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代混凝土控制分析论文_余先柳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由于其施工可靠、成本低、承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到工程建设中。本文主要介绍了混凝土的一些特性,分析了混凝土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有关建议分析。

关键词:现代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可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其降低了劳动强度,对工程施工效率有着显著的提升,同时工程的施工成本有效的降低,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使用。

本文主要根据自身多变的工作经验,要做好现代混凝土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①掺外加剂和大量矿物掺和料来达到较低的水胶比和高流动性、②地材质量难保证、③工厂化的集中拌合、④现场施工质量难控制。

一、掺外加剂和大量矿物掺和料来达到较低的水胶比和高流动性

其实这一点并不只是现代混凝土控制的问题,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混凝土组分增多增加了过程控制的复杂性。

1、水泥到场温度偏高:笔者连续一个月从实际到场水泥罐车中测得水泥平均温度为67.7℃,最高温度达到75℃,最低温度都有50℃。数据见附件1。

附表1:实测水泥到场温度

项目部要求厂家延长在厂的安定存放时间,使水泥进场温度低于50℃,由于供货紧张等原因,与厂家协商无果。最后我们采取拌合站内水泥罐循环使用,增加在拌合站的存放时间来降低温度。此办法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在大干抢工期时就不适用了,需要增加冷却设备。

水泥温度过高将造成:①相同坍落度下混凝土拌合用水急剧增加,导致水灰比发生变化,最终影响混凝土强度,且坍塌度的损失会急剧增加,严重时甚至没有坍落度而无法施工;②水泥的水化速率加快、混凝土入模的温度升高,同时其内部的热应力发生改变,最终会加大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可能性。③由于外加剂和水泥之间的相容性降低,按照JC/T 1083-2008《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数据见附件2。

附件2:实测净浆扩展度结果

2、水泥细度越来越细:水泥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如何将水泥磨得更细的历史。由于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水泥矿物的粒径变得更加细小,这就使得水泥矿物的表面积不断增加。由于生产企业像提高效益,且施工单位要在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同时缩短施工周期,另外国家标准对水泥细度没有上限要求,这就将水泥矿物磨得更细合理化。笔者认为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越细的水泥虽然早期强度发展很快,但是其需水量变大,与外加剂相容性变差,水化热变大,开裂敏感性变大,影响最大的还是混凝土的耐久性,水泥在28d内将强度释放得太多,导致28天后混凝土强度已经没有多少增长的余地,根据混凝土增长曲线,混凝土强度到达峰值后将逐年下降,可想而知,混凝土耐久性将大大降低。

3、混凝土中有大量的矿物掺合料:这其中有水泥生产企业在生产时加入的矿物掺和料,也有拌合时直接加入拌合机一起搅拌的硅灰、矿粉、粉煤灰等外掺料。这些掺和料和外掺料虽然都叫“胶凝材料”但是其本身并无直接的水化胶凝性能,在和水泥进行水化反应之后,与生成的Ca(OH)2再发生反应,最终才会形成水化CaSiO3凝胶,这样才会使得混凝土后期的施工强度与密实度得到提升。当混凝土中的水泥量不达要求时,就会使得其他矿物的水化反应无法实现。

二、地材质量无法保障

1、在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很多场合反复强调“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节能减排”等国家大环境下,河道不让采砂,山体不让采石,砂石生产企业急剧减少。导致施工企业在很多地方没有选择好砂石的空间,甚至有些施工企业在施工所在地附近找不到砂、石材料。

2、砂、石生产大多由施工所在地附近当地人把持,很多老板都没有砂、石质量方面的专业知识,甚至有些连质量观念都没有。且这些生产厂家大多都是小打小闹:①碎石破碎是颚式破碎,筛子是平筛,根本不会投资圆锥破、整形机、套筛等先进设备。②砂从河里捞出来直接装车拉往拌合站,质量全凭河砂的天然质量。生产出来的碎石级配、针片状含量经常不合格,砂含泥量和卵石含量根本无法控制,完全满足不了现在高铁、高速公路对砂、石材料的大用量、高标准、高要求。

3、随着砂、石材料市场的逐渐规范,一些有实力也有经验的大老板脱颖而出,他们投入先进设备、请来专业人才控制质量。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保证了砂、石材料的质量和产量,但是这往往伴随着市场的垄断,砂、石材料价格和运输成本年年攀升。当然,这其中也与国家最近几十年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使供需关系不均衡有很大关系。

三、工厂化的集中拌合

为了方便管理、保证质量、降低过程控制难度、降低施工成本,混凝土工厂化集中拌合将是必然趋势。

1、拌合时间:搅拌时间太短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匀质性。现代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掺入了多种外掺料,这无疑加大了拌合机配料误差和混凝土匀质性的控制难度。目前很多拌合站为了达到最大产量将搅拌时间调整为30s,还找理由说:是按照搅拌站的设备说明书来设定的。对于搅拌时间,其实是对于之前不需要掺合料的混凝土进行设置,而掺加外加剂、混合料以及一些拌合物,则必须要在强制式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且搅拌时间不得低于一分钟,不然难以保证搅拌均匀。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拌合站C40及以上的混凝土拌合时间为:不低于120s,C40以下的混凝土拌合时间为:不低于90s。

2、砂、石含水控制:由于有些拌合站因为场地限制或者投入不足,料仓数量不够,存储能力有限。混凝土生产方量较大时,不可避免使用到刚进场的砂、石材料,无法准确掌握砂、石材料含水,就会出现混凝土坍落度变化很大,进而影响其强度。

3、现阶段,外加剂的掺入方法主要有这几种:第一,同掺法,该方法主要是和拌合水一起掺入,就当前的实际施工中,很大一部分搅拌站就是选取该方法。第二,后掺法,其实在抵达现场之后,再掺入。第三,分次掺法,就是先掺入合适的量,之后再掺入一定的量。根据多次试验比较,当掺入的总量相同时,分次掺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同掺法想要实现与分掺法一样的效果,就必须要加大掺入量。当前一些搅拌站是将外加剂和拌合水同时掺入,这也使得外加剂的效果得不到体现。

4、随着集中拌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需要对拌合进行有效的规范,但是这也增加了运输距离。

四、现场施工质量难控制

1、人工单价增长迅猛,很多地区相应的定额还停留在几年以前。在相同总价的前提下,只有减少施工工人,导致施工现场劳动力不足。

2、机械设备的普及,导致工人过分的依赖设备,一些设备处理不到的边边角角处理不到位。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很快,很多工人文化水平并不高,学习新设备的操作时很困难,导致功能了解不够全面,使用不够娴熟。

3、工人施工质量意识、进度意识淡薄。本来一个“点工”能干完的,非要拖成两天,能多干一天活就多拿一天的工钱,进度难控制。本来两天干完的,“包工”能一天干完,那么就会省掉一些步骤或者有些步骤就很马虎,质量难控制。

五、结束语

要想确保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就应该要利用科学化的工艺、先进的施工设备以及完善的管理方法,控制好每一环节的质量,给工程的施工质量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鸿博.试论现代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学技术创新,2011(13):264-264.

[2]何淑萍.试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3(4).

[3]史寿红.浅谈现代建筑实施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魅力中国,2014(21):296-296.

[4]罗兴.试论现代混凝土生产和技术管理[J].中国化工贸易,2016,8(6).

论文作者:余先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  ;  ;  ;  ;  ;  ;  ;  

针对现代混凝土控制分析论文_余先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