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浪潮中的区域发展_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浪潮中的区域发展_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浪潮中的区域发展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浪潮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0)06—0023—09

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快速推进,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新的布局形态:在经济分散化现象产生的同时,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又呈现出新的集聚现象,即经济活动的本地化趋势。可以说,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地化趋势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两极化方向,并给各个国家以及国家内部的区域发展带来了诸多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成因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二战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趋势更加突出。“全球化”(Globalization)几乎成为整个90 年代最时髦的词汇。

按照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在货物及劳务贸易、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与扩散基础上,不同国家市场和生产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动态过程”,也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以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同样,经济全球化也可以理解为“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1]。可见, 经济全球化的存在是一种趋势,是一种过程,这种趋势主要是以投资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生产消费的全球化等为基本内容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度的不均衡性。全球化趋势不仅体现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突破国家的界限,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国际经济活动的功能一体化过程,意味着经济行为在地理空间上更广范围的扩展。

如果我们从企业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全球化则是指企业在更广和更深层面上的合作,以使企业的市场、直接投资、供应商连接和战略联盟日益全球化。全球化进程中,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的网络,都已经扩展到全球层面上,企业的投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已超出了单纯的直接投资概念,而且还包括分包、许可证生产、合资经营、战略联盟等形式。所以,全球化也是指企业有目的功能一体化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活动[2],是由服务于地方市场、 独立经营的企业向服务于全球选择性市场的企业网络转变的过程。

由于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快速推进,加快了商品、资源、技术、信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形成各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使得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被纳入到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经济网络中。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一个无国界的国际竞争时代的来临,全球性的经济活动则是由全球性的企业以及它们的网络来主导的(Kozul—Wright,1995)。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推进的动因

1.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科技的发展构成了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坚实平台和技术条件,特别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和各种市场之间的距离。全球电脑网络可以使几万亿美元的贸易、投资、国际金融业务在瞬间完成,使全球信息自由传递和交易费用降低,促使所有产业部门都竞先应用新技术。而且,技术和创新能力已取代传统的价格竞争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把各国经济相互交织在一起,加速了经济全球化高潮的到来。

所以,迪肯(Diken,1997)指出, 影响经济生产和信息流动的技术变化,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基本要素。[3]现在, 这种影响也扩展到全球的层面上,长期的技术趋势和最近的发展正在重构区位,日益提高的技术和市场知识,以及所有权和各种经济活动的管理控制可以扩展到全球层面上,从而使集中的生产活动更广地与区域约束分离。

2.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 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在地理空间上实现远距离的分离成为可能,而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松动等因素,更加速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扩张。所以,大规模的跨国兼并与竞争,使得跨国公司由生产与销售的一体化转变为科研、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一体化[4],全球范围内更加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 例如法国的雷诺汽车公司和瑞典的沃尔沃公司的合并,可以有效地分担研究与开发的高昂费用,分散激烈市场竞争中经营和投资的风险,加强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

新的国际分工模式客观上要求跨越时间和空间,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配置进行适时的全面优化。因此,除了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部分转移出母国,跨国公司为了获得国外的科学家以及R&D (研究与开发活动,下同)的资源(这些资源来自大学、实验室和科研院所)、获得国外支持的技术,还往往将更多的R&D投入转移, 将触角伸到全球各个国家,同时也支撑本地市场产品生产和销售。

尽管跨国公司的R&D 活动走出国门要比其生产资源采购等其他商业活动要进行得慢,但作为全球扩张中的最后一部分,跨国公司的R&D 活动,已经在全球范围发生了较大的转移。如外国公司在美国的R&D 支出的增长速度已经快于国内R&D支出的增长速度,1998 年底外国公司在美拥有715处R&D中心机构,1997 年底,外国公司在美雇佣的R&D人员超过115700人。[5]所以,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扩张, 不断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3.各国贸易的发展和关税壁垒的降低 面对不断增加的国际贸易往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对外政策比过去相对松动。 欧洲统一市场(EUO)、北美自由贸易区(NTO)、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等跨国界的世界性或区域性组织形成,以及日益频繁的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往来,更进一步增加了相互之间的贸易发展。因此,各个国家之间也不得不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有的国家则大幅度降低,这更进一步推动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与发展,加速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二、经济活动本地化及其原因分析

(一)全球化下的本地化趋势

在各国学者关注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的同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本地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和加快。所以,尽管1980年以来全球化趋势推进得很快,却仍然没有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企业(公司)(Howells and Wood,1993)。 大部分跨国公司仍集中在所谓全球经济发展的“三角”(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内的一些区域和大中城市,国际贸易额和国际间的投资也主要在这些发达国家之间增长。换句话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人才、资金、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频繁流动的同时,更倾向于从一个区域转到另一个区域内的集聚和重组。

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这个作为工业化浪潮的关键政治单位,正在受到跨国组织力量和国内区域力量的上下夹攻,其作用趋于弱化。这是因为:(1)跨国公司降低了国家力量。 因为所有跨国公司都在区域层面上进行生产、销售或进行R&D的投入等活动, 从而促进生产专业化和合作,扩大产品的市场,实现地域集中基础上的规模经济效应;(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国家的一些权力;(3 )国家的对外开放度增大,国家内部区域层面上力量增强,如国内的某些企业、区域和城市,可以直接地与国外企业和其它区域进行合作、交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非但没有消除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意义,反而加强了其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国家的利益仍然存在,国家竞争优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依赖自然资源所赋予的比较优势转换到依靠社会所创造的竞争优势。非常规则的、与创新有关的生产活动,如R&D、 中试生产和小批量生产却日益向特定地域上集中(Malecki,1990)。标准化的批量生产的工厂以及一些“松脚型”(foot—loose)的高技术企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则向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的地方集中。从这种意义上看,地理集中的区位条件对于创新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依然存在,创新和经济活动并非是无地理边界的。

(二)经济活动本地化趋势的合理性解析

1.跨国公司全球扩张中地理差异性的障碍 由于中间产品、知识型产品和不适贸易产品市场的持续扩大,国际贸易对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日益受到时间、空间和市场失效的制约,跨国公司在发展中,既有全球扩张的压力,又存在本地“植根”(Embeddedness)的压力。所以,索尼(Sonv.1994)用“全球的本地化”来形容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 技术进步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信息传递的快捷性、产品被模仿的可能性增加等外部压力,使得时间的作用日益显现,供应商和用户在空间上的接近或与客商在同一地域上的集聚,将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专业化程度,增加面对面交流知识和信息的机会,从而加速创新过程。所以,近年来跨国公司比以前更趋于集聚和结网、植根(Storper,1989)。如,全球规模的跨国公司在国外的区域性总部,一般很少设在东道国的偏远小城镇,而是设在其首都或大中城市,如美国IBM 公司的驻华研究开发中心、微软的中国研究院等跨国公司分支机构,都选择了中国北京市。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经营,面临着在政治、法律、文化或语言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的环境。这种环境差异性的障碍,使得跨国公司往往采取本地化(Localization)的战略,遵守东道国或地区的税收政策、当地的法规制度,了解本地的社会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消费者的偏好等,积极与当地的政策、文化进行协同、配合,利用与当地企业的竞争、分工与协作,吸纳当地的生产、销售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为当地提供一定的技术培训或提供一些资金、技术援助,逐步增强其适应性,以使企业植根于当地环境,提高企业的声誉和自身的经济效益。实际上,正是由于不同地域范围内呈现出来的不同历史和文化特征,影响着跨国公司的空间行为。譬如日本的Nissan和Toyota等公司的美国分部与英国分部,在女工的雇佣、公司的口号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即使著名的网络公司Yahoo!,尽管它的用户可能不受空间的限制, 但是为迎合各国和地区的文化和需求,从1996年,也不得不在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英国、中国开通国际版。这些网站以东道国的本国文字形式呈现,且大部分的国际版都以合资方式运作,不断密切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关系。

2.知识和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本地化特征 特别需要看到,跨国公司的核心R&D机构,却仍然在母国的特定区位发展,决定商业战略的企业总部也仍然坐落在其母国既定的地方(Brooks Guile,1987), 从而呈现出明显的非全球化趋势。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一般只将生产和销售以及一小部分的R&D活动移出国外或区外,仍将事关公司核心技术的R&D功能和机构滞留在母国中的一些特殊区域。 派特尔(Petel,1995)在分析加拿大600家企业的专利数据时发现,调查样本中,70%的企业国外的R&D投入活动少于总的R&D投入的10%。[6] 而且大部分的海外R&D来自于国外的吞并和咨询,很少通过内部增长和地理扩张。 所以,派特尔认为,跨国公司依赖于母国的原因在于:一是知识和信息的投入,本质上是通过人才实现的;二是产出的高度不确定性。这两点决定了跨国公司核心技术的R&D活动只能依赖于本地的集聚,而很少将R&D活动移植到海外区域,因为那部分的R&D很难适应海外的区域环境。 而且企业总部和核心R&D部门集中在国内特别是某一地区, 可以使其先进的技术更容易积累,并保护其专利。

以上的空间特征可以作如下解释: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其它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知识的编码化过程和快速扩散。而随着商品的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许多编码化的知识更容易成为一种遍在性的资源。[7]

知识的许多方面又具有隐含经验类的特征,许多关键性的知识不能够被编码化或者被转移,如区域特有的文化特征和企业家精神。这种知识只能通过长期的实践或者是运用技术的熟练程度来获得(Nelson

&Winter 1982)。但作为稀缺性资源的隐含经验类知识, 由于具有难以模仿和复制的特点,所以,对于企业和区域发展以及竞争优势的获得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这类知识是植根在企业管理者特殊的生活环境中,存在于特殊区域内的每个企业内和企业所在的市场中,存在于企业与其供应商、客商交流的每一个渠道,存在于企业所在的组织结构中,存在于企业所在的区域层面上。[8] 知识的创新和扩散正是依赖于区域内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和企业间的相互信任。而且,通过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交互作用和在地域上的不断集聚,增加了企业的外部学习机会,促进了信息的循环,提高了知识的创造性和组织之间知识、技术转移和扩散的速度,降低了交易费用,也进而提高了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效率。

因此,无论是企业在国内的R&D机构, 还是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的R&D机构,都具有明显的地域集中趋势。因为大量的科学家、 工程师、技术工人,都需要在地域上的接近和集中,以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区域内大学经常被认为是获得区外(国外)先进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任何一个世界级企业都强调把当地是否有一个强大的大学系统作为设立其R&D部门或机构的前提条件(Fischer,1980)。而且, 有技能的专家、工程师和企业家更倾向于依靠本地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因素,当本地发展起来以后,他们不容易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在美国,尽管R&D机构和活动在小城市发展迅速, 但仍在发达城市或地区集中的区域,Feldman(1993)研究发现,美国20世纪80 年代的制造业中80%的创新发生在11个州;在英国,R&D 机构和活动集中于东南部伦敦的周围;[9]在中国,R&D机构和活动往往在沿海地区的发达城市十分活跃。尽管中西部的有些区域或城市的科研力量比较强(如西安市),但技术成果商业化程度,仍然不如北京、上海、深圳等;许多高新技术成果、人才“东南飞”的倾向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同样,美国的R&D机构重点集中在某些地区, 如加州的硅谷和洛杉矶、密歇根的底特律、新泽西的普林斯顿、北卡罗莱纳研究三角园和麻省的波士顿。如日本在美国的跨国电子企业的R&D机构有3/4集中在加州,自动化企业中R&D机构的80%分布在加州和密歇根州。[10] 研究机构在这些区域集中,可以及时地跟踪美国的技术发展,雇用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积极与美国的R&D实验室合作,并协助母公司满足美国顾客的需求。

3.劳动地域分工与本地化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全球化的进程,也导致了新的国际分工出现。一方面,知识密集型的工业需要高技能劳动力,所以,跨国公司将其关键的R&D 机构和企业的总部决策机构集中在具有高技能劳动力的区域。这就是美国的硅谷集聚着大量的跨国公司的R&D 分支机构的原因之一。中关村地区由于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丰富,吸引了包括IBM、 Microsoft、 Compaq等大公司的研究机构或区域性总部。Microsoft公司中国研究院,也积极招纳来自于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即使当前的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创新速度大大加快,任何产业的发展(即使是在高技术的计算机或通讯技术行业),其部分价值活动都需要低成本、低技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和发展,如全球品牌的计算机制造集中在少数地区,包括我国的台湾北部和广东东莞等地。

所以,为了使学习过程的资本化和隐含经验类知识能够产生,本地化的知识、本地的劳动力市场是必需的。在一定区域具有相同的或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共同价值观念的人们集聚,对于区域内的知识和技术扩散非常重要,也利于区域内的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组织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而且本地劳动力市场中,大量柔性劳动力的出现和存在,也利于区域内产业的集中和发展以及新企业的诞生。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各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整个世界变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近,但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国际范围内的经济差异,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传统文化发展造成极大的冲击。所以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般说来,发达国家是主要的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在此过程中也获得了许多利益,但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弊大于利。

从国内的区域层面来考虑,区域可以看成是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全球扩张中最直接的地域载体。不同类型的区域,由于其在经济基础、社会文化、发展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受到全球化影响的程度不同。发达国家的优势区域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较多,并呈现出“滚雪球”的发展效应,而发展中国家一些新兴的区域,由于区域内经济基础好、智力资源密集、开放度大、创新的软硬环境建设状况好、区域内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等因子,备受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的青睐,成为接受经济全球化“洗礼”的前沿阵地,受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所以,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在目前全球化进程中受到的挑战大于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正面影响

1.全球化进程扩大了区域与外部的交流和合作 全球化加快了国际范围内的资金、知识技术等流动资源的高效率配置,受其影响,区域也不断拓展与区外特别是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增加进出口。对外的知识交流和国内外组织结构之间的合作,使得本地的知识存量有所增加。正像Grossman & Helpman(1995)认为的那样,国际贸易量越大,将更有机会与更多的人们进行交流,从而在信息知识交换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观点和启示。进口产品的数量越多,本地的研究人员越可以发现新知识,或模仿创新,或进行增值创新。而产品出口时,国外客商会对产品样式乃至生产过程,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法,这些好的建议也是知识、产品创新中非常有价值的投入,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产品创新、扩大产品的出口数量,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11]

2.不断扩大区域创新网络的联接范围,提高创新能力 毫无疑问,一个全球经营者必须有很强的融入地方环境的能力,能产生更地方化的植根作用和网络作用。因此,具备对特定区域更正确的认识,就成为跨国公司基本的行动条件。近年来,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与东道国内的企业进行合作,也倾向于在当地结成各种形式的网络,包括产业网络或社会网络等,逐步融入到新产业区内已经结成的区域创新网络中,成为一个结点。而且,跨国公司会利用区域网络的作用,不断扩大寻找合作伙伴的范围,提高利用本地供应商的效率,并且不断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立足本地,不断扩大东道国其他区域甚至邻国的市场。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通过与本地的供应商、客商等网络的联接,以及利用本地雇员的特殊社会网络,不断拓宽本地的市场渠道,加速知识和技术的本地扩散,增加学习机会,这对于增强本地分支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关键。如瑞士的雀巢(Nestlé) 公司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设立一生产厂家,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及优惠政策和区域创新环境等良好的经营环境,不但实现了占领整个中国市场的目标,而且东莞的雀巢咖啡生产厂还供应了几乎整个东南亚和东亚的咖啡市场的需求。

3.跨国公司植根于本地,扩大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地方税收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当地化战略、逐步本地化的过程中,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往往会融入到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雇佣当地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一般的劳动力,这显然增加了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展中国家内劳动力的供需矛盾。同时,跨国公司的进入,不仅提高了本地的税收收入,而且发展过程中“溢出”的一部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增加了本地的知识技术存量,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区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区域来讲,这种负面影响或是挑战显得更加突出。

1.破坏了当地的社会文化基础,使当地企业间降低了信任度 如前所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各地区,都面临着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流动加速的可能性。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跨国公司的进驻,区域内参与经济活动和创新的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关系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区内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随着外部技术条件变化,区内外的市场竞争加剧,一些区域原有的相互信任的良好社会氛围受到破坏,这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区域表现得比较明显,在发达国家中也不可避免。如在世界最发达的美国硅谷地区,企业之间的不信任程度增加,在1988—1991年的三年间,英特尔公司被本地小企业控告“侵犯知识产权”的官司增加了10倍(Florida & Kenney,1991)。[12]即使是在信任度比较高的“第三意大利”的一些新产业区内,最近的情况也是:面对跨国公司的进入,有些小企业竞相利用降低产品的价格而进行竞争,区域内的机会主义不断出现,这些非正常的因子破坏了一些信任的基石和合作的基础(Harrison,1994)。需要注意的是, 近年来跨国公司为实施当地化战略,在东道国的一些区域参与捐赠、培训等活动,但这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其植根性的表现。

2.破坏了区域内创新网络的构建,使本来不稳固的网络受到威胁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内新兴的区域来讲,尤其值得重视。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倾向于与跨国公司合作,而使本地企业加重了对跨国公司的依赖性,降低了本地自主创新的能力。而我国的一些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或将要面临着这样的威胁和挑战。

3.增加了本地的市场竞争 跨国公司凭借雄厚势力,不仅在东道国所在区域内争夺产品市场,关键是争夺高技能的人才和高素质的管理者,使本来就比较匮乏的高素质人才资源的争夺战日益“白热化”。一些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产业区中,在面临着市场争夺的挑战情况下,又面临着大量人才资源流失的威胁,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本地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更增加了这些区域对跨国公司的依赖性。随着这种依赖程度的加深,区域创新自主性的衰退,区域有可能演化为外来跨国公司单纯的生产和加工基地,区域原有竞争优势也可能消失,从而成为新时期的经济“殖民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全球层面上的创新网络联接和拓展,而本地化趋势则是强调区域内创新网络的培育和企业的本地植根。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向前推进过程中,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很难将全球化的冲击拒之门外。所以,区域的发展要想获得和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和本地化趋势的特征和规律,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

结合我国的发展实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奇迹,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对外开放程度高、劳动力资源丰富等条件,很多区域成为外商投资和跨国企业的“进驻”基地,但这些新兴的相对发达区域,在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只能算作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中心而还不是跨国公司的R&D 中心和管理营运中心,另一方面,有些区域内成长起来的企业尽管逐步在走向国际化经营,但势单力薄,市场占有率低,企业竞争力仍较弱。

当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在即, 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所以在今后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要重视和研究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及本地化的趋势,并在此过程中积极做到:

1.选择一些具有较强经济和社会基础的区域,努力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 以促进新产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正如波特(Porter,1998)所认为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各国内出现的产业集群可以从三方面影响竞争: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集群的本身。[13]

2.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域的创新网络,不断“黏附”国际上流动的资金、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及其携带载体—跨国公司的入驻,并与之合作和竞争,强化区域内创新网络的创新功能。避免一味地追求国际潮流,盲目跟随,过分依赖于大的跨国公司,因为这时的跨国公司本质上仍然是有本国“身份证”的企业,其战略性扩张的意图不会在东道国内迅速消失。

3.大力营造区域创新的软环境,特别是加强区域内制度环境的创新,诸如企业的产权制度、区域的科教体制、区域的内部工业联系等方面的制度调节,从而降低区域内新企业诞生和成长的成本和障碍,在积极与跨国公司进行合作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本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衍生和成长,提高本地企业的学习能力,增强整体区域的学习效应,并加强区外的交流与合作,即不断延伸区域创新网络的联接范围。同时,使各种创新的网络联系植根于本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区域创新系统,以获得区域竞争的优势。

收稿日期:2000-06-08

标签:;  ;  ;  ;  ;  ;  ;  ;  ;  ;  ;  

全球化浪潮中的区域发展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