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程 淄川区张庄中学 255176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接触到大量的实验知识。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实验内容时,通常只是简单地为学生口述一些实验现象,并不会引导学生开展真正的实验,从而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深度,造成教学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教学对策,旨在推动初中学生化学学习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实验教学;教学问题;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146-01
前言:在初中教学中,化学作为一门必修类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一方面,开展化学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完成应试教育中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化学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实践思维以及创新思维,完善学生素养。但就当前的教学现状分析来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以及缺陷,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消极影响,甚至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过于重视理论内容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在当前的初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开始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实验性的教学活动。但是,就实际的教学现状分析来说,其中仍旧存在较大的问题。
首先,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教师仍旧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授受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学习,用口头化的叙述引导学生想象实验过程以及现象,使得学生无法了解到教学内容的内涵,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以及学习质量。
其次,即使部分初中院校的化学教师们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实际的化学实验,但是也会因为时间不足以及物质缺少的问题形成教学限制,无法引导学生开展完善的实验活动,最终造成了较大的教学问题[1]。
(二)实验教学过于重视教学结果
在我国当前很多的初中院校中,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都会过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结果上,也就是学生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教学实验上,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关键标准,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形成较大的学习压力,从而影响自身综合素养的发展。
此外,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理应适当地组织学生了解一些与实验历史相关的知识,但是大部分教师认为这些内容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并不是考试中的考点,所以大多会选择一嘴带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对策
(一)创建趣味性的实验环境,加强学生的实验兴趣
无论是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是在开展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教师们需要开展的基础性教学工作。在初中教学阶段,化学作为一门抽象性以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一直深受教师以及学生的关注。同时由于其自身的难度较高,还会对学生形成较大的学习阻碍,使得学生产生抗拒化学学习的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合理地开展实验教学,创建趣味性的教学环境,就成为教师们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对策[2]。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就可以为学生展示这样的一个小实验:首先,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些洗净的鸡蛋壳以及食醋。之后教师可以将两者放入密闭的盒子中,将鸡蛋壳浸入食醋中,并鼓励学生对其进行观察,了解二氧化碳形成的过程以及现象。在此过程中,由于所应用的实验材料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所以其自身的学习兴趣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二)结合信息技术开展实验,降低学生的实验难度
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具有危险性的物质,比如“氢气”、“二氧化硫”以及“浓硫酸”等等,初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较差,倘若引导其对这些物质进行接触应用,很容易就会形成人身伤害,但是倘若结合口头叙述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又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此时教师们就可以对信息技术展开合理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构建实验模型,组织学生对模型进行观察,以此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此外,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们还应该注重对其进行拓展利用,结合信息技术制作思维导图,辅助学生形成实验计划,以此弥补现场实验的缺陷,加强整体的教学效果[3]。
(三)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验,丰富学生的学科素养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白见不如一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描述的再怎么详细,也不如真正地为学生展示一次实验现象;同理,无论学生观察过多少次实验,所形成的效果也不如引导学生亲自地开展实验。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创造意识均能够得到提升,从而也能够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当教师在组织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实验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准则以及制度,禁止触碰与实验无关的器材,以此形成双方保障,加强学生的学习质量[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即使我国已经推行了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更新自身的教学手段,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深入,使得大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固化的教学思维,重视结果轻视过程,重视理论轻视实验,无法对实验教学以及理论教学进行协调处理,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们一定要注重对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合理审视,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优化,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段玉霞.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256.
[2]武荣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172-173.
[3]魏伟波.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29.
[4]许彩燕.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8(27): 42-43.
论文作者:杨晓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9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初中化学论文; 对策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化学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9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