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以信息处理、网络通信为载体依据,通过计算机对部分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控制,从而更好的实现对工程中涉及的每一个步骤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的一门综合技术。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应用;范围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不仅够解放部分人力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还保证了电力工程的安全性,更是促进了电力工程的发展。而为了适应当下人们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能以及稳定性能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
1.进行实时仿真工作
电力系统之所以要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因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得到了正常的进行,同时可靠性和稳定性都变得更高了。电力系统在运行的时候,多种运行状态也得到了保障。与此同时,还可以收集到很多的电力系统运行的资料和数据,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数据支持和依据。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这些所得的数据,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一个仿真,可以模拟电力系统的故障,以便于实际操作的时候,更好地应对这种不可预知的故障。
2.实现智能化服务
电力系统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智能化,实现了智能化的服务。能够帮助故障人员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可以对电力系统的故障发生位置做出准确的判断,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正常、稳定、可靠,使得我国电力系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1.自动化电网调度技术
自动化电网调度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构建网络核心系统,并通过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电网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在计算机网络核心系统上显示出来,进而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及时监控。在电网运行管理方面,自动化电网调度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管理人员可以很轻松的掌握目前电网的运行状态,有利于管理人员对电网进行操控。因此,自动化电网调度技术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使得电网运行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进而为对电网的正常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2.自动化变电站技术
自动化变电站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来对变电站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化处理与使用,在电力工程中,变电站的自动化信息处理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并有效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在电力工程的实际运行中,自动化变电站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数据信息的重新组合和设计完善,保证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效率与质量,并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资源,为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重要的有利条件。
3.自动化配电网技术
自动化配电网技术主要应用在城乡配电网的优化和改造方面,促进电网的现代化和技术化发展。从另一方面上看,随着自动化配电网技术的日趋成熟,自动化配电网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电力工程中,并有效强化了电网运行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
三、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范围
目前,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主要有电网传送技术、配电网技术和变电站技术。第一,电网的传送技术是以互联网为为载体,它通过对工程运行中系统信息的采集、处理、表示,来全方面、多方位处理的一项技术;第二,配电网技术主要应用于我国的那些大部分乡镇、郊区及城市,它们的主要特点技术正处于改造阶段,这样通过互联网技术就可以进行监控管理,从而达到有效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保证电力数据的安全、稳定的目的;第三,变电站技术是通过应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应用,对变电站的电力系统进行有效控制、远程监控以及监视管理等。总而言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的前提是必须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各个部分的安全可靠性,并且要以设备的安全与经济型作为参考依据,从而来保障与提高系统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出现安全问题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条件与要求
1.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条件
首先电力公司必须确保系统内部的每一个子系统和相关设备处于正常有效的工作状态,从而避免由于自身设备问题影响到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其次,必须确保员工能够规范使用和操作设备,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维护能够高效的进行处理解决,除了专业技术以外,还要有一定的统筹协调能力。
2.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要求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主要要求是能够保障电力系统各个部门的协调运作,最大程度发挥部门作用力。首先,它必须以电力系统作为基本标准,将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作为日常工作统一标准。它不仅需要对子系统进行监督,还需要对其进行检测、收集和分析所有数据,从而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五、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1.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是为了实现电力工程的电力自动化,在电力工程监控系统中,将电力系统的监视功能与对象函数相互结合,通过触发机制监控数据库,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监控系统的开发和继承以及封装,实现数据库的有效管理,节约数据传输、存储的实践。主动对象数据库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技术在系统上的应用,从而提高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实现监督的自动化,以此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和可靠的运行。
2.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的应用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耗电量的增加呈急速上涨趋势,因此怎样高效地利用无功补偿技术来进一步降低对电能的消耗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电力系统传统的低压补偿技术经常会引发其他一些问题,不仅不能很好的补偿低压,而且很可能会出现补偿过多等情况,一旦电力系统出现补偿不足,必然会威胁到电力工程的安全运行。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就恰好可以很好的填补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存在的不足与漏洞,因此,电力企业便可以通过合理运用自动化补偿技术来提高电网的经济性能。
3.光互连技术的应用
近几年来,光互连技术不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它的技术优势是可以为电网的构建有效地减少设备支出,从而提供较为较大的利润空间,并且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也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光互联技术主要的应用是在电力调度室,通过更好地满足监控自动化的需求,在机电和自动控制系统中避免平面和电容负载的相互影响。除了电力调度方面,光互连技术在继电器自动装置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影响下还存在两种表现形式:
(1)自由空间光互连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在自由光束空间中实现的数据传输,应用在芯片和电路板之间进行电路连接,可以让互连密度无限接近于光的衍射极限,从而打破传统数据传输中信道对宽带的限制,使数据实现重构互连,有助于实现三维网络、互连密度高、无接触互连、互连数大等优势,有利于开关节点阵列器件以及二元微光学器件逐步趋于实用化。
(2)波导光互连技术
该项技术主要是利用沿光波导进行光束传播来实现工程中的数据传输。它为数据传输提供高密度互连信道,借助集成光源和探测器,由集成光路来完成连接,进而来全面推进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使用。同时,光互连技术还具备信息收集、数据控制与处理、数据计算、电网分析等功能,保障了光互连技术的灵活性。由此可见,光互连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为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占用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保障电力工程安全稳定的运行,尽量避免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便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保证电能的产量与人们电能需求之间的供求平衡,还有效地推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提高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比重,让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斌,李博,李晓源.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1:184.
[2]陈壮,彭平.浅谈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0:182.
论文作者:汪鸿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电力论文; 变电站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