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链论文,模型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6)04—0036—08
近年来,由于产业链本身概念的模糊性和内涵的复杂性,学术界在对纷繁芜杂的产业链现象研究中,始终缺乏一个明晰的分析框架。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依附于价值链、供应链、生产链和产业集群的角度进行的,多数情况是在相互缠绕的产业链中,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具体分析,而从抽象意义上对产业链形成机制展开研究的极少。迄今为止,产业链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其演化规律究竟是什么?这在理论界依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产业链形成机制的研究,既填补国内该领域研究的空白,更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研究的思路是从产业链的概念出发,从产业链形成机制的内核开始,由里往外,从抽象到具体,一层一层进行剖析,逐步揭示出产业链形成机制的基本原理。
一、产业链的概念及其内涵
产业链中的“链”字,既有“链条”的意思,更有“链接”的寓意,顾名思义,“链接”是产业链概念的核心所在。从抽象的角度,产业链也可以说成是“点和线”的划分和链接。作为中观层面的产业链,抽象中的“点”和“线”理应在现实中存在着多种对应关系,是“一对多”的映射关系。但是,我们总是习惯根据微观层面中“一对一”的映射关系来定义它。比如,产业链的一个通俗解释就是相关企业根据生产流程所组成的一个线性或网络性组织,或者认为产业链是指从自然资源到消费品之间的层次(张耀辉,2002),也就是用生产流程中企业间的划分与链接来定义产业链。这种基于“一对一”的对映观点显然只能反映产业链某一方面的特征,不能完全概括产业链概念的内涵。
本文根据产业链内含的主要因素,选取了现实中四种主要的点线对应关系(也就是四个维度)来反映产业链的丰富内涵:①“点和点”的链接就是供需链维,它是一种表示生产环节和产业层次的客观存在,只着眼于技术和产业层次的划分,描述的是生产环节上的节点,而与节点上的企业组织无关。供需链是产业链研究的基础,它关注的焦点是产业链上“节点”和“节点”的关系,它包括需求链、供应链和技术链。需求链不仅指通常所说的消费者需求链,还指生产者需求链;供应链是指物流链和生产要素的供应链;技术链不仅包括产品技术链,还包括技术服务链。②“点和线”的链接就是企业链维,它是产业链的载体和具体体现形式,是指同一个产业链中不同环节所有企业的“线”型链接,处理的是产业链中如何“连点成线”的关键问题,它可分为企业和企业、企业和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以及三者之间的链接。③“线和线”的链接就是空间链维,它是指同种产业链条在不同地区间的分布。如果产业链在地理上具有集中的特点,就形成产业链中的集聚。空间链按地域大小可分为全球链、国家链和地区链。④“链和链”的链接就是价值链维,它是引领产业链形成和发展变化的重要关系链。价值链的变化首先体现在供需链上,进而引起企业链和空间链的演变。
在了解产业链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一对四”的映射关系,我们可以将产业链的概念界定为:产业链是基于产业上游到下游各相关环节的由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这四个维度有机组合而形成的链条。如图1所示,四面体ABCD 的四个面分别表示产业链中的四个维度。其中,底面BCD表示价值链,其他三个面 ABD 、ABC、ACD分别表示供需链、空间链和企业链,这四个面之间互相依托、彼此对接,形成一个整体。
图1 产业链概念示意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二、产业链形成的条件和动因
随着技术的发展,迂回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生产环节。分工与交易的复杂化对使得在经济中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联结不同的分工与交易活动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企业组织结构随分工的发展而呈递增式增加。因此,搜寻一种企业组织结构以节省交易费用并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潜力,相对于生产中的潜力会大大增加(姚小涛,席酉民,2002)。企业难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分工与交易活动,不得不依靠企业间的相互关联,这种搜寻最佳企业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就成为产业链形成的条件。
如图2所示,产业链的形成首先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 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引起产业链组织的深化。在图2中,C1、C2、C3表示社会分工的程度,其中,C3>C2>C1表示社会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A1、A2、A3表示市场交易的程度,A3>A2>A1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断加深;B1、B2、B3表示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其中,B3>B2>B1表示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形式的日益复杂化。三个坐标相交的原点0,表示既无社会分工也无市场交易更无产业链产生的初始状态。
图2 产业链形成的蛛网模型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从C1点开始,而不是从坐标原点开始,意味着社会分工是市场交易的起点,也是产业链产生的起点。社会分工C1的存在促进了市场交易程度A1的产生,在A1作用下,需要B1的产业链形式与它对接。B1这种产业链形式的产生又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于是,社会分工就从C1演化到C2。相应地,在C2的作用下,市场交易程度从A1发展到A2,A2又促进了产业链形式从B1发展到B2。接着,按照同样的原理,B2促使C2发展到C3,C3又促使A2发展到A3,A3又促使产业链从B2发展到B3……如此周而复始,使产业链不断形成发展。
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在于产业价值的实现和创造。产业链是产业价值实现和增值的根本途径。任何产品只有通过最终消费才能实现,否则所有中间产品的生产就不能实现。同时,产业链也体现了产业价值的分割。随着产业链的发展,产业价值由在不同部门间的分割转变为在不同产业链节点上的分割。产业链也是为了创造产业价值最大化,它的本质是体现“1+1>2”的价值增值效应。 这种增值往往来自产业链的乘数效应,它是指产业链中的某一个节点的效益发生变化时,会导致产业链中的其他关联产业相应地发生倍增效应。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内在要求是:生产效率≥内部企业生产效率之和(协作乘数效应);同时,交易成本≤内部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之和(分工的网络效应)。企业间的关系也能够创造价值。价值链创造的价值取决于该链中企业间的投资。不同企业间的关系将影响它们的投资,并进而影响被创造的价值。通过鼓励企业做出只有在关系持续情况下才有意义的投资,关系就可以创造出价值来(加斯·塞隆纳,2004)。
三、产业链形成的“四维对接”机制
产业链形成的内在规律是:从供需链内部的需求链和技术链的对接开始,引起产业链的载体——企业链的有效对接并形成一定的空间布局。由于产业链内不同地区和形式的企业链实现价值的不同,直接导致产业链的组织形式、空间布局、供需流动的特色与差异,这些差异会促使企业链之间不断竞争并推动产业链的不断演变,直到在“四维对接”机制作用下,产业链内部实现一种均衡并达到稳定状态时,产业链才最终得以形成。对于产业链的四个维度来说,是以价值链为主导,以企业链为载体,通过企业链在空间的分布,来实现供需链的相互链接和价值链的实现。
如表1所示,产业链的四个维度在宏观、 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之间相互对接。对接的内容影响着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对接内容越丰富,产业链就越长。
表1 产业链对接机制的主要内容
对接层次对接内容 对接具体内容对接核心
第一层次(客观)——对接的导向:价值链和企业链
价值链和其他三个维度的对接 价值链和供需链
价值链和空间链产业分布
企业链和需求链 产品
第二层次(中观)——对接的主体部企业链和供需链企业链和技术链 技术标准
分:企业链和供需链、空间链的对接 企业链和供应链 生产要素
企业链和空间链配套半径
供需链中的对接需求链和技术链 技术创新
第三层次(微观)——对接的基础:企业链中的对接分工和交易、市场竞争结构
各维度内部的对接空间链中的对接区域经济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图3是说明产业链“四个维度”在“三个层次”进行对接的三维双立体对接。图中1、2、3表示第三个层次的对接——产业链各维度内部的对接。1表示供需链维中的需求链和技术链的对接,2表示企业链之间的对接,3表示空间链之间的对接。4、5、6表示第二个层次的对接——企业链和供需链、空间链的对接。7表示第一个层次的对接——价值链和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的对接。首先,需求链的变化引起了技术链的变化,需求链和技术链之间进行对接,也就是图3中的1所示。接着,供需链的对接引起了企业链的对接,也就是4所示。企业链的对接是在企业链之间进行的,也就是2所示。企业链的对接又引起了空间链的对接,也就是5所示。空间链的对接是在不同空间之间进行的,也就是3所示。当空间链的良好对接满足了供需链的对接要求时,也就是6所示,产业链就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形成较稳定的产业链组织形式。在对接过程中,以上三维还要和价值链进行对接,如7所示,以促进产业价值的实现和增值。
图3 产业链三维双立体对接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价值链是产业链的对接导向,供需链、企业链和空间链都顺着价值链的方向走。缔结产业链的关键在于让产业链成为价值链,并形成合作、多赢、共享的联盟关系,即让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利润(马燕等,2004)。价值链和供需链的对接,会导致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价值链和空间链的对接会引发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将价值低的生产环节转到发展中国家,自己集中发展高新技术,占据价值链的高端。
产业链的对接主体是企业链和空间链、供需链的对接。企业链和空间链的对接主要是产业配套半径问题,产业配套半径的大小和远近决定了产业链迂回的形态(吴金明等,2005);企业链和供需链中物流链的对接就是供应链管理,而与技术链的对接则为产业创新奠定了基础。
产业链的对接基础源于各维度内部的对接。包括:①供需链中的对接——本质上说是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的对接。消费需求必然引发生产需求并导致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之间、各级生产需求之间、需求与供给能力之间的相互衔接(邵昶,2006)。②空间链的对接——产业链的地域分布。这种对接要求产业链在全球、国家、地区三个层次上相互对接。它可分为同一产业链内部节点之间、不同产业链之间和不同产业链之间部分环节的交叉对接。③企业链中的对接。这种对接主要分为同一条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对接和不同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对接。前者实际上是分工和交易的问题,即企业的边界问题;后者则是在不同市场结构和政府产业政策影响下的企业横向协作与扩张问题。
四、产业链形成的四维调控机制
在产业链的四个维度中,价值链、供需链和空间链都是以企业链为载体的。从实践上说,企业链的形成和变化才是研究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作为产业链形成的表现形式——企业链,不完全由“对接机制”所决定,它还受到企业内部管理、市场竞争结构和政府调控的影响。对产业链的调控实际上就是对企业链的调控。对其调控也有四维:微观维——企业内部的自我调控、中观维——行业或市场结构调控、宏观维——政府监管或独立监管,以及对接机制维——产业链对接机制的调控。
现实中产业链的形成是在上述“四维”共同调控下的产物。微观维调控解决的是“企业边界”问题,它和企业治理结构包括企业产权设计等有关;中观维调控解决的是企业与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和地位关系问题,包括企业在产业链的节点中是否处于垄断地位及其如何调控等;宏观维调控解决的是如何引入竞争和提高企业的效率问题。微观、中观和宏观维都必然受到对接机制维的制约,只有在产业链良好对接中才能形成微观、中观、宏观维调控的动态均衡。
产业链研究的是产业链中企业间关联关系。如图4所示, 影响这些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分工和交易矛盾的深化、“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自生秩序和构建秩序的耦合度。微观维和中观维调节的要素是分工和交易。分工和协调分工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社会分工和协调社会分工的矛盾;企业外部市场间的企业分工和企业内部劳动分工的矛盾;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的矛盾。而微观维和中观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企业链之间的对接。宏观维和微观维调节的要素是“市场”和“计划”手段对资源的配置。计划并不是政府才使用的手段,在企业内部组织生产其实就是一种计划行为。宏观维和微观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政府对当地企业,主要是龙头企业的扶持上。自生秩序和构建秩序既是对接机制维和其他三维调节的要素,也是宏观维和中观维调节的要素。宏观维对中观维的调控体现在招商引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等方面。企业治理结构是自发秩序和人为秩序共同演化的结果,并不存在惟一的所谓最优的企业治理结构,现实中存在更多的是次优的治理结构。
图4 维度间所调节的要素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五、产业链形成的四大模式
产业链在四维对接和四维调控之下,在现实中形成了一些具体模式。划分模式的标准是看产业链中主要节点之间的主要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之间有三种主要关系及其契约形式。即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产权关联式关系(体现为企业通过收购、并购、持股、控股、参股等形式对其他企业进行控制)、准市场式关系(亦即企业间通过“关系型契约”所建立的较稳固的关系)。相应的“契约形式”有:“市场交易式”契约——纯粹的“商品买卖合同”、“产权契约”——企业持股或控股数量与质量的制度安排、“关系型契约”——既非产权又非完全商品交易的契约关系。按照上述关系和契约形式,可以把产业链的形成模式分为市场交易式(市场交易关系、市场交易式契约)、纵向一体化式(产权关联、产权契约)、准市场式(准市场关系、关系型契约)和混合式产业链四种。
市场交易式产业链指产业链中的企业之间是完全的市场交易关系。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平等,靠供需链而组成一个有机的链条。它的优点在于:整个产业链中不存在垄断利润的节点,企业生产不会受制于某些厂商。缺点在于:产业链中的商品迂回程度较低,供需链中的技术链较短。此外,过于“独立”式的生产不利于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不利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整体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另外,由于除了自己生产以外的产品都来源于外购,产品生产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大。
纵向一体化式产业链指核心企业通过向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纵向一体化扩张而形成的产业链。产业链中的企业同属于一个企业集团或总公司,有着产权的关系纽带。总公司或集团公司通过控股或自建等方式对其他企业保持着强有力的控制,靠企业间的产权纽带形成一个产业链。它是一种在产业链内部进行“自给自足”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纳入同一个经营体内,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存、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从行业调控维来看,纵向一体化式产业链由于将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集团内部生产,用集团内部的计划代替市场交易,从而使生产更加稳定;但是,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难度加大,不利于产业链整体效率的提高。这种模式往往和产业特性有关。一般来说,钢铁、石油、煤炭、汽车等进入壁垒高、容易产生垄断的产业往往形成一体化式产业链。
准市场式产业链指核心企业或龙头企业通过虚拟、OEM、ODM、特许经营连锁、外包、战略联盟、租赁等既非市场交易又非产权控制的形式,以及处在自己上游或下游的企业形成的一种既非完全市场交易又非企业集团内部关系的产业链。这种模式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当企业和供方或买方建立起一个较稳固的市场交易关系,形成“关系型契约”时,企业链实质上也就变为“准市场式”。这种模式往往存在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非常高的情况之下。由于“关系型契约”不像产权纽带一样稳固,对核心企业控制链条的能力要求很高。从技术链和企业链进行对接的情况来看,它是在技术链很成熟情况下的企业链对接方式。从需求链的对接来看,准市场式产业链由于生产的灵活性,最能适应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从行业调控维来看,为了加强企业间的关联,除了建立“关系型契约”之外,还要建立“关系专用性投资”。由于准市场式产业链的本质不是控制企业而是选择产业链节点上的企业,核心企业对其他企业了解的要求远大于对控制企业的要求,因此,核心企业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来不断掌握其他企业的变化情况。从适用范围来看,往往是在信息技术运用较发达、技术成熟度高、技术关联性强的产业中容易产生准市场式产业链。
混合式产业链是指含有市场交易式、纵向一体化式、准市场式这三种产业链模式中的二种或三种的结合模式。这种模式是现实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指在同一条产业链中的某一部分是一种产业链模式,而另外一部分又是另外一种产业链模式,在产业链的部分环节还是具有所属产业链模式的特点。如在某一个产业链的部分是“纵向一体式产业链”,那么,这部分产业链就具有纵向一体式产业链的特点。从技术链和企业链进行对接的情况来看,它是技术链比较成熟情况下的企业链对接方式。从需求链的对接来看,混合式产业链由于生产的灵活性,能适应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从价值链的对接来看,混合式产业链能够较好地实现产业价值。从行业调控维来看,由于混合式产业链的复杂性,行业调控也具有复杂性。从适用范围来看,混合式产业链的适用范围最为广泛。
六、产业链形成的“4+4+4”模型及其运用
如上所述,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四维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在现实中,除了这只无形之手以外,还有“企业内部调控”、“市场结构或行业调控”和“政府或独立监管”这三只“有形之手”对产业链的形成进行调控。“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握手”过程就是产业链四个维度之间进行对接的过程,也就是对产业链进行“四维调控”和现实中产业链的形成过程,即产业链形成的外模式。现实中产业链的实现形式为:市场交易式、纵向一体化式、准市场式和混合式产业链。本文提出的“4+4+4”模型如图5所示:最里层是产业链形成的内在规律——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即四维对接模型;中间层是产业链形成的现实机制——产业链形成的外模式,即四维调控模型;最外层是产业链在形成机制作用下的实现形式,即四种主要的形成模式。“4+4+4”模型的核心思想就是“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握手”,“4+4+4”模型就是“握手”的模型,产业链形成机制也就是“握手”的机制。
图5 产业链形成的“4+4+4”模型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产业链形成机制的研究能够促进企业对产业链的理解,通过积极融入产业链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还能促进政府根据产业链的形成规律,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4+4+4”模型为我们分析和研究产业链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在具体运用中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用产业链四个维度的概念来重新界定产业链的研究对象
我们通常是根据生产过程来界定产业链,绘制产业链示意图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根据抽象的生产流程描绘产业上下游生产环节的衔接过程;根据某一龙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和其他相关企业的关系绘制产业链示意图;沿用产业集群或集聚的思路,将某一区域内企业群和社会机构及其关系表示出来。这些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是通常所说的产业链的概念。由于概念界定的片面性,使产业链的研究陷入供应链、生产链管理的窠臼。因此,我们首先要从四维概念的角度来界定产业链,还产业链一个完整的本来面目,根据产业链的特定研究对象来研究它,而不再是将它依附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具体而言,就是当我们在界定和说明某一产业链时,不仅要说明这个产业链的价值实现和增值的过程,同时还要说明其中的供需链流动过程,以及企业间的相互关联和地域分布的状况。要从四个维度来说明它,而不是仅仅从商品链、企业间的知识关联、价值链等角度来分析。
2.用四维对接机制来取代波特的产业分析框架
我们现在用得最多的是波特的产业分析框架,具体来说就是“基于生产流程中不同价值活动分析的波特价值链理论”和“基于传统产业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的五力分析模型”在产业链的研究中, 特别是在对具体某种产业链的研究中,被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但是产业链毕竟不等同于产业或企业。产业链强调的是“产业的整体”和企业间的“竞合关系”,研究的重心不是产业或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产业与产业、企业与企业间的对接。也只有在产业链节点和节点的对接中,才能发现外界环境的“机遇和威胁”,才能找到企业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正因为如此,产业链的研究才不等同于产业或企业的研究,具有它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一般的研究由于没有认识到这个本质区别,致使产业链的研究更像是对产业或企业的研究,只不过是在研究企业或产业的过程中牵涉到对相关企业的研究而已。
研究对象的不同,必然要运用不同的分析工具。产业链的主要分析工具理应是产业链的四维对接机制。当我们在研究某一产业链的对接状况时,只用“波特价值链理论”、“五力分析”是很难阐明产业创新、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产业链迂回与产业配套性、产业标准、产业分布等一系列和产业链息息相关的问题。但用三维双立体对接图来分析,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它们原本就是四维对接机制所要说明的内容。当然,产业链三维双立体对接图不是完全排斥现有的产业分析框架,它们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在三维双立体对接图的基础上进行运用。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是四维中“价值链维”的重要理论基础。此外,在产业链对接和产业配套的过程中,或者在产业升级、产业链中断、产业配套半径过大、产业链中有“瓶颈”或产业链比例不协调等产业链变化过程中,对于具体企业来说就存在着特定的产业状况,这时还是可以运用五力分析模型。
3.用四维调控机制来系统思考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
四维调控机制和产业链的培育、构建和优化密不可分。在四维调控中,企业和政府是客观存在的调控主体,正因为如此,企业一般是从产业配套、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关心产业链,而政府则是从产业集群、招商引资角度考虑得多,它们都侧重于自身的需要而忽略另外两个调控维的存在,不注重系统规划和思考,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运用四维调控机制来系统思考,一是要考虑产业链是否遵从对接机制维的调控。产业链不能无缘无故地产生和壮大,它必须是在产业链四维对接的动态过程中才能形成。因此,政府或企业在培育和构建产业链时,不是依据现有的、当地的产业链状况,而是要根据现有企业和产业链的对接状况,如果这种对接不满足四维对接的规律就不能盲目发展。二是要考虑政府和企业调控的目的是为了促使产业链的良好对接,而且政府和企业在调控的过程中使用的手段和调节的要素是不同的。三是要注意政府和企业在调控中一定要按照市场的规律办事,也就是要发挥市场调控维的作用。四维调控不仅强调“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握手,在实践中更强调“政府”和“企业”的握手。此外,还要用四维调控机制来系统研究产业链构建与优化中的整体绩效测评和管理、控制问题。对产业链的绩效测评不仅要从价值链的角度测算产业价值的增值状况,更要分析“四维对接的效率”和“四维调控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反映产业链的现实状况。同样。对产业链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就好比调动企业管理、市场机制、政府调控这三种力量在对接规律指导下搬动一段段铁轨连接成一条条铁路的过程,是综合运用这三种力量和不同作用方式促进产业链耦合的过程,而不仅仅限于企业层面的供应链管理或宏观层面的政府“规制”过程。
4.分产业、分区域、分阶段选用产业链四大模式,推动产业链升级
产业链的四大模式是产业链的具体实现形式,也是四维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四大模式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产业链四维对接的内在要求,本身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之分。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不要盲目套用模式,关键是要根据不同的产业、区域和时期特点选用不同的产业链形成模式。此外,如同产业升级一样,产业链也有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产业链的升级动力来自于四维对接。升级过程的内在体现一般是产业创新、供需链的变化和价值链的增值,而其外在的具体体现就是产业链四大模式的不断变换。比如,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链已从完全的市场交易式(农民种植—市场交易—消费者)过渡到准市场式(“公司+农户”式生产—销售—消费者)。所以,我们不仅要用动态的思维来研究四维对接、四维调控,更要用动态的思维来研究产业链模式,要分产业、分区域、分阶段选用产业链四大模式,逐步推动产业链升级。
[收稿日期]2006—03—10
标签:价值链分析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产权理论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空间维度论文; 供需关系论文; 产业链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