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建水 654306
摘要:目的 对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5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45例患者接受CT诊断,将诊断结果设定为研究组,30例患者接受B超检查,将诊断结果设定为对照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手术治疗后发现,全部患者的腹部创伤类型主要有脾损伤、肾挫伤、膀胱损伤、横隔损伤还有肝损伤和胆道损伤,以上损伤类型所占比重分别为4.67%、22.67%、13.33%、12.00%还有10.67%和6.67%。而研究组的准确率达93.33%,与对照组的76.67%相比效果更佳,且差异P<0.05。结论 将CT诊断方法应用在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上,可以有效区分患者的创伤类型、部位还有程度等,且获得较高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部创伤;CT诊断;诊断准确率;临床意义
前言
腹部创伤属于创伤性疾病,且存在较高的致死率,属于严重性的创伤,临床症状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严重危害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如果创伤程度较深,则可能会导致内部脏器损伤,如器官衰竭、腹膜炎或者感染等[1]。基于此,为保证腹部创伤患者及时获得针对性治疗,找到高效、准确的诊断方式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CT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进行探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5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行CT检查的为研究组,共45例,行B超检查的为对照组,共3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23~54岁,平均35.28±4.17岁;病程1~5d,平均1.24±0.66d;创伤原因:高处坠落15例,尖锐物品刺伤9例,车祸22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2~58岁,平均36.77±4.51岁;病程1~6d,平均1.17±0.71d;创伤原因:高处坠落12例,尖锐物品刺伤7例,车祸11例。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为对照组实行B超检查,首先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即平卧位,以保证患者的腹部完全显露;其次,利用B超检测仪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检查;最后根据检查过程的投影内容判定患者的腹部创伤情况,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在患者腹腔看到游离液,则认定为阳性。②对研究组实行CT检查,首先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利用我院螺旋CT机对患者实行扫描检查;其次,将层厚还有层间距均控制在10mm,同时,在兴趣区适当增加2mm或者5mm薄层完成扫描。扫描过程:第一次先进行平扫,第二次再增加扫描;扫描范围:从患者的膈顶开始直到肾下极,结合患者的外部创伤情况,必要时为患者实行全腹部扫描。扫描过程中应该注意扫描的情况,即观察患者的肠道还有腹腔等内容是否出现异常,如果在患者的腹腔内部看到脏器裂伤或者血肿等情况则判定为阳性。
1.3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均由我院专业的技术对扫描图像实行全面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同时,准确记录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的结果,同时与B超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两组诊断方式的准确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SPSS13.0软件对数据统计学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P<0.05差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部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发现,腹部创伤类型主要有脾损伤26例、肾挫伤17例、膀胱损伤10例、横隔损伤者9例还有肝损伤8例和胆道损伤5例,以上损伤类型所占比重分别为34.67%、22.67%、13.33%、12.00%还有10.67%和6.67%。而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3.33%;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76.67%,二者的诊断准确率相比下研究组更高,且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腹部创伤属于急诊检查,部分患者常因失血过多而加重病情,或者送诊不及时而导致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腹部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必要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2-3]。但是腹部创伤的位置较为特殊,且危害性比较大,为患者实行诊断过程需要经过细致的观察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判定,所以在患者入院后的第一天,就尽快帮助患者确定损伤位置,判定其损伤程度,以促进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顺利开展[4]。CT诊断技术是应用在腹部创伤诊断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具备较高的检查敏感性,清晰看到患者的腹部损伤位置,从而准确判定出损伤程度,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相对于B超检查具有更大优势[5]。从统计数据可知,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且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上,采取CT扫描技术进行检查,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创伤部位及程度,且获得较高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贺华安.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01):82-83.
[2]吴凤英.探讨腹部创伤的C 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54-55.
[3]张春燕.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01):80-81.
[4]杜益文.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121-122.
[5]郭宏奎.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大家健康,2013,7(08):13-14.
论文作者:杨朝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患者论文; 创伤论文; 腹部论文; 损伤论文; 准确论文; 准确率论文; 较高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