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路基压实因素的浅析论文_邱文波

影响路基压实因素的浅析论文_邱文波

邱文波

枣庄市公路管理局应急抢险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 277100

摘要:路基的压实工作,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是提高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的根本技术措施之一。本文根据实际工作中的总结和归纳来探讨路基压实工作的规律。

关键词::路基;填土;压实

一、路基压实机理

路基土是由土粒、水分和空气组成的三相体系。三者具有各自的特性,并相互制约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构成土的各种物理特性:渗透性、粘滞性、弹性、塑性和力学强度等。压实路基,就是利用机械的方法,来改变土的结构,以达到提高土的强度和稳定性的目的。

二、影响路基压实的因素

土的压实过程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内因――含水量和土的性质,外因――压实功能与压实工具和方法等。弄清这些影响,对于深入了解土的压实机理和指导压实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1地基的强度

实践证明在填筑路基时,如果地基没有足够的强度,路基的第一层是难已达到较高压实度的。因此在填筑路基之前,必须先将原地面清表后进行碾压,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后再填筑。有些道路是在原来的耕植地上,有些地区清表后高程基本上是地下水位高程,因此该地基本身比较湿软,如未经处理直接在上面填筑路基,往往会很困难,在填筑第一层甚至第二层时,都难以压实。如果用重型机械碾压,则易出现“弹簧”现象,碾压次数越多,弹簧现象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应先采取措施处理地基,可以先在地基上采用抛石、砂砾、砂砾土或其他类似的材料填筑1~3层,进行适当的碾压后再填筑。如果底层实在不行,可以对其进行软基打桩等软基处理。

2.2含水量对压实的影响

填土中含水量对压实效果的影响比较显著,在最佳含水量附近时,土中孔隙不连通或连通不好,最有利于土料受击实时发生相对移动使土变密,才能得到最有效以致被击实至最大干容重。土的含水量小时,土颗粒问的内摩阻力很大,压实到一定程度后,某一压实功不再能克服土的抗力,压实所得干密度小。

当含水量逐渐增加时,水在土颗粒间起着润滑作用,使土的内阻力减少,这样同样的压实功可以得到较大的干密度,当含水量继续增加时,虽然土体中气体仍然在压缩,但由于水的体积增加,使土的干密度反而减少。要合理地控制土的含水量。在施工现场控制最佳含水量更具有实际意义。首先在最佳含水量时,保证在一定压实条件下可以得到最大的干密度。在击实试验中,要合理地控制土的含水量。在施工现场控制最佳含水量更具有实际意义。在通常情况下,土的最佳含水量其实与天然含水量十分接近,因此,挖运的天然土要及时压实摊平。如果经过检测发现,含水量过小,那么就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洒水;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天还需要进行碾压工序。如果含水量过大,那么就需要摊开挖来的土进行晾晒,碾压工序需要等到几天后才能进行。要知道,压实效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含水量的影响,

并且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依据相关的试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水文条件较差,土具有最佳含水量,那么经过压实工序之后,就会有特别高的强度和稳定性。故此《公路路基施工规范》明确规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石土不论采用何种压实机械,均应在该种土的最佳含水量正负2%以内压实。”

2.3填料的级配

实践证明,均匀颗粒的砂石,单一尺寸的砾石、碎石都难于碾压密实。填筑到一定层数会产生波浪式;采用良好的天然级配填料,因填料间不会产生较大的空隙,不会成梅花状,经碾压后会形成一板块,其强度和稳定性也好。因此在施工中,要尽量选用天然级配良好的填料,如果级配不好应进行掺配处理。只有严格控制级配,才能确保达到规定的压实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土质对压实的影响

我们通常采用压实度指标来控制土基施工质量,即通过室内的实试验得出填筑土的最大干密度,并以它为标准来控制施工时填筑土的干密度。相对同一类土而言,其最佳含水量随压实功能的加大而减小,而最大干容重则随压实功能的加大而增大。当土偏干时,增大压实功能对提高土的干容重影响较大。而土偏湿时,则收效甚微。不同种类填土压密过程变化特性是不同的。细粒土中的自由水对土的压密起主导作用。含水量对粗粒土压密的影响远没有对粘性土的影响那么大。粗粒土填料颗粒大小的级配对压实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在路基填料方面有很多的选择,比如砂土、砂性土、粘性土和粉性土等等,一般来说,在填筑地基方面经常会选用砂土和砂性土,这是因为它们有着较大的标准干密度。通过相关试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标准干密度与含水量呈反比的关系。也就是说,标准干密度越小,含水量就越大。回弹模量与稳定性则呈正比的关系。实践证明,经过压实的土,其塑性变形、涌透系数、毛细水作用及隔温性能等,均有明显改善。

2.5压实功能的影响

压实功能是指压实工具的重量、碾压次数或锤落高度,作用时间等。它对压实效果的影响,是除含水量以外的另一重要因素。同一种土的最佳含水量随压实功能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干容重随压实功能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含水量条件下,压实功能越大,则土的密实度越大。据此归律,施工中,如果土的含水量低而加水有困难时,可采用增加压实功能(重碾或增加碾压次数)的办法来提高其密实度。但必须指出,用增加压实功能的办法提高土基压实的效果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压实功能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土的密实度增加就不明显了,如果超过某一限度.再采用增如压实功能的办法来提高土的密实度,不但经济上不合理,甚至功能过大,会破坏土基结构,效果适得其反。相比之下,严格控制最佳含水量,要比增加压实功能收效大得多。因此,土基压实施工中,控制最佳含水量是关键,在此前提下.采取分层填土,控制有效土层厚度,必要时适当增大压实功能,才能使土基压实取得良好效果。

2.6压实机具和方法对压实的影响

压实机具和方法对压实的影响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压实机具不同,压力传布的有效深度也不同。夯击式机具的压力传布最深,振动式次之,碾压式最浅。

(2)压实机具重量较小时,荷载作用时间越长,土的密实度越高,密实度的增长随作用时间的增长而减小;压实机具较重时,土的密实度随施加荷载时间的增加而迅速增大,但超过某一时间限度后,土的变形急剧增加而产生破坏;机具过重以至超过土的强度极限时,将立即引起土体破坏。

(3)碾压速度越高,压实效果越差。为了提高压实效果.必须正确确定碾压机具的行驶速度。

2.7碾压遍数

同一种土在相同含水率条件下,功能越高,土基密实度越高。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压实功能,来提高路基强度或降低含水率。但在同一材料上用同一压路机进行碾压时,最初的若干遍碾压,对增高材料的干密度影响很大,随碾压次数逐渐增加,干密度的增长率就逐渐减小,碾压遍数超过一定范围后,干密度就不再增加。因此,在施工中,先通过试验段确定每层填土的厚度和碾压遍数,以保证在经济的条件下达到要求的密度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基压实施工中,必须控制土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根据土质和压实机具的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合适的分层碾压摊铺厚度,碾压次数以及碾压机具的行驶速度等,以获得最佳的压实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晓明.浅析影响路基压实的施工因素及其处理措施[J].北方交通,2008(4):63-65.

[2]董淑敏.浅析影响路基压实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9):179-179.

[3]沈文昌.路基压实影响因素浅析[J].广东科技,2013(18):136-136.

[4]孟显成.浅析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J].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2011(7).

论文作者:邱文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影响路基压实因素的浅析论文_邱文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