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论文_薛亮,董媛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论文_薛亮,董媛

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外伤性脑梗塞患者76例,按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外伤性脑梗塞;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外伤性脑梗塞极易导致患者病情出现急剧恶化情况,使得脑功能损害进一步增重,临床预后受到不良影响。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预防外伤性脑梗塞后遗症发生,对于患者康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1]。本文选取76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外伤性脑梗塞患者76例,按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6-57岁,平均(43.85±1.62)岁;摔伤7例,车祸伤13例,打击伤18例。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6-58岁;摔伤6例,车祸伤15例,打击伤17例。排除存在残疾病史、精神疾病、运动能力丧失、高血压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健康指导、肢体主被动活动、心理疏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包括:①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评估患者病情、肢体功能等,制定科学性、针对性、个体化的早期康复护理计划。②早期语言训练:评估患者语言功能,确定其失语程度,制定语言训练计划,按照患者兴趣爱好制定特殊语言环境,刺激其听觉、视觉语言中枢。指导家属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通过患者较为兴趣的话题使之产生说话欲望。手术治疗后3d开始进行喉舌发音训练,对喉头张合、舌头伸缩进行相关训练;术后5d开始口型法练习,开始简单发音并逐步增加难度。术后10d进行语言交流训练,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进行简单问题回答,且缓慢增加难度,鼓励患者进行语言表达。③早期肢体训练:术后对患者肢体进行功能位的摆放,合理按摩肢体软组织,按照需要改变体位;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对患者进行静态训练,主要是开展肌肉伸缩训练,例如翘趾、翻掌、转腕等;术后3d开始动态训练,进行关节阻抗训练,例如抬脚、翘膝等;术后2周开始站立行走训练,通过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地增加站立难度,逐渐过渡到独立行走。④早期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情绪变化,按照时间进程制定分级针对性心理疏导方案,使得患者了解早期康复护理重要性,提高其配合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肢体功能,通过Fugl-Meyer量表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说明肢体障碍程度越低;通过Bra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越高显示患者自理能力越强[2]。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20.0录入分析,计量资料经t验证,计数资料经x2验证,当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Fugl-Meyer评分为(55.36±2.61)分,护理后(71.53±2.05)分;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33.51±1.96)分,护理后(65.82±1.85)分。对照组护理前Fugl-Meyer评分为(55.33±2.59)分,护理后(66.85±1.96)分;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33.48±1.93)分,护理后(56.91±1.73)分。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外伤脑梗塞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应对患者进行及早发现,及时诊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改善肢体功能恢复,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康复护理可使得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等受到明显影响,对于患者临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经研究可知,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可使得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更为显著的临床改善。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过程中,采取早期功能位适应、关节被动训练、行走训练等,可使得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改善。因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容易出现失语,因此通过系统、科学地语言训练可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改善。在进行语言训练时,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使得计划更为精细、准确。患者通常合并心理障碍,如情况严重极有可能导致抑郁、焦虑出现,使得患者语言障碍更为严重,语言能力受到明显抑制。术后对患者实施合理心理干预,预防心理障碍引发语言障碍,促进语言功能恢复[3]。

总之,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韩微,夏义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19):2958-2960.

[2]李苏香.康复护理干预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0B):50-51.

[3]朱幼玲,黄治飞,蔡伟等.不周干预措施对急性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5,32(4):417-419.

论文作者:薛亮,董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论文_薛亮,董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