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喜”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论文

汉语“喜”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论文

汉语“喜”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

赵文慧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摘 要 :隐喻根植于人类共有的身体经验并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不同的语言之中,理论上这些隐喻具有普遍性;但具身隐喻并不仅仅来源于个体身体,表征于大脑,而是产生于具体的互动过程中,文化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互动模式。基于这种整体平衡的观点,汉语“喜”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表明其具身性和文化性。

关键词 :情感隐喻;具身性;文化性;概念隐喻;喜

隐喻不仅可以利用语言手段表达思想、增加表达风格魅力,而且用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进行思维。在对传统隐喻理论批判的基础上,Lakkof & Johnson提出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他们认为隐喻的根源在于跨域映射,即用一个熟悉易懂的心理源域(source domain)去理解另一个陌生抽象的心理目标域(target domain),两域之间构建一系列的对应关系。语言中的隐喻是这种跨域映射的外在表现,即隐喻表达(metaphorical expression):或单词,或短语或句子。情感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最为普通重要的人生体验,其实质是主观的、模糊的动态认知活动。情感的抽象本质使得人们不得不借助已知的具体的事物对其进行理解、认知和思考。“语言是一束光, 照亮了真实世界的一些方面而将其他方面置于黑暗之中”[1]因此,情感和情感概念研究无法脱离描述情感的语言。但不同语言中表达同一情感概念既具相似性又各具文化特色,其认知动因在于情感概念化过程中具身性和文化特殊性。

一 、汉语 “喜 ”情感隐喻的具身性

人类情感具有相同生物属性,相同的生理结构决定人类或多或少拥有相似的经历,而隐喻思维和身体经验以及大脑功能联系紧密,因此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也应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情感隐喻。人类对目标域的理解首先和最早使用的是人体及其对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2]由于思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特点,身体就成了人们最接近、最熟悉、最容易理解的参照点。因此建构于身体经验基础上的情感表达不可避免地拥有具身性的本质与特征。Lakoff & Johnson把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方位和本体三类。

1.“喜”情感结构隐喻的具身性本源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指的是借用一种已知熟悉的概念来构造另一种不熟悉或抽象的概念。人的感觉包括视、听、味和触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属性的反映。人们用一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表达另一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即为“通感”。因此人们可以将“喜”情感概念化为不同的感官反映,使情感表达与理解更加形象和生动。人们将“喜”情感概念化为可视或可听的事物,其认知根源是发于内在的情感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和行为。人们喜悦时,心跳会加快,血液流动加速,面部容光焕发,眼睛更有神采,甚至手舞足蹈,大笑或者发出高兴的叫声。这些外在的生理反应可触发视觉和听觉的反应,使原本视觉和听觉的概念得以映射到目标情感域,因此属于这两种感觉范畴的词汇自然能用于“喜”情感的描述。汉语中存在HAPPINESS IS VISIBLE/INVISIBLE 和 HAPPINESS IS SOUND 的概念隐喻。如,

(1)从日本演员的演出中,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创作欢乐 ,……。

在无言的寂静中,可以听得见 对死者的衷号和生活的猛烈的喜悦 ……。

本研究在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时,对原本的分类效果评价指标进行了优化,采用基于试验分析的综合正确率这一客观指标取代公众支持率、管理执行难度、公众识别与实施难度这3个主观性较强的指标,作为分类效果的评价指标,提升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程度。

一阵喜悦涌上 了阿荣的心头,……。

(2)不过要是我能获得新鲜甜蜜的欢乐 ,……。

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 。

近年来,随着惠州经济的快速增长,进出惠州港船舶数量逐年增多;加之惠州港地处大亚湾湾内,三面环山,防台条件优越,每年台风季节,大量过往船舶拥入惠州港水域防台避风。

(3)我心里还留着新的、温暖的欢乐 。

在逝者虚幻无力的影子中不断吸允新的,令人灼痛的欢乐 ,……。

2.“喜”情感方位隐喻的具身性本源

(4)在无人的街巷里,我快乐得蹦了起来 。

……,相比之下世俗的快乐黯然失色 。

“在人类认知和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对空间概念的感知比较早。运用上下、内外、前后、远近、深浅、中心-边缘等表达空间的概念组织另一概念系统的隐喻我们称之为方位隐喻,方位隐喻与我们的身体结构、行为方式密切相关”。[3]因此方位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是人们把已知的空间范畴或空间关系映射到非空间性范畴和关系上,对非空间性范畴或关系在心理上获得方位性意象的特征。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空间经验是人类形成和获得的基本经验之一,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由于人类利用直观基本概念理解抽象间接概念的认知特点,空间方位往往映射于情感域对抽象的情感进行具象描述。但方位并不是随意映射到目标情感域,而是基于人们的具身体验基础之上。“上”或“高”的空间方位一般与积极正面的情感相伴。在积极情感状态下,人类的身体往往保持直立姿势,甚至会手舞足蹈,基于这种“向上”身体经验,“喜悦”情感呈现出UP的方位性,即HAPPINESS IS UP概念隐喻。汉语中 “喜”概念的很多隐喻表达式都呈现出“向上”的方向性,词汇层面如“手舞足蹈”“ 高兴”,句子层面如,

田老师抑制不住喜悦 地告诉我们,她有三件喜事。

在东西方文化中,天空、云、星辰、山等总使人联想到上帝或神仙以及他们的理想神秘空间,人类居住在中层的大地,地下为更低一层的阴间和地狱。人类共有的这种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决定了不同语言中表达“喜悦”概念的隐喻具有相似的方向性。在神秘理想空间,人们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因此常常和“喜悦”情感联系在一起。人们只能离开大地,才有可能去往这些美好的位于“高”处的空间,正是这种认知衍生出HAPPINESS IS OFF THE GROUND的概念隐喻。

(5)他霎时之间,犹如身在云端 ,……

俗话说的好:“饭后一支烟,快乐似神仙 。”

3.“喜”情感实体隐喻的具身性本源

(7)初次品尝 到成功喜悦 的顾畹仪深深体会到,……。

课程开始之前,授课教师虽然会精心设计和安排课堂活动、时间、任务,然而设计与实际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需要向同事了解学生情况,可以通过让其他教师到课堂听课的方式,记录下教材使用、教师讲解、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时间分配、课堂组织情况、课堂问答、课堂师生交流、学生小组活动等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并请他们总结和反馈这些内容,指出授课老师在开展反思性教学活动中暴露出来的缺陷。这种直观的观察手段能够让授课教师集中精力上课,然后通过搜集听课老师提供的信息找出授课问题(如语言模式上的问题、授课方式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设计出更加科学、完善的授课方案。

(6)真诚的话语使小杨心中充满了喜悦 。

食物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满足特定味觉需要的食物会带给人们美妙的生理感受,产生愉悦的心理变化。人们将味觉的生理体验描摹“喜”的心理状态,达到了一种具象的修辞效果。HAPPINESS IS TASTE隐喻将喜悦概念化为食物的味道,汉语中不乏这样的隐喻表达,如,

汉语中“喜”情感的另一典型实体隐喻为HAPPINESS IS FOOD,为容器隐喻的延伸。人体是所吃食物的容器,具有“内、外”的空间属性。“喜”情感被概念化为食物,“饱含、吞噬”等词项表明“喜”情感位于身体容器之内,“品尝、品味”等相关词汇强调食物带给人们的愉悦感受。如,

人类另一熟稔的感官感觉是触觉,温度的体验是人们对“喜”情感概念化认知的重要部分。人们用温度概念隐喻性地表达和理解“喜”情感,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立体有触感。但情感温度的概念化不是任意的,而是基于一定的具身体验,不同情感会引起身体不同的温度变化。喜悦的情感会使人有一种令人舒适的温度感受,因此“冷”的温度不会也不可能映射到“喜”的情感域。汉语中存在HAPPINESS IS WARMTH 和HAPPINESS IS FIRE的概念隐喻。HAPPINESS IS WARMTH隐喻强调了“喜”情感的温暖,HAPPINESS IS FIRE隐喻突出“喜”情感强烈的程度。

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源于人们对实体或物质的经验,以此为基础将较抽象的事物视为离散有形的实体进行具体化的认知和理解。实体隐喻的“无形→有形”的表现形式 [4]使得抽象模糊的情感得以具体化和有形化,赋予了其源域实体事物特定的物理属性。作为独立的实体,每个人都是一个容器,因此容器隐喻在实体隐喻中最具代表性。在汉语“喜”情感的容器隐喻中,喜悦情感的容器被具体概念化为心脏。《黄帝内经·素问》有云:“心者, 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心脏是所有其他人体器官的统帅,管控着一切心理和心智活动,“喜”情感的容器自然为“心”这一重要内脏器官。情感发生于人体内部,外显于相应外部生理器官、部位,具有流动性的属性,人们因此将其概念化为液体。容器中的液体容量代表着喜悦情感的强度。如,

于他来说,南阳故土饱含着欢乐 与……。

443 大鼠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水浴复温的实验研究 奂剑波,陈丽娜,韩志海,代 维,袁丹凤,周继红,史成和

二 、汉语 “喜 ”情感隐喻的文化性

情感隐喻兼具全人类共享的具身性和不同语言的文化特殊性。在对情感进行概念化过程中,源域概念和目标域概念是处于一定的“文化模型”和“认知模型”中,不能孤立地被理解, 而“隐喻所转移的不只是各个概念内在的属性,而是整个认知模型的结构、内部关系和逻辑”。[5]因此情感隐喻映射还需考虑文化依存评价(culture-dependent evaluation)。因为不同语言使用社团有特定的属于自己的文化、历史、风俗、宗教信仰和价值标准,以特有的方式对世界进行认识和理解。这种种文化方面的差异自然会反映到语言这一文化的载体上,正如戴昭铭所言“人们自幼习得了这种语言, 也就把其中包含一切文化观念、文化价值、文化准则、文化习俗的文化符号深深地融进了自己的思想行为之中”。[6]隐喻的文化特殊性如同具身性一样普遍存在。在对“喜”情感概念化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中的映射源域不一定相同。例如,汉语中HAPPINESS IS SHARING 概念隐喻存在于汉语中,却未发现于英语中。这一概念隐喻折射出中国文化和社会所推崇并一直延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西方民族信仰和强调“个人主义”。即使不同文化的同一隐喻的源域与目标域都相同,但是其意象图式也可能具有差异。英语中人体一般概念化为愤怒情感的容器,且为封闭容器,但在汉语中人体,确切地说是“心”, 可做为喜悦情感的容器。这种选择差异和文化息息相关,“喜”情感隐喻的文化性特殊性源于其特有的文化背景,汉文化成员对“喜”情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表述,在对其进行概念化过程中,这种认知或认知方法的独特性就会反映到具体语言形式上。

农村地区大多数养殖户养殖规模较小,且养殖户分布较散,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加重工作任务量。此外,部分基层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将各类畜禽进行混合饲养,养殖环境较差,整体卫生防疫水平较低。当养殖中各类畜禽感染疫病病毒后会导致疫病大范围传播,对牲畜稳定生长造成了较大影响,情况严重会导致畜禽死亡,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3]。

三 、结论

隐喻根植于人类共有的身体经验并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不同的语言之中,理论上这些隐喻具有普遍性;但具身隐喻并不仅仅来源于个体身体,表征于大脑,而是产生于具体的互动过程中,因此文化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互动模式。[7]人类情感本质上具有主观性、抽象性和模糊性,隐喻机理可以将无形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立体化,因此隐喻是人们表达理解情感的主要方式。情感隐喻是一定源域到情感目标域的映射,但情感映射不是任意的,而是源域映射认知拓扑与目标域内部意象图式结构相一致。人们首先通过自身的身体感官体验世界,一系列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往往伴随不同的情感状态,因此不同文化语言中普遍存在用不同情感状态下人的生理变化转喻情感。人类相同的生理结构决定了情感隐喻在不同文化语言中的相似性,即具身性。但不同的价值观念、历史演化、宗教信仰、甚至自然环境都决定了不同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认知特点,情感隐喻的表达不可避免地具有文化特殊性。在隐喻映射中,人们具有诸多具身性基础,文化决定了从诸多体验中进行选择的方式与目标,隐喻的具身性和文化性具有整体性,不能独立区分看待。

婴戏图,以表现童真为主要目的,描绘儿童游戏的画作。可分为以描绘儿童自己玩耍之情景的“婴戏”和以描绘成人逗引儿童嬉戏之场景的“戏婴”两大类。婴戏图,始于唐,盛于宋,既是对儿童日常生活的记载,也承载了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祈福之意,更表达了作者的精神追求。

甲洛洛等孩子走进家门,严厉地对登子:你怎么能给孩子们吃这个!拔桑农场守地的那个老头吃了这个,最后得了麻风病,头发和眉毛都掉光了死的。登子把头埋得很低:是我和央青吃,没敢给孩子们吃。甲洛洛长叹了几声,起身走了,听到身后登子又叮叮当当地敲起来。

参考文献

[1]Wierzbicka, A. Semantics ,Culture ,and Cognition [M]. New York and Ox 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18.

[2]Foley, W. A.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Britain: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7:183.

[3]王寅. 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7:410.

[4]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41.

[5]弗里德里希·温格瑞而,等. 认知语言学导论[M]. 二版.彭利贞,许国萍,赵微,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31.

[6]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26.

[7]Gibbs,R. Taking metaphor out of our heads and putting it into the cultural world[A]//In R. Gibbs& G. Steen( eds.).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9: 145-166.

A Cognitive Study of Emotion Metaphors of HAPPINESS in Chinese

Zhao Wenhu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Anhui 236037,China)

Abstract :Conceptual metaphors are grounded in our human thought and physical experience, which may exist in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es in different way . But embodied metaphor arises not from the body alone, it is represented in the minds of individuals and emerges from bodily interactions that are to a large extent defined by the cultural world. Based on this balanced vers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the cognitive study of emotion metaphors of HAPPINESS in Chinese proves the integration of embodiment and cultural specficity.

Key words :emotion metaphors; embodiment; cultural specificity, conceptual metaphor, Chinese word“喜”

作者简介 :赵文慧,硕士,副教授,阜阳师范学院。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喻底视角下英汉情感隐喻的对比——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AHSKQ2016D120)阶段性成果。

文章编号 :2096-3874(2019)02-0148-04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Class No .:H030

Document Mark: A

(责任编辑:蔡雪岚)

标签:;  ;  ;  ;  ;  ;  

汉语“喜”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