸿”可以看出诗人思念家乡的亲人,但他并没有像张翰那样辞官回乡。国难当头,他毅然舍“小家”而顾“大家”。“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业绩化为陈迹的悲叹,从这悲叹之中可以读出他对祖国的热爱。而“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体现了诗人仍愿为国家鞠躬尽瘁以及他的远大志向。在战乱年代,国家需要的正是方岳这样忠君报国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他这样甘愿为国捐躯的人才换来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

例如2011年东城统测卷,阅读张舜民《村居》:

试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村居》一诗。(不少于150字)(10分)

【答案示例】《村居》一诗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日村居图。前两句选择的是绿水、农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物,静中有动。后两句变换手法,以动写静。老牛自行归来,牛蹄嘚嘚,行步迟迟,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寒鸦易惊善飞,却在这宁静的气氛中悠闲自在,站立牛背。寒鸦之静附于牛之动,牛之动涵容了寒鸦之静,大小相映,动静相衬,以动写静,更显其静。构成了混成和谐的意境,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2010年北京测试卷的例子属于对诗人形象的延伸鉴赏,2011年东城统测卷涉及对诗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的鉴赏。其他还有意象、意境、风格、不同人物作品的比较等方面的鉴赏。

(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作品的阅读

例如2011年东城统测卷,阅读启功《谈诗书画的关系》:

请你根据上文作者对诗画关系的评述,评价齐白石先生的画。具有一定特色,将文章理解与诗歌鉴赏结合,既考查对文意的解读,又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答案示例】齐白石先生这幅画十分高妙,与题诗相结合更是相得益彰。(评价画作、引用作者观点)画中一条山泉由远及近从山间流出,泉中的水纹表现出山泉的涌动,紧扣“出”。两旁的岩石近大远小给人以和谐之美。泉中五六只蝌蚪由远处游到画面近处,而诗曰“蛙声”,此为妙处。无蛙,而由蝌蚪顺泉而下,带来蛙声远鸣,由远方“十里”而出。(描绘画面、解释诗句)

归纳起来,阅读延伸题的解答方法为审题准确、作答扼要,具体为以下四点:

一要入乎其内——从文本和题目人手,明确答题生发点;

二要检索知识——依据熟悉的知识、材料发挥,类比(对比)佐证;

三要立论明确——抓住重点拓展延伸,同意与否态度明确;

四要条理清晰——观点、内容、结构、语言,缺一不可。

三、阅读延伸题的意义和影响

北辰在《关于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指出:设置阅读延伸试题,一方面能够拉开学生的分数档次,能让好的学生脱颖而出,一方面也把语文学习带入一个新的境界,使学生的视野不局限在文本范围之内,而是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进行联想、拓展和探究,这跟新课标提出的讲究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创新性是一致的。同时,它也具体贯彻了新课标中“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的理念和宗旨。

我们认为,延伸题的设置,为学生平时的学习、积累、形成的能力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对教师教学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还能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积累起到根本性导向作用,督促学生更加注重日常的读书积累,注重思辨意识的培养。

标签:;  ;  ;  ;  ;  

高中新课程中阅读延伸的探讨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