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16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 80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对观察组 800例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优良率为9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密切呼唤关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呼吸内科;满意度
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护理付风险,并通过相应措施将风险降低到最低,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措施。作为医院重要科室,呼吸内科病房患者具有病情重、病情进展快等特点,对护理的要求更高,护理风险也相应较高[1]。为了进一步对呼吸内科病房的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160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16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800例患者,对照组80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①护理风险识别: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呼吸内科病房的相关护理风险,主要如下:部分护理人员的书写能力较差,语句不通顺,在记录病情时缺乏专业内容;部分护理人员的急送能力较差,应急能力低,不熟悉急救药物,不熟悉相关相关仪器的使用流程[2]。②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法律意识,定期开展培训讲座,结束之后,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鼓励护理人员加强学习,以掌握新的护理方法与技术,提高护理水平。③加强对呼吸内科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鼓励护理人员进行学习,积极掌握新的护理技术和方法。
1.3 观察指标
①以WHO生存质量评价量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满分100,得分85以上为优,60~85为良,不足60为差。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满分100,得分85以上为十分满意,60~85分为比较满意,不足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数据库处理分析,以X2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存质量
观察组生存质量优良率为9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8%(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价[n(%)]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呼吸内科疾病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肺结核、胸腔积液及呼吸衰竭等,患者多合并呼吸感染,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大多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对不理工作的要求较高。患者住院期间,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减少护理管理风险,避免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感染,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对提升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3]。
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对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科学的防范措施,以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生存质量优良率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提示对呼吸内科病房患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总之,对呼吸内科病房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情况,避免患者出现呼吸不畅、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患者对呼吸内科工作较为肯定,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姜慧芬,郑云仙.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67-68.
[2]张俊萍.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0):328-328.
[3]刘呈呈.护理风险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4):287-288.
论文作者:王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呼吸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质量论文; 风险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