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扶持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扶持政策论文,现状论文,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以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经济活动的虚拟化、网络化和电子化,使中小企业蓬勃发展。而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为了生存需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永恒的主体。但是,中小企业本身弱者地位影响其正常发展。所以,各国政府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制定和实施了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韩国政府也采取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来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本文将通过韩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分析,提出韩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1 韩国中小企业发展历程
日本殖民时期(1920年)设立的“京城纺织”可以说是今天韩国近代企业的始祖。1920年起日本殖民统治下的韩国中小企业开始进入第一次高峰期,但1942年《中小企业管理令》的颁布几乎消灭了韩国人设立的中小企业[1]。
韩国战争(1950年~1953年)以后,朝鲜半岛分割成韩国和北朝鲜,由于日本殖民地时代施行的“北工业、南农业”的政策,使得此时的韩国几乎没有工业的基础,原来微乎其微的工业基础也被彻底破坏了。
可以说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随着1962年开始实施的经济开发5年计划,韩国工业才逐渐发展起来。韩国中小企业是依照政府的产业政策而发展起来的。韩国产业发展政策的特点是在60年代实行劳动密集型轻工业政策,70年代实行资本密集型重化学工业政策,80年代以后实行技术密集型尖端工业政策。
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以轻工业产品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得到很大发展,70年代随着大企业重化学工业的发展,使得生产该产业零部件的中小企业得到发展,80年代以后政府政策由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学政策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政策,诞生了很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见表1)。
表1 韩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
区分
20世纪 20世纪 20世纪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以后
产业政
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型重 技术密集型尖
策特点
型轻工业化学工业
端工业
随着政府产业
以轻工业
随着大企业的 政策由资本密
中小企产品出口
重化学工业发 集型的重化学
业发展为主的中
展,而使得生产
政策专向技术
小企业发
该产业附件的 密集型产业政
展 中小企业得到 策,诞生了很多
发展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
2 韩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不再如大机器时代那样由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本多少来决定,人力资本的状况,即知识与创造力成为更重要的竞争力源泉。高科技中小企业大量涌现,它们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手段,通过开辟新市场争取生存空间。尤其是信息化、数据化的发展,减少了获取技术信息的费用,大大扩展了创业的空间;因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促进了缝隙市场的开拓,因经济全球化而增大了世界经济拓展的机会。
但是,韩国的中小企业还不具备知识经济所要求的技术创新的能力,即在研究开发费用(B&D支出)及为技术开发提供的支援体制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首先,从中小企业的R&D支出来看,1987年为1129亿韩币,2002年增加到33675亿韩币,增加了30倍。但是,中小企业占总R&D支出的比重,与大企业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如1992年在全产业的R&D支出中,中小企业支出的所占比重为18%,1998年下降到13%,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其差距缩小一点,而仍然很大;从R&D支出额的差距来看,1993年约为20000亿韩币,2002年该差额增大到66000亿韩币(如图1)。这意味着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小企业没有充分适应技术的变化;而且,在将来若仅靠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很难跟上尖端技术的发展速度。
图1 中小企业和大企业R&D支出比较(单位:亿韩币)
资料来源:韩国科学技术部,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调查报告(1988-2003)[2]
从研究开发人员来看,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人员,1987年为4221人,2002年增加到37288人,增加了9倍。但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人员也跟R&D支出一样,与大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如图2)。
图2 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比较(单位:亿韩币)
资料来源:韩国科学技术部,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调查报告(1988-2003)[2]
根据韩国中小企业厅的统计,中小企业的研究人力不足率从1998年的3.3%,上升到2000年的8.1%,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人员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见表2)。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工资低、环境简陋,优秀的研究人员不愿意在中小企业工作,导致中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附加价值)下降,所以中小企业在研究开发活动上的投资越来越少。
表2 工业中小企业人力不足率 (单位:%)
1998年 1998年 1999年 1999年 2000年
区分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研究开发人员 3.3 6.05.8 7.2 8.1
技术人员 1.9 2.63.6 5.0 6.3
工人 0.9 2.34.6 5.4 4.7
资料来源:韩国中小企业厅.内部资料.2002[3]
据韩国产业研究院的统计,韩国中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1997年为44971千韩币,2000年增加到56116千韩币。与大企业相比,1997年相当于大企业的38.4%,2000年下降到35.4%,该差距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见表3)。
表3 中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化 (单位:千韩币,%)
区分 1997
1998
19992000
人均附加价值 44991 51837 53077
56116
与大企业相比
38.4
38.7
34.735.4
(大企业=100)
资料来源:韩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院.提高中小企业技术竞争力的5年计划.2000[4]
另外,从中小企业的劳动条件来看,工资相当于大企业的67%,劳动时间却相当于大企业的102%,人员调动率是大企业的2.4倍,产业灾害率是大企业的2.8倍(见表4)。
表4 韩国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劳动条件比较
区分 工资劳动时间调动 产业
职业率灾害率
大企业263万韩币/月 196.8时间/月1.16%0.34
中小企业 177万韩币/月 200.4时间/月2.77%0.94
与大企 67%
102% 2.4倍 2.8倍
资料来源:韩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院.中小企业技术竞争力提高5年计划.2000.
在这种情况下,最近韩国中小企业附设研究所和在信息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迅速增多,这意味着韩国中小企业具有了一定的未来发展潜力。韩国中小企业附设研究所,由韩国1998年金融危机时的2960所,增加到了2003年8945所(见表5)。
表5 中小企业附设研究所设立状况
区分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6
中小企业(所) 2960 4013 6307
8217 8863
8945
所占比重(%) 78.7 83.4 88.7
90.6 91.3
91.3
资料来源:韩国中小企业厅.中小企业年次报告书,内部资料,2003[5].
另外,韩国中小企业厅按照1997年制定的《风险企业培育特别措施法》,从1998年开始指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和研究开发投资比重高的风险企业并集中扶持资金、技术指导、税收优惠等,引导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厅指定的风险企业由1998年的2042家,到2003年达8432家,增加了约4倍(见表6)。这种风险企业的研究开发投资,与一般中小企业相比,高出10倍以上(见表7)。
表6 韩国风险企业增加趋势
区分 1998
19992000
2001
2002
2003.6
中小企业(所)2042
49348798 11392
8778
8432
增加率(%)
- 141.6
78.3 29.5 -22.9
-3.9
资料来源:韩国中小企业厅网站(www.smba.go.kr)[6]
表7 风险企业的R&D支出比重
年份1995 19971998
调查风险企业数 159家 2042家 4008家
调查机关
风险企业协会 中小企业厅 中小企业厅
年营业额中R&D
比重 11% 24.11% 33.70%
资料来源:中小企业厅内部资料.风险企业白皮书.1999.[7]
总体来讲,韩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与大企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如资金(研究开发投资)、技术人才、工作环境等方面都赶不上大企业。所以,韩国政府为了提高中小企业技术竞争力,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
3 韩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
中小企业由于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中小企业的弱者地位影响其正常发展,所以政府为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韩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按照政府实行的政策,经过3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即,20世纪60年代是技术引进阶段;20世纪70年代是技术消化吸收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技术创新阶段。按照各阶段要求的技术特征,政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改变。韩国政府展开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演变过程见表8。
表8 韩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演变过程
资料来源:中小企业特别委员会.中小企业白皮.2000[8]
韩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经过40年的变化和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政策。韩国现在实行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约有95个项,其中中小企业厅实施的有41个项、财政经济部实施的有14个项、科学技术部和产业资源部实施的分别有11个项、情报通信部有8个项等。从扶持类型来看,资金扶持的有47个项、租税优惠的有22个项、技术人才扶持的有16个项、提供技术信息的有13个项、扶持销路和其他有24个项。资金扶持的政策中,中小企业厅实施的是最多(19个项),租税优惠政策中,财政经济部实施的有14个项、科学技术部实施的有6个项、行政自治部实施的有1个项(见表9)。
表9 韩国现行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情况
政 扶持类型
部处名 策
数 资金 租税 技术人才 提供信息 销路、其他
财政经济部 14
0 140
0 0
产业资源部 11
7 01
0 4
情报通信部 8
4 03
2 4
科学技术部 11
8 62
1 3
保健福利部 1
1 00
0 0
环境部 4
4 00
0 0
建设交通部 1
1 00
0 0
海洋水产部 2
2 00
0 0
农林部 1
1 00
0 0
行政自治部 1
0 10
0 0
中小企业厅 41 19 1
10 1013
合计
95 47 22
16 1324
资料来源: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方案研究[R].内部资料,2003[9]
非资金扶持政策主要实施在中小企业厅。其实资金和人才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上至关重要,而政策的中小企业持技术创新扶持政策集中在资金扶持方面,缺乏技术人才方面扶持政策。还有,在资金扶持政策中主要集中对研究开发或技术开发补贴资金或融资,而技术转移和商业化扶持政策却较少。
韩国现行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按Rothwell和Zegveld的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分类(注:Rothwell和Zegveld认为,技术创新政策工具是一套复合的政策体系,是政府干预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手段,在技术创新全过程发挥作用。根据其肘技术生产影响的层面不同,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可分为供给面政策工具、环境面政策工具与需求面政策工具。)方法来分析,供给面政策为50项、环境面政策为27项和需求面政策为18项;分别占52.63%、28.42%、18.95%(如图3)。
图3 韩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按供给、需求和环境分类
由图3可以看出,在韩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工具中,供给面政策的比重偏大,而环境面和需求面政策的比重较小。这种结构在短期内,倒无甚影响,但长期看,容易诱发企业依赖心里,不利于企业的自我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同时也由于长期输血,给政府造成沉重的负担。
租税优惠制度在技术创新政策实行上得用费最低而能获得效果较广范围的政策。租税支援制度反映在《租税减免规则法》、《关税法》、《地方税法》和《特别消费税法》等,实行从研究开发阶段到商业化或市场进出阶段的税收优惠。租税支援制度中,最广泛用的制度是减免法人税(所得税),关税、地方税和特别消费税等也适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从支援类型来分析的话,只有“技术开发准备制度”属于事前的支援制度,大部分属于事后的支援制度。
现行的技术人才支援制度有“专门研究员制度(注:为了确保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对在企业工作的义兵年龄高级技术人才免征兵役义务的制度。)”、“引进外国专门人才支援制度”和“外国产业研修生制度”等少数直接人才支援制度。可是,人才支援制度大部分是教育研修、别的职责人才使用支援制度。
关于技术指导与技术信息提供的政策大部分针对实施中小企业,所以主要在中小企业厅实施。中小企业厅实施的该政策有“异行业交流政策”、“中小企业技术信息网”和“中小企业现场技术指导”等。
中小企业销路支援和其他支援政策有中小企业厅的“支援海外著名展览会和洽谈会参加”、“介绍出口产品政策”和情报通信部的“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大奖”和“新软件产品大奖”等。
4 韩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韩国政府实行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韩国政府将可用的政策手段几乎都采用扶持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可是,韩国政府施行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韩国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由于财政经济部等11个部处对制定发布的政策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会造成某些政策目标的相似,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韩国政府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设立了隶属于总统直接附在负责的中小企业特别委员会,可是该机构由于非常设机构而其作用微不足道。所以,现“中小企业特别委员会”和“中小企业厅”合起来将设立隶属于总理的“中小企业处”,赋予各部处施行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合理调整的权力。
第二、韩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采用以资金支持为主的直接扶持方式。还有,资金扶持政策中主要集中对研究开发或技术开发补贴资金或融资,技术转移和商业化扶持政策却较少,容易增加企业的依赖感。韩国技术创新政策需要直接扶持和间接扶持方式相互结合的政策措施。
第三、中小企业技术人才支持的力度较少。中小企业由于工资低、工作环境差等原因,许多高级人才不愿意到中小企业来工作,为了确保中小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政府实施了相应的政策。其中,最有效果的制度是“专门研究员制度”。很多中小企业要求多分配专门研究员名额,可是从未来兵役资源的趋势来看,这是不可能的。为保证中小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政府应采取果断的政策措施。
第四、在资金支持上,政府直接拨款的“国家研究开发事业”对中小企业拨款比重与研究所和大学相比较低。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应该提高其支持的比重。
第五、现行租税优惠制度在技术创新方面仅针对企业附设研究所。中小企业附设研究所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没有附设研究所。所以租税制度对中小企业整体来说,影响较少。政府应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全周期采取租税优惠政策。
修回日期:200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