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地研究科学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12)04-0044-04
恩格斯说:“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①科学发展观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也必须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来研究。
一、科学发展观的“再理论化”
在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中,有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有人说现在理论创新很多,不好把握;有人说理论与现实是“两张皮”。笔者认为,根本问题不在于理论太多或与现实脱节的问题,而是“理论稀缺”的问题,即理论界的整体理论素养不够,学术研究水平不高,对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都没有搞清楚,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
(一)两个基本理论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其次,它把科学社会主义提升到了当代的水平;其三,它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就涉及两个基本理论问题: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对此党的文献中一直没有明确概括。另一个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界定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什么关系,可不可以划等号?
对这两个问题的简要回答是:第一,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包括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方法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原则可以从中概括出来。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道路,只是科学社会主义经典原则在中国的具体实现形式,换句话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科学发展观也是如此。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化
科学发展观何以是一个科学理论,还需要进一步作出科学论证。其中,逻辑起点和基本范畴特别重要。
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的起始范畴,它反映的是研究对象最一般的本质和关系,是关于研究对象的适度抽象。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化生产及其发展而产生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性理论,其逻辑起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科学发展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已经体系化的理论形态,其逻辑起点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与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相同,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任何一门在严格意义上被称为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有它的基本范畴。理论体系中的范畴凝结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取得的认识成果。在理论上,范畴起着把理论体系中的概念、原理、规律联结起来的作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范畴很明确,主要有: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私有制、商品经济与计划生产、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全人类解放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范畴是什么?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另外两个理论形态的基本范畴有哪些不同,值得我们加以仔细探讨。
(三)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四句话的概括,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还有一些表述,比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概括和表述,均反映了我们当时的认识水平。今天来看,四句话的概括是基本的,但却是远远不够的,不能说明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所包含的丰富内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宜并列表述,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部分,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所有理论创新成果都应包含在科学发展观中;而“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法也应直接以“科学发展观”代之。
可见,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化整理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何把科学发展观整理成内在逻辑结构比较严密的整体?我认为,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体系化的建构中,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方法,运用到对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化建构中。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有过四次经典的理论体系化工作,即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化、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化、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体系化、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体系化。这四次理论体系化建构,总体上说都遵循了理论形成的基本逻辑和规律,都比较成功,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提供的基本经验是:
第一,都有一个鲜明的理论主题。所有的内容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使理论体系的各个部分不是若干命题机械地拼凑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二,具有前后延伸的逻辑结构,使得理论主题有足够的支撑和展开。向前延伸的目的是作历史和理论依据的铺垫,使理论主题更具有说服力,比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对马克思主义体系化时主要从理论史出发,充分展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经济学学说;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等著作中总结列宁主义时主要从时代条件出发;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及《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主要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性质出发。向后延伸的目的是为了将理论主题本身和派生问题进行展开,使理论主题的说明更加饱满和丰富,比如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体系化,是从最重要的派生问题出发,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党的任务结束;毛泽东从对象、任务、动力、前途出发,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展开之后,再以党的任务结束。双向延伸的逻辑结构使得所有内容都能够以主题为中心进行安排,各部分联系紧密而自然,浑然一体而形成体系。第三,本土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特点。恩格斯的三分法体系简明易懂,便于向德国工人普及马克思主义;斯大林强调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毛泽东以中国社会性质作为新民主主义立论的依据,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确切描述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现实过程
对现实过程的描述,是马克思从事科学研究时采取的基本方法。《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不过是“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②列宁在谈到《宣言》的这个思想时说:“马克思一开始从事写作活动和革命活动,就十分确切地表示过他对社会学(即社会科学——引者)理论的要求:社会学理论应当确切地描写现实过程,如此而已。”③
理论就是对当前的“历史运动”或“现实过程”之经验事实的客观描述。科学研究科学发展观,需要对科学发展观生成的现实过程作出描述。科学发展观是在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生成的,是对这个正在发生的过程的理论表述。离开了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深刻理解这个理论。
科学发展观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是为解决当前中国问题提出的。其中的不少论断,都还没有作出充分展开的论述。要正确理解这些论断蕴含的深刻思想,首先就必须对科学发展观据以生成的现实过程作出确切描述,描述它的概念、范畴、原理如何来自这个过程,描述这个理论如何影响在中国发生的这个过程,等等,这是把科学发展观当作科学来研究的主要任务。
如果没有十六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和新经验,就不可能有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这个理论的很多部分的形成,都有其“实践上的生长点”。理论突破的发生,来自新的实践,包括群众自发性的实践。在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领袖人物的理论创造,但更主要的是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产生的新经验中概括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从最初应对非典疫情的挑战中提出的一个概念逐渐上升为理论,从一个关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路发展成一个内容逐渐丰富的理论体系,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全自觉上升到理论自觉的过程,并在其后10年间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说:“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④这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经验的概括,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在理论创新上的运用和发展。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还会遇到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因此给予人民群众实践(包括自发性实践)的空间越大,理论创新的空间就越大,科学发展观就会越来越丰富,中国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三、“危机—回应”研究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同中国共产党对面临的矛盾、问题和危机的正确回应是分不开的。在危机中推动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如果没有对“文化大革命”带来的严重危机的强有力回应,就不可能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就不可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正是苏东剧变和苏联模式失败促发的危机及形成的危机意识,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执政党意识和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不减,但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如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区域和城乡发展失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消极腐败现象滋长、社会抗议事件增多等。科学发展观就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复杂的矛盾、问题或危机的回应。
改革开放的年代也是中国在两大转型的阵痛中行进的年代:一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一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这两大转型都必然与“转型的危机”相伴随。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是一个充满许多矛盾、问题和危机的过程。中国现阶段面临的大量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及冲突,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发生的现象。体制转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西方国家从自由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1990年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也曾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是史无前例的,是创造性的。转型的路径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运作,怎样构建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对此我们都缺乏足够的知识和信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对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如何运作,西方经济学也没有完全搞清楚,更不要说转型经济了。经济学家理查得·弗里曼说:“关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制度设计,经济学并没有提供令人足够信服的理论或经验知识,至于经济转型的知识就更少了。”⑤基辛格曾对邓小平说:“像中国这样大规模的改革是任何人都没有尝试过的,世界上还没有别的国家尝试过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如果你们成功了,就将从哲学上同时向计划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提出问题。”⑥
中国是在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同时进行这两大历史转型,更有特殊的难度。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理论观点,都是围绕这两大转型提出的。如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等。中国的两大转型还没有完成,我们仍将面对很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在转型危机中行进的当代中国,科学发展是一篇大文章,科学发展观也是一篇大文章。
收稿日期:2012-06-28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85.
③列宁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4.
④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
⑤钱颖一.中国市场化过渡的制度基础[A].胡鞍钢主编.中国走向[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98.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