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良
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分公司 452370
摘要:为了贯彻实施铁路局直接管理站的新制度,交通基础设施管理不仅要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且不能削弱安全管理控制。通过加强对铁路运输责任的管理,准确定位和对车站的职责和权力,摆正安全与效率的关系,规范铁路运输基础管理,建立运输组织质量动态评价考核体系。
关键词:铁路运输;直管站段;安全;管理
铁路局直管站段新体制实施近一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运输生产力布局的深化调整,在部、局、站段三级管理模式下,铁路局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监控主体和从事运输经营的市场主体,站段作为确保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和组织运输生产的落实主体的地位越来越清晰。在新的体制下,进一步准确、清晰地界定铁路局、站段在运输安全生产经营上的权责,本着既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又不弱化安全管理控制的原则,赋予站段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权力,不断提高路局直管和站段自管能力,是铁路局直管站段新体制下对运输基础管理工作的思考。
1强化责任管理,准确定位铁路局管理职责
1.1铁路局直接管理定位
铁路局专业处室的主要职能是研究相关专业发展的方向,致力于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寻求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总结运输组织和运输安全发展规律,把握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对站段运输基础管理工作提出可操作的具体内容,指导站段将工作进行适当的细化,确保管理工作不漏项;为站段提供技术、标准、管理、协调方面的服务;监督站段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站段基础管理工作评价标准;开展考核、评价工作,通过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对现实安全和运输组织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1.2直属站段自管定位
站段是各种规章制度办法的最终执行者,与铁路局相比,站段是责任主体。在铁路局的政策许可下,在管理空间和权力空间内,为实施有效管理,站段可以结合本单位实际,确保管理制度、办法、标准、规章的细化落实和执行到位,提高自我管理、独立作战的能力。在强化责任管理上,要详细界定各科室的管理职责,尤其要细化站段副职的管理责任,科室技术管理人员要按照其经历和专业特长进行优化整合,建立专业管理责任制和问责制,将工作业绩、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加大内部考核联挂力度,实施“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1.3明确站段、车间、班组三级管理责任
站段针对管辖范围增大及管理结构上的变化,要理顺组织结构,建立管理体系,形成站段、车间、班组三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层的职能,在运输管理上基本形成段级管理层以计划与预测、组织与指挥、教育与激励为主,车站和车间管理层以监督与落实为主,班组管理层以执行与控制为主的责任界定清晰的逐级责任制。同时,站段要在提高车间、班组、中间站的自管能力上下功夫,细化管理标准,使管理重心和压力下移,突出抓好班组长安全管理的责、权、利,解决班组长压力不够、动力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班组长在确保安全上的作用。
2摆正安全与效率的关系
2.1安全控制的重点
安全控制的重点应体现在运输组织中的“移动”环节。所谓“移动”泛指与列车车辆移动有关的作业,包括接发列车、调车、停留车。车务系统要抓安全的重点,定位在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等动态控制上,定位在各项标准的贯彻落实上,充分发挥路局调度员和车务站段值班员、调车人员在行车安全控制上的龙头作用。
2.2提高效率的重点
将压缩停时作为挖潜提效的主攻方向,把提高效率的重点放在抓装卸车组织的源头上,结合战略装车点打造和关停部分中间站的货运业务,通过对装卸车作业过程的系统优化,通过利用经济手段敦促企业改进设备、挖掘潜力,通过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探索异地卸车等办法,在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带动运输效率的全面提高。
2.3优化运输组织
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以及行车日班计划、货运日班计划、调车作业计划、中间站车辆甩挂计划,这些运输组织过程中的一系列计划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运输安全。计划科学合理,就能为运输组织过程的其他作业环节和人员提高保证安全的系数,反之,就可能埋下事故隐患。要确保运输安全,在运输组织过程中就要按列车运行图、编组计划进行组织,严格执行各项标准、规章,做到文明行车、文明指挥、文明生产,通过强化路局和车务站段运输组织者的安全责任,建立专业管理责任制和问责制,全面落实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岗位标准,明确考核标准进行严格考核。
3规范站段基础管理,提高站段自管能力
铁路局直管站段后,要在原分局管理站段的基础上,体现微观、具体、更高层次的管理,要明确一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对较为固定的管理主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强化安全管理
重点要放在基本规章和各项作业标准的落实上,放在整顿“两纪”,防止习惯性违章和狠抓惯性事故上,以确保旅客列车进出站安全为重点,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和控制手段,使现实安全处于有序可控状态。
3.2优化生产管理
围绕全面预算管理,实现财务指导运输,必须使站段日班计划成为对运输生产过程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对日班计划的编制、执行过程必须赋予新的内涵和功能,不能局限于车流推算、生产指标下达和效率指标评价,还应对计划日应完成的效益指标进行预算、评估、控制和考核。
3.3规范技术管理
围绕强化车务站段技术室的专业管理职能,从规范车站各种技术作业图表入手,全面优化车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大力压缩非生产时间,提高作业效率。通过加强车站的统计、分析、明确管理工作,全面规范技术管理工作,优化作业组织,明确工作重点、作业程序和作业组织责任,把车站运输组织环节上掌握和过程上的组织细化落实到岗位。针对新体制下运输组织的特点,加快车务段调度室建设,强化车务段调度在运输组织中的中枢和桥梁作用。
3.4搞好设备管理
为了规范、规范和制度化设备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设备的检验和评价标准。重点强化自管设备的管理,对平面调车设备、列尾装置、停车器、减速顶和客货运机具等自管设备,要建立健全设备的履历簿或台帐,制定管理、维修和使用方法,明确检查期限、管理责任,实行定位、定责管理。
3.5加强人员管理
通过建立技术管理人员和中间站站长、运转车间主任等关键岗位人员的技术业务档案,每季度对其业务能力考核一次并纳入档案,作为任用的评价依据。要重视和加强大中专毕业生的培养工作,制定具体的岗位培养计划,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3.6完善规章管理
车务站段作为运输组织指挥部门,专业性分工较差,结合部多。对于车务系统的指挥人员来讲,本系统的规章要会,相关系统的规章也要懂,直接导致规章管理范围大而杂。强化规章执行的管理,要保证规章具有可操作性,解决职工对规章会背不会用的问题。
4建立运输组织质量动态评价考核体系
对铁路局而言,内涵扩大再生产的着力点要放在抓好“四个精细”上,即精细管理、精细指挥、精细分析和精细考核。以运输组织的结果来评价运输组织质量的优劣,以及靠静态的运输指标来分析和发现运输组织上存在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运输组织的需要。所以,建立动态的运输组织质量动态评价考核体系十分重要。
4.1建立铁路局调度运输组织质量的评价体系对铁路局调度运输组织质量的评价,不再以每日18时各项运输指标的完成结果为评价依据,而是要通过对6:00和18:00的车流移动率、车流挂线率、分方向别的移交车周转率、管率、空率、排空和配空兑现率完成情况,按率进行动态的综合评价、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在运输组织过程中和环节上存在的问题,为不断优化调度运输指挥手段提供依据。
4.2建立车务站段运输组织质量的评价体系
对车务站段运输组织质量的评价,要通过对6:00和18:00的车辆调移率、组流上线率、夜装夜卸率、卸排车兑现率,中转作业的待编待解时间,作业车待送待取、待装待卸等非生产作业时间来进行动态综合评价,由铁路局专业管理部门进行跟踪分析,从作业组织环节上找出影响运输效率的倾向性问题,及时制定优化运输组织措施。
4.3建立运输组织质量考核机制
通过建立与运输评价体系相对应的质量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运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内动力。即进一步完善铁路局《挖潜提效考核办法》,把对货车静载重的考核及奖罚直接落实到装车站货运人员,在对一次作业时间、中转时间这两项指标的考核中,加大铁路局与站段联挂考核的力度。制定《卸排车奖罚办法》,把过去在分局还要进行二次分配的卸排车奖直接用于奖励站段,充分调动站段装卸车组织的积极性。。
5结束语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编制和管理列车运行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进行编制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构建基于网络的列车运行建立与管理集成系统是提高运行图编制水平的重要步骤,实现编制人员专业化和由铁道部实施一级管理,是我国铁路运行图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彭其渊,王宝杰,周党瑞.基于实用的一种网络列车运行图计算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9,34(5):588-593.
[2]马建军,周磊山,胡思继.计算机编制网状线路列车运行图系统研究[J].铁道学报,2000,22(1):7-11.
[3]倪少权.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奖励,2008,(6):40.
论文作者:李学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组织论文; 作业论文; 铁路局论文; 计划论文; 规章论文; 责任论文; 列车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